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传奇,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史上,再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文豪,他璀璨夺目的光亮照亮了整个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星空。他既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连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也是他的门下,并且终生执弟子礼;又是豪放派词的伟大开创者与最高典范;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作家,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同时,他又是大书法家,名贯“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四大书法家之首;是极富创新意识的画家,对绘画有着卓越的天赋与理解力;是著名的美食家,他创制的东坡肉、西湖藕粉等名菜脍炙人口,享誉中外。此外,他还是优秀的政治家,厚道的法官,高明的酿酒师,严谨的工程师,空灵的佛教徒,人生的诤友。他无与伦比的杰世才华,豁达乐观的人生哲学,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坚持真理的斗争勇气,饱经磨难的人生道路,纤尘不染的完美人格,成为后世文人的偶像,亿万人共同的精神坐标。近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更是对苏轼无限景仰,称他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这首《定风波》正是苏轼人生哲学的生动体现。
刮风下雨原本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自然现象,事出突然,有点惊慌失措,也属于本能反应,一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哲人们却往往能从偶然中悟出必然,从平常里洞察玄机,从自然里感悟人生。因此,苏轼在雨中徐徐漫步、一吟一啸之间,便是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刚一开篇,“莫听”二字便劈空而来,斩钉截铁,将词人在暴雨突然袭来时的泰然处之,我行我素,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淡定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穿”与“打”则充满了力度感,隐隐裹挟风雷之声,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穿林海,跨雪原”的勇士,势如破竹之态跃然纸上,将雨势的劲急表露无遗,也为“同行皆狼狈”提供了特定的行动背景。“何妨”一词则是对“莫听”的深化与具体化,看似轻轻一点,实则有四两拨千斤之妙,生动的点染出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泰然处之,淡然对之的心态,也是对“余独不觉”的最准确的诠释。诗人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彷如春游漫步,好一派诗意的栖居,简直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毫无二致。东坡曾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也许东坡更喜爱的是陶渊明那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吧!
人生天地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即使超凡入圣如孔子,在被困于陈蔡之时也是捶胸顿足,仰天长叹,为何东坡独能对突然降临的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超然物外,泰然处之呢?“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悄然而至,为读者洞开了谜底。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语双关,道破天机,表面若无其事,无足挂齿,实则波汹浪涌,地裂山崩,将自然现象与人生遭际水乳交融的组合为一体,耐人咀嚼与回味,足显艺术张力。
“乌台诗案”使苏轼遭受了巨大精神与肉体上的摧残,九死一生,经多方营救才幸免一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经此炼狱,“道通天地有形外”的苏轼更加洞穿世态人情,精神进入到一种无限超脱的境界,什么样风雨自然都不在眼中了。当然,仔细韵味之下,读者仍然可以透过“风雨”看到苏轼在无限放旷之下的无比愤懑与不平。这种淡然与泰然之外,既有一种宣泄,也有对政治对手的一种无言的宣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谁怕”二字思想与艺术的穿透力就不言自明了。
下片,诗人笔锋一转,既交代了天气的变化,也交代了心境的进一步变化。“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到这里诗人才巧妙的告诉你,上面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在满是醉意的条件下发生的。原来,此次被贬黄州给苏轼所造成的心灵之痛早已深入骨髓,借酒浇愁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生命中的常态。“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在酒中麻醉自己,反思自己,甚至痛苦地否定自己,以至“长恨此身非我有”,试图在痛苦中将自己遗忘,再去“沧海寄余生”。但是,大雨过后,带有寒意的春风一吹,酒自然还是醒了,这才意识到身上微微有些发冷。这里的“冷”是身体的感受,还是心里的感受,抑或兼而有之,诗人没有告诉,但此处似乎心理的变化远没有天气的变化快,刚刚还风雨交加,一转眼“山头斜照却相迎”了。忽晴忽雨,阴晴不定,乃是自然界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但是仔细一想,政治舞台上的瞬息万变,沉浮升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如此看来阴也好,晴也好,都是自然现象,升也好,降也罢,都是生命中的一种过往,又何必久久萦怀呢!于是,诗人坦然回望刚才风雨瑟瑟的地方,蓦然发现雨也好,晴也好,都已定格在过去,消逝在记忆之外了。
生活中,偶然遇雨,那是时常会碰到的小而又小的事情,原本无足挂齿。然而诗人却借题发挥,寓自己的人生际遇于风雨变幻之中,形象的展示出自己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大大地拓展了文章的联想空间,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境界,景外有景,意外有意,使得这首词意蕴无穷,回味不尽。
刮风下雨原本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自然现象,事出突然,有点惊慌失措,也属于本能反应,一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哲人们却往往能从偶然中悟出必然,从平常里洞察玄机,从自然里感悟人生。因此,苏轼在雨中徐徐漫步、一吟一啸之间,便是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刚一开篇,“莫听”二字便劈空而来,斩钉截铁,将词人在暴雨突然袭来时的泰然处之,我行我素,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淡定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穿”与“打”则充满了力度感,隐隐裹挟风雷之声,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穿林海,跨雪原”的勇士,势如破竹之态跃然纸上,将雨势的劲急表露无遗,也为“同行皆狼狈”提供了特定的行动背景。“何妨”一词则是对“莫听”的深化与具体化,看似轻轻一点,实则有四两拨千斤之妙,生动的点染出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泰然处之,淡然对之的心态,也是对“余独不觉”的最准确的诠释。诗人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彷如春游漫步,好一派诗意的栖居,简直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毫无二致。东坡曾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也许东坡更喜爱的是陶渊明那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吧!
人生天地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即使超凡入圣如孔子,在被困于陈蔡之时也是捶胸顿足,仰天长叹,为何东坡独能对突然降临的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超然物外,泰然处之呢?“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悄然而至,为读者洞开了谜底。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语双关,道破天机,表面若无其事,无足挂齿,实则波汹浪涌,地裂山崩,将自然现象与人生遭际水乳交融的组合为一体,耐人咀嚼与回味,足显艺术张力。
“乌台诗案”使苏轼遭受了巨大精神与肉体上的摧残,九死一生,经多方营救才幸免一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经此炼狱,“道通天地有形外”的苏轼更加洞穿世态人情,精神进入到一种无限超脱的境界,什么样风雨自然都不在眼中了。当然,仔细韵味之下,读者仍然可以透过“风雨”看到苏轼在无限放旷之下的无比愤懑与不平。这种淡然与泰然之外,既有一种宣泄,也有对政治对手的一种无言的宣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谁怕”二字思想与艺术的穿透力就不言自明了。
下片,诗人笔锋一转,既交代了天气的变化,也交代了心境的进一步变化。“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到这里诗人才巧妙的告诉你,上面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在满是醉意的条件下发生的。原来,此次被贬黄州给苏轼所造成的心灵之痛早已深入骨髓,借酒浇愁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生命中的常态。“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在酒中麻醉自己,反思自己,甚至痛苦地否定自己,以至“长恨此身非我有”,试图在痛苦中将自己遗忘,再去“沧海寄余生”。但是,大雨过后,带有寒意的春风一吹,酒自然还是醒了,这才意识到身上微微有些发冷。这里的“冷”是身体的感受,还是心里的感受,抑或兼而有之,诗人没有告诉,但此处似乎心理的变化远没有天气的变化快,刚刚还风雨交加,一转眼“山头斜照却相迎”了。忽晴忽雨,阴晴不定,乃是自然界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但是仔细一想,政治舞台上的瞬息万变,沉浮升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如此看来阴也好,晴也好,都是自然现象,升也好,降也罢,都是生命中的一种过往,又何必久久萦怀呢!于是,诗人坦然回望刚才风雨瑟瑟的地方,蓦然发现雨也好,晴也好,都已定格在过去,消逝在记忆之外了。
生活中,偶然遇雨,那是时常会碰到的小而又小的事情,原本无足挂齿。然而诗人却借题发挥,寓自己的人生际遇于风雨变幻之中,形象的展示出自己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大大地拓展了文章的联想空间,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境界,景外有景,意外有意,使得这首词意蕴无穷,回味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