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与其他学科进行相比,小学数学更加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数学教学内容涉及多个计算领域,比如说代数、几何、图形和概率与统计等数学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开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核心素养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作为重点数学内容,在开展计算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首先讲述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讲述了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机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与措施
  一、 引言
  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坚实的计算基础能力能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提高数学解题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的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打造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
  二、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计算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计算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数学计算能力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阻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下面便具体讲述了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过于落后
  数学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学科,坚实的数学基础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一直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难以促进数学教学进程,教师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训练的时候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制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讲学思路进行解题,在该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不高,难以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打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不能激发学生数学计算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根据学生的上课习惯与考试成绩对数学表现进行总评价,根据考试成绩评价数学计算能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数学计算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利于数学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没有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
  数学计算一直贯彻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计算能力除了在解题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社会实践中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课堂上教师忽视了实践对计算能力培养的作用,在数学计算这样的课堂教师一般把教学地点放在室内,室内教学活动不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过于呆板的数学教学课堂难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熟练的掌握数学计算知识,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三、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数学计算教学的具体方法
  在开展数学计算教学课堂的时候,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计划设计能够保证数学教学的连贯性,激发数学计算学习的兴趣,让计算数学展现独特的魅力,为了打造高效的数学计算课堂,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气氛,合理有效的解决在开展数学计算教学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具体实际的计算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
  (一) 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阻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数学计算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从原来的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理念转变为学生主导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充足的空间与时间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充足的空间范围内对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进行自由探索,提高在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过于重视在综测考试中的数学成績,忽视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与进步,根据单一的数学评价方面对数学表现进行评价,过于单一的评价方法导致学生对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对此除了要转变教学理念,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创新教学方法用多彩多样的教学方法打造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学计算教学,利用互联网可以在网上搜集关于该节数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题目,扩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范围,在繁多的数学计算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计算加减法题目的时候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接触数学计算题目的时候首先进行自我思考,在思考过程中需要结合已经掌握的数学计算技巧,提高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为了搜集更多的数学计算题目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数学题库中寻找适合的数学计算题目,比如搜集类似7 70、35 5、66-6、83-3、43-3、4 60、90 9、3 40等计算题目,在一定强度的数学计算题目训练过程中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二) 实现学生对数学计算题目的理解,将数学计算与生活相互结合
  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计算知识能力的掌握,将数学计算技巧与生活相互结合,在生活中开展数学计算教学,从而实现学生对数学计算技巧的融合贯通,提高解题的效率,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开展对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足够高的数学成绩,而是为了利用已掌握的数学计算能力更好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堂上需要注重实际生活锻炼对数学能力培养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计算知识与技巧的理解与掌握,促进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在室内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一些需要掌握的数学运算公式,在学生初步掌握与理解数学运算公式的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商店中调查每一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观看收银台的相关流程,在基本掌握收银台流程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在收银过程中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运算公式对顾客所购买的物品进行计算,保证购物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生活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能够加深对计算知识与技巧的掌握程度,激发数学计算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打造高效的数学计算教学课堂,更加方便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 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准备
  与其他学科进行相比,小学数学更加讲求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优秀的思考思维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进行适当针对性的调整,在上课之前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任务,对数学计算教学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教学任务在数学计算课程开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位置,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任务设计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为了合理科学的进行教学准备,首先需要全面地了解小学数学教学教材上的內容,保证教学任务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除了要全面的掌握与接触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始终坚持因人而异的视频,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仔细的观察学生数学计算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提前做好合理科学的教学准备,在讲述如何用公式定理解决简易方程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传授简易方程进行计算的基本技巧,其次在课下需要给学生布置合理的课下任务,以便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比如提问“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个字?”学生经过从自我思考到讲台进行成果展现,而学生在讲台上自信展现的时候可以激发学生数学计算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打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四) 采用激励鼓励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鼓励和激励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在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课下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当众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当学生的劳动成果受到教师肯定的时候便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师生关系,让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数学学习进程,提高数学计算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计算能力,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多边形物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一个组分别观察足球,总结多边形的特征和多边形物体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当学生总结出一条多边形的性质之后,教师便可以利用数学计算题目来考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比如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8千米,一运动员骑自行车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绕操场一周要用32分钟,则这个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等类型的题目,回答正确便可以在黑板上积一分,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分数最高的小组便会得到教师的一个小奖品,用激励的方法进行数学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四、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计算公式之后对生活实际中的现象进行数学计算,切实地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焦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考试周刊,2019(13).
  [2]付泽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与研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1).
  [3]孙瑞岗.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9(1).
  作者简介:李荷芳,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沿海校区。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教学课程的开展受到了社会各层人士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新课改政策的出台改变了过去的传统式教学,新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而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死记硬背以应对考试,更加重视对学生练习和复习的情况,所以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练习和复习展开具体的开展措施。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练习;复习  学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式、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充分借助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意识到数学学习意义。因此,在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的文化价值,强化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以此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数学能力;培养  一、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數学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知识讲解及考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基础的学习能力,语文阅读的作用非常重要,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对于语文全方位的学习很有帮助。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他们成长的初始阶段,语文阅读的学识能够在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语言表达能力会因为阅读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这是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过在平时的语文阅读学习中,仍然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最近几年,因为各级领
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培育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也被很多教师运用在了实际教学当中.对于高一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其重
摘 要:近几年,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综合与实践”活动是新课改以来数学课程中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并且通过研究发现“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初中是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活动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计算是多个学科的基础,也是人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对日常生活中的经常用的计算方法进行学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构成内容。因此,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学阶段开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计算能力为核心,明确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入手,分析部分小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将其应用到现实小学数
摘 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是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如何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与学生发展素养的关系,数学核心素养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解和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条件概率  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6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