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提高,而应着眼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于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析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帮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地球村时代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成为信息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同时,培养跨国交际人才的大学教学模式,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外语教育界就开始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探索一种相对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师和学者讨论的主要问题。本文拟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析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期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语言基础课程,也是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窗口。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按照这一要求,大多数大学教师已经认识到更新教学理念的必要性,但大多数教师缺乏跨文化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仍注重英语语言语法知识的输入,忽视语言的实际应用、文化知识的导入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结果,虽然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成绩每年都有所上升,我们在外语教学方面可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培养的学生却往往听说困难,实际应用能力差,难以进行有效的交际。课堂教学倾向应试教学,课堂活动主要是讲解单词、讲解课文、做课后练习题,这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差,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产生语言沟通上的各种问题。同时,学校评估方式不太合理,考核内容缺乏生活性和现实性,学生难以形成对英语学习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既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流。Brian Spitzberg 从宏观角度认为交际能力体现在特定场合中交际行为的得体性、有效性上。Kim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给出更为具体的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体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内在的力量,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输入增强能力。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语言学界,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词汇、语法、语音系统等,各家所持观点基本一致。社会文化能力包括处事能力、沟通能力、知识体系和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学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具体包括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行为能力、关系能力、情节能力和策略能力这七方面能力。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对规划教学内容、革新教学理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笔者拟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评估体系三方面阐释如何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教学理念的革新。依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高等院校和大学教师应树立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教学理念。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则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跨文化交际理念。王守仁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语教学的结合点应落在让学生了解不同体系的中西方文化,探究各自的思想基础和基本观念,通过对比分析,从深层次上认识文化思想差异,这样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英语人才才真正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具备跨文化意识,关注中西文化的关系。交际双方在尊重和理解双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双向交流。英语学习者既要熟悉了解本土文化,又要了解目的语文化,克服跨文化障碍,扩展跨文化心理空间。树立跨文化交际的理念要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正视文化差异,透过教育途径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特质和内涵,求同存异,也即我们要有文化多元化的理念。
2.教学过程的设置。教学过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技术以及适当的教学设备,创设良好的教学场景和环境。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关内容的准备工作,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在课堂上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外国文化下的英语,并激发其对中外文化,中外语言的对比分析;在课后应延伸英语课堂教学,设置跨文化教学氛围,使学生从一味地接受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教学过程的设置要向交互式教学模式转变,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
3.评估体系的改革。教学评估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以往的教学评估只考查学生的课堂成绩和期末成绩,结果学生只注重笔试成绩,即基本的语言知识能力,反而忽略了应用语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教学评估应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重在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贯彻形成性评估,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同时,在评估体系中应纳入文化知识的考察及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考核内容也要体现生活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评估体系的改革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评估方式既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向也左右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目标。
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符合教学要求及目标。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故此,我们应正视文化多样性,树立跨文化交际的理念,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和评估体系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对大学英语教师而言,教学模式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英助.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杜会文化能力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1999(3).
[3]王守仁.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7).
[4]萧好章,王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5]孙文倩.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地球村时代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成为信息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同时,培养跨国交际人才的大学教学模式,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外语教育界就开始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探索一种相对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广大教师和学者讨论的主要问题。本文拟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析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期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语言基础课程,也是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窗口。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按照这一要求,大多数大学教师已经认识到更新教学理念的必要性,但大多数教师缺乏跨文化意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仍注重英语语言语法知识的输入,忽视语言的实际应用、文化知识的导入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结果,虽然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成绩每年都有所上升,我们在外语教学方面可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培养的学生却往往听说困难,实际应用能力差,难以进行有效的交际。课堂教学倾向应试教学,课堂活动主要是讲解单词、讲解课文、做课后练习题,这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差,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产生语言沟通上的各种问题。同时,学校评估方式不太合理,考核内容缺乏生活性和现实性,学生难以形成对英语学习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既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流。Brian Spitzberg 从宏观角度认为交际能力体现在特定场合中交际行为的得体性、有效性上。Kim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给出更为具体的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体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内在的力量,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输入增强能力。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语言学界,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词汇、语法、语音系统等,各家所持观点基本一致。社会文化能力包括处事能力、沟通能力、知识体系和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学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具体包括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行为能力、关系能力、情节能力和策略能力这七方面能力。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对规划教学内容、革新教学理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笔者拟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评估体系三方面阐释如何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教学理念的革新。依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高等院校和大学教师应树立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教学理念。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则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跨文化交际理念。王守仁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语教学的结合点应落在让学生了解不同体系的中西方文化,探究各自的思想基础和基本观念,通过对比分析,从深层次上认识文化思想差异,这样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英语人才才真正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具备跨文化意识,关注中西文化的关系。交际双方在尊重和理解双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双向交流。英语学习者既要熟悉了解本土文化,又要了解目的语文化,克服跨文化障碍,扩展跨文化心理空间。树立跨文化交际的理念要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正视文化差异,透过教育途径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特质和内涵,求同存异,也即我们要有文化多元化的理念。
2.教学过程的设置。教学过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技术以及适当的教学设备,创设良好的教学场景和环境。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关内容的准备工作,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在课堂上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外国文化下的英语,并激发其对中外文化,中外语言的对比分析;在课后应延伸英语课堂教学,设置跨文化教学氛围,使学生从一味地接受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教学过程的设置要向交互式教学模式转变,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
3.评估体系的改革。教学评估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以往的教学评估只考查学生的课堂成绩和期末成绩,结果学生只注重笔试成绩,即基本的语言知识能力,反而忽略了应用语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教学评估应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重在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贯彻形成性评估,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同时,在评估体系中应纳入文化知识的考察及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考核内容也要体现生活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评估体系的改革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评估方式既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向也左右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目标。
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符合教学要求及目标。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故此,我们应正视文化多样性,树立跨文化交际的理念,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和评估体系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对大学英语教师而言,教学模式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英助.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杜会文化能力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1999(3).
[3]王守仁.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7).
[4]萧好章,王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5]孙文倩.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