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研究文献、课题等资料的分析表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影响范式”,这一范式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为基本学术旨趣,围绕“影响-批判”这个基本范畴,形成了以“思潮批判”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另一种是“引领范式”,这一范式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引领”问题为基本学术旨趣,围绕“引领-共识”这个基本范畴,初步形成了以“主体引领”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未来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思潮研究范式更好地实现由“影响范式”向“引领范式”的转换:要在继承“影响范式”研究成果基础上谋求范式转换,紧紧围绕“引领人”这个核心问题推进范式转换,在回应实践问题过程中最终完成范式转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视域,社会思潮,研究范式,影响范式,引领范式,转换方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20-05
〔收稿日期〕 2013-11-0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12YJC710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SSXT108),负责人李亚员。
〔作者简介〕 李亚员(1979-),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
杨晓慧(1962-),男,吉林四平人,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思潮研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进一步反复强调了这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这种背景下,社会思潮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受到空前重视,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激增。同时,我们看到重复研究较多、创新成果较少、实践指导性较低等问题不断凸显。在新的境遇下,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会思潮研究?这是当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任务所提出的新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研究深入发展所能和必须提出的“元”问题。这个问题的有效回应关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的创新与实践的效果,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败。面对这样的“新”问题和“元”问题,需要对社会思潮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深入思考社会思潮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问题,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思潮及其引领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在其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影响十分深远的概念,指的是相应学术领域中由基本学术旨趣、核心学术概念、主要研究方法、整体话语形态等所构成,且为本学术领域的人们广为认可、遵循、持用的学术研究的范例、模式。〔1 〕范式不是单一的,是多样的,本文所说的范式是指主导的研究范式,即被大多数科学共同体成员所遵循的范式。范式不是先在的,是形成性的,是在一定领域科学研究实际进程中逐步确立的。对范式的研究不仅需要“理论直观”,更需要扎实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我们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研究文献、课题等资料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影响范式”,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依然存在,影响较大;二是“引领范式”,主要开始形成于2007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十八大的召开是这一范式得以深入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这一范式虽尚处于形成初期,但却是一个更符合时代需求的研究范式。
一、“影响范式”
改革开放后,诸如萨特存在主义思潮、弗洛伊德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大量西方思潮涌入国门,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极“左”思潮等国内思潮交互作用,对人民生活、社会稳定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社会思潮与几次学潮的交织,使得社会思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社会问题。在实践层面,党和国家普遍关注的是三个问题:一是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潮有哪些,二是这些思潮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稳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是如何有效应对社会思潮尤其是错误思潮的影响。概而言之,大家关注的是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以这样的现实关切为核心,理论界展开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社会思潮研究的“影响范式”。所谓“影响范式”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影响”为基本学术旨趣。正是因为社会思潮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才使得社会思潮成为一个重要的实践任务和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思潮的研究,更大程度上不是理论发展中的自觉呈现,而是实践需求推动下的主动回应。实践所提出的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是思潮理论研究的基本起点,也是关键点、核心点。我们从有关社会思潮的研究论文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影响”问题一直是大家研究社会思潮时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截至2013年4月25日,在“中国知网”上以“思潮”为主题可以搜集到多个学科的10658条有关文献,其中很多文献与我们研究的主题无关。我们对这些文献的题目、摘要逐个阅读分析,最终确认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论文共计1195篇。其中,文章篇名中直接包括“影响”这个主题词的有242篇,占全部文献的20.3%,是所有主要主题词中占比例最高的。其他篇名中没有“影响”的文献中,约55%的文献也是诸如“‘新左派’思潮的三大谬误”、“全球化背景下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思潮分析”等直接或间接研究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等学科所有有关思潮研究的29个课题中,有9个是诸如“社会思潮对干部队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重点研究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占总数的31%。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立项中有关思潮的28个课题中,有18个是诸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研究“影响”问题的课题,占总数的64.3%。在国家图书馆收集到的48部直接相关的研究著作中,有29部是诸如“西方思潮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等重点研究“影响”问题的,占总数的60.4%。可见,社会思潮“影响”问题是长期以来大家研究社会思潮的一个基本学术旨趣。 (三)以“主体引领”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影响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更大程度上是以对思潮的“理论批判”为核心的,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或客体偏好”。“引领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则更大程度上是以“人的引领”为核心的,有较为明显的“实践或主体偏好”。从而,研究者们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形成了“引领旗帜、引领对象、引领目的、引领路径”四维度统一于“主体引领”的基本话语体系模式。
社会思潮研究“引领范式”下研究者们的话语是关注和围绕四个主要的“引领”问题展开的:第一,关注“用什么来引领”,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的研究,研究他自身的内涵结构、引领的能力等问题。第二,关注“引领谁”,即引领对象的研究。大家逐渐突破了把社会思潮作为引领对象的局限,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对人的引领才能真正引领社会思潮,即明确了“人”才是引领的真正对象,初步探讨了人们对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问题、人的社会心理与思潮引领的关系等主体性较强的问题。第三,关注“引领到哪去”,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准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初步研究了社会共识的内涵、达成共识的机制等问题。第四,关注“通过什么引领”,即引领的途径、机制、方法等问题。这方面研究是当前大家集中关注的重点,有关成果也较为丰富。同样,以上这些研究也不是孤立、自足的,而是相互联系并统一于“主体引领”这个核心的。这些研究都是为“引领人”这个核心目的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引领社会思潮引领人。” 〔2 〕社会思潮是存在于人群之中、内化到人们的头脑里的。人们接受和传播社会思潮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它正确,而是符合了人们的某些需求。因此,只完成对思潮的理论批判,指出思潮的错误并不足以让人们彻底放弃社会思潮。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在人们的头脑和实际生活等多个层面完成“引领”,才能真正确保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引领社会思潮。从而,近些年的研究围绕“主体引领”这个核心形成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
三、从“影响”到“引领”是研究范式转换的方向
未来的社会思潮研究要着力实现从“影响”到“引领”的范式转换,不能仅是为了研究思潮而研究,要把研究的侧重点转换到“如何引领社会思潮”问题上来。那么,如何实现转换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在继承“影响范式”研究成果基础上谋求范式转换。我们强调向“引领范式”转换,并不是对已有社会思潮研究成果的否定,不是对“影响范式”的推倒重来,而是对“影响范式”的继承与超越,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要真正实现向“引领范式”的转换,也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影响”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点。但“引领范式”下对“影响”问题的研究有新的要求,即必须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引领”研究需求,具体而言:一是要从侧重影响来源分析向侧重影响结果研究转换。以往更多地是对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批判,未来应更关注多样社会思潮到底对社会成员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尤其是要深入研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党政干部、农民、工人等社会各阶层主要群体的影响,为在社会成员中引领思潮奠定认识前提。二是要向侧重影响原因的研究转换。未来“引领范式”下的思潮影响问题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社会思潮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主要方式、基本特点、接受特征等深层次理论问题,使我们对影响的规律性认识更为深入,这是我们研究如何引领的重要依据。
(二)要紧紧围绕“引领人”这个核心问题推进范式转换。从“影响范式”向“引领范式”的根本转换,本质上是从客体中心向主体中心的转变。“影响范式”下我们的一个理论预设是实现了对社会思潮的理论批判就基本完成了有效应对思潮的任务。实际上,理论上的批判只有有效转化为“人”的自觉意识与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引领。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3 〕 (P54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对社会思潮以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更大程度上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社会思潮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当作是与“主体”几乎没有关联的纯“客体”的问题,似乎引领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的斗争,是理论与理论、客体与客体、物与物的关系,认为只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上更为科学先进并被人们所学习和了解,就能战胜社会思潮。然而,从根本上讲,引领社会思潮是要“引领人”。因此,要实现从“影响范式”向“引领范式”转换,必须把“引领人”作为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人们接受思潮影响的机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机制、接受引领的规律等与主体密切相关的问题。
(三)要在回应实践问题过程中最终完成范式转换。向“引领范式”转换必须紧扣时代问题进行。社会思潮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现实性、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意识现象。被称之为社会思潮的都是指那些实际掌握了相当多群众的思想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必然要突出实践性,要注重如何从实践层面应对社会思潮。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个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使得社会思潮研究有了更为鲜明的实践旨趣。在这个重大战略任务背景下,社会思潮问题从更侧重知识体系转向了更侧重价值体系。价值观是社会思潮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更是“引领”的核心。而价值观从来都是一定时期一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价值观念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具体的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化的、单一化的‘普遍价值’、‘终极价值’” 〔4 〕 (P216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社会生活实践是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价值观的塑造、引领和改变必然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新的“引领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在其根本上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我们要突破实体主义思维和认知主义范式局限,把社会思潮及其引领问题不是当作单纯的思想观念问题,而是“当作实践去理解”,要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感性活动去理解。这就要求未来的研究必须突出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为了实践。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需求,深入研究引领的经验、规律、途径、方法、机制等实践指导性和应用性强的问题。二是研究基于实践。要重视研究社会思潮对社会各阶层影响的实际状况,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进程与瓶颈问题研究,为社会思潮引领研究提供扎实的现实基础。三是研究依靠实践。在研究方法上要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要通过问卷调查法、量表测评法、模型构建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来深化有关研究,要注重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实践性强的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体系中实现研究的有效突破。
参考文献:
〔1〕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2〕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J〕.江汉论坛,200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周 荣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视域,社会思潮,研究范式,影响范式,引领范式,转换方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20-05
〔收稿日期〕 2013-11-0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12YJC710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SSXT108),负责人李亚员。
〔作者简介〕 李亚员(1979-),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
杨晓慧(1962-),男,吉林四平人,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思潮研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进一步反复强调了这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这种背景下,社会思潮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受到空前重视,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激增。同时,我们看到重复研究较多、创新成果较少、实践指导性较低等问题不断凸显。在新的境遇下,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会思潮研究?这是当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任务所提出的新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研究深入发展所能和必须提出的“元”问题。这个问题的有效回应关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的创新与实践的效果,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败。面对这样的“新”问题和“元”问题,需要对社会思潮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深入思考社会思潮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问题,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思潮及其引领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在其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影响十分深远的概念,指的是相应学术领域中由基本学术旨趣、核心学术概念、主要研究方法、整体话语形态等所构成,且为本学术领域的人们广为认可、遵循、持用的学术研究的范例、模式。〔1 〕范式不是单一的,是多样的,本文所说的范式是指主导的研究范式,即被大多数科学共同体成员所遵循的范式。范式不是先在的,是形成性的,是在一定领域科学研究实际进程中逐步确立的。对范式的研究不仅需要“理论直观”,更需要扎实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我们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研究文献、课题等资料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影响范式”,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依然存在,影响较大;二是“引领范式”,主要开始形成于2007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十八大的召开是这一范式得以深入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这一范式虽尚处于形成初期,但却是一个更符合时代需求的研究范式。
一、“影响范式”
改革开放后,诸如萨特存在主义思潮、弗洛伊德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大量西方思潮涌入国门,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极“左”思潮等国内思潮交互作用,对人民生活、社会稳定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社会思潮与几次学潮的交织,使得社会思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社会问题。在实践层面,党和国家普遍关注的是三个问题:一是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潮有哪些,二是这些思潮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稳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是如何有效应对社会思潮尤其是错误思潮的影响。概而言之,大家关注的是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以这样的现实关切为核心,理论界展开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社会思潮研究的“影响范式”。所谓“影响范式”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影响”为基本学术旨趣。正是因为社会思潮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才使得社会思潮成为一个重要的实践任务和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思潮的研究,更大程度上不是理论发展中的自觉呈现,而是实践需求推动下的主动回应。实践所提出的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是思潮理论研究的基本起点,也是关键点、核心点。我们从有关社会思潮的研究论文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影响”问题一直是大家研究社会思潮时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截至2013年4月25日,在“中国知网”上以“思潮”为主题可以搜集到多个学科的10658条有关文献,其中很多文献与我们研究的主题无关。我们对这些文献的题目、摘要逐个阅读分析,最终确认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论文共计1195篇。其中,文章篇名中直接包括“影响”这个主题词的有242篇,占全部文献的20.3%,是所有主要主题词中占比例最高的。其他篇名中没有“影响”的文献中,约55%的文献也是诸如“‘新左派’思潮的三大谬误”、“全球化背景下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思潮分析”等直接或间接研究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等学科所有有关思潮研究的29个课题中,有9个是诸如“社会思潮对干部队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重点研究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占总数的31%。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立项中有关思潮的28个课题中,有18个是诸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研究“影响”问题的课题,占总数的64.3%。在国家图书馆收集到的48部直接相关的研究著作中,有29部是诸如“西方思潮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等重点研究“影响”问题的,占总数的60.4%。可见,社会思潮“影响”问题是长期以来大家研究社会思潮的一个基本学术旨趣。 (三)以“主体引领”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影响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更大程度上是以对思潮的“理论批判”为核心的,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或客体偏好”。“引领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则更大程度上是以“人的引领”为核心的,有较为明显的“实践或主体偏好”。从而,研究者们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形成了“引领旗帜、引领对象、引领目的、引领路径”四维度统一于“主体引领”的基本话语体系模式。
社会思潮研究“引领范式”下研究者们的话语是关注和围绕四个主要的“引领”问题展开的:第一,关注“用什么来引领”,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的研究,研究他自身的内涵结构、引领的能力等问题。第二,关注“引领谁”,即引领对象的研究。大家逐渐突破了把社会思潮作为引领对象的局限,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对人的引领才能真正引领社会思潮,即明确了“人”才是引领的真正对象,初步探讨了人们对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问题、人的社会心理与思潮引领的关系等主体性较强的问题。第三,关注“引领到哪去”,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准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初步研究了社会共识的内涵、达成共识的机制等问题。第四,关注“通过什么引领”,即引领的途径、机制、方法等问题。这方面研究是当前大家集中关注的重点,有关成果也较为丰富。同样,以上这些研究也不是孤立、自足的,而是相互联系并统一于“主体引领”这个核心的。这些研究都是为“引领人”这个核心目的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引领社会思潮引领人。” 〔2 〕社会思潮是存在于人群之中、内化到人们的头脑里的。人们接受和传播社会思潮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它正确,而是符合了人们的某些需求。因此,只完成对思潮的理论批判,指出思潮的错误并不足以让人们彻底放弃社会思潮。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在人们的头脑和实际生活等多个层面完成“引领”,才能真正确保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引领社会思潮。从而,近些年的研究围绕“主体引领”这个核心形成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
三、从“影响”到“引领”是研究范式转换的方向
未来的社会思潮研究要着力实现从“影响”到“引领”的范式转换,不能仅是为了研究思潮而研究,要把研究的侧重点转换到“如何引领社会思潮”问题上来。那么,如何实现转换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在继承“影响范式”研究成果基础上谋求范式转换。我们强调向“引领范式”转换,并不是对已有社会思潮研究成果的否定,不是对“影响范式”的推倒重来,而是对“影响范式”的继承与超越,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要真正实现向“引领范式”的转换,也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影响”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点。但“引领范式”下对“影响”问题的研究有新的要求,即必须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引领”研究需求,具体而言:一是要从侧重影响来源分析向侧重影响结果研究转换。以往更多地是对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批判,未来应更关注多样社会思潮到底对社会成员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尤其是要深入研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党政干部、农民、工人等社会各阶层主要群体的影响,为在社会成员中引领思潮奠定认识前提。二是要向侧重影响原因的研究转换。未来“引领范式”下的思潮影响问题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社会思潮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主要方式、基本特点、接受特征等深层次理论问题,使我们对影响的规律性认识更为深入,这是我们研究如何引领的重要依据。
(二)要紧紧围绕“引领人”这个核心问题推进范式转换。从“影响范式”向“引领范式”的根本转换,本质上是从客体中心向主体中心的转变。“影响范式”下我们的一个理论预设是实现了对社会思潮的理论批判就基本完成了有效应对思潮的任务。实际上,理论上的批判只有有效转化为“人”的自觉意识与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引领。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3 〕 (P54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对社会思潮以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更大程度上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社会思潮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当作是与“主体”几乎没有关联的纯“客体”的问题,似乎引领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的斗争,是理论与理论、客体与客体、物与物的关系,认为只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上更为科学先进并被人们所学习和了解,就能战胜社会思潮。然而,从根本上讲,引领社会思潮是要“引领人”。因此,要实现从“影响范式”向“引领范式”转换,必须把“引领人”作为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人们接受思潮影响的机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机制、接受引领的规律等与主体密切相关的问题。
(三)要在回应实践问题过程中最终完成范式转换。向“引领范式”转换必须紧扣时代问题进行。社会思潮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现实性、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意识现象。被称之为社会思潮的都是指那些实际掌握了相当多群众的思想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必然要突出实践性,要注重如何从实践层面应对社会思潮。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个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使得社会思潮研究有了更为鲜明的实践旨趣。在这个重大战略任务背景下,社会思潮问题从更侧重知识体系转向了更侧重价值体系。价值观是社会思潮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更是“引领”的核心。而价值观从来都是一定时期一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价值观念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具体的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化的、单一化的‘普遍价值’、‘终极价值’” 〔4 〕 (P216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社会生活实践是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价值观的塑造、引领和改变必然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新的“引领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在其根本上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我们要突破实体主义思维和认知主义范式局限,把社会思潮及其引领问题不是当作单纯的思想观念问题,而是“当作实践去理解”,要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感性活动去理解。这就要求未来的研究必须突出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为了实践。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需求,深入研究引领的经验、规律、途径、方法、机制等实践指导性和应用性强的问题。二是研究基于实践。要重视研究社会思潮对社会各阶层影响的实际状况,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进程与瓶颈问题研究,为社会思潮引领研究提供扎实的现实基础。三是研究依靠实践。在研究方法上要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要通过问卷调查法、量表测评法、模型构建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来深化有关研究,要注重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实践性强的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体系中实现研究的有效突破。
参考文献:
〔1〕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2〕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J〕.江汉论坛,200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周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