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接2012年第2期)
空间的诞生
世界当代雕塑历史中,英国现代雕塑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当代雕塑史上一面飘扬的旗帜。半个多世纪前,以亨利·摩尔、芭芭拉·霍普沃思为代表的英国雕塑家探索并创立了负空间雕塑—在雕塑上挖坑、凿洞。原本应该是立体、饱满的人物、动物、果实等造型,此时却是“百孔千疮”,被挖出数个凹坑与孔洞,好像有一张无形的的嘴,在啃食掉苹果的大部分肉,只剩下部分形体与果核。这种负空间雕塑形式和审美理念无疑对世界当代造型艺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我们来接近雕塑公园的几件富有空间特色的雕塑造型。
乍多克·本戴卫的《回头一瞥》(图1),是一件既宏观又微观的作品:由无数的青铜小人组成一位回头观望、嫣然一笑的女子形象。她的存在朦胧而又虚幻;唾手可得而又遥不可及。她在草地上行走并且俯瞰着大地;她的呼吸已融入广阔的天地间。观望这件雕塑,如同在观望原始人手绘的巨幅岩画,不由得让人想起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名作《静静的顿河》中之开篇诗句: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
—哥萨克古歌[1]
此刻,时空的穿越是那样的自由,萌动的情思像溪水一样在观者心中静静流淌。
《对话片段》(图2)是乍多克·本戴卫的又一力作:一个弯腰前行的人,粗野、笨重、原始,有着动物一般的人类本能。他的背部是镂空的,腰上站立着一排小人,在刺眼的阳光下显示出生动的剪影。作者一直在探索这种具有兽性意味的人物造型,并且将这种主题和创作动机称之为“内心观照”而非自画像。作者用金属条弯曲成外形轮廓,用铝板切割出人物形象,这样说道:电脑激光切割金属技术使得雕塑制作像画素描一样快捷容易,神奇无比。
实心的躯干、四肢部分与通透的头部、背部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然而却能够奇妙地统一起来,观者的视线于这两种空间来回转换,在进行视觉和心灵的旅行。面对着粗犷、洪荒的庞大躯体和精致、时尚的小小人形,观众似乎在问着画家高更一直想知道的答案:“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斯台方诺》(图3)是雕塑家凯尔·史密斯的作品:一面精致、宽厚、典雅的古典大门,耸立在林间空地上,门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通透的长方形。面对着大门中线的不远处,有一堆垒叠在一起的金黄色石头。20世纪80年代末,史密斯游走于意大利,这件作品的灵感就是源自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座教堂,这座教堂位于西西里撒丁岛上。阴冷、黑暗的教堂内部、从高高的天窗倾泻下来的玫瑰色光线,给雕塑家以刻骨铭心的记忆。于是,雕塑家把教堂的青铜大门搬到了英格兰的密林中,还搬来了一小部分建造教堂的材料,因为那堆金黄色石头都是青铜铸造的。于是,这座没有院墙和屋顶的教堂,一年四季都成为了欧菲妮亚的闺房;大门上那个通透的长方形,就是她的梳妆台,也是她与哈姆雷特王子对话的窗口。
托尼·克拉格是目前英国最有实验精神、作品数量众多并蜚声国际艺坛的雕塑家之一。他的一组作品造型语言极富个性,雕塑形态如同摇摆舞者的腰肢,又像是灯光倒影在水面,飘忽不定。《意识的弯曲》(图4)和《从今往后》(图5)这两件作品,前者是青铜雕塑,后者为红色花岗岩石雕。如此坚硬、沉重的材料,造型却显得如此轻盈、灵动。它们是悬在空中的人脸,又似随着耍蛇人的笛声摇摆的眼镜蛇。它们是流动的现实被凝固在一瞬,又是生活的片断被幻化成恒久的视觉印象。红色花岗岩造型,仿佛是看不见的风在将它雕凿,长期风化、侵蚀,演变成今天的模样。作者声称,自己的作品是在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寻求一种结合与融洽:“物质(材料)、形态、想象这三者之间,可以生成无尽的形式和意味。”
时光在流逝,岁月在更迭;但是它绝不会消失,它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抽象和现实
伫立在公园内不同位置和角落的众多雕塑形式中,有一类作品属于公认的抽象雕塑。何种造型为抽象艺术?美术界从来就没有明确的界定。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苏珊·朗格甚至写道: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符号,艺术家的任务自始至终都是制造符号,而符号的制造又需要抽象”[2]。面对永远都无法争论出结果的话题,人们总是能找到把问题简化的办法。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凡是以几何形体、形状为主题,以符号化形体、形状为主题的造型形式,都属于抽象艺术;凡是写实的、学院派的、现实主义的造型和其他装饰造型形式,都属于具象艺术。这实在是一种很无奈又很省事的分类方法。
《我还活着》(图6)是托尼·克拉格的作品,是一件不锈钢雕塑。面前这个钢铁几何形体,其实可以解读为是一个正在挣扎的生灵,是一个在草地上蠕动、奄奄一息的野兽。这个形象还让人想起一件古代雕塑名作《垂死的勇士》—倒在地上的古代将士,用一只手支撑着自己,他的头无力地低垂着,被敌人的刀剑刺穿的伤口正在汨汨流着鲜血。
托尼·克拉格的作品《姿势》(图7)是一件黑色的铸铜作品:几个黑色椭圆体垒叠在一起,表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细小形体,这些形体又是由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组成,它们传达着现代化信息。实际上,这个雕塑造型是一把靠背椅,它的原型材质是橡胶材料。正是因为这种材料的特性,才易于雕刻出丰富、复杂、数量庞大的形体来。将生活用品和废旧物件作为造型材料和创作媒介,是当代艺术家常用的手段之一。
抽象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作品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不同的观看者会对它们进行不同的解读,从而找到不同的答案。
名为《衰落》(图8)的雕塑作品,其色彩不仅不衰落破败,反而是异常鲜艳、一派生机。亮丽的明黄色,是密林中一团永不落下的阳光。作者的创作起因是受到陶瓷器皿制作的启发,这些器皿形态优美,品质精良的造型特性和感受,成为艺术家企望实现的目标。该作品由三个不同方向的形体有机组合成一个富有动感、富有音乐旋律的形象,给予人以美的享受。
托尼·克拉格的作品《摆渡人》(图9)是用打了孔的金属板锻造成型。由于铜板被凿出许多规则而密集的圆孔,使得雕塑表面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感;也是因为这些孔洞,使雕塑的内部能被观者看到。光线穿过这些圆洞,雕塑获得了更多空间和层次。从后面观看这件雕塑,像是一位身着燕尾服的绅士;而从前面看则像是一条凶猛的鳄鱼。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长起来的英国雕塑家已经抛弃了卡罗派的构成主义传统,认为构成主义已经发展到学院味太浓的地步。他们刻意避免形式主义,使他们的作品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徘徊,又同时偏于抽象。……他们总是在废弃物品之中寻求灵感,这些物品通常都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或有着某种象征的潜力。
“虽然克拉格关注着消费主义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但他却没有从污染了的城市中逃避出来,走向罗曼蒂克、远离人寰的大自然之中。他走进了艺术,并借此将那些弃之不用了的、失去作用的、污染环境的工业废料收集起来,赋予新鲜的含义。在这个工业革命首先爆发的国度里,到处都回荡着废旧工厂的声音。与其去抱怨大生产的危害,倒不如去纪念大生产所曾给人们带来的丰衣足食、工作保证和琳琅满目的货品,当然也不要忘记污染。”[3]
停不下的脚步
在一片密集的林中,婆娑起舞的大树好似厚实的屏障,成为一道由褐色、墨绿色组成的深色背景。背景前,赫然出现几条巨大的人腿造型。彩色的巨腿在半空中朝着一个方向行进,步调一致、目标明确。这是雕塑家肯尼思·阿米塔的作品《行走的腿》(图10)。作者曾游历埃及,在尼罗河畔朝拜了古埃及雕刻,回来后就开始创作这件作品,这也是作者生平第三件大尺度的雕塑。虽然没有表现上半身形象,但作者塑造的这些五彩巨腿,足以让观者联想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和缤纷繁杂的人类生活。
《三轮车上的伙计》(图11)的作者为斯提芬·归格瑞:作品是一个大嘴男骑在一辆袖珍小车上,庞大、粗笨的身体全部重量集中在小小车轮上,看上去荒诞可笑。该形象最有特点的是那张又大、又厚、又肥的嘴,酷似一个朝天广播的喇叭,将他的脑容量挤得更小;营养过剩、大腹便便的体型说明其物质生活充裕,过着衣食无忧的舒适日子;热衷于当传声筒,话多;相对来说头脑简单、精神贫乏,缺少勇气和承担能力。当然,这仍不失为一个可爱的形象:充满了孩子气,携带着后现代气息,喜用身体语言来表现、传达、沟通。
《帕帕拉奇》(图12)是一件题材较为严肃的直接影射、抨击新闻人的探讨公开与隐私话题并且与一件社会政治事件有关的雕塑作品:一群强壮的大鸟,聚集在一起,像秃鹫、像鸵鸟,又像是鹰犬和大脚怪。它们的头部,却是由被新闻界俗称为长枪短炮的照相机、摄像机组成。这些大鸟肌肉发达、精力充沛、擅长奔跑突袭;它们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贪婪凶残、死缠硬磨,轻易不会放弃。1997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在法国巴黎丽兹酒店,英国王妃戴安娜用完晚餐后,坐上了自己的奔驰轿车。之后的20分钟追逐,以阿尔玛快车道为终结点,美丽王妃香消玉殒。那天骑摩托参加追逐的,是7个臭名昭著、被称为帕帕拉奇的新闻摄影记者!
作者在旧货店和二手市场淘来各种照相机、摄像机,用来塑造不同的性格和角色。这件作品直面当代新闻媒体和社会制度,引出了人与人之间、 群体与群体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如何相处的诸多疑问。
《大门》(图13)是女艺术家温迪·拉姆肖专门为古德伍德雕塑公园设计的。这款圆形的、闪着耀眼光泽的金属门户,如同直立的飞碟,又像是一只巨大而优美的戒指。这很符合艺术家的思路,因为拉姆肖一直在从事金银首饰、金属艺术的设计与创造。她说:之所以把大门设计成通透的样式,是想让游人在任何时间都能看到公园里面;不愿意阻隔人们回归自然的视线和心思。大门的开合由远在数百米的接待中心内控制,参观者只需打电话就能叫开门。
站在这个拥有森林的美丽家园入口,人们该走向何方?
2011年諾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特兰斯特勒默曾写过一首诗,名为“冰雪消融”。
这首诗透露出人们呼唤自然的心声:
早晨的空气留下邮票灼烧的信件
冰雪闪耀,负担减轻 — 一公斤只有七两
太阳离冰很远,在冷暖交界处飞舞
风像推着童车在慢慢地走着
全家倾巢而出,看久违的蓝天
我们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里
衣帽上的阳光像黄蜂身上的花粉
阳光在“冬天”的名字上坐着,坐到冬天消隐
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我问:
“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
它们说:“去”
灌木中词在用新的语言嘀咕:
“元音是蓝天,辅音是黑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
但穿轰鸣之裙鞠躬的喷气式飞机
使大地的宁静百倍地生长[4]
空间的诞生
世界当代雕塑历史中,英国现代雕塑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当代雕塑史上一面飘扬的旗帜。半个多世纪前,以亨利·摩尔、芭芭拉·霍普沃思为代表的英国雕塑家探索并创立了负空间雕塑—在雕塑上挖坑、凿洞。原本应该是立体、饱满的人物、动物、果实等造型,此时却是“百孔千疮”,被挖出数个凹坑与孔洞,好像有一张无形的的嘴,在啃食掉苹果的大部分肉,只剩下部分形体与果核。这种负空间雕塑形式和审美理念无疑对世界当代造型艺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我们来接近雕塑公园的几件富有空间特色的雕塑造型。
乍多克·本戴卫的《回头一瞥》(图1),是一件既宏观又微观的作品:由无数的青铜小人组成一位回头观望、嫣然一笑的女子形象。她的存在朦胧而又虚幻;唾手可得而又遥不可及。她在草地上行走并且俯瞰着大地;她的呼吸已融入广阔的天地间。观望这件雕塑,如同在观望原始人手绘的巨幅岩画,不由得让人想起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名作《静静的顿河》中之开篇诗句: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
—哥萨克古歌[1]
此刻,时空的穿越是那样的自由,萌动的情思像溪水一样在观者心中静静流淌。
《对话片段》(图2)是乍多克·本戴卫的又一力作:一个弯腰前行的人,粗野、笨重、原始,有着动物一般的人类本能。他的背部是镂空的,腰上站立着一排小人,在刺眼的阳光下显示出生动的剪影。作者一直在探索这种具有兽性意味的人物造型,并且将这种主题和创作动机称之为“内心观照”而非自画像。作者用金属条弯曲成外形轮廓,用铝板切割出人物形象,这样说道:电脑激光切割金属技术使得雕塑制作像画素描一样快捷容易,神奇无比。
实心的躯干、四肢部分与通透的头部、背部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然而却能够奇妙地统一起来,观者的视线于这两种空间来回转换,在进行视觉和心灵的旅行。面对着粗犷、洪荒的庞大躯体和精致、时尚的小小人形,观众似乎在问着画家高更一直想知道的答案:“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斯台方诺》(图3)是雕塑家凯尔·史密斯的作品:一面精致、宽厚、典雅的古典大门,耸立在林间空地上,门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通透的长方形。面对着大门中线的不远处,有一堆垒叠在一起的金黄色石头。20世纪80年代末,史密斯游走于意大利,这件作品的灵感就是源自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座教堂,这座教堂位于西西里撒丁岛上。阴冷、黑暗的教堂内部、从高高的天窗倾泻下来的玫瑰色光线,给雕塑家以刻骨铭心的记忆。于是,雕塑家把教堂的青铜大门搬到了英格兰的密林中,还搬来了一小部分建造教堂的材料,因为那堆金黄色石头都是青铜铸造的。于是,这座没有院墙和屋顶的教堂,一年四季都成为了欧菲妮亚的闺房;大门上那个通透的长方形,就是她的梳妆台,也是她与哈姆雷特王子对话的窗口。
托尼·克拉格是目前英国最有实验精神、作品数量众多并蜚声国际艺坛的雕塑家之一。他的一组作品造型语言极富个性,雕塑形态如同摇摆舞者的腰肢,又像是灯光倒影在水面,飘忽不定。《意识的弯曲》(图4)和《从今往后》(图5)这两件作品,前者是青铜雕塑,后者为红色花岗岩石雕。如此坚硬、沉重的材料,造型却显得如此轻盈、灵动。它们是悬在空中的人脸,又似随着耍蛇人的笛声摇摆的眼镜蛇。它们是流动的现实被凝固在一瞬,又是生活的片断被幻化成恒久的视觉印象。红色花岗岩造型,仿佛是看不见的风在将它雕凿,长期风化、侵蚀,演变成今天的模样。作者声称,自己的作品是在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寻求一种结合与融洽:“物质(材料)、形态、想象这三者之间,可以生成无尽的形式和意味。”
时光在流逝,岁月在更迭;但是它绝不会消失,它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抽象和现实
伫立在公园内不同位置和角落的众多雕塑形式中,有一类作品属于公认的抽象雕塑。何种造型为抽象艺术?美术界从来就没有明确的界定。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苏珊·朗格甚至写道: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符号,艺术家的任务自始至终都是制造符号,而符号的制造又需要抽象”[2]。面对永远都无法争论出结果的话题,人们总是能找到把问题简化的办法。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凡是以几何形体、形状为主题,以符号化形体、形状为主题的造型形式,都属于抽象艺术;凡是写实的、学院派的、现实主义的造型和其他装饰造型形式,都属于具象艺术。这实在是一种很无奈又很省事的分类方法。
《我还活着》(图6)是托尼·克拉格的作品,是一件不锈钢雕塑。面前这个钢铁几何形体,其实可以解读为是一个正在挣扎的生灵,是一个在草地上蠕动、奄奄一息的野兽。这个形象还让人想起一件古代雕塑名作《垂死的勇士》—倒在地上的古代将士,用一只手支撑着自己,他的头无力地低垂着,被敌人的刀剑刺穿的伤口正在汨汨流着鲜血。
托尼·克拉格的作品《姿势》(图7)是一件黑色的铸铜作品:几个黑色椭圆体垒叠在一起,表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细小形体,这些形体又是由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组成,它们传达着现代化信息。实际上,这个雕塑造型是一把靠背椅,它的原型材质是橡胶材料。正是因为这种材料的特性,才易于雕刻出丰富、复杂、数量庞大的形体来。将生活用品和废旧物件作为造型材料和创作媒介,是当代艺术家常用的手段之一。
抽象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作品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不同的观看者会对它们进行不同的解读,从而找到不同的答案。
名为《衰落》(图8)的雕塑作品,其色彩不仅不衰落破败,反而是异常鲜艳、一派生机。亮丽的明黄色,是密林中一团永不落下的阳光。作者的创作起因是受到陶瓷器皿制作的启发,这些器皿形态优美,品质精良的造型特性和感受,成为艺术家企望实现的目标。该作品由三个不同方向的形体有机组合成一个富有动感、富有音乐旋律的形象,给予人以美的享受。
托尼·克拉格的作品《摆渡人》(图9)是用打了孔的金属板锻造成型。由于铜板被凿出许多规则而密集的圆孔,使得雕塑表面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感;也是因为这些孔洞,使雕塑的内部能被观者看到。光线穿过这些圆洞,雕塑获得了更多空间和层次。从后面观看这件雕塑,像是一位身着燕尾服的绅士;而从前面看则像是一条凶猛的鳄鱼。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长起来的英国雕塑家已经抛弃了卡罗派的构成主义传统,认为构成主义已经发展到学院味太浓的地步。他们刻意避免形式主义,使他们的作品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徘徊,又同时偏于抽象。……他们总是在废弃物品之中寻求灵感,这些物品通常都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或有着某种象征的潜力。
“虽然克拉格关注着消费主义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但他却没有从污染了的城市中逃避出来,走向罗曼蒂克、远离人寰的大自然之中。他走进了艺术,并借此将那些弃之不用了的、失去作用的、污染环境的工业废料收集起来,赋予新鲜的含义。在这个工业革命首先爆发的国度里,到处都回荡着废旧工厂的声音。与其去抱怨大生产的危害,倒不如去纪念大生产所曾给人们带来的丰衣足食、工作保证和琳琅满目的货品,当然也不要忘记污染。”[3]
停不下的脚步
在一片密集的林中,婆娑起舞的大树好似厚实的屏障,成为一道由褐色、墨绿色组成的深色背景。背景前,赫然出现几条巨大的人腿造型。彩色的巨腿在半空中朝着一个方向行进,步调一致、目标明确。这是雕塑家肯尼思·阿米塔的作品《行走的腿》(图10)。作者曾游历埃及,在尼罗河畔朝拜了古埃及雕刻,回来后就开始创作这件作品,这也是作者生平第三件大尺度的雕塑。虽然没有表现上半身形象,但作者塑造的这些五彩巨腿,足以让观者联想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和缤纷繁杂的人类生活。
《三轮车上的伙计》(图11)的作者为斯提芬·归格瑞:作品是一个大嘴男骑在一辆袖珍小车上,庞大、粗笨的身体全部重量集中在小小车轮上,看上去荒诞可笑。该形象最有特点的是那张又大、又厚、又肥的嘴,酷似一个朝天广播的喇叭,将他的脑容量挤得更小;营养过剩、大腹便便的体型说明其物质生活充裕,过着衣食无忧的舒适日子;热衷于当传声筒,话多;相对来说头脑简单、精神贫乏,缺少勇气和承担能力。当然,这仍不失为一个可爱的形象:充满了孩子气,携带着后现代气息,喜用身体语言来表现、传达、沟通。
《帕帕拉奇》(图12)是一件题材较为严肃的直接影射、抨击新闻人的探讨公开与隐私话题并且与一件社会政治事件有关的雕塑作品:一群强壮的大鸟,聚集在一起,像秃鹫、像鸵鸟,又像是鹰犬和大脚怪。它们的头部,却是由被新闻界俗称为长枪短炮的照相机、摄像机组成。这些大鸟肌肉发达、精力充沛、擅长奔跑突袭;它们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贪婪凶残、死缠硬磨,轻易不会放弃。1997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在法国巴黎丽兹酒店,英国王妃戴安娜用完晚餐后,坐上了自己的奔驰轿车。之后的20分钟追逐,以阿尔玛快车道为终结点,美丽王妃香消玉殒。那天骑摩托参加追逐的,是7个臭名昭著、被称为帕帕拉奇的新闻摄影记者!
作者在旧货店和二手市场淘来各种照相机、摄像机,用来塑造不同的性格和角色。这件作品直面当代新闻媒体和社会制度,引出了人与人之间、 群体与群体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如何相处的诸多疑问。
《大门》(图13)是女艺术家温迪·拉姆肖专门为古德伍德雕塑公园设计的。这款圆形的、闪着耀眼光泽的金属门户,如同直立的飞碟,又像是一只巨大而优美的戒指。这很符合艺术家的思路,因为拉姆肖一直在从事金银首饰、金属艺术的设计与创造。她说:之所以把大门设计成通透的样式,是想让游人在任何时间都能看到公园里面;不愿意阻隔人们回归自然的视线和心思。大门的开合由远在数百米的接待中心内控制,参观者只需打电话就能叫开门。
站在这个拥有森林的美丽家园入口,人们该走向何方?
2011年諾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特兰斯特勒默曾写过一首诗,名为“冰雪消融”。
这首诗透露出人们呼唤自然的心声:
早晨的空气留下邮票灼烧的信件
冰雪闪耀,负担减轻 — 一公斤只有七两
太阳离冰很远,在冷暖交界处飞舞
风像推着童车在慢慢地走着
全家倾巢而出,看久违的蓝天
我们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里
衣帽上的阳光像黄蜂身上的花粉
阳光在“冬天”的名字上坐着,坐到冬天消隐
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我问:
“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
它们说:“去”
灌木中词在用新的语言嘀咕:
“元音是蓝天,辅音是黑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
但穿轰鸣之裙鞠躬的喷气式飞机
使大地的宁静百倍地生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