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者都应明白,教育的任务已不单纯是传播现成的知识,更应关注人格的培养。记得张志公先生曾提出并主张的“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加强”,而人文性的加强就是意味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美德的塑造和培养。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目中有人”,把培养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放在教学中应有的重要地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结合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教材,引领学生在学文过程中有所“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读读演演,在灵动活泼中“感悟”
新课标提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单纯凭借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依托教材,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和展开多维度的情感活动,做到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获得启迪,完善人格。
语文教材中各种文章文质优美生动,十分贴近学生生活。例如苏教版课文《谁的本领大》这一课,主要讲了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课文十分戏剧化,人物形象也鲜明生动。学文的同时也教会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
教学时,一开始就紧扣题眼提问,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最后的比赛结果如何?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为使孩子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读”和“演成了本课的主要手段。在朗读的形式上,主要采用了自由读和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自己要好的同学一起读书,大大地增强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朗读评议中,教师积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感受,鼓励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
如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孩子们在角色朗读中体会到“太阳很自信”“太阳觉得自己肯定会赢”,教师相机出示“胸有成竹”一词,接着就请学生上去演一演。角色表演的时候教师适当引导,要求学生借助肢体语言,把太阳和风自以为本领大的那种神态和语气表演得真实生动。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角色朗读,把握住了文中主人翁的情感和态度,表现得惟妙惟肖。经过两次“读读演演”比本领后,学生们都悟出了道理: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尽可能地发挥长处并弥补不足,缩小差距。
“读演结合”符合低年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学生活起来了,他们才会以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使智慧之火熊熊燃烧。教师在灵动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儿童化的语言,依托教材,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着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使得学生的人格逐渐趋于真善美的境界。
二、钻研文本,在精雕细琢中“领悟”
教材中有许多语言上的空白,这些空白点往往是语言的训练点,又是极好的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可通过钻研文本,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德标准,使其受到有益的教育,人格更趋完善。
例如教课文《母亲的恩情》。一开始就借助多媒体,展现母亲和孩子的很多画面,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由己及人,自我感悟。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游子吟》的诗意,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母亲在油灯下为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的场景,反复诵读文本,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话:“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此时此刻,母亲有许多话要对孩子说,她可能想对孩子说什么?从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惦念之情。
母亲爱子,天经地义,那么孩子对母亲的感情呢?我抓住这个文章的空白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读母子送别这一场景,通过领悟重点词语“抚摸”“注视”“心里想”等词语之间的联系,进行动作演示,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出:小草不忘太阳的恩情,儿女怎么能忘记母亲的恩情呢?将感情推到了高潮。又及时抓住这一话题,联系到“乌鸦反哺”的故事,推及到对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爱,教育学生要爱父母爱亲人,引发出他们对他人的关爱,从中领悟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三、课外延伸,在无限拓展中“参悟”
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进行的思索和参悟,远比从课内直接得到的多得多。
如《欢乐的泼水节》紧扣“欢乐”翔实生动地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课前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做好预习工作,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学生查了傣族泼水节的相关资料,也知道了我国还有其他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沐浴节、苗族的龙船节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播放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给小朋友看,使学生如临其境。
围绕“欢乐”教学时,为引领学生体验泼水节的幸福感,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想象自己就是泼水人,将清水泼向自己关爱的人,送出诚挚的祝福。通过角色互换的形式,学生们对幸福的理解更为真切,在学文中参悟自己所能体会的“情”、所能感悟的“理”。
另外教师还穿插讲述了自己在云南、海南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并引领学生联系实际谈论“端午节”“七夕节”“元宵节”以及我们苏州富有地方特色的“接财神”“轧神仙”等传统民俗。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这些民俗都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祖国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语文教学让民族传统人格美在学生的心里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这“润物无声”的无限拓展中参悟到了“爱国爱家乡”的思想真谛。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把一些优良的道德传统和做人的道理,融会贯通地教给学生,多方引“悟”,精心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课题。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结合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教材,引领学生在学文过程中有所“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读读演演,在灵动活泼中“感悟”
新课标提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单纯凭借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依托教材,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和展开多维度的情感活动,做到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获得启迪,完善人格。
语文教材中各种文章文质优美生动,十分贴近学生生活。例如苏教版课文《谁的本领大》这一课,主要讲了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课文十分戏剧化,人物形象也鲜明生动。学文的同时也教会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
教学时,一开始就紧扣题眼提问,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最后的比赛结果如何?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为使孩子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读”和“演成了本课的主要手段。在朗读的形式上,主要采用了自由读和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自己要好的同学一起读书,大大地增强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朗读评议中,教师积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感受,鼓励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
如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孩子们在角色朗读中体会到“太阳很自信”“太阳觉得自己肯定会赢”,教师相机出示“胸有成竹”一词,接着就请学生上去演一演。角色表演的时候教师适当引导,要求学生借助肢体语言,把太阳和风自以为本领大的那种神态和语气表演得真实生动。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角色朗读,把握住了文中主人翁的情感和态度,表现得惟妙惟肖。经过两次“读读演演”比本领后,学生们都悟出了道理: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尽可能地发挥长处并弥补不足,缩小差距。
“读演结合”符合低年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学生活起来了,他们才会以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使智慧之火熊熊燃烧。教师在灵动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儿童化的语言,依托教材,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着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使得学生的人格逐渐趋于真善美的境界。
二、钻研文本,在精雕细琢中“领悟”
教材中有许多语言上的空白,这些空白点往往是语言的训练点,又是极好的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可通过钻研文本,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德标准,使其受到有益的教育,人格更趋完善。
例如教课文《母亲的恩情》。一开始就借助多媒体,展现母亲和孩子的很多画面,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由己及人,自我感悟。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游子吟》的诗意,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母亲在油灯下为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的场景,反复诵读文本,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话:“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此时此刻,母亲有许多话要对孩子说,她可能想对孩子说什么?从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惦念之情。
母亲爱子,天经地义,那么孩子对母亲的感情呢?我抓住这个文章的空白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读母子送别这一场景,通过领悟重点词语“抚摸”“注视”“心里想”等词语之间的联系,进行动作演示,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出:小草不忘太阳的恩情,儿女怎么能忘记母亲的恩情呢?将感情推到了高潮。又及时抓住这一话题,联系到“乌鸦反哺”的故事,推及到对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爱,教育学生要爱父母爱亲人,引发出他们对他人的关爱,从中领悟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三、课外延伸,在无限拓展中“参悟”
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进行的思索和参悟,远比从课内直接得到的多得多。
如《欢乐的泼水节》紧扣“欢乐”翔实生动地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课前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做好预习工作,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学生查了傣族泼水节的相关资料,也知道了我国还有其他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沐浴节、苗族的龙船节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播放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给小朋友看,使学生如临其境。
围绕“欢乐”教学时,为引领学生体验泼水节的幸福感,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想象自己就是泼水人,将清水泼向自己关爱的人,送出诚挚的祝福。通过角色互换的形式,学生们对幸福的理解更为真切,在学文中参悟自己所能体会的“情”、所能感悟的“理”。
另外教师还穿插讲述了自己在云南、海南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并引领学生联系实际谈论“端午节”“七夕节”“元宵节”以及我们苏州富有地方特色的“接财神”“轧神仙”等传统民俗。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这些民俗都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祖国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语文教学让民族传统人格美在学生的心里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这“润物无声”的无限拓展中参悟到了“爱国爱家乡”的思想真谛。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把一些优良的道德传统和做人的道理,融会贯通地教给学生,多方引“悟”,精心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课题。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