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76-01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对于化学来说,化学教学过程是一种具有特殊目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的师生之间的动态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在一起有计划地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 "怎样教、怎样学"以及"教得怎样、学得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始终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师生的活动向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发展,使学生的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化。在化学教学中,每位教师和学生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定理论或理性原则参与各项活动、解决各种问题。为了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在化学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已成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强化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1.1备课时重视教法更重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不少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备教法较多,但备学生的学法却少。老师更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如高水平的专业素质,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熟练程度及其它辅助教学手段的灵活使用,文字表达的视觉效果(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状况或者学法指导考虑不够。从根本意义上看,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探讨极为重要。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老师的备课要深入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在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观察、实验、电化教育、参观等),尽可能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讲述、谈话、提问、讨论交流、实验、读书指导和各种各样的练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例如:食盐和纯碱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物质,设计成开放性试题让学生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区别它们,既贴近生活,增加兴趣,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充分展现发挥出来。再如:体积相同的两瓶浓硫酸与稀硫酸的鉴别方法,可提示学生利用物理方法、也可以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这样设计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全面性,发挥出内在潜能。
1.2精心设计每节课时间安排
如何将40分钟合理安排,向40分钟要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是每位教师终身所要追求的目标。每节课教师与学生占用多少时间我认为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而定,不应强求一律。但应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思考提问,教师不"承包"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变"讲师"为"导师",学生不再以听、抄、记为主,而是以练、思为主,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自己阅读、思考、质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像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有气味的东西用嗅觉,有滋味的东西用味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使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宽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才是我们真正预期的课堂。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实际及学生基本情况并依据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细化教学时间,尽量做到重难点处多用时间,多数学生存在疑点需要教师集中解决的问题多用时间,容易混淆处多用时间强化训练。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不可能完全一样。教学中要有意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解答,可以调动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无兴趣的课绝对不会有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分层教学,使优秀者能脱颖而出,出类拔萃。
1.3突出研究化学实验的思路设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跟化学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今化学科学的发展表现出从基本上是描述性的过渡到推理性的;从主要是定性的过渡到定量的;从主要是宏观的研究过渡到微观的研究等趋势。教师在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用对实验的观察来推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用有目的思维去指导学生观察,促进学生形成一个正确思路去研究化学实验。如学习《钠》这节内容时,先让学生预习一会,然后让一位学生在讲台上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师在旁边简单指导,并要求这位学生操作其余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观察),最后让大家通过讨论总结出钠的重要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又如介绍浓硫酸的特性时可设计三个实验:(1)把浓硫酸滴在胆矾晶体上(2)把浓硫酸滴在蔗糖上(3)浓硫酸与铜片混和再加热,对这三个实验逐一指导学生边做实验(注意操作)边从哪些方面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再进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就会逐步形成"从实验操作技能、原理、观察现象,到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一条研究化学实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而达到了培养思维,发展能力的目的。
2强化课后巩固和信息反馈的教学设计
2.1课后加强复习、巩固记忆
化学上物质种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多种多样的化学概念和化学事实。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感到化学"好懂难记","前学后忘"。有人在研究中学化学和其它一些课程的遗忘曲线时,发现中学化学的遗忘速度在前期比其它课程小,在后期比其它课程大。这就使化学教学必须特别注意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如果不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使多数学生学好化学。随着时间的迁移,已记住的知识也会逐渐遗忘,因此必须加强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巩固复习,强化记忆。比如《金属及重要的化合物》一章刚刚学习后多数学生对主要知识点记忆清晰,但过一两周一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这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与方法进行复习,加强记忆,但又过一段时间可能又有遗忘,继续想方设法再回忆一遍,以后就不容易忘记。至于怎么复习,这就取决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与能力。
2.2注意搜集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学生作业中流露出的个性特点是鲜明而不加掩饰的,无论是从字体、字形、作业完成情况,还是作业本的整洁程度等,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都应能大致把握。所以通过作业批改这条途径,能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个性,及时了解课堂上对学业的掌握情况,一方面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方面通过作业批改,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信任与理解,也架起了师生课外交流的桥梁,从中可以互通信息。教师批改作业时鲜红的"√"号或者是温馨的话语,既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肯定;教师批改作业时醒目的"×"号或者是善意的批语,既是对学生无声的批评,也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作业批改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至进一步升华所必需的手段,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通过与部分学生谈话、交流询问等方式或者各个小组进行综合提出普遍问题以了解学生的状况与疑惑,也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以便及时有针对的发现并解决问题。课后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教科书、导学案及辅助用书的使用情况,从中发现普遍问题,找出记错的、遗漏的、记忆不准不全面的等,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只要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想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乐、想学生之所忘,就一定能够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也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对于化学来说,化学教学过程是一种具有特殊目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的师生之间的动态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在一起有计划地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 "怎样教、怎样学"以及"教得怎样、学得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始终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师生的活动向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发展,使学生的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化。在化学教学中,每位教师和学生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定理论或理性原则参与各项活动、解决各种问题。为了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在化学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已成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强化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1.1备课时重视教法更重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不少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备教法较多,但备学生的学法却少。老师更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如高水平的专业素质,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熟练程度及其它辅助教学手段的灵活使用,文字表达的视觉效果(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状况或者学法指导考虑不够。从根本意义上看,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探讨极为重要。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老师的备课要深入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在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观察、实验、电化教育、参观等),尽可能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讲述、谈话、提问、讨论交流、实验、读书指导和各种各样的练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例如:食盐和纯碱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物质,设计成开放性试题让学生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区别它们,既贴近生活,增加兴趣,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充分展现发挥出来。再如:体积相同的两瓶浓硫酸与稀硫酸的鉴别方法,可提示学生利用物理方法、也可以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这样设计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全面性,发挥出内在潜能。
1.2精心设计每节课时间安排
如何将40分钟合理安排,向40分钟要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是每位教师终身所要追求的目标。每节课教师与学生占用多少时间我认为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而定,不应强求一律。但应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思考提问,教师不"承包"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变"讲师"为"导师",学生不再以听、抄、记为主,而是以练、思为主,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自己阅读、思考、质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像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有气味的东西用嗅觉,有滋味的东西用味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使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宽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才是我们真正预期的课堂。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实际及学生基本情况并依据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细化教学时间,尽量做到重难点处多用时间,多数学生存在疑点需要教师集中解决的问题多用时间,容易混淆处多用时间强化训练。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不可能完全一样。教学中要有意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解答,可以调动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无兴趣的课绝对不会有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分层教学,使优秀者能脱颖而出,出类拔萃。
1.3突出研究化学实验的思路设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跟化学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今化学科学的发展表现出从基本上是描述性的过渡到推理性的;从主要是定性的过渡到定量的;从主要是宏观的研究过渡到微观的研究等趋势。教师在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用对实验的观察来推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用有目的思维去指导学生观察,促进学生形成一个正确思路去研究化学实验。如学习《钠》这节内容时,先让学生预习一会,然后让一位学生在讲台上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师在旁边简单指导,并要求这位学生操作其余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观察),最后让大家通过讨论总结出钠的重要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又如介绍浓硫酸的特性时可设计三个实验:(1)把浓硫酸滴在胆矾晶体上(2)把浓硫酸滴在蔗糖上(3)浓硫酸与铜片混和再加热,对这三个实验逐一指导学生边做实验(注意操作)边从哪些方面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再进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就会逐步形成"从实验操作技能、原理、观察现象,到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一条研究化学实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而达到了培养思维,发展能力的目的。
2强化课后巩固和信息反馈的教学设计
2.1课后加强复习、巩固记忆
化学上物质种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多种多样的化学概念和化学事实。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感到化学"好懂难记","前学后忘"。有人在研究中学化学和其它一些课程的遗忘曲线时,发现中学化学的遗忘速度在前期比其它课程小,在后期比其它课程大。这就使化学教学必须特别注意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如果不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使多数学生学好化学。随着时间的迁移,已记住的知识也会逐渐遗忘,因此必须加强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巩固复习,强化记忆。比如《金属及重要的化合物》一章刚刚学习后多数学生对主要知识点记忆清晰,但过一两周一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这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与方法进行复习,加强记忆,但又过一段时间可能又有遗忘,继续想方设法再回忆一遍,以后就不容易忘记。至于怎么复习,这就取决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与能力。
2.2注意搜集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学生作业中流露出的个性特点是鲜明而不加掩饰的,无论是从字体、字形、作业完成情况,还是作业本的整洁程度等,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都应能大致把握。所以通过作业批改这条途径,能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个性,及时了解课堂上对学业的掌握情况,一方面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方面通过作业批改,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信任与理解,也架起了师生课外交流的桥梁,从中可以互通信息。教师批改作业时鲜红的"√"号或者是温馨的话语,既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肯定;教师批改作业时醒目的"×"号或者是善意的批语,既是对学生无声的批评,也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作业批改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至进一步升华所必需的手段,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通过与部分学生谈话、交流询问等方式或者各个小组进行综合提出普遍问题以了解学生的状况与疑惑,也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以便及时有针对的发现并解决问题。课后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教科书、导学案及辅助用书的使用情况,从中发现普遍问题,找出记错的、遗漏的、记忆不准不全面的等,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只要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想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乐、想学生之所忘,就一定能够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也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