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率的课堂,能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需要,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保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构建?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窥探,以期抛砖引玉。
一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性应以课堂的有效性为基础。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整个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应围绕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三维目标而展开,衡量一堂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性与否,就要看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只有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才能是有效的课堂。所以,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首先把课堂的有效性作为课堂设计的基础,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实施,都应该着眼于如何更高效地达成教学三维目标。惟有如此,教学活动才不至于偏离正确的方向,也才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
第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性应以课程的思想性为指导。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这充分说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追求的是知识的传授以及将知识点转化为考点,结合考点更好地答题的技能。诚然,单从应付考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角度看,教师的这种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是“高效”的,但这种高效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也使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高效”。所以,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一定要以课程的思想性为指导,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去高效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第三,初中思想品德的高效性要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载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学生属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因,教师属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外因。而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是外因。基于这一认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就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所以,无论思想品德课的设计多么完美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无论教学设计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做出了多么完美的设计,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只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注重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对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归纳,而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始终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也不能称为“高效课堂”。从这个意义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性,一定要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载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的变革,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重建课堂结构,才能与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相适应,才能更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入手。
第一,导入本堂新课。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课前预习布置的任务,并结合视频、材料、漫画、动画、活动、问题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思想品德课的导入要尽量贴近时事热点。
第二,展示课堂目标。教师可用电子显示屏、投影、张贴、板书等方式,展示“三维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过本堂课程的学习,明确需要树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知道完成本堂课学习任务的过程与方法。
第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或者根据对教师展示的课外材料的理解,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了解,初步感知所要学习的知识。
第四,小组探讨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也会按照展示的课堂目标归纳出一些重点问题,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上述问题形成书面材料,提交给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长按照既定的程序,筛选有共性的问题,让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陈述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交流,形成结论。
第五,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应在引导学生(主要是学习组长)重点发言、阐明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梳理,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形成观点、结论。特别是涉及到难点问题,应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突破。思想品德课教师除了归纳出本堂课的知识点外,还应总结出本节课学生应该树立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育,升华学习效果。
在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教学环节:学习效果检测、课堂教学延伸、社会实践反馈等,限于篇幅,在此就不逐一赘述。
一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性应以课堂的有效性为基础。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整个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应围绕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三维目标而展开,衡量一堂思想品德課的有效性与否,就要看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只有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才能是有效的课堂。所以,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首先把课堂的有效性作为课堂设计的基础,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实施,都应该着眼于如何更高效地达成教学三维目标。惟有如此,教学活动才不至于偏离正确的方向,也才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
第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性应以课程的思想性为指导。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这充分说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追求的是知识的传授以及将知识点转化为考点,结合考点更好地答题的技能。诚然,单从应付考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角度看,教师的这种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是“高效”的,但这种高效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也使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高效”。所以,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一定要以课程的思想性为指导,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去高效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第三,初中思想品德的高效性要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载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学生属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因,教师属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外因。而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是外因。基于这一认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就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所以,无论思想品德课的设计多么完美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无论教学设计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做出了多么完美的设计,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只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注重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对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归纳,而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始终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也不能称为“高效课堂”。从这个意义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性,一定要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载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的变革,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重建课堂结构,才能与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相适应,才能更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入手。
第一,导入本堂新课。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课前预习布置的任务,并结合视频、材料、漫画、动画、活动、问题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思想品德课的导入要尽量贴近时事热点。
第二,展示课堂目标。教师可用电子显示屏、投影、张贴、板书等方式,展示“三维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过本堂课程的学习,明确需要树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知道完成本堂课学习任务的过程与方法。
第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或者根据对教师展示的课外材料的理解,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了解,初步感知所要学习的知识。
第四,小组探讨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也会按照展示的课堂目标归纳出一些重点问题,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上述问题形成书面材料,提交给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长按照既定的程序,筛选有共性的问题,让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陈述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交流,形成结论。
第五,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应在引导学生(主要是学习组长)重点发言、阐明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梳理,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形成观点、结论。特别是涉及到难点问题,应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突破。思想品德课教师除了归纳出本堂课的知识点外,还应总结出本节课学生应该树立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育,升华学习效果。
在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教学环节:学习效果检测、课堂教学延伸、社会实践反馈等,限于篇幅,在此就不逐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