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191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g和HBeAg双阳性且HBV DNA≥l×106拷贝/mL的孕妇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自孕28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日,至分娩后42天停药;对照组不服用拉米夫定及其他抗病毒药。观察治疗组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检测两组孕妇在孕28周、分娩时血清HBV DNA水平;两组孕妇所产婴儿在出生时和1个月时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IU,同时在出生时、1个月和6个月时肌注乙肝疫苗各10ug,检测两组婴儿在出生时、12个月时血清HBsAg及HBV DNA的阳性率。结果:①孕2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时治疗组孕妇血清HBV DNA(3.52±0.92)×102拷贝/mL较对照组血清HBV DNA((6.88±0.84)×106拷贝/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孕妇所产婴儿12个月时HBV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5%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发育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在妊娠晚期服用拉米夫定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安全性好。
  关键词:拉米夫定;妊娠晚期;肝炎病毒;乙型;母婴传播
  0引言
  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3.5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我国占45%,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世界的34%左右。我国现阶段有1亿多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3000多万慢性乙肝患者,目前每年用于乙肝治疗费用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1]而孕妇中HBsAg的携带率为5%~10%,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婴幼儿感染约30%~50%是母婴传播形成的。因此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是降低我国乙肝病人数量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用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主被动双重免疫,大大降低了婴儿HBV的感染率,但仍有25%~30%的婴儿免疫失败,有研究表明这与胎儿宫内感染有关,HBV复制活跃的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概率更大,[2]核苷酸类似物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聚合酶,起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目前用于临床的核苷酸类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3]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应用拉米夫定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在妊娠晚期进行HBV母婴传播阻断治疗,现就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总结。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并在本院结束妊娠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 DNA≥l×106拷贝/mL的孕妇120例,将自愿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60例孕妇作为治疗组,未接受拉米夫定及其他抗病毒药治疗的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
  120例孕妇肝功能均正常,B超检查肝胆胰脾无异常,所有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B超检查提示胎儿发育正常;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TP)及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均阴性;无先兆流产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两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妊娠结束时间及分娩方式等差異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共分娩婴儿120例。分娩后新生儿均采用人工喂养。其中治疗组有一例分娩时HBsAg和HBeAg均转阴,对照组有一例孕32周时肝功出现异常,给予保肝治疗。此二例退出研究。
  1.2药物来源
  拉米夫定为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乙肝疫苗为北京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841-3,每支剂量10ug/0.5mL;HBIG为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902,每支剂量200IU。三种药物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研究方法
  治疗组孕妇于孕28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日,至产后42天,对照组不服用拉米夫定及其他抗病毒药。两组孕妇所产120例婴儿在出生时、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肌注乙肝疫苗10ug,同时在出生时和1个月时分别肌注HBIG200IU。观察治疗组孕妇服用拉米夫定的副反应;检测两组孕妇在孕28周、分娩时血清HBV-DNA水平及血生化指标;两组婴儿在出生时、12个月时各抽一次静脉血做HBsAg及HBV-DNA定性检测,同时观察婴儿发育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检验率比较用Z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HBV-DNA水平
  两组孕妇在孕28周、分娩时血清HBV-DNA水平,孕28周时(用药前)治疗组孕妇血清HBV DNA平均为(6.23±0.91)×106拷贝/mL,与对照组孕妇(6.85±0.64)×106拷贝/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时治疗组孕妇血清HBV DNA平均为(3.52±0.92)×102拷贝/mL,较对照组孕妇(6.88±0.84)×106拷贝/mL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前后HBsAg、HBeAg均未转阴。
  2.2两组婴儿:HBV感染情况
  治疗组孕妇所产59名婴儿在出生时、12个月时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所产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12个月时治疗组婴儿有3例HBsAg阳性,对照组婴儿有15例HBsAg阳性,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分别为95%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拉米夫定为左旋反转录酶抑制剂,不干扰人类两DNA的合成。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对体外及实验性感染动物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拉米夫定可在HBV感染细胞和正常细胞内代谢生成拉米夫定三磷酸盐,它是拉米夫定的活性形式,既是HBV聚合酶的抑制剂,亦是此聚合酶的底物。拉米夫定三磷酸盐渗入到病毒DNA链中、阻断病毒DNA的合成。拉米夫定三磷酸盐不干扰正常细胞脱氧核苷的代谢,它对哺乳动物DNA聚合酶α和β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哺乳动物细胞DNA含量几乎无影响。拉米夫定对线粒体的结构、DNA含量及功能无明显的毒性。对大多数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检测结果表明,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HBV复制,其抑制作用持续于整个治疗过程,同时使血清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长期应用可显著改善肝脏坏死炎症性改变,并减轻或阻止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全世界已有大量孕妇服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并证明其安全有效。[4]
  国外抗反转录酶药物妊娠登记处检测3583例孕妇,其中1391例妊娠早期即使用药物治疗的出生婴儿,缺陷不高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群体监测数据中亦建议,拉米夫定可作为孕妇乙型肝炎治疗的一线药物。[5]本研究中拉米夫定组婴儿出生时无一例发生出生缺陷,1月龄未发现异常,孕妇亦未发生不良反应,无明显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发生,两组孕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其他不良妊娠率无明显差异。拉米夫定组59例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良好,无不良事件发生。提示本研究中拉米夫定对母婴的安全性良好,但仍需长期随访。
  国内目前用乙肝疫苗和HBIG对新生儿进行主被动双重免疫,可有效阻断这些新生儿HBV的产时、产后感染,而宫内感染目前还没有确切有效的阻断措施,有研究表明胎儿宫内感染HBV的发生率为9.1%~36.7%,产前多次注射HBIG并不能减少胎儿宫内感染。[6]
  HBV经胎盘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感染率与母亲血清HBV DNA水平有关,当孕妇血清HBV-DNA水平>1×108拷贝/mL时,即使采用双重免疫,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率仍可高达43%;当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1×106拷贝/mL时,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将减少30%。[7]
  本研究中治疗组孕妇于妊娠28周至分娩时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日,结果显示,除孕妇HBV DNA水平下降外,治疗组和对照组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在分娩后12个月时分别为95%和75%,其中有40例孕妇在分娩时血清HBV DNA已转阴(<1×106拷贝/mL),说明慢性HBV感染孕妇口服拉米夫定较好的抑制了母体HBV- DNA的复制,降低了母体血清HBV-DNA水平,从而达到了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目的。
  据文献报道,嬰儿出生6~12个月内有自主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故不能仅以出生24h内血清检测结果作为是否感染HBV的依据,而应以出生12个月后的血清HBsAg、HBV-DNA检测结果作为是否感染HBV的诊断依据,[8]故本研究选择在孕28周时对治疗组开始进行抗病毒联合主被动免疫治疗。由于妊娠晚期胎儿各器官发育已趋成熟,此时用药较孕早期安全,本研究未发现拉米夫定组孕妇及婴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婴儿出生时发育指标及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提示对高HBV- DNA水平孕妇在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实施HBV母婴传播阻断安全有效,但其对孕妇及婴儿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追踪随访。
  参考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6,162-170.
  [2]邱申熊,巫善明,蒋佩茹,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9):428-429.
  [3]万漠彬,重视核苷(酸)类似物的妊娠安全性,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08,2,3:127-130.
  [4]万漠彬,重视核苷(酸)类似物的妊娠安全性,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08,2,3:127-130.
  [5]美国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治疗规范。
  [6]韩忠厚,钟连华,王佳等,妊娠晚期孕妇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其血清HBVDNA及新生儿抗-HBS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76-378.
  [7]林坚,廖莳,郭广洲等,乙型肝炎DNA定量在母婴传播中的意义,中华儿科杂志,2002,40(2):84-87.
  [8]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421-431.
其他文献
摘要: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1]。食管癌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6位,死亡率居第4位[2].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治疗及辅助放化疗为主,肿瘤对放化疗的抵抗使治疗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  关键词:食管癌;分子靶向;临床诊疗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来治疗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在乳腺癌、淋巴瘤等肿瘤治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3例患者在房颤发作时给以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负荷量后,继之再用600μg.min静滴维持24h。总量为600~1200mg。同时加口服胺碘酮治疗。结果 用药后24h内复律成功者38例,转复成功率为88.4%。43例患者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且作用迅速。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胺碘酮对房颤进行药物复律安全有效,副
期刊
摘要: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误差会影响临床诊疗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因此,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误差的控制、强化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的管理是现代医疗结构临床检验科室管理工作的重点。针对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误差的因素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并以医学检验需求为中心开展检验误差控制工作,实现现代临床医学检验课时管理目标,促进临床诊断活动的科学开展。本文就医学检验中误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临床检验;误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就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38例。观察组予以妈富隆治疗,对照组予以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4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28.95%(P<0
期刊
拆线是每一位手术病人都应经历的过程,在传统的拆线方法是用拆线包,碘伏棉球及拆线剪刀等物品,常规碘伏消毒后,用止血钳起缝线线头,将其充分挑起,再用剪刀将线剪断,这种方法不但使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加重,而且增加了操作者的难度、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护士对无菌物品的清点及更换的工作量,费时又费力等等。改良后,拆线包换成处置包,只需镊子和无菌手术刀片,获得满意的效果,得到医生护士及患者的广泛好评,  1、方法  
期刊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暴发,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关注,本文以科学的态度、科普的语言详细地介绍了手足口病的基础知识,从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鉴别诊断、防控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全面的阐述。以引导广大民众对手足口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治疗  引言:手足口病是常见的小儿传染病之一,是由肠道病毒引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3种输卵管结扎方法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方法:选取近几年来我站进行女性绝育手术的600位患者,对其进行分组探讨,把所有受术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平均分为200例,对3组受术者分别采用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输卵管银夹法和抽芯近端包埋法进行手术后并发症的数据比较情况。结果:c组手术后的失败率和感染、月经异常等一些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A、B两组(均P<0.05)。结论:通过结果数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肝病患者中留置针的封管效果。方法 将120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导管堵塞、静脉炎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用于肝病患者留置针封管既符合患者的生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人开始有意识地加入到健身行列,篮球、羽毛球、足球等运动项目,成为当下健身爱好者的首选,然而,随着各项运动的竞技性和对抗性逐渐增强,健身爱好者由于运动不当,难免会发生各类骨关节损伤。本文从运动容易造成的骨关节损伤的类型出发,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期给运动爱好者以借鉴作用。  关键词:运动损伤;骨关节;预防  對于喜欢运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9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NGF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治疗,NGF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NGF组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BI 20-39分为生活需要很大帮助,BI 40 -60分为生活需要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