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应对风雨 淡定看起人生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传奇,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史上,再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文豪,他璀璨夺目的光亮照亮了整个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星空。他既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连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也是他的门下,并且终生执弟子礼;又是豪放派词的伟大开创者与最高典范;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作家,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同时,他又是大书法家,名贯“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四大书法家之首;是极富创新意识的画家,对绘画有着卓越的天赋与理解力;是著名的美食家,他创制的东坡肉、西湖藕粉等名菜脍炙人口,享誉中外。此外,他还是优秀的政治家,厚道的法官,高明的酿酒师,严谨的工程师,空灵的佛教徒,人生的诤友。他无与伦比的杰世才华,豁达乐观的人生哲学,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坚持真理的斗争勇气,饱经磨难的人生道路,纤尘不染的完美人格,成为后世文人的偶像,亿万人共同的精神坐标。近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更是对苏轼无限景仰,称他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这首《定风波》正是苏轼人生哲学的生动体现。
  刮风下雨原本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自然现象,事出突然,有点惊慌失措,也属于本能反应,一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哲人们却往往能从偶然中悟出必然,从平常里洞察玄机,从自然里感悟人生。因此,苏轼在雨中徐徐漫步、一吟一啸之间,便是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刚一开篇,“莫听”二字便劈空而来,斩钉截铁,将词人在暴雨突然袭来时的泰然处之,我行我素,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淡定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穿”与“打”则充满了力度感,隐隐裹挟风雷之声,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穿林海,跨雪原”的勇士,势如破竹之态跃然纸上,将雨势的劲急表露无遗,也为“同行皆狼狈”提供了特定的行动背景。“何妨”一词则是对“莫听”的深化与具体化,看似轻轻一点,实则有四两拨千斤之妙,生动的点染出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泰然处之,淡然对之的心态,也是对“余独不觉”的最准确的诠释。诗人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彷如春游漫步,好一派诗意的栖居,简直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毫无二致。东坡曾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也许东坡更喜爱的是陶渊明那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吧!
  人生天地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即使超凡入圣如孔子,在被困于陈蔡之时也是捶胸顿足,仰天长叹,为何东坡独能对突然降临的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超然物外,泰然处之呢?“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悄然而至,为读者洞开了谜底。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语双关,道破天机,表面若无其事,无足挂齿,实则波汹浪涌,地裂山崩,将自然现象与人生遭际水乳交融的组合为一体,耐人咀嚼与回味,足显艺术张力。
  “乌台诗案”使苏轼遭受了巨大精神与肉体上的摧残,九死一生,经多方营救才幸免一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经此炼狱,“道通天地有形外”的苏轼更加洞穿世态人情,精神进入到一种无限超脱的境界,什么样风雨自然都不在眼中了。当然,仔细韵味之下,读者仍然可以透过“风雨”看到苏轼在无限放旷之下的无比愤懑与不平。这种淡然与泰然之外,既有一种宣泄,也有对政治对手的一种无言的宣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谁怕”二字思想与艺术的穿透力就不言自明了。
  下片,诗人笔锋一转,既交代了天气的变化,也交代了心境的进一步变化。“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到这里诗人才巧妙的告诉你,上面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在满是醉意的条件下发生的。原来,此次被贬黄州给苏轼所造成的心灵之痛早已深入骨髓,借酒浇愁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生命中的常态。“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在酒中麻醉自己,反思自己,甚至痛苦地否定自己,以至“长恨此身非我有”,试图在痛苦中将自己遗忘,再去“沧海寄余生”。但是,大雨过后,带有寒意的春风一吹,酒自然还是醒了,这才意识到身上微微有些发冷。这里的“冷”是身体的感受,还是心里的感受,抑或兼而有之,诗人没有告诉,但此处似乎心理的变化远没有天气的变化快,刚刚还风雨交加,一转眼“山头斜照却相迎”了。忽晴忽雨,阴晴不定,乃是自然界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但是仔细一想,政治舞台上的瞬息万变,沉浮升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如此看来阴也好,晴也好,都是自然现象,升也好,降也罢,都是生命中的一种过往,又何必久久萦怀呢!于是,诗人坦然回望刚才风雨瑟瑟的地方,蓦然发现雨也好,晴也好,都已定格在过去,消逝在记忆之外了。
  生活中,偶然遇雨,那是时常会碰到的小而又小的事情,原本无足挂齿。然而诗人却借题发挥,寓自己的人生际遇于风雨变幻之中,形象的展示出自己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大大地拓展了文章的联想空间,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境界,景外有景,意外有意,使得这首词意蕴无穷,回味不尽。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理念,就是尊重和理解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以挖掘。在该理念下,教学要为学生服务,教学效率不仅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学好当堂的近期学习效果上,还体现在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取决于教学打算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让“读、注、悟”走进语文课堂,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品味语文独特的语言魅力,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让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应
课改,教育战线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工作者不变的追求。它是黑夜里一盏不灭的明灯,引领着老师们向教育的制高点前行;它是征途中一个闪光的路标,永远闪耀着触不可及的神秘之光。走近课改,就踏上了新的征途;走进课改,就开始了教育生涯的一场蜕变!课改十余年,我想用四句诗来谈谈我的感受。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底蕴  课改是一场革命,我们一线教师便是这场革命的主力军,如何将课改推向高潮,走向胜利?这需要我们教育
摘 要:我国音乐文化教育事业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辨声音的能力,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音乐素质。  关键词:发声方法;听辨能力;文化素质;心理;声带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报考音乐院校。有许多学生觉得文化差,考不上大学,转为艺术生,但是什么都不会,因为学器乐来不及,学习声乐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如
摘要:蒙娜·贝克尔在她的新书《翻译与冲突》中引用叙事理论对翻译与冲突的关系作了新的诠释。本文从叙事理论和当代全球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作者的政治立场、研究方法与写作目的,指出了蒙娜·贝克尔与她的新作给翻译研究与翻译工作者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叙事理论,全球化语境,翻译与冲突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翻译界出现了一批出色的女性翻译理论家,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蒙娜·贝克尔就是其中之一。蒙
《桃树下的小白兔》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话,讲述了一个在美丽春天发生的动人故事,表达了同伴间纯真的友情。童话中描写的情境尤其让孩子们心驰神往。整篇故事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弥漫着爱的温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作为大班语言教材,老师们往往对第一课时的设计驾轻就熟,如能在第二课时设计时挖掘教材的合理内核,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也不失为一种可贵的尝试,为经典故事新教法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路径。     一、“剪”
中国教育提倡教育改革,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进行系列性变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是自教育改革提出以来,传统应试(中考、高考为主)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与素质教育之间出现的矛盾,致使教育改革之主题——素质教育迟迟不前,应试教育戴着个“改革”的帽子继续前进。应试的“高分”和育才的“个性发展”两种目标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大矛盾。而选拔人才
下篇自强不息海师人    郭力华,女,汉族,祖籍吉林省吉林市,博士学历,1963年5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长大。1984年,郭力华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并志愿到青海高原工作,她因主动申请支边的事迹而被选入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组织的“志在四方艰苦创业”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告团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在青海师范大学工作期间,郭力华在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思考  前不久南通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刘桥小学轰轰烈烈地召开,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才能做到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是指导行为的准则,但是俗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平衡的砝码呢?  二、误区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
摘要:本文从信仰对道德的作用出发,阐述政治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视道德规范而忽视政治信仰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以构建德育工作新理念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德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
42年教师生涯,她的课堂里永远是座无虚席;57载人生岁月,她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  她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如今却是“985”高校湖南大学的博导。她不是辅导员,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师,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大批学生粉丝,聆听她吟唱唐诗宋词,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着她源源不断注入的正能量。  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美女博导”“妈妈老师”“湖大一姐”“心灵导师”“育人大师”。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