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新任务。对学校而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面向全体,利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善学数学。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略谈自己的做法。
一、遵循原则, 树立素质教育的全新观念。
1. 整合性原则。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要向学生不失时机地渗透品德养成教育。在低年级尤其是一、二年级,数学教学必须和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如果单纯讲授, 由于数学课本的文字大多不认得,学生就对老师讲课不知所云。有经验的老师是先让学生识字,其次领读,后依题意做题,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全面性原则。教学中,既要爱小天鹅,也要爱“丑小鸭”,力争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尤其对学困生要情有独钟。要树立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教学理念。这正如某位哲人所说:“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太阳, 有时它会暗淡无光,一旦冲破云雾,它将光芒四射”,
3.主体性原则。教学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动摇。为此教材内容和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分层教学,开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教学对象层次化。因为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相对存在,其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上。也就是说,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决定了教学对象的层次化。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在不同层次上学习着的人,以利于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让高层次上的学生吃得巧,中间的吃得饱,也要让较低层次上的学生吃得消,使全班学生的综合水平整体提高。
2.教学方法的层次化。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决定着学习效果。教学对象的分层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分层。但部分学校还存在着考试排名的评价机制,有些老师将一些题目的解法强行灌输给学生,大家统一模式,如做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时,得前比后,单位“1”找准后看括号外是乘是除。已知乘未知除。括号里若“增多”用加,若“减少少”用减。用统一模式包打天下,把解题当作唯一的目的,这种教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对较低层次上的学生采取“牵着走”之法,即教重于学。主要通过老师诲人不倦的講解获取知识。对中间的采取“引着走”之法,即教学并重,把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结合,双边互动,教学相长。对高层次上的学生采取“放着走”之法,即以学为主,学重于教。它要求习题的含金量即综合性要高,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能自主用数学概念和方法综合解决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掌握基础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的形成,一方面是通过依赖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实现的;另-方面又是知识技能的深化而成为掌握知识技能的条件。我们知道数学中有许多知识系统,而每一个知识系统又由许多知识点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目标地让学生主动储存、吸收。值得提倡的是在每一章或每一节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有序了,自我编制成知识网络,在知识网络诸多的连接点上才能衍生出新的知识。
四、课堂教学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课堂教学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全部教学过程成为发展能力、提升素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每节课的每个环节,处处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索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开展创造性活动,以此来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五、开展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竞赛是学生表现自我能力的机会,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数学生都希望在竞赛中表现自己,所以每一章节学完后可适当地进行数学竞赛以作为对该章的总结,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加强训练,加深对概念的学握。
为了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掌握,除了要掌握慨念的实质和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外,更主要的是在复习过程中通过习题的训练强化对概念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概念掌握牢固,从而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七、注重在复习过程中的讲评。
在对基本概念的复习中学生常常对基本概念的应用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加强讲评,通过讲评帮助学生剖析错误,明确原因,总结反馈,并注重变式训练,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然,以上是本人在进行复习时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但为了加强复习效果,还需进-步的探讨。
八、建立素质化课堂结构。
1.师生平等,突出主体,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课堂教学时师生的双边活动,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既是长者,又是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要相信学生能力,要给学生有陈述意见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权力;同时,学生也要尊敬老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接受教师启发、引导的同时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2.面向全体,注重个性,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之保证。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我们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把个别当作全部的不合理现象。
3.发展能力,培养习惯,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之目标。素质教育旨在发展人的能力,这是与应试教育最根本之区别。目前,我们课堂教学节奏拖沓,方法繁琐,跳不出分析框架,局限于理解这一层面,缺乏运用性的训练,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很不利。
总之,小学生学数学,老师若能树立新课程的全新理念,努力进行课堂分层教学,以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就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遵循原则, 树立素质教育的全新观念。
1. 整合性原则。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要向学生不失时机地渗透品德养成教育。在低年级尤其是一、二年级,数学教学必须和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如果单纯讲授, 由于数学课本的文字大多不认得,学生就对老师讲课不知所云。有经验的老师是先让学生识字,其次领读,后依题意做题,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全面性原则。教学中,既要爱小天鹅,也要爱“丑小鸭”,力争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尤其对学困生要情有独钟。要树立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教学理念。这正如某位哲人所说:“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太阳, 有时它会暗淡无光,一旦冲破云雾,它将光芒四射”,
3.主体性原则。教学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动摇。为此教材内容和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分层教学,开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教学对象层次化。因为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相对存在,其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上。也就是说,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决定了教学对象的层次化。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在不同层次上学习着的人,以利于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让高层次上的学生吃得巧,中间的吃得饱,也要让较低层次上的学生吃得消,使全班学生的综合水平整体提高。
2.教学方法的层次化。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决定着学习效果。教学对象的分层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分层。但部分学校还存在着考试排名的评价机制,有些老师将一些题目的解法强行灌输给学生,大家统一模式,如做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时,得前比后,单位“1”找准后看括号外是乘是除。已知乘未知除。括号里若“增多”用加,若“减少少”用减。用统一模式包打天下,把解题当作唯一的目的,这种教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对较低层次上的学生采取“牵着走”之法,即教重于学。主要通过老师诲人不倦的講解获取知识。对中间的采取“引着走”之法,即教学并重,把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结合,双边互动,教学相长。对高层次上的学生采取“放着走”之法,即以学为主,学重于教。它要求习题的含金量即综合性要高,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能自主用数学概念和方法综合解决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掌握基础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的形成,一方面是通过依赖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实现的;另-方面又是知识技能的深化而成为掌握知识技能的条件。我们知道数学中有许多知识系统,而每一个知识系统又由许多知识点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目标地让学生主动储存、吸收。值得提倡的是在每一章或每一节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有序了,自我编制成知识网络,在知识网络诸多的连接点上才能衍生出新的知识。
四、课堂教学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课堂教学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全部教学过程成为发展能力、提升素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每节课的每个环节,处处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索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开展创造性活动,以此来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五、开展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竞赛是学生表现自我能力的机会,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数学生都希望在竞赛中表现自己,所以每一章节学完后可适当地进行数学竞赛以作为对该章的总结,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加强训练,加深对概念的学握。
为了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掌握,除了要掌握慨念的实质和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外,更主要的是在复习过程中通过习题的训练强化对概念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概念掌握牢固,从而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七、注重在复习过程中的讲评。
在对基本概念的复习中学生常常对基本概念的应用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加强讲评,通过讲评帮助学生剖析错误,明确原因,总结反馈,并注重变式训练,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然,以上是本人在进行复习时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但为了加强复习效果,还需进-步的探讨。
八、建立素质化课堂结构。
1.师生平等,突出主体,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课堂教学时师生的双边活动,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既是长者,又是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要相信学生能力,要给学生有陈述意见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权力;同时,学生也要尊敬老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接受教师启发、引导的同时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2.面向全体,注重个性,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之保证。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我们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把个别当作全部的不合理现象。
3.发展能力,培养习惯,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之目标。素质教育旨在发展人的能力,这是与应试教育最根本之区别。目前,我们课堂教学节奏拖沓,方法繁琐,跳不出分析框架,局限于理解这一层面,缺乏运用性的训练,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很不利。
总之,小学生学数学,老师若能树立新课程的全新理念,努力进行课堂分层教学,以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就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