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与突破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工科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创新创业人才供给的重要责任。但当下仍面临诸多困境:体现为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不协调、资源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针对这些问题,中国计量大学从“构建一个体系”“实施三项计划”和“加强五类保障”入手,探索实施了“135”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1],创新创业教育强调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类型高校有不同的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此,不同类型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该体现高校的类型特征和服务面向。地方普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1 243所普通本科高校名单中,地方高校就有
  1 127所,占比達到90.67%。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重要任务,是区域创新创业的重要人才集中地和摇篮。而在地方本科高校中,工科高校占据重要地位。在以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地方工科高校如何应对和引领区域新经济发展需求,发挥办学传统优势和特色,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持,是摆在地方工科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义所在。然而,在创新创业浪潮中,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工科高校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
  1.创新创业教育各个子系统之间协调不足
  当前各高校普遍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其纳入高校综合改革重要内容,写入“十三五”规划,甚至有的高校列出专项规划,如温州大学单列《创业人才培养专项规划》,中国计量大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等。然从具体实施来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骨架”虽已搭建,“血肉”尚未充实,创新创业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不足,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够紧密”。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紧密。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全面融入专业教育。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专业教育自身体系的封闭性和排斥性,创新创业教育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定位于第二、第三课堂,一定程度上游离于第一课堂之外。当前高校普遍所采取的措施是探索“3+1”或“2+2”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创新或创业意愿的学生选拔出来,组成创新班或创业班实施定向培养,但深度嵌入专业教育的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尚未普遍建立。
  (2)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协调不够紧密。“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曾指出:“如果把创业比作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2]创新与创业天然具有双生性,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联合体。创新是应用的创新,是关注资本的创新,是指向创业的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的创业,是技术资本化的创业,指引了创新的方向。“创新”与“创业”不再是两张皮,而是共生体。但是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中,“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生性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尚存在各自为政、互不干扰的“分离”局面。具体表现为在管理层面,创新项目与创业项目往往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缺乏相互融通;在技术层面,创新教育过去强调技术的改进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导致很多学生创新项目在转化中遭遇成本过高,无法量产的尴尬,创新项目转化率极低;而由于缺乏创新项目的驱动和支持,高校学生创业项目就往往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或纯商科创业,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宗旨相背离。
  (3)工科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工程教育必须面对产业、行业需求,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科学范式”为主导的工程教育惯性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创新创业往往过于关注技术革新和产业前沿,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产业、行业需求,与产业的对接还不够紧密。
  2.创新创业教育尚存在部分资源瓶颈
  教育资源要素的充分性是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前提。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前提是实践,而实践教育教学需要大量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环境作为前提支撑。相对于综合性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工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部分资源瓶颈。具体表现在师资、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
  (1)人才需求的增加凸显专业化师资短板。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开启,创新创业人才需求量大增,创新创业存量师资短板凸显。当前地方高校师资来源比较单一,多来自于高校或科研院所,本身的行业实践经历缺乏,在创业教育这一块特别明显,“让从来没有办过企业的教师去教学生创业”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此外,高校教师在自身研究领域虽然有很深的造诣,但面对跨学科(甚至是跨大类学科)的创新创业,教师原本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这方面的教学需要。总而言之,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创业专业指导教师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其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要求。
  (2)师资短板带来课程资源供给不足。由于师资在数量上和知识结构上无法充分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的自主研发需求,必然带来创新创业课程的供给不足。从现实来看,目前依靠单个高校自身力量短期内无法实现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供给,创新创业课程资源急需改革。
  (3)实践教育基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度不足。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跨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基础。而传统强调单学科训练、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实验实训基地在面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的需求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需要重新整理、系统布局。
  3.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够完善   在体制机制方面,地方高校一般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积淀,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办学惯性。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需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开始凸显弊端。
  (1)组织建设有待加强。成立创业学院是目前高校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组织层面的主要举措之一。浙江省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都成立了创业学院。虽然有个别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创业学院建立时间短,人员配备也不一定到位,有些创业学院非实体化运作,如挂靠教务处或学生处,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被迫让位于其他行政事务;部分创业学院与专业学院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在师资聘任、绩效考核等方面与专业学院分工不清。概而言之,当前情况下,地方高校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凸显不够。
  (2)经费、制度、服务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推进以政府主导、政策牵引为主,高校的原发性内生动力系统并不健全,且高校管理者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也有一个认同的过程。表现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支持、制度保障、服务支持等在涵盖面、保障力度、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
  (3)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闭环并未真正形成。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程度上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往往无法覆盖到创新创业教育。且以项目制为主要方式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如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实践等,高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关注创新创业项目培育自身的质量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项目参与者——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的持续改进。
  二、中国计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突破的思路与探索
  应对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体系”“资源”和“机制”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中国计量大学按照“体系设定——资源拓展——
  机制完善”并逐步推进的思路展开了“135”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构建一个体系”解决系统不协调问题,“实施三项计划”解决资源瓶颈问题以及“加强五类保障”完善体制机制的实践路径,重点突破,逐步推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构建一个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
  頂层设计“需求激发创意,项目牵引创新,平台孵化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与创业协调共进的阶梯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该体系体现“融合、协调、递进”特征。
  一是立足调研、基于实践、完善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为:低年级体现“需求激发创意”。融创新创业于专业导论、市场调研及通识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市场需求,理解技术资本化要求,形成创新意愿,激发创意火花。中高年级体现“项目牵引创新”。中年级融创新于专业课程,融独立设置的创新课程于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科研项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学科竞赛等将创意火花转变成创新活动;高年级融创业课程于专业课程体系,借助综合类训练项目、发明专利申请等促进创新项目开花结果。高年级或毕业后一年,体现“平台孵化创业”。借助“青蓝计划”“南湖计划”等孵化平台,教师帮扶或师生共创,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引导创业成功毕业生,饮水思源积极反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讲座、研讨为低中年级学生提供鲜活的创新创业案例、传播创新创业精神;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和创业指导。同时,学校在经费、师资、管理等方面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顺利运行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国际创新创业训练营、创客空间进校园等各类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体系中的“融合、协调、递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实现“单门课程内容融合”和“课程体系融合”;(2)协调:在创新中融入“技术资本化”意识,在创业中融入“创新驱动”意识,实现“创新”与“创业”协调共进;(3)递
  进:低年级实施创业启蒙和创意激发,中高年级以科技项目牵引创新活动,高年级或毕业后以科技平台孵化创业。
  二是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以“融合、协调、递进”为特征的工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面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和面对复杂行业需求的创业,需要跨学科的课程设置、课堂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设计。对照顶层设计,系统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深度嵌入专业教育,创新与创业循环往复,交叉、持续影响,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与创业协调共进的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构建思路是:(1)按照浙江省产业社会发展需求,开设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如“工科+信息技术”“工科+管理学”“工科+艺术学”等交叉课程,尤其是发挥学校质量办学特色,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理念,在课程中渗透质量管理方法;(2)依据创新创业活动本质,开设创新创业专项课程,如各级各类竞赛指导课程以及KYB/KAB创业教育课程等;(3)按照由易到难、由通识向专业螺旋上升的课程编排原则,将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嵌入专业教育,构建创新课程与创业课程协调共进的新工科课程体系。
  以机械大类专业为例,呈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大一:融创新创业于专业导论,并开设“创业文化与创新思维”等创新创业启蒙课程,应对互联网经济发展,加强信息类基础课程建设;大二:对应“机类”“电类”专业课程开设“机械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指导课程,开设“发明与专利申请”“工程经济与管理”等创新、交叉课程;大三:对应电子类、机电类和自动化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电子综合创新设计”等综合性创新课程;大四:对应专业实践实习,开设“创业分析与计划书”等实务课程。通过课程螺旋递进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深度融合;同时,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三是优化工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依据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在原有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实践(行业企业学习)—毕业设计(论文)”为主线,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助的在校生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在校内实验教学、校外见习实习以及竞赛延伸三个层面予以突破。第一,校内实验教学方面:   (1)以工业化生产线为核心营造真实工程问题空间。如建设了以三台法国史陶比尔机器人和两台数控车床为核心、机器人基础教学实验系统为辅助的智能工业柔性化金属零件加工装配生产线,为学生提供场景化的工业化机器人综合实训。(2)贴合工业4.0,虚实结合,大力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3)建立与工业生产线相关的技术单元与装置,为学生从单一基本技术水平过渡到综合性技术水平提供实践学习平台。第二,校外见习实习方面:持续增加大学生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同时,增强基地的使用频率和效率;探索大学生校外实习导师指导帮扶制度,提高校外见习实习指导力度。第三,系统布局“一专一赛”“教、课、赛”一体化的学科竞赛体系,并将竞赛项目往前后延伸。“向前”增加校内选拔基数,提高校级竞赛奖励力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竞赛;“向后”增加竞赛项目成果的转化、孵化扶持力度,促使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
  四是探索学生中心、实践导向、体验导向的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更是学习者通过情景式学习和实践,提高独立思维、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养成社会公关、协同共赢的思维方式。基于此,需要进行学生中心、实践导向、体验导向的教学方式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包括:(1)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落实学生中心地位。在浙江省“大班上课小班讨论”试点推行的基础上,扩大创新创业和专业核心课程小班化教学覆盖面,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研讨,激发创意。(2)建立一批实践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引导教师将创新实践引入课堂教学。(3)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遴选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在线课程建设平台。(4)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增加工程问题的场景性和真实性。
  2.实施三项计划,突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瓶颈
  一是实施工科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定的创业经验,师资质量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为此,学校设立工科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从“质”和“量”上全方面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
  具体包括:(1)自主培养。实施创业导师培育工程,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创业导师培训,累计培训38人;每年选送一定数量教师赴国内外考察学习。2016年,学校郭斌副教授成功入选科技部2015年创新创业人才计划;两名教师获评全国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0人取得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证书。(2)引进结合。积极聘请知名校友、风险投资人、企业家等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来校参与创新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从中寻找、遴选、选聘创业导师。学校目前有签约的校外创业导师49名。(3)挂职锻炼。提升基于工程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近三年学校教师到行业企业锻炼有161人,占比达到15%。(4)国际合作。提升创业导师指导能力。借力中德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等国际创业合作项目提升学校创业导师的国际视野和指导能力。
  经过多年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创业指导模式,分别为:
  (1)导师指导制,即创业导师不参与学生企业,但对学生企业不定期开展创业诊断和创业指导;(2)导师帮扶制,即教师企业和学生企业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帮扶行动;(3)师生股份合作制,即引入以学生创业为主、教师作为股东的初创企业组织架构。多模式创业组合形成了立体化创业帮扶体系,搭建起师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二是实施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协同拓展计划。课程资源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的瓶颈之一,且目前依靠单一的地方高校很难实现创新创业课程的充分供给。为此,学校探索了多主体协同的课程拓展计划,具体包括:(1)校
  内协同。实现工科类学院、经管类学院、设计类学院和人文类学院之间的课程协同,组建跨学科课程开发小组(予以经费支持),设计、开发应对行业需求的创意课程。(2)校际共享。通过同时异地的SPOC教学改革实现校际创新创业课程共享。(3)校企共研。与尔雅、简学等公司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4)线上拓展。吸收互联网海量创新创业课程,通过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方式服务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多方协同,目前学校共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45门,总计72學分1 225学时。其中,全校性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22门,9门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专业平台层面,根据专业特点开设若干创业教育选修课。鼓励老师编制创新创业教材10本。
  三是探索实施“五位一体”的平台协同育人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实践教育资源和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地方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瓶颈之一。面对这个问题,学校立足本校、着眼国际,构建了“校内、校外、国际”多方协同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综合平台,充分挖掘创新创业育人要素和资源,有效突破地方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瓶颈。
  具体表现为:(1)充分挖掘、拓展和整合校内创新创业资源,搭建了设施完备、更新及时的创新创业专项实验室系统。(2)布局“教、课、赛”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竞赛培育平台。
  (3)与政府、企业等共建共享众创空间、实践基地、特色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实习基地等。目前,学校有校企合作签约实践教育基地361个,可容纳学生9 879人,其中,创业孵化基地30个。(4)着力打造集管理、咨询、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及整合等多种优势于一体的集约式创新创业基地——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园。目前园区累计孵化企业292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168家。科技园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5)基于中德合作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新进程。2015年5月,学校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中国服务中心协会签署了合作开展中德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的协议,双方在六个方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合作。   3.加强五类保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创业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保障。具体包括:(1)成立创业学院,借助中德大学生创业教育合作项目,积极与德方合作提升创业学院内涵式建设。(2)进一步理顺创业学院与专业学院的关系,建立創业学院、专业学院教师共享机制。学校明确建立了教务、学工、人事、科研、团委等多部门职责清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年度考核,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各个职能部门多方协同,开展工作。(3)进
  一步完善创业学院场地、设施、设备的硬件建设。
  二是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保障。具体包括:(1)加大创新实践活动专项经费投入,并实现逐年增长,2017年投入创新创业经费1 700多万元。(2)建立学生创业基金池,鼓励和支持学生初期创业。(3)鼓励二级学院设立以企业冠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扩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来源。
  三是增加管理柔性,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保障,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提供灵活的政策扶持。具体包括:(1)探索灵活的创新学分认定制度,规定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可以认定对应课程学分或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经历可以认定创新集中实践环节学分,近三学年创新学分认定课程达到924门。(2)设立“研究与创新”奖学金,近两年累计发放研究与创新奖学金586人次。(3)设立弹性学制,学制延长至6年,学生在学制内可提出休学创业。(4)全面开放校级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条件。各学院结合相关专业特色优势,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5)科技园每年帮助园区大学生创业企业申报房租等各项补贴。
  四是借力信息技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保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服务保障同样不可或缺。学校借助信息技术便利、共享、快捷等优势,构建了创新创业服务一体化平台,设立“计量智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及时、共享、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信息。
  五是关注持续改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持续改进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基本要求。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各层面深入融合的基础上,将ISO 9000、PDCA等国际标准体系和质量理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各个层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策划,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和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采用绩效评价方法实时评估创新创业成效并利用质量分析与改进的策略和方法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的方案、课程和培养目标。如学校的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推行的“自哺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并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列全校第一。
  根据浙江省评估院提供的第三方调查数据,学校学生总体满意度和学校推荐度逐年提升,近三年自主及参与创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近三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奖271项、省奖1 167项;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8项。学生以独立发明人身份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从2006年的2项提高到2017年的154项,累计达3 006项,位居浙江省高校第一,全国高校前列。
  参考文献:
  [1] 马永斌,柏喆.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4.
  [2] 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 创业学[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10.
  [3] 刘艳,闫国栋,孟威.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4] 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 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24.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介绍了 VLSI芯片设计 CAD系统中的版图编辑软件 Cirgraph的作用和简单的使用 ,以及将它从工作站移植到 PC环境下所做的工作 .此外 ,还简单介绍了 Cirgraph对版图的设计工作 .
尽管风雨会阻碍人们前行的步伐,但泥泞却能记下奋斗者艰辛跋涉的足迹。 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从读书求学到登上三尺讲台,在岁月的风雨中,我仿佛从没与泥泞“绝缘”过:在泥泞
随着现代报业的发展,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报纸日益从薄报时代过渡到了厚报时代,每天各家报纸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科学精确地进行组装,使读者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感兴趣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高,因脑血管死亡占人群死亡第一位,而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又居脑血管首位,因此掌握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特别是对其重
设计合成了具有分子内π-π作用的锌卟啉衍生物,分子力学和核磁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这种分子内π-π作用的存在,碱基与卟啉环之间的π-π作用以及卟啉环中心的锌与碱基上N之间的二级化
用扩散光子密度波方法对颅内血肿(模拟)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话说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个富户人家在用对诗的方法选女婿。许多人围在那里,有看熱闹的,有真想给人家当女婿的,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对上诗来的。王安石凑上去细一打听,原来,这诗的上联是小姐自己出的,求对下联。上联写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王安石心想,这位小姐还有几分文才,不觉已有几分好感。转念一想我何不试一试。他略一思索,便吟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众人齐声称好,
自发性气胸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老年自发性气胸有所增加,本文总结1995年~2002年60岁以上住院老年自发性气胸35例,以同期40岁以下青年组32例作为对照.
<正> 我院自1995年~1997年采用内镜结扎术(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41.2岁(18岁~59岁)。有出血史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