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3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评分情况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卒中;临床效果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引发,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根据相关统计称,目前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一点五,则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1]。由于脑卒中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生理功能障碍,比如无法言语、瘫痪等,同时也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伤害,比如引发抑郁症等,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康复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2]。本文旨在分析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特收集我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心理干预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9岁-75岁,平均年龄(67.44±3.28)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8岁-76岁,平均年龄(68.12±3.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包括常规药物控制、体征监测、血糖血压控制、健康教育等;心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首先是为患者提供安静、清洁的病房环境,确保环境的舒适性,并积极通过聊天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的护患关系,客观的为患者讲解脑卒中病情相关知识,积极安慰患者,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积极通过成功恢复的脑卒中患者予以鼓励,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叮嘱患者多陪伴和关心患者,给予患者有效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期望和亲情的温暖,护理人员深入的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等,必要时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和干预,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1.3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其中,症状评分主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3]进行判定,评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偏执、恐惧等,各项评分总分均为100分,表示症状最重。生存质量判定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生活质量表[4]进行,总分为100分,表示生存质量最高。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脑卒中病理非常复杂,一旦患者发生脑卒中则可导致残废或死亡发生,并可能引起患者产生抑郁症、焦虑等心理并发症,同时,这些心理并发症也会使脑卒中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此恶性循环,增加了病情治疗难度。因此,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病后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同时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特别是针对不良心理的干预。顾名思义,心理干预则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干预,其方式主要包括有效的沟通交流、暗示、肢体语言、舒适的环境等等,其目的是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增强患者对病情治疗和生活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最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脑卒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躯体化、偏执、恐惧等不良心理,通过干预后患者的以上不良心理均得到了改善,且心理干预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心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了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文茹,刘有为,钱满芹等.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571.
[2]石国凤,杨硕,吴雁等.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9-150.
[3]崔颖,吴庆文,马素慧等.活动分析法联合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3):231-233.
[4]徐晓燕,陈悦霞.动机性访谈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6):33-34.
[5]金英,孙艳军,高燕军等.家属参与早期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56-157.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评分情况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卒中;临床效果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引发,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根据相关统计称,目前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一点五,则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1]。由于脑卒中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生理功能障碍,比如无法言语、瘫痪等,同时也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伤害,比如引发抑郁症等,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康复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2]。本文旨在分析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特收集我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心理干预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9岁-75岁,平均年龄(67.44±3.28)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8岁-76岁,平均年龄(68.12±3.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包括常规药物控制、体征监测、血糖血压控制、健康教育等;心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首先是为患者提供安静、清洁的病房环境,确保环境的舒适性,并积极通过聊天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的护患关系,客观的为患者讲解脑卒中病情相关知识,积极安慰患者,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积极通过成功恢复的脑卒中患者予以鼓励,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叮嘱患者多陪伴和关心患者,给予患者有效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期望和亲情的温暖,护理人员深入的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等,必要时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和干预,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1.3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其中,症状评分主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3]进行判定,评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偏执、恐惧等,各项评分总分均为100分,表示症状最重。生存质量判定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生活质量表[4]进行,总分为100分,表示生存质量最高。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脑卒中病理非常复杂,一旦患者发生脑卒中则可导致残废或死亡发生,并可能引起患者产生抑郁症、焦虑等心理并发症,同时,这些心理并发症也会使脑卒中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此恶性循环,增加了病情治疗难度。因此,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病后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同时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特别是针对不良心理的干预。顾名思义,心理干预则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干预,其方式主要包括有效的沟通交流、暗示、肢体语言、舒适的环境等等,其目的是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增强患者对病情治疗和生活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最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脑卒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躯体化、偏执、恐惧等不良心理,通过干预后患者的以上不良心理均得到了改善,且心理干预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心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了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文茹,刘有为,钱满芹等.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571.
[2]石国凤,杨硕,吴雁等.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9-150.
[3]崔颖,吴庆文,马素慧等.活动分析法联合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3):231-233.
[4]徐晓燕,陈悦霞.动机性访谈对脑卒中患者家属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6):33-34.
[5]金英,孙艳军,高燕军等.家属参与早期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