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理论基础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社会跨入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三通”工程的大力推进,为网络教学环境的创设及相关教学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网络教学环境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教师应立足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就网络教学环境下建构主义理论、“主导—主体”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理论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学;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56-02
  网络教学环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环境。它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智能的、数字化的技术作为支撑,以多媒体的、数字化的资源作为教与学内容的载体,以促进教学的深层双向互动为目標,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针对网络环境教与学的指导理论主要有三种。
  一、建构主义理论
  《鱼牛的故事》是陈述建构主义核心观的一个故事。青蛙向鱼描述牛:身体很大,长有斑点,有四条粗壮的腿,头上有两只角,爱吃青草……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一个大大的鱼身子,长有斑点,有四条粗壮的腿,头上有两只角,嘴里衔着青草……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学习不是“被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调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学习者过去的知识经验与当前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有根本性的不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同学、伙伴、同事)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实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对学习本质的界定。
  建构主义对教师的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呢?一是教师必须要遵循学习的规律,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应该以“教”为中心,而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教师为了让学生去建构更加正确更加全面的知识的意义,必须为他们创设比较全面的情境。三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应该让学生通过协商、协作、沟通、交流、思维的碰撞等互动的活动,实现学生个体知识的增长和群体智慧的结晶。四是追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达到对于某一种事物或概念的全面的意义建构。
  二、“主导—主体”理论
  “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融入我国的教育国情,顺应信息时代网络教学快速发展的需求而发展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论。它主要强调两点: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不同于传统的以教为主、教师是教学核心掌控者的教学,现在要求教师的作用发挥在主导层面,更多地去做一些智慧化的系统教学设计工作。改变传统的就知识教知识的组织形式,而采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诱发学生深度参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充足、更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过程性的监控、各种学习的辅导支持、活动的组织;以及采用过程性的、形成性的评价,以评价的方式来引导、激励学生个性的发展等。也就是说,以前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舞台主要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现在要求教师把舞台还给学生,退居到幕后去做导演,这个舞台核心地去体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对于学生,首先要求他们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只有有了主动学习的心之后才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这种学习不光是以应试为导向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的知识复述及运用,更多的应以学生的知趣能力和综合发展为导向。同时学生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能进行不断改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学习的广度、学习的深度、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一个理论指导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理论
  这一理论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理论。这个理论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传统的教学和目前大多数的信息化教学都属于这个阶段。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组织方式都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还是被动的反应者,是被知识灌输的对象。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当中,信息技术只是在教师“教”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主要发挥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演示工具,二是个别辅导,三是交流传播。
  第二阶段是开放式的、以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整合。这是目前很多学校正在经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学的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资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由于信息技术使用的深入,这个层次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能力、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索创新能力。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的角色和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资源环境,二是作为信息加工的工具,三是作为协作学习的工具。
  第三阶段,当信息技术与教学达到深度的融合之后,其终极目标是推动整个教育教学的变革,也就是实现全方位的课程整合。前两个阶段,实际上都没有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进行全面的改革和信息化。而最终的这个阶段,是当信息技术达到一种智能性的形态、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也得到充分发展与利用的时候,信息技术得以在教育教学当中得到更系统、更科学地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教育发生重大的变革。而这种变革能够促进教育内容、教学目标、组织架构等发生跨越式的发展,也才能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全方位整合的终极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何克抗.“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2.
  [2]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D].广州: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
  [3]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其他文献
柳州铁一中创建于1946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治区16所重点中学之一。
文章利用新疆1988-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组数据,运用洛伦茨曲线确定的广义二次法,估计该阶段新疆农村基尼系数和贫困发生率,采用Hendry"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建立误差
文章采用2005—2013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和协整检验,检验城镇化是否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ECM)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三通史复习课应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根本。在《平民社会的来临:以宋代的经济和文化为视角》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目标设置的方向性、材料选择的取舍性、程序设计的主次性、功效评估的侧重性等方面着手,以知识为依托和载体,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提高思维品质作为复习课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只重视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而忽视了管理的创新。其实,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教学管理的创新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
[摘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上的问题、改进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研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57-02  苏霍
为了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域结构的演变,文章选择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三和村为研究对策,通过访问、咨询、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分别绘制三和村1978年、1990年、2013年的地域结
高职层次的办学院校在招生时,学生在录取分数上高低相差较大,从学生今后的出口上也有不同,教学内容不能同一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文章即对分层次教学中的相应
[摘 要]在新课改的实际操作层面似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主义假象,不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影响课改的进程。而只要授课教师注意采取一些诸如因材设题、授人以渔、适时管控、积极评价等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改善。  [关键词]合作学习;因材设题;授人以渔;适时管控;积极评价  [
[摘 要]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的主要特点是接受与吸收、认识与学习能力试题集中体现;传统与创新、相似与变化试题并存;突显识图与整合、分析与处理图像题;方法与综合、信息与提炼实验题鲜明。[关键词]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见解[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6002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Ⅱ中的化学试题保持了一贯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