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國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基础产业之一,但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仍存在这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常见问题及策略,为今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解决
引言:
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大量建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机械操作,而且还有一部分在露天施工,加上一些从业人员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忽视,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建筑业已经成为危险度较高的行业。工程质量管理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关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验收、自我保证、自我管理出现大幅度滑坡。在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社会监理单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却在不断萎缩、大量流失,反差很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地位下降,原来独立的质量科、安全科现在都精简为工程管理部内的一个岗位。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原来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科长都是质量安全方面的权威,而现在却将一些专业技术能力差、企业内部无法安排的人员安插到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他们大多不能胜任质量安全工作。建筑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1.2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定位不准、性质不明,现行质量验收规范过于超前,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长期以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习惯于现场检查、验收、评定,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员、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工作范围、工作深度,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质量员、安全员的工作。在工作方式上,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监督机构仅注重了一个工程形成过程中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而放弃了大量的不在现场检查时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近几年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一直不很明确,一种意见认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是代表政府的监督执法机构,应尽早纳入到公务员序列;另一种意见认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纳入到中介单位范围。性质不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现行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原则是强调结果,淡化过程,政府仅规定结果要求,而具体过程和工艺标准要求,则由建筑企业自行规定控制。
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管理层与劳务层两层分离,使建筑企业一线工人由原来的固定工转变为现在的临时工(农民工);建筑工人从原来具有l~8级技术的工人,转变为现在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民工成为建筑工人的主力。建筑施工现场一线操作工人、劳务队伍通常缺乏严格的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不过关,这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同时由于施工现场多数是机械作业,施工安全也潜在着很大的危险
2、策略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把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提升到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来认真对待但是安全问题时刻存在,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企业发展受阻,而且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2.1完善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能
保证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政府的作用应该完善立法,公平执法,建立和完善一个有效的、公平的、能够互相监督和制约的建筑市场环境,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为重点,强化政府监督,严格执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从现场实体质量拓展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应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两个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应重点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是否落实;应重点监督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质量责任是否履行;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予以处罚。
2.2抓好材料的质量管理
一是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厂家,就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二是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是提高供应效益、确保正常施工的关键环节。三是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加强材料限额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是确保材料质量、节约材料的重要措施。四是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的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影响时,应补作检验;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验,由于运输、安装等原因出现的构件质量问题,应分析研究,经处理鉴定后方能使用;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要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应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提出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解决
引言:
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大量建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机械操作,而且还有一部分在露天施工,加上一些从业人员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忽视,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建筑业已经成为危险度较高的行业。工程质量管理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关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验收、自我保证、自我管理出现大幅度滑坡。在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社会监理单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却在不断萎缩、大量流失,反差很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地位下降,原来独立的质量科、安全科现在都精简为工程管理部内的一个岗位。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原来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科长都是质量安全方面的权威,而现在却将一些专业技术能力差、企业内部无法安排的人员安插到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他们大多不能胜任质量安全工作。建筑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1.2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定位不准、性质不明,现行质量验收规范过于超前,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长期以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习惯于现场检查、验收、评定,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员、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工作范围、工作深度,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质量员、安全员的工作。在工作方式上,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监督机构仅注重了一个工程形成过程中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而放弃了大量的不在现场检查时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近几年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一直不很明确,一种意见认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是代表政府的监督执法机构,应尽早纳入到公务员序列;另一种意见认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纳入到中介单位范围。性质不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现行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原则是强调结果,淡化过程,政府仅规定结果要求,而具体过程和工艺标准要求,则由建筑企业自行规定控制。
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管理层与劳务层两层分离,使建筑企业一线工人由原来的固定工转变为现在的临时工(农民工);建筑工人从原来具有l~8级技术的工人,转变为现在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民工成为建筑工人的主力。建筑施工现场一线操作工人、劳务队伍通常缺乏严格的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和整体素质不过关,这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同时由于施工现场多数是机械作业,施工安全也潜在着很大的危险
2、策略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把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提升到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来认真对待但是安全问题时刻存在,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企业发展受阻,而且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2.1完善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能
保证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政府的作用应该完善立法,公平执法,建立和完善一个有效的、公平的、能够互相监督和制约的建筑市场环境,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为重点,强化政府监督,严格执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从现场实体质量拓展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应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两个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应重点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是否落实;应重点监督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质量责任是否履行;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予以处罚。
2.2抓好材料的质量管理
一是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厂家,就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二是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是提高供应效益、确保正常施工的关键环节。三是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加强材料限额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是确保材料质量、节约材料的重要措施。四是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的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影响时,应补作检验;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验,由于运输、安装等原因出现的构件质量问题,应分析研究,经处理鉴定后方能使用;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要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应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