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国元年孙中山北京之行,是历史进入"五族共和"时代南北、新旧、满汉之间的一次互动。从逊清要员绍彝、绍英的未刊函札等珍贵史料来看,清室内部虽意见不一,但大致经历了从顾虑、防范、观望到接洽、示好、宴请的转变过程。清室之转变,主要基于以下体认:各界均欢迎孙中山,"惟皇族无之,似乎缺点";五族共和时代,"本朝皇室为五大民族之一,并与前代亡国不同";民国之建立,包含清室之功;接洽并宴请孙中山,"将来必有感情,日后皇室以及旗族均为有益也"。此中也隐含着清室对辛壬鼎革的事后自我解释与认同。这时,双方均已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的政权鼎革与司法人员变动研究(1906-1956)”(18AZS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元年孙中山北京之行,是历史进入"五族共和"时代南北、新旧、满汉之间的一次互动。从逊清要员绍彝、绍英的未刊函札等珍贵史料来看,清室内部虽意见不一,但大致经历了从顾虑、防范、观望到接洽、示好、宴请的转变过程。清室之转变,主要基于以下体认:各界均欢迎孙中山,"惟皇族无之,似乎缺点";五族共和时代,"本朝皇室为五大民族之一,并与前代亡国不同";民国之建立,包含清室之功;接洽并宴请孙中山,"将来必有感情,日后皇室以及旗族均为有益也"。此中也隐含着清室对辛壬鼎革的事后自我解释与认同。这时,双方均已离开政治权力核心区,但在互动交好、把酒言欢的背后,各有诉求与坚守。政治人物行事,理想与务实并存,敌友之间转换往往基于时局变化。民国初年多元力量的共存与互动,由此可窥一斑。
其他文献
在中印边界战争前后十几年里,美国出于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争夺影响、向南亚渗透和扩大自身利益又不至过多损伤美英关系等方面的考虑,对印度的态度经历了从不甚关注到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主要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扩大到包括军事援助的过程,说明美国的外交政策随着地区形势和国际关系以及对自身利益考量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从来没有平等地对待过印度,对印度的援助请求也很少满足过,军事援助往往有附加条件,在援印问题上更不愿出头,千方百计希望英国承担主要责任。印度在寻求美援的同时极力保持尊严。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印政策和美印互
因果确定性、决定与不确定性、机遇和非决定,是完整世界的两个地带,单一的描述都不能呈现出世界的全貌。从世界的关系性和普遍相关性来看,因果确定性、决定以及与之相反的不确定性、机遇和非决定,则是世界关系性和普遍相关性的不同类型。因果确定性属于强相关性,其强度有大小、多少之别,但它至少要强到影响了结果的出现;不确定性和机遇则属于弱相关性,其弱的下限是它同结果不能毫无关系,即使它微乎其微。意志自由不仅同不确定性是相容的,它同因果确定性也是相容的。一切都可选择,决定的只是人要承担选择的结果。德福一致的天命论和德福不一
与史书的原始记载与评价所代表的历史阐释传统相比,中国古代咏史诗更具有私人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也更容易在评价立场上做到翻新出奇,形成"翻案"的写作传统。咏史诗翻案现象的集中出现始于中晚唐时期,与当时思想界的异动存在主要的关联。针对原始文献,即史书中的原始评价与早期经典咏史诗作,后代诗人通过多种办法实现思维翻案,主要包括:跳出原始文献的预设前提;突破原始文献的价值选择;跨越原始文献的史实联想;绕开原始文献的虚构想象;依据原始文献的合理推测。但是,咏史诗中的翻案观点也暗藏着思维套路与逻辑漏洞两重风险,体现了文
组织公平转向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以结果公平为起点,关注人们对组织内部活动的公平感知问题。程序公平将人们对组织公平的认知维度扩展到过程领域,并在组织情境中提出判定组织公平的程序标准,个体在评定分配结果的过程公平性时主要考虑一致性、无偏向性等因素。在此基础上,互动公平将人们对组织公平的认知推向反应丰富个体心理偏好的人际关系领域,并以非正式方式研究组织成员(决策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交际公平的质量问题。组织公平的实践越来越重视个体正义在群体正义中的正当性,整体上推动其具体形态从抽象的"群体正义"向具体
"辩证法"就其实质而言,体现的是对象世界固有的联系性、发展性及主体存在的超越能力。排斥或无视"辩证法"将导致认识的浅薄化,即思想的表面化和片面化。这种偏向在当代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将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化约为逻辑意义上的"悖论"加以否定。刘清平近十几年来有关儒家伦理思想的系列批判,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偏向的形态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儒家"孝悌"和"仁义"两种观念间相互支持而又相互限制的二重性关系,本是对现实领域客观存在的社会-宗法二重属性进行理论提升的结果,也是儒
反思中国社会学自1979年以来的重建问题以及学科发展方向问题,无法避开费孝通晚年提出的"扩展学科界限"思想,而若不对其中费孝通提到的"人文性"进行相对系统的思考,就无法真正理解费孝通的"扩展学科界限"思想,以及中国社会学的当下人文转向。他的思考路径在经由"社会"到"人"到"心"的结构性转换中,进一步转向更具主体形象的"我"之中,从对"我"的讨论中,最能看到费孝通的人文转向的彻底性和革命性。在回归对人的关注层面,费孝通回到了人的主体性的最深层面,表现在他的立足点是"我"。
新出战国楚简中的"湛"字(典籍多作"沈"或"沉"),我们曾撰文进行过考释。~②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九辑的整理研究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新材料,这些材料对楚文字"湛"的考释是很重要的补充,故撰此文,以供参考。
两千多年来,《论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章,被视为孔夫子真实的人生经历,或者视其为孔子勉励学子而提示的修身进学阶梯。但该章所言并非孔子之真实人生经历,甚至也并非孔子所作;该章是伪作,其题旨是为世人或后人提供理想化的修养进阶模式,为学者立范;其思想要害在于"不逾矩"。该章以孔子的面目出现,产生了极大的欺骗性。它所展示的以修养为主题的人生道路,把后世中国学子引入了空谈修身之歧途,把中国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道德修养方面而脱离开对社会实践和大自然的关注。这段话的真实性及其思想内涵,需要认真清理。
一、《成人》篇中的一个难字清华简第九辑中有一篇《成人》,一共有30支简,主体内容是"成人"对"后"所说的话,涉及先秦时期的政治思想、法治观念和司法制度等方面,内涵丰富,珍贵重要。~③其中第10号简、第29号简有一个难字,特别引人瞩目。
"剃发令"是明清易代之际伴随满洲政权南下攻取明朝地方所实行的一项重要归化措施。随着全国性的清朝统治政权的建立,剃发易服变成了清朝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辫发和满洲服饰成为清代中国人的一项重要身体标志。学界一般都认为,剃发易服政策的实施,对清朝建立政治权威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是,根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雍、乾时期宫廷画师所绘制的皇帝、后妃、侍从的常服画像,以及外国使节所带画师所描绘的清朝官、民画像,我们发现"剃发易服"在清代并不是一个严格的限制性法令,在不同时期,清朝宫廷中曾经以模仿和穿戴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