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如何发挥熟手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中坚力量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研活动开展中熟手教师的角色定位
  1引领者
  熟手教师引领同伴共同成长。教研活动中的熟手教师观看同伴的教育活动、计划本、教育笔记等,了解同伴在专业能力发展、个人自我成长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并提出同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2合作者
  熟手教师携同同伴不断进步。教研活动中提供时间、空间,让熟手教师与同伴成为互为学习者、合作者、培训者,他们共同承担培训任务,只是个有侧重点而已。熟手教师和同伴既是主动的学习者又是开拓信息渠道者,大家主动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知。这样的教研活动让教师群体的观点碰撞、经验分享,是共同建构新认知的过程。
  二、教研活动开展中熟手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
  1题过程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教研活动“以问题为中心”,因为“教师来学习总是有自己的预期的,这种预期常常是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这也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每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是不相同的,教研活动可利用分层(新手教师、成长教师、熟手教师、优秀教师)。让不同的教师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综合性的、有利于自己实施的策略。
  2方式下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要真正发挥熟手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必须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在此次园本培训中,如案例分析、观察研讨、互动操作、体验感受、讲座研习、采集反思、对比教学、实景运用等方式。达到教师优势互补、共生共长的培训目标。
  三、教研活动开展中熟手教师培训方法
  1熟手教师主讲式
  熟手教师参与各项教科研课题研究,有一定的教科研实践经验,幼儿园为锻炼熟手教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制定了熟手教师主讲人负责制。即针对年轻教师工作中的困惑,熟手教师分别确定自己的主讲内容,在主题讲座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收获。
  2专题内容研讨式
  对于研究的专题或教师们共同关心和面临的问题,事先确定具体内容和时间,让教师进行充分的准备、思考、实践后组织研讨,实现经验共享,合作互惠,在交流和研讨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种方式可以促进骨干教师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更加注重在实践中思考,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理论提升助推式
  根据马斯洛的“成就理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熟手教师一般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应鼓励熟手教师把自己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进行总结提升。通过开展讲座,请有关专家给予教师写作方面的指导和培训;鼓励熟手教师积极参与市区级研究论文的征稿;鼓励熟手教师在进行工作总结的同时,积极向专业刊物投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能力,为教师留下成长足迹。
  4专家现场指导式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多为注入式的学习,专家讲,教师听,教师们总期待有专家告诉我们怎么做,对ⅹⅹ问题给一个答案,对ⅹⅹ情况给一个权威的解释,当我们如获至宝般拿来运用时,往往出现对不上号、入不了座的现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必须在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对话中实现。通过专家全程跟踪、现场点评、活动交流,启迪了教师的智慧,使熟手教师更好地理解了新理念,明白了怎样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在整个教研活动中,形成了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众之间、个体与专家之间的互动局面,改变了以往讲座式、报告式的教师培训模式,活动具有新颖、鲜活的特色。
  四、教研活动中熟手教师发展的具体要求
  教研活动中要发挥熟手教师的中坚力量,就必须给予熟手教师肯定、支持、协助、鼓励、甚至是奖励。因此要做到以下要求:把主动权交给熟手教师,让他们在教研活动中发挥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在实践中提高熟手教师的能力,让他们自己策划活动,主持活动全过程;引导熟手教师站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开阔思路、提高判断能力;为熟手教师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教师善于展示自己;增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逐渐养成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激发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其他文献
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的思绪回到了与她见面的那一天。  她,个子很高,弓着背,头发凌乱,嘴角早晨吃饭留下的痕迹还依晰可见,在其他衣着得体干净整洁的同学中显得那么不协调。“怎么转来这样一个学生!”我不禁皱起眉头。她就是这学期刚转来的学生——小宇。  主任悄悄地给我介绍说,小宇在以前的班级中就是一个“特殊”的孩子。生活中的她是个小邋遢,经常是“大花脸”就到校上课了,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做事也拖拖拉
期刊
自赞科夫将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延伸到教学新体系中,从而形成了 “发展性教学”思想“以来,这一教育理念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论是在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与方法还是在教学组织管理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发展成为一种时代最迫切需要的教育理念,也同时扩展到整个教育领域。成为一般性的发展性教育。  一、创新评价体系、准确定
期刊
李伟是一位野性十足,身体壮壮的的孩子,再加上读书迟,年龄大,班里哪个都敬他三分。可想而知,他不会少挨批评。2010年暑期开学,我新接这个班,做了他的班主任。他在班级称王称霸也就够了,开学没几天在回家的路上竟然和其他班同学打了起来。那位同学脸上被他用棍子划破了,鲜血直流。此时的我先将那位同学带到医院包扎好。我就按惯例,把李伟送到家,找他的父母和那位学生的家长会面把事情解决好。  我顶着炎炎烈日,边走
期刊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尊师重教,日益深入人心。现代社会的每个家庭均把教育投入列为第一位。足可见对其重视的程度了。陪读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谓的陪读就是由家长或其他委托人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富裕了,有钱花在孩子身上无疑是正确的。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夙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呢?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每个家庭都是大有益处的。  然而,这一现象又能
期刊
在学生的一生中,教师的教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是短时的,而自学能力却是长久,将来学生走出校门,主要还是靠自学能力去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选择性突出表现在对学习活动全程的选择上。从学习目标到学习内容,从学习进程到学习评价等都是选择的结果。  2自主性。首先突出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能以积极的
期刊
一、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小学古诗的教学不要逐句串讲,关键在于朗读。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如果总是形式单一的朗读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因此,在教学生朗读古诗时,不同年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我首先会很有感情地范读一遍,再一句一句地领读,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有停顿,有节奏,读出感情。因为低年级学生最善于模仿。在巩固练习朗诵时,我除了让学
期刊
爱和信任是教育者成功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纯正无私、平等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努力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润物细无声。当教育者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学生就会在爱的氛围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乐于接受老
期刊
学生为什么会对作文不感兴趣,产生恐惧心理,视作文为重荷呢?分析起来与“审题、确定中心、选材、组材、开头结尾、修改”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现就这方面问题谈一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要有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窗口打开了,文章的内容便略知一二。作文也是如此。所谓“审题”就是要把题目看明白、想清楚。首先要好好想一想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把整个题目的要求弄明(弄清题目要求、写作范围、重点、体裁和人称等
期刊
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因材施教,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
期刊
数学习题是数学模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资源;纳入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更是众多专家、学者、教师智慧的结晶,为学生数学学习搭建了桥梁。但在使用新课程教材习题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几种见怪不怪的现象:  现象1:公开课上教材中的习题不见影踪。在一些研讨课、观摩课、展示课上,执教教师的练习设计可谓精彩纷呈,创新素材层出不穷,但却很少能够看到教材中习题的原型。难道教材中的习题一无是处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