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论语今读》到《李泽厚对话录》,滚雪球式的阅读,越滚越远越深。读的气力越滚越大,读的胃口越滚越大,读的节奏越滚越快,根本停不下来。
我赞同李老的观点。“读书有两种,一种是有明确的目的,一种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真正需要慢读、熟读、细读的并不多。”“读书不是简单获取知识,而是培养锻炼自己的识别、估价的水平和能力。”“使自己对各种问题更敏锐更清醒也更理性,从而不做权威的奴隶,也不做时髦的奴隶。”
李泽厚启开了我“滚雪球”式的读书法:读一个人要看四个人讲的,看谁讲得最好,比比高下优劣。不读书觉得无书可读,越读书越觉得有书要读。比如我,读《论语》读过辜鸿铭的、杨伯峻的、钱穆的,也读过于丹的,甚至翻看过清华厨师的论语心得。当然,读完有些书会懊悔浪费了时间,不过这种滚读法却实在提升了自己读书的识别、估价的水平和能力。越读越想读,越读越“扯”——他赞赏鲁迅,我再读鲁迅,他提到康德、尼采,我重读康德,尼采,这种读法,越扯越远,越深越厚,没完没了。也许读得太简单,太粗糙,太片面,太不“准确”,甚至太“错误”,但这就是我的读法和看法——不求甚解,快读那些必须读的书。我知道,生命中必须要读的几十本经典书籍。是的,人人都知道,未必读过,读了,也未必能读进去。因为读“经典”不如吃饭穿衣那么迫切实在,不如聊天上网那么娱乐快捷,不如工作事业那么实用明确。读经典如吃“燕窝”,一点点滋养精神气血,对粗粝的现实生活而言,太“贵”太“慢”,不如喝“鸡汤”来得便宜爽利。
读了一系列的书,表层的,模糊的,杂乱的,不求甚解地吞咽了下去。因为,现在的我,也“够不着”,也不想“够着”思想,我只是根据自己能消化的一星半点思考去“敬重”它,“理解”它,“珍惜”它。
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球,从任何地方起始它总会滚动的。对我,一个教师而言,《李泽厚对话录》中对教育的看法最击中我心,三言两语直戳时弊要害,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滚”起!
教育,也许是身在其中的缘故,我的一点思考像浮在教育水面上的一滴油,荡来荡去,始终不能透入水中。我所知道的,别人也都知道,我想说的,别人早已说过,而此时,李老为我揭开了一点新的东西,比如李老关于“片面的全面”的教育哲学说法,我也想过。
“我以为未来世纪的教育,是要真正发现和发挥每个人潜在的能力,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各自特长的片面发展在内。只要身心健康,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这种发展才是人生最大的愉快——教育要以此为目的。”
我常想,学校的教育经常走极端,不是一味强调“考试第一”的绝对公平,就是全面肤浅,让“一切”学生的“一切”方面都均衡发展。而教育恰恰是不能兼顾“一切”人的“一切”方面,只能是适应“个性特征”的相对普适教育。特性、偏好和兴趣构成了不同的人,就会有相应要求不同的教育特殊方法。在一片均衡发展的整齐话语中,“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多么简单而哲学的另类声音!
其实,读书与学习相似。读书,可以纵深阅读一个人或一类著作,读得片面深刻;也可以横向阅读相关类书籍,读得全面肤浅。学习亦是,既可以一门功课兴趣浓厚,钻研极深,也可以多门功课浅尝辄止,面面俱到。就高考而言,我赞成高考3+X,其中X可以从1到9门,多种选择。
我有限接触的特长教育常是异化的特长教育。比如,这种教育直接窄化为“艺考”要求的美术学习和音乐学习。音乐和美术不是个人特长和兴趣的发展,而是高考道路上多一种选择的要求。就如我的表妹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到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十几年音乐特长学习,最后工作却选在海关稽查处,与音乐毫无关系。她说,普通人靠音乐解决吃饭问题太难。
实践中人变得更加聪明,活动中思维变得通达。教育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不只是狭义的学校教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教育的家庭社会氛围共同造就了一个人的未来……特长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情势。
同样,李老谈到的关于“填鸭”教学的必要性更是拂逆众当代“教育专家”尤其是西方教育专家的“圣经”似的教育警告。
我小时候被别人“填鸭”,长大后给别人“填鸭”,我熟络自然地走在“填鸭”的道路上。似乎只要高考存在,教育各种改革都成了治标不治本的应试策略(我是坚决拥护高考派,我也是高考的受益者)。中国人的智慧是生存智慧不是思辨智慧,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学校自然就必须为孩子们找到便捷、省力、高效学习的生存技巧、方法,“填鸭”就是办法之一。“填鸭”在人数众多的班级伦理道德教育、集体行为规范教育中显现出确定、平等和一致的优势。李老说“填鸭”教育在一定时期,尤其是儿童时期是不可少的。
但是,从小接受了“填鸭”教育的孩子,习惯性“被灌”,缺少自主求新意识,思维变窄,思维变懒,好奇心求异心渐少,此时,去培养思辨智慧就很难。李老更清楚地看出我们不是缺少“填鸭”而是“填鸭”过度。
我本来在杜威那里找到了救失自己“填鸭”过度的法宝秘籍,试图在“填鸭”和“放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李老却说,儿童教育如杜威主张的那样,是不行的。我又犯糊涂了,看来,我读的经典还是太少,关于杜威,关于李泽厚我还需要慢读、细读,增强自己的辨识力。也许杜威过于“尊重”孩子,孩子们的想法更多是本能、直觉,需要清醒、理智的规范?还是杜威过于依赖“生活”,生活的粗粝还需要提炼,生活的智慧还需要冲刷洗练?
当然最经典的必须是李老关于“度”是美的教育观点。我知道,李老的哲学,只是提出一个视角,一个概括和总结,要转化成实践,还有很多环节、很长道路要走。我先入为主、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度’是变化的,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偶然性。在活生生的事情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使用工具中,你要恰到好处,才做得对。这个‘对’,不是逻辑的对,不是语言论证,不是概念符合,而是在活动中掌握好分寸。”“当你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把握到‘度’了,恰到好处了,顺利了,‘对了!’这一刹那,你心里的感受,也就是美。”
李老和他的经典登场了,但它似乎不是把我熟知的“经典语录”、“经典思想”如春风般徐徐送来,而是像秋风般狂暴地要把我原有的关于“经典”的所有思考吹跑,我能享受“站在风口上”的感觉吗?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草桥中学校)
我赞同李老的观点。“读书有两种,一种是有明确的目的,一种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真正需要慢读、熟读、细读的并不多。”“读书不是简单获取知识,而是培养锻炼自己的识别、估价的水平和能力。”“使自己对各种问题更敏锐更清醒也更理性,从而不做权威的奴隶,也不做时髦的奴隶。”
李泽厚启开了我“滚雪球”式的读书法:读一个人要看四个人讲的,看谁讲得最好,比比高下优劣。不读书觉得无书可读,越读书越觉得有书要读。比如我,读《论语》读过辜鸿铭的、杨伯峻的、钱穆的,也读过于丹的,甚至翻看过清华厨师的论语心得。当然,读完有些书会懊悔浪费了时间,不过这种滚读法却实在提升了自己读书的识别、估价的水平和能力。越读越想读,越读越“扯”——他赞赏鲁迅,我再读鲁迅,他提到康德、尼采,我重读康德,尼采,这种读法,越扯越远,越深越厚,没完没了。也许读得太简单,太粗糙,太片面,太不“准确”,甚至太“错误”,但这就是我的读法和看法——不求甚解,快读那些必须读的书。我知道,生命中必须要读的几十本经典书籍。是的,人人都知道,未必读过,读了,也未必能读进去。因为读“经典”不如吃饭穿衣那么迫切实在,不如聊天上网那么娱乐快捷,不如工作事业那么实用明确。读经典如吃“燕窝”,一点点滋养精神气血,对粗粝的现实生活而言,太“贵”太“慢”,不如喝“鸡汤”来得便宜爽利。
读了一系列的书,表层的,模糊的,杂乱的,不求甚解地吞咽了下去。因为,现在的我,也“够不着”,也不想“够着”思想,我只是根据自己能消化的一星半点思考去“敬重”它,“理解”它,“珍惜”它。
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球,从任何地方起始它总会滚动的。对我,一个教师而言,《李泽厚对话录》中对教育的看法最击中我心,三言两语直戳时弊要害,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滚”起!
教育,也许是身在其中的缘故,我的一点思考像浮在教育水面上的一滴油,荡来荡去,始终不能透入水中。我所知道的,别人也都知道,我想说的,别人早已说过,而此时,李老为我揭开了一点新的东西,比如李老关于“片面的全面”的教育哲学说法,我也想过。
“我以为未来世纪的教育,是要真正发现和发挥每个人潜在的能力,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各自特长的片面发展在内。只要身心健康,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这种发展才是人生最大的愉快——教育要以此为目的。”
我常想,学校的教育经常走极端,不是一味强调“考试第一”的绝对公平,就是全面肤浅,让“一切”学生的“一切”方面都均衡发展。而教育恰恰是不能兼顾“一切”人的“一切”方面,只能是适应“个性特征”的相对普适教育。特性、偏好和兴趣构成了不同的人,就会有相应要求不同的教育特殊方法。在一片均衡发展的整齐话语中,“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多么简单而哲学的另类声音!
其实,读书与学习相似。读书,可以纵深阅读一个人或一类著作,读得片面深刻;也可以横向阅读相关类书籍,读得全面肤浅。学习亦是,既可以一门功课兴趣浓厚,钻研极深,也可以多门功课浅尝辄止,面面俱到。就高考而言,我赞成高考3+X,其中X可以从1到9门,多种选择。
我有限接触的特长教育常是异化的特长教育。比如,这种教育直接窄化为“艺考”要求的美术学习和音乐学习。音乐和美术不是个人特长和兴趣的发展,而是高考道路上多一种选择的要求。就如我的表妹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到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十几年音乐特长学习,最后工作却选在海关稽查处,与音乐毫无关系。她说,普通人靠音乐解决吃饭问题太难。
实践中人变得更加聪明,活动中思维变得通达。教育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不只是狭义的学校教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教育的家庭社会氛围共同造就了一个人的未来……特长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情势。
同样,李老谈到的关于“填鸭”教学的必要性更是拂逆众当代“教育专家”尤其是西方教育专家的“圣经”似的教育警告。
我小时候被别人“填鸭”,长大后给别人“填鸭”,我熟络自然地走在“填鸭”的道路上。似乎只要高考存在,教育各种改革都成了治标不治本的应试策略(我是坚决拥护高考派,我也是高考的受益者)。中国人的智慧是生存智慧不是思辨智慧,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学校自然就必须为孩子们找到便捷、省力、高效学习的生存技巧、方法,“填鸭”就是办法之一。“填鸭”在人数众多的班级伦理道德教育、集体行为规范教育中显现出确定、平等和一致的优势。李老说“填鸭”教育在一定时期,尤其是儿童时期是不可少的。
但是,从小接受了“填鸭”教育的孩子,习惯性“被灌”,缺少自主求新意识,思维变窄,思维变懒,好奇心求异心渐少,此时,去培养思辨智慧就很难。李老更清楚地看出我们不是缺少“填鸭”而是“填鸭”过度。
我本来在杜威那里找到了救失自己“填鸭”过度的法宝秘籍,试图在“填鸭”和“放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李老却说,儿童教育如杜威主张的那样,是不行的。我又犯糊涂了,看来,我读的经典还是太少,关于杜威,关于李泽厚我还需要慢读、细读,增强自己的辨识力。也许杜威过于“尊重”孩子,孩子们的想法更多是本能、直觉,需要清醒、理智的规范?还是杜威过于依赖“生活”,生活的粗粝还需要提炼,生活的智慧还需要冲刷洗练?
当然最经典的必须是李老关于“度”是美的教育观点。我知道,李老的哲学,只是提出一个视角,一个概括和总结,要转化成实践,还有很多环节、很长道路要走。我先入为主、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度’是变化的,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偶然性。在活生生的事情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使用工具中,你要恰到好处,才做得对。这个‘对’,不是逻辑的对,不是语言论证,不是概念符合,而是在活动中掌握好分寸。”“当你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把握到‘度’了,恰到好处了,顺利了,‘对了!’这一刹那,你心里的感受,也就是美。”
李老和他的经典登场了,但它似乎不是把我熟知的“经典语录”、“经典思想”如春风般徐徐送来,而是像秋风般狂暴地要把我原有的关于“经典”的所有思考吹跑,我能享受“站在风口上”的感觉吗?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草桥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