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资源 造福行业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端寄语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朱宏任:
  加大创新 丰富原料
  纺织行业一定要做好化纤的开发和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化纤工业进步显著,常规产品可以满足需求,高技术纤维得到快速发展,下一步要继续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更多适应个性化生产的纤维。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 贺燕丽:
  向五大方向转型
  目前,我国聚酯涤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70%以上,行业开工率明显不足,整体效益大幅下滑,常规产品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环境容量和原油等资源供给已不能支持聚酯涤纶等行业的规模扩张,未来要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控制增长、调整优化存量、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行业向质量、效益、品种、高技术和跨国5大方向深化调整、升级发展,促进高技术纤维、高差异化和功能性纤维、生物质纤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和回收再利用纤维5大品种的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 端小平:
  资源再利用是重中之重
  资源循环利用是化纤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在今天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资源限制以及环境压力给化纤产业链升级带来更大的挑战。面对这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除了通过转移常规产能,主攻高新技术纤维等发展策略化解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外,还要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快速扩大以废旧纤维再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规模。
  随着化纤工业原材料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化纤行业的资源紧缺问题逐步凸显。面对行业资源压力,未来企业更需及时发展环境友好型创新原料,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以解决资源难题,化解行业发展瓶颈,走出一条既低碳节能又高效快速的发展之路。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石油等原料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化纤行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重点发展已内酰胺、人纤木浆及生物基纤维等资源,以提高原料的保障能力,缓解国内化纤主要原料短缺的矛盾。而这,也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主要化纤原料对苯二甲酸(PTA)、已内酰胺(CPL)国产化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产能快速增长,投资及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极大地改变了化纤原料的市场供应。而随着煤化工及生物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样性的化纤原料来源也将会给化纤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变化。
  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围绕着包括原料在内的资源议题,行业内相关人士进行了各种探讨,由此,也引发了有关资源这一话题的新浪潮。
  资源匮乏成发展瓶颈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崛起,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产业版图的核心,我国化纤产量更是占到世界总产量的68%。但是,同快速发展的化纤业所不相匹配的却是行业所面临的资源压力。
  不妨看一组数据:以目前人类能源消费水平来看,在未来没有新的大规模油气资源发现的情况下,2043年左右,全球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天然气资源也仅能维持60年左右。由于森林资源匮乏,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和储备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5和1/8,速生林材基地还在建设中,以发展的基点估计,我国浆粕原料做到自给自足还是非常困难的。而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又普遍偏高,按每千克油当量GDP来算,与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是中国的N倍之多。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我国万元GDP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而废水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4倍。
  随着需求增速减缓、新增产能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新情况的出现,整个纺织行业都陷入到了由原料资源所带来的僵局当中,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等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
  变生物资源为行业能源
  从长远来看,化纤中的合成纤维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物降解性高的各种环境友好纤维,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在这种情况下,化纤行业承担起了要缓解整个纺织行业对于棉花资源过分依赖的重担,研发生物基化学纤维等新型纤维也就成为整个行业进入调整期之后的重大课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这样表示。
  研发生物基化学纤维和环境友好纤维的重要性,得到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郑植艺的赞同。他表示,现如今,化学纤维从生物基途径所取得原料的趋势在全球日益明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都把发展生物产业作为走出资源困境、争夺高新技术制高点、重新走向繁荣的国家战略。同时,我国生物基化学纤维市场在内、原料在外,工程化急需突破。而且,我国化学纤维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压力和资源的制约。因此,生物基化学纤维的发展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据他介绍,现在我国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壳聚糖纤维、PDT纤维、竹浆纤维、麻浆纤维、蛋白纤维等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与国际水平相当、产品和市场相对成熟的纤维品种。目前,聚乳酸纤维、PTT纤维、PBT纤维等纤维加工已经步入国际水平,应用市场相对较成熟;Lyocell纤维、PHBV与PLA共混纤维、海藻纤维等在婴童市场比较成熟,纤维生产也已经处于产业化突破关键阶段。
  “但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海藻等生物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下一步,行业、院校、企业还应携手合作,做保证环境友好型纤维发展的有力推手。”嘉兴学院材料与工程学院教授秦益民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这样说道。
  资源再利用已成共识
  众所周知,化纤生产的全过程会产生7%~12%的废料,其中纤维成丝过程中的废丝率在3%~5%左右。随着废丝、废料回收技术的进步,虽然不能100%避免废丝的产生,但是生产过程已经越来越强调零废料的生产理念。通常,可以采用专业的设备将短纤维、单丝、复合丝等转换成再生切片,比如奥地利Erema公司的COAX回收设备。
  再看PET瓶再生切片的利用。现在PET瓶片技术在国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涤纶生产厂家所接受,如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利用这种资源创造了很好的企业产能和市场效益,创造了低成本条件下赋予纤维制品高附加值的典型经验。使用再生瓶片所生产的短纤维也已经被广泛地用在了梳理型非织造布、土工用产品、防水基材及绝缘材料等领域,涉及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化纤行业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离不开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合作。在彼此意见相投情况下的合作,不仅仅有助于双方的共赢,同时还能把行业的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化纤行业与日本帝人针对资源循环利用展开了合作,目前已有一定进展。他表示:“明年我们将在浙江绍兴开展投产废旧纺织品回收的相关新技术,产能将达到大约2.5万吨/年,这很可喜。但是,也不得不看到,当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还不健全,在全行业努力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可以看到废旧纺织品回收的前景,在政策给予我们一定的支持。”
其他文献
现代企业不断发展,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提供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要求的新型薪酬分配体系.本文主要分析岗位薪酬体系以期实现薪酬制度的公平性.
伴随我国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针对解析新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的建筑行业的新能源化发展起到
机械数控加工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上更为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应用性和技术创新性,让学生毕业离校后能够进入到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职业价值。
10月20日,由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主办、新申集团承办的“2013中国国际麻纺织高峰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论坛探讨了麻纺织原料与产品价格配套体系的建设,为促进麻纺行业产业链互利共赢指明了方向。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欧洲亚麻大麻联合会主席杜祺、日本麻纺织协会会长代理香山学等参加了会议并发言,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麻纺专业人士广泛参与。  论坛期间,新申集团以静态展的方式展示了“2014~2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而为他们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从激发学
PPP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家投入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二是民间巨额的资本缺乏投资渠道。但是PPP模式的运用在我国还不成熟,要使PPP模式能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能源消耗量在逐年上涨,全球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同时社会污染也在不断加剧.为了减少能源消耗、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在于综合实力的竞争,建立现代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企业软实力,则是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时下众多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于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实现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与分析绩效管理的内涵,寻求完善企业绩效管理组织,实现企业绩效管理重
3月12日,重庆渝中区大坪英利国际广场,小洞天正式开业迎宾。这个沉寂多年,闻名川渝的老字号川菜招牌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让人惊喜的是,老字号背后那延续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