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评价 灵动课堂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_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主要起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更注重人文性和启发性,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绿色评价”的思考。
   一、绿色评价的内涵
   绿色本是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之色,是旺盛生命的象征。在新时期,绿色又被赋予“环保和发展”的新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绿色评价”,是基于绿色对“生命”的引申,更是本着激发活力,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评价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诠释生命内涵,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
   1.绿色评价不是“娇惯”
   在课堂中,“好”“很棒”“对,我们表扬他”,这些廉价的评价语言经常充斥着课堂。这样夸张的泛滥的评价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成功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这样刻苦钻研的品质很难培养。夸张的评价语言可能一时激起学生的自信,可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迷失方向,无法真正认识自我,从而丧失信心。不切实际的夸张语言无法使学生建立真正的成就感。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是调动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学生希冀得到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坏对错,而是对自己的回答作出具体的分析和必要的解释,提升发言品质,从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鲁迅先生曾撰文批评教育上的“棒杀”和“捧杀”,“棒杀”固然令人痛恨,但“捧杀”更具有迷惑性,它是扼杀教育的一把“软刀”,同样应引起警惕。作为教师不能迷失在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中。
   2.绿色评价不应“呆板”
   在课堂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有错误的情况。教师往往会简单评价“不对”,然后让其坐下。其实,学生答不出来的往往正是本课的重点或难点,回答中的错误也许能打开思路,化腐朽为神奇。教师简单的否定评价,没有及时抓住思维的火花,殊不知这样一次简单的否定,同时也扼杀了无数有创造性的思路,课堂可能平坦了、一帆风顺了,也正因此变得呆板了,学生原有的思维动力、发表意见的积极性都受到了挫伤。
   3.绿色评价不能“功利”
   在课堂中(尤其是公开课),教师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纳百川”,什么都是“好”,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拉掌声,发奖品。学生“善解人意”争先举手,也就成了十足的趋利行为,本是求知的课堂却变成作秀的舞台。著名的“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学习本身是一个愉快的活动,如果不恰当地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学习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乱拉掌声发奖品,使得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和思考过程的乐趣被抛弃,这样本末倒置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绿色评价的策略
   1.定好评价基调,夯实绿色评价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需要,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保护学生的这种愿望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评价的基调应该是积极的、肯定的,但鼓励、赞扬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如果脱离客观评价,鼓励、赞扬就失去应有价值。
   2.抵制低效评价,删除绿色评价的障碍
   课堂除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也应该是学生体验价值、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行为很多是“无心插柳”,教师的评价语言和评价行为却要“有心栽花”,对其中朴素的、原生态的思想方法,进行提炼、总结、升华,让学生体验这种思想的实质。对于评价语言低效甚至无效、负效,其产生主要和教师的语言习惯有关,我们要有意识地纠正,如重复学生发言、一味简单评价等,教师要摆正心态、放弃权威,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会拥有灵性勃发的创造和才气彰显的激扬。
   3.构建多元评价,提升绿色评价的实效
   评价不能是教师的“专利”,教师要适当“让权”给学生,可以变老师评价为师生、生生评价。“还有其他想法吗?”“对刚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互评互析的关系。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总之,课堂评价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应以尊重和客观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命内涵,评价语言人文性、多元性、艺术性,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灵动蓬勃的。在“绿色教育”这一概念被我们明晰和掌握的同时,践行“绿色评价”,一定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朴实和扎实,越来越自然和灵动,越来越本色和可持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刘桥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信仰对道德的作用出发,阐述政治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视道德规范而忽视政治信仰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以构建德育工作新理念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德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
42年教师生涯,她的课堂里永远是座无虚席;57载人生岁月,她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  她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如今却是“985”高校湖南大学的博导。她不是辅导员,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师,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大批学生粉丝,聆听她吟唱唐诗宋词,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着她源源不断注入的正能量。  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美女博导”“妈妈老师”“湖大一姐”“心灵导师”“育人大师”。  “其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传奇,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史上,再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文豪,他璀璨夺目的光亮照亮了整个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星空。他既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连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也是他的门下,并且终生执弟子礼;又是豪放派词的伟大开创者与最高典范;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作家,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同时,他又是大书法家,名贯“苏(苏轼)、黄(黄庭坚)、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兵团十二师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近几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十二师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实现了新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成为乌鲁木齐市德育达标学校、兵团级文明单位、兵团高中新课改实验样本学校、乌鲁木齐市示范性高中。这些都凝结着全校教职工们的辛勤付出,也凝结着工会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我校工会通过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学思结合,鼓励学生自主自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坚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机智捕捉生成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引导,辩证生成新的教学增长点。真正实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需要教师有效的方法策略引导,更要有生成的辩证思想。下面通过一道问答题的讲评来诠
随着英语课程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英语,已成为许多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自尊心、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强的特点,采取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监督的状态中学习,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一、利用竞赛巧妙引入新课  要想上好一节课,引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比较好的一种引入方式是要学生
一、“踏入中职是你明智的选择”  “选择职业教育一样有精彩成功的人生,踏入中职是你明智的选择”——这是我们为每位刚入校新生准备的第一堂德育课的内容。中职学校的生源多是初中毕业生中的成绩在中下游水平的学生,甚至是品行有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上,他们也就相应地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精力全不在学习上,进而形成“品行差—学业差”的恶性循环。正因为我们的中职学校学生入学的门槛相对较低,因此要通过主题报告、校刊、
摘 要:在幼儿园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评价”往往只属于教师,而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教师独断、片面的评价也影响了幼儿的自主评价,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如何让幼儿自主地参与评价活动,如何通过日常的评价活动培养幼儿民主、独立、公正的评判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教师单方面评价的现状和幼儿所表现态度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优化解决的策略,探讨如何促进教师和幼儿
摘要:自信心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情绪感受。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抱有信心;二、不断地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激励性语言,培养学生自信心;四、自信心的培养要坚持不懈、强化巩固。  关键词:自信;喜悦;鼓励;巩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
摘 要: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中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选用的是王永年先生的译文。译者将“quaint”翻译为“古色古香”,但联系上下文看,此处译为“陈旧古怪”更为妥帖。  关键词:《最后的常春藤叶》;翻译;教材质疑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课文,教材选用了王永年先生的译文(《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