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大学存在的主要考试方式的利弊,结合当前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考试制度的改革,并希望通过考试方式的调整,助推中国大学素质教育改革。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考试方式;成绩构成
作者簡介:李永斌(1978-),男,江苏盐城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讲师;张同心(1982-),男,河南项城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2-0179-02
考试是检测参加考试人员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通过考试可以对教和学两方面进行相对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考试方式是考试制度的具体运行形式,考试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具体运作方式。作为高校,最重要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现今社会对大学毕业生业务方面的评价以“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创造性低”最为常见,于是就有了“大学生毕业就下岗”、“高学业、低就业”等怪象产生。要纠正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要从“考试”这一指挥棒着手,建立科学的考试方式。
一、大学考试方式现状
当前大学中,主要采用的考试方式有三种: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外论文。一般而言闭卷考试主要是在必修课用的比较多、开卷考试和课外论文则主要用在限选课。
1.闭卷考试
20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针对市场经济对高校正常教学的冲击,曾强调闭卷考试,这对于严肃教学纪律,保证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闭卷考试可以说是考试形式中最古老的一种方式,考试题型也相对固定,基本上是由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题构成,在这些题型中除了综合题可能会注重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外,其余的题型基本上答案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偏重于知识掌握的考试,而忽视了知识运用的考试。而与闭卷考试对应的是答案的标准化、客观化,造成学生在学习时,唯标准化论,限制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
2.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是一种考试类型。考生可以携带考试规定允许携带的资料进入考场。考试中考生可以自由查看资料,但是不可以互相商量答案。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的试题更具开放性,更加灵活,为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正因为开卷考试可以使用教学资料这一特点,所以通常开卷考试的内容较难从教学资料书中查找到。
开卷考试一般比较侧重于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但因为是开卷,学生通常忽视对知识的掌握,只等考试时,因需找知识。而且开卷考试通常是由任课教师出题,所以出题教师通常会联系自己上课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通过考试。
3.课外论文
对于课外论文形式的考试,学生通常都比较欢迎。该考试主要是由任课老师出题目,由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根据题目自由发挥。一个题目有很多种思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由于论文是在课外完成,学生在做论文时,比较敷衍,有些学生甚至抄袭他人的文章。另外对于此类考试,教师较难评分,虽可采用五级评分制,但仍难以区别开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通过对上述几种考试的分析看出,现今考试主要集中于对知识掌握能力的测试,忽视对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测试。而且这些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是对书面文字考试,学生只要动笔写、不要动手做,所有的题目基本上就一个答案,学生不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更不要去考虑在实际处理事情时需要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样的考试注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出现。
二、考试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盲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1]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高级人才为目的,因此大学的教学内容通常会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每学期都要对学生培养方案做一定的调整,培养方案的调整必然导致考试方式的相应调整。通过对高校整个考试机制的调研,大学的考试方式必须由现今的重知识记忆向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向转变。尤其是最近国家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制明确提出要对高校实行试点推行,其目的就是通过推进大学生在学期间到实际工作环境锻炼,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此,本文在总结部分重点高校和其他国家的考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新的考试方式:
1.改变成绩组成
美国大学的学业考试在达成考试直接目的的同时兼顾了考试的间接目的与终极目的,主要表现在,美国大学的学业考试所使用的方法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如口试、小组讨论、论文等,同一门课程这些方法交叉、多次使用,最终给出学业成绩。
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中,一般成绩的构成是:案例分析占20%,期中考试占20%,课堂考勤占10%,期末考试占50%。
我国大学学业考试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笔试,从考试内容上看,重理论轻实践,从成绩构成看,重结果轻过程。一方面使我国考生过分注重理论学习,轻视锻炼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过分重视一次考试的分数,使考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
因此改变现有学生成绩构成,避免“一考定成绩”,在现有的成绩构成比例上可以适当降低期末考试的比例,把平时考勤、上课提问、课堂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中,提高过程分。针对“卓越工程师”制度,其相关课程的成绩可以由实习工厂、学校共同给予成绩,并经过一定方式的计算得出最终成绩。
2.实行考试多样化
对考式方式进行调整,根据教学需要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1)一纸开卷。
“一纸开卷”的考试形式在北美一些国家很流行。该类型考试是介于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者之间的考试方式。“一纸开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的区别在于只允许考生携带指定的资料进入考场,如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考生可以将自己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总结,包括重点、难点、不好记忆的公式、定理等写在这张A4纸上,作为参考。
考试应重在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考记忆。学生在总结这张纸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而且学生在整理知识点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知识点做出取舍,这比划范围让学生简单去记忆效果要好多了。
(2)开闭卷混合。
教师在出题时可以将试卷分成开卷部分与闭卷部分,闭卷部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在时间到后立即收缴该部分试卷,开卷部分允许学生使用各种参考资料对相关题目进行规定时间答题。
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外论文考试方式的缺点,即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做一定的要求,可以对闭卷部分做标准化题库,又可避免学生在课外进行论文准备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问题。
(3)换位出题。
换位出题就是将试卷的出题权部分交给学生,将出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可要求学生在平时出一定的题量题目,并将学生所出题目汇总作为作业反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学生对汇总题目进行打分,学期结束后,对汇总题目的综合评分排在规定级别内的可予以平时成绩一定量的加分,同时从该汇总题目中抽取一定的比例进行适当的修改后纳入到期末考试试卷中。
在“换位出题”过程中,学生要出好题目,首先必须要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做相当的熟悉,同时因为要求他人对题目评分,所以学生在出题时必须考虑班级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不能一味的追求难、怪。而且学生在出题时必须首先对题目做出自我的解答,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必须进行完整的复习,同时要抓住重点知识点,而且学生出题时必须考虑到题型的新颖性、时效性,因此必须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因此出题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运用的过程。
考试方式多种多样,其最终目的就是既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没有纯粹的最好的考试方式,必须联系具体的课程、具体的教学要求,仔细分析课程的特点,才能选择出合适的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的改变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2]因为考试方式必然是根据教学的情况来决定的,所以要改变考试方式,老师首先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转变出来,要改变传统老师教学生学。
三、结论
考试是公认的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仍在探索中缓慢前进,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3]考试方式的改变只是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当然要建立一种合理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指导的科学、公平的考试制度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只是希望通过具体考试方式的调整,助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前进。
参考文献:
[1]蔡文伯.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创新人才[J].高教研究简报,2000,(12):
22-24.
[2]西岭人.清华大学改革传统考试方式[J].教书育人,2001,(3):39.
[3]郑建新,田月红.大学课程考试方式及利弊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09-110.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考试方式;成绩构成
作者簡介:李永斌(1978-),男,江苏盐城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讲师;张同心(1982-),男,河南项城人,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2-0179-02
考试是检测参加考试人员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通过考试可以对教和学两方面进行相对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考试方式是考试制度的具体运行形式,考试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具体运作方式。作为高校,最重要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现今社会对大学毕业生业务方面的评价以“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创造性低”最为常见,于是就有了“大学生毕业就下岗”、“高学业、低就业”等怪象产生。要纠正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要从“考试”这一指挥棒着手,建立科学的考试方式。
一、大学考试方式现状
当前大学中,主要采用的考试方式有三种: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外论文。一般而言闭卷考试主要是在必修课用的比较多、开卷考试和课外论文则主要用在限选课。
1.闭卷考试
20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针对市场经济对高校正常教学的冲击,曾强调闭卷考试,这对于严肃教学纪律,保证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闭卷考试可以说是考试形式中最古老的一种方式,考试题型也相对固定,基本上是由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题构成,在这些题型中除了综合题可能会注重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外,其余的题型基本上答案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偏重于知识掌握的考试,而忽视了知识运用的考试。而与闭卷考试对应的是答案的标准化、客观化,造成学生在学习时,唯标准化论,限制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
2.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是一种考试类型。考生可以携带考试规定允许携带的资料进入考场。考试中考生可以自由查看资料,但是不可以互相商量答案。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的试题更具开放性,更加灵活,为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正因为开卷考试可以使用教学资料这一特点,所以通常开卷考试的内容较难从教学资料书中查找到。
开卷考试一般比较侧重于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但因为是开卷,学生通常忽视对知识的掌握,只等考试时,因需找知识。而且开卷考试通常是由任课教师出题,所以出题教师通常会联系自己上课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通过考试。
3.课外论文
对于课外论文形式的考试,学生通常都比较欢迎。该考试主要是由任课老师出题目,由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根据题目自由发挥。一个题目有很多种思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由于论文是在课外完成,学生在做论文时,比较敷衍,有些学生甚至抄袭他人的文章。另外对于此类考试,教师较难评分,虽可采用五级评分制,但仍难以区别开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通过对上述几种考试的分析看出,现今考试主要集中于对知识掌握能力的测试,忽视对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测试。而且这些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是对书面文字考试,学生只要动笔写、不要动手做,所有的题目基本上就一个答案,学生不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更不要去考虑在实际处理事情时需要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样的考试注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出现。
二、考试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盲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1]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高级人才为目的,因此大学的教学内容通常会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每学期都要对学生培养方案做一定的调整,培养方案的调整必然导致考试方式的相应调整。通过对高校整个考试机制的调研,大学的考试方式必须由现今的重知识记忆向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向转变。尤其是最近国家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师”制明确提出要对高校实行试点推行,其目的就是通过推进大学生在学期间到实际工作环境锻炼,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此,本文在总结部分重点高校和其他国家的考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新的考试方式:
1.改变成绩组成
美国大学的学业考试在达成考试直接目的的同时兼顾了考试的间接目的与终极目的,主要表现在,美国大学的学业考试所使用的方法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如口试、小组讨论、论文等,同一门课程这些方法交叉、多次使用,最终给出学业成绩。
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中,一般成绩的构成是:案例分析占20%,期中考试占20%,课堂考勤占10%,期末考试占50%。
我国大学学业考试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笔试,从考试内容上看,重理论轻实践,从成绩构成看,重结果轻过程。一方面使我国考生过分注重理论学习,轻视锻炼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过分重视一次考试的分数,使考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
因此改变现有学生成绩构成,避免“一考定成绩”,在现有的成绩构成比例上可以适当降低期末考试的比例,把平时考勤、上课提问、课堂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中,提高过程分。针对“卓越工程师”制度,其相关课程的成绩可以由实习工厂、学校共同给予成绩,并经过一定方式的计算得出最终成绩。
2.实行考试多样化
对考式方式进行调整,根据教学需要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1)一纸开卷。
“一纸开卷”的考试形式在北美一些国家很流行。该类型考试是介于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者之间的考试方式。“一纸开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的区别在于只允许考生携带指定的资料进入考场,如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考生可以将自己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总结,包括重点、难点、不好记忆的公式、定理等写在这张A4纸上,作为参考。
考试应重在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考记忆。学生在总结这张纸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而且学生在整理知识点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知识点做出取舍,这比划范围让学生简单去记忆效果要好多了。
(2)开闭卷混合。
教师在出题时可以将试卷分成开卷部分与闭卷部分,闭卷部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在时间到后立即收缴该部分试卷,开卷部分允许学生使用各种参考资料对相关题目进行规定时间答题。
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外论文考试方式的缺点,即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做一定的要求,可以对闭卷部分做标准化题库,又可避免学生在课外进行论文准备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问题。
(3)换位出题。
换位出题就是将试卷的出题权部分交给学生,将出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可要求学生在平时出一定的题量题目,并将学生所出题目汇总作为作业反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学生对汇总题目进行打分,学期结束后,对汇总题目的综合评分排在规定级别内的可予以平时成绩一定量的加分,同时从该汇总题目中抽取一定的比例进行适当的修改后纳入到期末考试试卷中。
在“换位出题”过程中,学生要出好题目,首先必须要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做相当的熟悉,同时因为要求他人对题目评分,所以学生在出题时必须考虑班级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不能一味的追求难、怪。而且学生在出题时必须首先对题目做出自我的解答,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必须进行完整的复习,同时要抓住重点知识点,而且学生出题时必须考虑到题型的新颖性、时效性,因此必须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因此出题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运用的过程。
考试方式多种多样,其最终目的就是既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没有纯粹的最好的考试方式,必须联系具体的课程、具体的教学要求,仔细分析课程的特点,才能选择出合适的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的改变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2]因为考试方式必然是根据教学的情况来决定的,所以要改变考试方式,老师首先要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转变出来,要改变传统老师教学生学。
三、结论
考试是公认的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仍在探索中缓慢前进,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3]考试方式的改变只是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当然要建立一种合理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指导的科学、公平的考试制度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只是希望通过具体考试方式的调整,助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前进。
参考文献:
[1]蔡文伯.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创新人才[J].高教研究简报,2000,(12):
22-24.
[2]西岭人.清华大学改革传统考试方式[J].教书育人,2001,(3):39.
[3]郑建新,田月红.大学课程考试方式及利弊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09-110.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