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基层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已经悄然发生变化。目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新时期里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江阴市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那就是需要我们帮助农民群众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构建农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社会帮扶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在新的时期,国家提出了构建覆盖国内城乡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就目前发展的状态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不断推进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推进,只有不断加快对农村基层文化体制的改革,才能保证全国范围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农村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关键,对农村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应是未来全国整体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自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迈进之后,国内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发展缓慢,造成这种发展不均衡现状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一)基层农村文化服务政策力度不足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村民的自我素质与修养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也迫切需要提升,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国内农村的发展现状。在这背后折射出的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政策的力度不足,农村缺乏必要的文化事业政策,造成农村文化服务资金投入较少,专职从事文化的干部匮乏。因农村缺少必要的文化服务政策支持,使得农村的文化建设基本依靠文化艺术爱好者,并且以个别村民的自娱自乐为主,缺少必要的组织氛围,无法带动村民进行群体性的文化服务活动。由于基层农村文化服务政策的欠缺直接导致了文化基层设施的管理力度不足,部分基层农村即使前期投入建立了相应的基层文化设施,但由于服务政策的欠缺使得该部分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效果过低和损坏程度严重的问题,为了有解决对以上问题,需要政府重视对已建成文化设施的监管考核力度,实现投入资金与取得成效的比例,提高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
(二)基层农村文化服务人才数量匮乏
目前国内基层农村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是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缓慢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文化服务的核心就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体系,这种客观事实就决定了人才在农村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农村群众自身存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但由于缺少专业文化服务人才的指导,因此无法形成群体性的组织活动,使得农村群众很难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目前农村只设有少量的文化服务人员编制,并且这些工作人员普遍既缺少专业的文化知识又缺少积极的工作热情,这就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一直发展缓慢。由于文化工作者的缺乏,加上自身水平和投入资金的限制,使得基层农村文化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频率低且对群众没有吸引力的问题,其中活动开展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是造成这种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一般采用歌唱比赛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众,但由于缺乏相应管理人员,使得相应设备的效果不佳,对年轻群众吸引力度不足。目前基层活动开展一味追求流行元素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整合,缺乏对中老年人的吸引,使得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不能全面展开。
(三)基层农村文化服务硬件支持缺乏
随着国内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群众迫切寻求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但目前国内农村的建设仍存在限制,诸多农村仍没有进行必要的网络升级,这就为农民群众自身通过网络进行自身文化水平提高造成困难。当今世界,数字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电视互联网对于农民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基层农村文化服务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此外,随着农村青年一代的不断成长,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全面普及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部分农村群众已经应用互联网进行经济较易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农民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帮手,因此借助互联网进行文化服务建设将成为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落实网络硬件保障,以促进农村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国家大力号召开展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但同时缺少必要的经济及硬件支持,这种问题的存在直接造成了部分基层名义上建立了相应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文化站,但实际上这些文化设置存在建筑面积不足,亦或存在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基层农村已得到快速发展的农村书屋建设,虽然在建设之初取到了较好的成果,但因后期缺乏必要的后续资金投入,使得书屋资源更新缓慢,逐渐失去了其预想功能。
(四)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滞后
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步扩大,基层农村的文化水平也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状况。目前在国家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经济发展较城镇而言较为落后,为了提高家庭的整体生活质量,缩短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村民多选择外出打工,农村中主要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这部分留守人员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村中失去了发展文化建设的主体,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效果差的现状。此外,我国部分农村处于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农村文化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农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生计上,没有多余时间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国内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农村在经济水平得到发展之后,文化产业也逐渐成熟起来,一系列包括农村大院文化、农村民办艺术团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日益火热起来,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基层农村的文化发展水平。
二、江阴市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要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江阴市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提高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水平,形成了宝贵的江阴经验。 (一)帮助农民群众提高文化知识水平
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调动起一切有利因素促进农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农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是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帮助农村儿童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就要求政府不断加大阳光工程的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孩子义务教育的优化升级,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可以进行文化知识学习。此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也需要注重成年群众的培训,推进农村文化水平的整体较快发展,多编撰刊印适合农村群众的书刊,以致富劳动技术为主要内容,实现农民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共同发展。
(二)构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帮助基层农村群众构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需要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进一步更新公共文化服务观念,在农村开展基层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文化,其工作形式要求建立一种主动服务的观念意识。帮助基层农村文化服务人员构建主动观念,有利于促进其工作成效,激发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不断在工作实践中为农村群众探索出有效的文化开展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农村范围内为群众构建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让群众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得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文化的提升。在农村进行公共文化活动时应更多地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让乡土艺术家和公共服务工作者共同构建农村文化的基石,形成具有江阴市特色的新农村精神文化特色,让每一位村民成为本村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受益者,这样才会使农村文化在村民之间真正流动开来。另外,市文化相关部门应加大科技、文化、卫生的“三下乡”力度,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发展,为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三)倡导构建社会帮扶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能只依靠于农村自身的发展,而是应该鼓励汇聚社会各级的力量共同进行公益性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投入资金力度不足是导致农村文化体系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积累是帮助农村兴办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为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健康发展,江阴市专门筹措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来。为了保证在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可用资源,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文化组织管理参与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定,实现对社会上各种文化组织的有效规范,促进社会非营利文化组织的长效健康发展,使其在基层农村的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四)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发展
在基层农村加强文化建设,需要推进农村文化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基层农村中谋求改革发展不能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而是需要通过文化产业的构建带动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乡村文化也是一种蕴藏深厚文化代表,近年来随着社会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喧闹的城市生活背后恬淡的乡村生活逐渐得到人们的追捧,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化构建是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双重发展的重要契机。目前很多农村都深度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环境旅游,满足农村经济增收的要求,同时也有效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这种长效的文化建设模式要求基层农村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农村已有的文化资源,整合各家各户之间的文化优势,对内 依靠农民参与,对外依靠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化工程的建设,实现基层农村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
三、结束语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科学的系统性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家发展的良好形势对在农村中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由于基层农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江阴市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特有的江阴经验。那就是不断加大基层农村的公共文化投入力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文化扶持政策,加大农村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同时倡导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长云.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12(1):88-90.
[2]姚磊,田雨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4(3):94-112.
[3]侯宁宇,杨世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1):96-100.
[4]易鹏,史向军.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37.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在新的时期,国家提出了构建覆盖国内城乡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就目前发展的状态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不断推进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推进,只有不断加快对农村基层文化体制的改革,才能保证全国范围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农村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关键,对农村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应是未来全国整体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自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迈进之后,国内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发展缓慢,造成这种发展不均衡现状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一)基层农村文化服务政策力度不足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村民的自我素质与修养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也迫切需要提升,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国内农村的发展现状。在这背后折射出的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政策的力度不足,农村缺乏必要的文化事业政策,造成农村文化服务资金投入较少,专职从事文化的干部匮乏。因农村缺少必要的文化服务政策支持,使得农村的文化建设基本依靠文化艺术爱好者,并且以个别村民的自娱自乐为主,缺少必要的组织氛围,无法带动村民进行群体性的文化服务活动。由于基层农村文化服务政策的欠缺直接导致了文化基层设施的管理力度不足,部分基层农村即使前期投入建立了相应的基层文化设施,但由于服务政策的欠缺使得该部分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效果过低和损坏程度严重的问题,为了有解决对以上问题,需要政府重视对已建成文化设施的监管考核力度,实现投入资金与取得成效的比例,提高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
(二)基层农村文化服务人才数量匮乏
目前国内基层农村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是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缓慢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文化服务的核心就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体系,这种客观事实就决定了人才在农村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农村群众自身存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但由于缺少专业文化服务人才的指导,因此无法形成群体性的组织活动,使得农村群众很难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目前农村只设有少量的文化服务人员编制,并且这些工作人员普遍既缺少专业的文化知识又缺少积极的工作热情,这就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一直发展缓慢。由于文化工作者的缺乏,加上自身水平和投入资金的限制,使得基层农村文化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频率低且对群众没有吸引力的问题,其中活动开展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是造成这种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一般采用歌唱比赛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众,但由于缺乏相应管理人员,使得相应设备的效果不佳,对年轻群众吸引力度不足。目前基层活动开展一味追求流行元素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整合,缺乏对中老年人的吸引,使得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不能全面展开。
(三)基层农村文化服务硬件支持缺乏
随着国内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群众迫切寻求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但目前国内农村的建设仍存在限制,诸多农村仍没有进行必要的网络升级,这就为农民群众自身通过网络进行自身文化水平提高造成困难。当今世界,数字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电视互联网对于农民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基层农村文化服务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此外,随着农村青年一代的不断成长,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全面普及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部分农村群众已经应用互联网进行经济较易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农民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帮手,因此借助互联网进行文化服务建设将成为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落实网络硬件保障,以促进农村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国家大力号召开展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但同时缺少必要的经济及硬件支持,这种问题的存在直接造成了部分基层名义上建立了相应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文化站,但实际上这些文化设置存在建筑面积不足,亦或存在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基层农村已得到快速发展的农村书屋建设,虽然在建设之初取到了较好的成果,但因后期缺乏必要的后续资金投入,使得书屋资源更新缓慢,逐渐失去了其预想功能。
(四)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滞后
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步扩大,基层农村的文化水平也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状况。目前在国家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经济发展较城镇而言较为落后,为了提高家庭的整体生活质量,缩短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村民多选择外出打工,农村中主要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这部分留守人员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村中失去了发展文化建设的主体,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效果差的现状。此外,我国部分农村处于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农村文化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农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生计上,没有多余时间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国内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农村在经济水平得到发展之后,文化产业也逐渐成熟起来,一系列包括农村大院文化、农村民办艺术团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日益火热起来,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基层农村的文化发展水平。
二、江阴市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要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江阴市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提高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水平,形成了宝贵的江阴经验。 (一)帮助农民群众提高文化知识水平
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调动起一切有利因素促进农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农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是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帮助农村儿童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就要求政府不断加大阳光工程的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孩子义务教育的优化升级,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可以进行文化知识学习。此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也需要注重成年群众的培训,推进农村文化水平的整体较快发展,多编撰刊印适合农村群众的书刊,以致富劳动技术为主要内容,实现农民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共同发展。
(二)构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帮助基层农村群众构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需要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进一步更新公共文化服务观念,在农村开展基层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文化,其工作形式要求建立一种主动服务的观念意识。帮助基层农村文化服务人员构建主动观念,有利于促进其工作成效,激发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不断在工作实践中为农村群众探索出有效的文化开展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农村范围内为群众构建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让群众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得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文化的提升。在农村进行公共文化活动时应更多地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让乡土艺术家和公共服务工作者共同构建农村文化的基石,形成具有江阴市特色的新农村精神文化特色,让每一位村民成为本村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受益者,这样才会使农村文化在村民之间真正流动开来。另外,市文化相关部门应加大科技、文化、卫生的“三下乡”力度,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发展,为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三)倡导构建社会帮扶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能只依靠于农村自身的发展,而是应该鼓励汇聚社会各级的力量共同进行公益性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投入资金力度不足是导致农村文化体系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积累是帮助农村兴办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为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健康发展,江阴市专门筹措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来。为了保证在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可用资源,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文化组织管理参与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定,实现对社会上各种文化组织的有效规范,促进社会非营利文化组织的长效健康发展,使其在基层农村的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四)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发展
在基层农村加强文化建设,需要推进农村文化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基层农村中谋求改革发展不能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而是需要通过文化产业的构建带动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乡村文化也是一种蕴藏深厚文化代表,近年来随着社会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喧闹的城市生活背后恬淡的乡村生活逐渐得到人们的追捧,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化构建是促进农村经济和文化双重发展的重要契机。目前很多农村都深度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环境旅游,满足农村经济增收的要求,同时也有效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这种长效的文化建设模式要求基层农村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农村已有的文化资源,整合各家各户之间的文化优势,对内 依靠农民参与,对外依靠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化工程的建设,实现基层农村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
三、结束语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科学的系统性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家发展的良好形势对在农村中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由于基层农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江阴市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特有的江阴经验。那就是不断加大基层农村的公共文化投入力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文化扶持政策,加大农村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同时倡导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长云.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12(1):88-90.
[2]姚磊,田雨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4(3):94-112.
[3]侯宁宇,杨世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1):96-100.
[4]易鹏,史向军.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