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最具审美性、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活泼愉快地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找到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三、创设画面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四、创设书法情境,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五、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教学情境;激活;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今天,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语文课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语文课堂为什么越来越呆板?学生为什么对语文失去兴趣与信心?作为一个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我认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激活高中语文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理想途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思想、观念、信仰一旦插上情境的翅膀,喻理和情境一旦合成美妙的气氛就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驱动力。”可见创设情境多么重要。下面谈谈我的理解与实践。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联想思维,体现新课程理念。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学应该置于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中,因此,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体现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激发兴趣,陶冶性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投入,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妙。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如何从愿意学习转变为善于学习,可以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体验、领悟和把握。学生可以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我会学。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身临其境,吸收知识,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思维活跃,悟性增强,能较好地感悟语言规律和理解文章意蕴,这对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
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我尝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效果甚佳。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妙的导语,可烘托出特异氛围,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去。教师如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设出各种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设置各种导语,如诗词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等,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氛围中。
(二)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音乐能给人很强、很直接的感染作用。古有项羽“闻四面楚歌”而兵败,最终乌江自刎。可见音乐能渲染情境,创设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音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作背景,就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强烈的情感氛围。背景音乐的选择应该与文章的基本情调一致,否则,非但不能促进情境的设置,反而会影响课文本身的感人色彩。
(三)创设画面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本中选取的大量文学珍品,其作者的生活背景、文化阅历、文学修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都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之上,甚至是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字当中去撷取精神上的养料,培养想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画面,目的就是用这种艺术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以最佳的情绪有意识地、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意蕴。所以,课堂情境创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引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如果学生能够在画面营造的氛围当中,将感情倾注于审美对象,那么作品本身具有的情感美和艺术美,都能完美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品质。
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广被采用。巧设问题情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他们的思维积极性,真正发挥出学习主体的作用。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景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关键词】教学情境;激活;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今天,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语文课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语文课堂为什么越来越呆板?学生为什么对语文失去兴趣与信心?作为一个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我认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激活高中语文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理想途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思想、观念、信仰一旦插上情境的翅膀,喻理和情境一旦合成美妙的气氛就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驱动力。”可见创设情境多么重要。下面谈谈我的理解与实践。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联想思维,体现新课程理念。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学应该置于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中,因此,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体现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激发兴趣,陶冶性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投入,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妙。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如何从愿意学习转变为善于学习,可以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体验、领悟和把握。学生可以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我会学。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身临其境,吸收知识,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思维活跃,悟性增强,能较好地感悟语言规律和理解文章意蕴,这对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
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我尝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效果甚佳。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妙的导语,可烘托出特异氛围,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去。教师如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设出各种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设置各种导语,如诗词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等,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氛围中。
(二)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音乐能给人很强、很直接的感染作用。古有项羽“闻四面楚歌”而兵败,最终乌江自刎。可见音乐能渲染情境,创设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音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作背景,就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强烈的情感氛围。背景音乐的选择应该与文章的基本情调一致,否则,非但不能促进情境的设置,反而会影响课文本身的感人色彩。
(三)创设画面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本中选取的大量文学珍品,其作者的生活背景、文化阅历、文学修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都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之上,甚至是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字当中去撷取精神上的养料,培养想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画面,目的就是用这种艺术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以最佳的情绪有意识地、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意蕴。所以,课堂情境创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引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如果学生能够在画面营造的氛围当中,将感情倾注于审美对象,那么作品本身具有的情感美和艺术美,都能完美地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品质。
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广被采用。巧设问题情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他们的思维积极性,真正发挥出学习主体的作用。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景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