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络企业加强作风建设要善于把握关键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環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样一个抓手,增强全省上下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以作风建设保障发展,以環境建设促进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其中的作风建设力度,决定了加快发展的速度、加快转型的深度、推动跨越的强度。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笔者认为加强广电网络企业作风建设应切实做到“六个增强”。
  一、要在深化认识上下工夫,增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
  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有良好的作风。作风建设是党的三大建设之一,作风系于发展,作风系于兴衰。作风是形象,作风是力量,作风代表党风,作风决定成败。我们党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其根本就在于始终不放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作风建设是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党的生命线和执政的基石。就全省广电网络企业所处的特殊位置和所肩负的责任来说,其作风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省委、省政府信息化决策部署的落实,直接影响“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在部分广电网络企业中存在的某些作风建设问题,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与争创一流业绩的要求不适应,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不适应。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以民生为本、以务实为先、以律己为诫,下决心、下大力气进一步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干事创业、增比进位、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二、要在加强领导上下工夫,增强抓作风建设的指导性
  作风建设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作用至关重要。全省广电网络企业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要把作风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亲自抓、负总责,认真组织实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当好表率,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带动干部员工队伍形成良好的作风。一是在作风上作表率。自觉履行职能职责,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在服务基层上作表率。始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着力为基层干部和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使基层和企业释放发展活力。三是在提高效益上作表率。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用心想事、激情干事,做到“队伍提素质、企业提效益、服务提质量、形象提美誉”。四是在推动跨越上作表率。以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努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環境,加快推进全省广电网络的跨越发展。
  三、要在突出重点上做文章,增强抓作风建设的针对性
  作风建设只有在针对性上抓到位,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是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单位学习制度,开辟机关干部员工论坛,推进理论和业务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把改进学风同改进文风结合起来,精简会议文件,说短话、办实事。二是大兴改革创新之风,努力建设创新型机关。教育广大员工克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情绪,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使所做的工作真正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三是大兴调查之风,努力建设服务型企业。要求各级主要领导要坚持每年抽出时间,到基层调查研究,撰写1至2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论文;积极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做到窗口设置便民、服务行为规范、业务流程科学化,不断提高窗口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创建高效型企业。转变机关会风文风,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减少应酬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五是大兴勤企廉企之风,努力建设廉洁型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下发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和法规,强化监督,狠抓落实;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岗位、要害部门,特别是管人、管事、管物、管工程招标等環节的监督;开展“群众评议企业”活动,真正把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四、要在建章立制上见成效,增强抓作风建设的长效性
  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抓住了作风建设的根本。一是健全完善干部员工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并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员工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履职情况讲评制度,通过分层次、经常性的讲评,把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情况置于“阳光”之下,做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差清清楚楚,是勤是懒、是能是庸一目了然,努力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二是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体制机制。要充分调动企业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奖能治庸、奖勤罚懒,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干事、批评混事、处理捣蛋、惩治腐败的良好的氛围,确保企业干部员工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加强对企业作风建设的调研检查。把企业作风建设调研检查与巡视检查、绩效考核、评先選优、晋级提拔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抓企业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合力。同时还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宣传榜样、标杆,曝光反面典型,从而增强企业全体干部员工的自律意识。
其他文献
“导学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调节师生的情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参与质疑释难,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逐步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营造氛围,诱发参与  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高,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带有
期刊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自然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正式教育文件里的德育期望和德育目标姑且不论,单从人们对学校德育的批评来看,可以看得出是“寄予厚望”: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多数老师仍采用“填鸭式”。即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学生客体,从上至下不讲方式地强制传授知识。这种方式也叫“注入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盛行,至今仍有很大市场,在农村学校的教学中,仍然居于主要地位。  如此,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被动的、机械地坐等知识,张着嘴等着喂,甚至喂也不吃。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的接受写作训练了。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是农村教师语文
期刊
摘要:前苏联伟大数学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证明本质上是对结论的挑战,数学的猜想就是创新。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个性化表露及关结果的质疑和拓广,容易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渐渐形成创新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发展创新思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创
期刊
文学界普遍认为,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难翻译的,它对译者要求很高,不仅要具有高超的语言翻译能力,同时必须在诗歌上也有较深的造诣,即既是优秀的翻译家又是诗人,而能兼备这两个要素的人寥寥无几。  但,即便具备了上述两个基本要素,诗歌翻译仍是困难重重,译者还得了解诗人所在国度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此外对诗人的人生经历也必须了如指掌,这就给诗作的翻译增添了难度。  某种意义上,诗歌是一种根本无法翻译的文学
期刊
思念的雪,像一只只晶莹的蝶,缀满记忆中的山巅,妆点了西南边陲的宁静和皓远。我以一种仰望的姿态,瞻仰了垂慕已久的风景线。  那个动人的传说,在遥远的记忆中飘渺,你至今仍在坚守着那份挚热的爱恋,等待着那一刻,那一瞬间。一米阳光的问候,太过吝啬,你期冀着那份属于自己的万丈光芒,融化覆盖的积雪,温暖千万年来看似冷却已久的心田。你细数着日月交替,任凭风吹、日晒、雨打,霜与雪,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世态变迁。
期刊
唐朝时,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
期刊
语文在随着人类进步而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更新。眼下崇尚创新已成为奔腾全球的滚滚潮流,而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我国的当务之急。面对现代语文,现代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呢?我个人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探索,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开创语文教学新法  教师应当认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把握课程标准的特点,深刻解读课程标准。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
期刊
年少的时候,从来不能体会孤独。开心的时候有玩伴,委屈的时候给父母一讲,瞬时就会被他们逗得破涕为笑。心理单纯而明净,快乐总是主旋律。被无处不在的爱包围着,快乐便无处不在。  可越是长大,越会体会生命的孤独。这一方面是由于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有事去找父母了;另一方面,也是时不时地体会出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当这样的感受总会不同程度地重复的时候,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能深刻理解你心情的那个人,无法准确地
期刊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