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忠实的《白鹿原》自问世以来,影响甚大,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及其命运的描写,在展现作家女性观念的同时,也在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女性从依附到觉醒﹑反抗的历程。
一﹑埋在地下的花儿
小说开篇提到:“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娶过七房女人。”然而前面六个都是一闪而逝的,白嘉轩对她们仅存的只有肉体上的记忆。
西原上巩家村巩增荣的头生女儿,刚过十六岁生日,就嫁给了白嘉轩,一年后死于难产;二房女人是庞家村殷实人家庞修瑞的奶干女儿,模样俊秀眼睛忽灵儿,但一年不足死于痨病;第三个女人是樊家寨殷实人家的十六岁女儿,丰满早熟,但一年就瘦成了一根干枯的包谷杆子,最后吐血而死;第四个女人是靠近米家堡村的,这个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从早到晚做他应该做的事儿,几乎不说一句话,没过多久也死了。这四房女人的死,犹如春过之后,落在泥土里的花瓣。办完父亲秉德老汉的丧事后。白嘉轩又娶了第五个女子,半年后,这个女人精神恍惚,半疯半颠,最后在洗衣服时溺死在池子里;第六房女人是美若游仙的胡氏,在百日解禁后,与白嘉轩干柴烈火的度过三天之后,梦里梦见前面死去的五个女子,从此日益沉郁寡欢,日渐黑瘦,流产后卧床不起,不久也死去了。
这便是白嘉轩的前六次婚姻,短短几年间,白嘉轩娶进六个青春灿烂的少女,抬出六具同样僵硬的尸体,六个如花的生命就这样的消逝了。很多人在感叹白嘉轩命运的不济,可很少人同情这六位美丽女子的悲惨命运。而这些生命价值在白家也只能转化为物质估算着,“女人花费的粮食﹑棉花﹑骡子和银元顶的起百个家当”。
假如没有遇到仙草,白嘉轩肯定还要继续娶妻。对于娶妻白嘉轩已经恐惧,他找到了长贵,“你给我在山里随便买一个,只要能给我白家传宗接代就行了……”此时的白嘉轩只在乎白家的香火怎样得以延续,对于女人他已麻木,他要的是能生孩子的机器。而长贵则在谈笑中,一句“你把五女引走吧!”订了自己女儿仙草的终身大事。因为长贵曾受过白家的恩惠,所以仙草便成了自己父亲报恩礼物。这也就有了白嘉轩的第七次婚姻。在新婚之夜,仙草有过反抗,但望着失落的丈夫,她最后还是选择了服从。“哪怕我明早起来就死了也心甘”,她几乎在用生命来挑战命运,这里的仙草是刚强和坚决的,然而她反抗仅仅是为了换取丈夫的开心,她反抗的前提是服从的。
从前六次婚姻的失败到第七次婚姻的成功,白嘉轩占有了六个女人。而这六个女人则如同是从同一模具中浇铸出来的一般。她们有着太多的共性:美丽﹑善良﹑勤劳,是传统的“三从四德”式的好女人。仙草以前的六个女人,在《白鹿原》中用墨极少,她们都没有自己姓名,而白嘉轩对于她们除了床笫之欢和肉体留恋外,没有了别的记忆。我们用白赵氏的一句话来概括:“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死了五个我准备再给你娶五个”。她们(包括仙草和白赵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在她们的眼中,男人是天。女人,作为‘人’的意义是不存在的,她只是作为一个性别的符号而存在着。
仙草对白家是有功之臣,那是因为她接二连三地为白家生下三个儿子。白嘉轩赤裸裸的表达了妻子只有为他传宗接代才能赢得的赞赏:“你给白家立功了,白家几辈子都是单崩儿。我有三个儿子了,鹿子霖——俩,那女人这两年不见生,大概腰干了?”这里仙草的功劳成了白嘉轩炫耀的资本,而仙草得到的只是些许的赞扬,这样她也很开心,她知道作为一个女人她应该满足了。仙草操劳了一辈子,却为了陪伴丈夫而染上了瘟疫。仙草死了,带着二寸薄板离开了她深爱的这个家,她是中国传统好女人的代表,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而这丝毫也不能改变她对男性的依附。
抬进白家的八位女性,不管是匆匆了其一生的六位短命的白嘉轩媳妇,还是为白家传宗接代立过汗马功劳的吴仙草和白赵氏,应该说是中华民族妇女“美”的代表,她们恪守传统的妇道,做着传统道德与宗法制度规定她们应该做的事,但最终还是属于黄土,埋没于地下,这是一群依附于男人而生存的女性。
二﹑折断翅膀的蝴蝶
《诗经·氓》中给我们描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弃妇,而在《白鹿原》中,鹿兆鹏的媳妇——鹿冷氏也是这样一个形象。鹿家和冷家定亲本来只是两家人利益的相互依存,而儿女则成了这依存中的砝码,他们没有自我选择对象的权利,有的只是服从。鹿冷氏是这种文化下的牺牲品,鹿兆鹏的抛弃让他成为“活寡妇”,然而她并没有服从直至生命的结束,而是最后以发疯这一种变相的方式来反抗。
由希望到盼望,由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再到绝望,一个女性承受这么多已是奇迹。但任何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何况她这样一个年轻的女性。发疯成了鹿冷氏发泄内心欲望的惟一途径。只有这样她不用在意自己的言行,不用考虑别人的想法,不用在乎传统礼教,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无顾忌的做出放松自己的事情。在她的“疯言疯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我有男人跟没男人一样守活寡。我没男人我守活寡还能掐个贞节牌,我有男人守活寡图个啥?”独守空房的她无力控制自我,只能借助发疯来成全自己,以发疯来表示对丈夫和家庭的不满,可悲而无法的选择。这是对传统好女子形象的颠覆,也是她独有的反抗形式。她渴望幸福,但幸福没有临幸她。“麦草事件”是她对公公非礼的嘲讽又是她自己走向无底深渊的转折。公公送她一句“你才是吃草的畜生”,使她彻底的毁灭了。鹿冷氏的发疯是她自我解脱的表现,同时也是她内心觉醒的体现,虽说她的这种觉醒是在无意识状态下的,但相比白嘉轩那几位早夭的媳妇,她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和鹿冷氏一样在生命尽头觉醒的还有白孝文的妻子大姐儿。这位引导白孝文成为一个“男人”的女性,也没有逃离被抛弃的命运,她是被丈夫与夫家都抛弃了的女人,在大灾之年饿死。对于白孝文而言,她只是“纺线织布缝衣做饭要娃”的工具;对白家而言,她是儿子的媳妇,因为儿子败家,所以她要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妇道约束。而大姐儿临死时质问白嘉轩道“爸,我进咱屋多年了,勤咧懒咧瞎咧好咧你都看见。我想过这想过那,独独没想过我会饿死……”表明了她对不公平命运的反驳,虽然这个呻吟很微弱,但她觉醒了。她以一个传统好女人要求自己,但得到的却是传统的戕害。她的质问,道出了几千年女性的悲哀,也正说明了她生命意识的觉醒。 三、叛逆的精灵
如果以“好女人”和“坏女人”来评定《白鹿原》中的女性的话,前面提到的女性无疑是传统的好女人,她们与白鹿原的礼教构成了和谐的社会氛围。而小娥的出现则把这种和谐打破了,她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是完全背离传统的。
小娥是美丽的,“小女人正在窗前梳理头发,黑黝黝的头发从肩头拢到胸前,像一条闪光的黑缎。小女人举着木梳从头顶拢梳得时候,宽宽的衣袖就倒将到肩胛处,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人”所要的只是生活的公平和爱情的满足。生活是会作弄人的,她生在那个时代就决定了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小娥的身份只是郭举人的妾,她有一个可以做爷爷的“名义”丈夫,这让她一出场就注定了悲剧。在郭家她除了做饭,为郭举人夫妇提尿盆外,还是男人返老还童的“泡枣”工具。
黑娃的出现,更进一步激发了她对屈辱命运反抗的意志和愿望。她在和黑娃偷偷相会中自然产生和黑娃厮守的美好愿望,“我看咱俩偷空跑了,跑的远远的地方,哪怕讨吃要喝我都不嫌,只要有你兄弟日夜跟我在一搭……”
然而,“仁义白鹿村”是绝对容不下她这个犯了“七出”的女人。在人们的心中她是堕落,不正经的代名词。所以,她进不了祠堂叩拜祖宗,甚至偌大一个白鹿村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只能住在村外的寒窑,但这些她都不在乎。她不嫌窑洞破烂,家境贫寒,对黑娃说:“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愿”,只要过一个正常女人的生活,虽说这只是短暂的幸福和欢愉。农运失败后,黑娃逃亡在外,小娥失去了她的精神支柱。她不相信命运,为了救黑娃,她不得不去求鹿子霖,鹿子霖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她成为了鹿子霖泄欲的工具。她没权、没钱,求情的惟一贿赂方式只有性,而正是性让田小娥的形象更为鲜明。小娥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人,纵然她被鹿子霖所利用,在她看来这种报复是有利于自己的。小娥是善良的,白孝文受到祠堂族规枣刺的刷打,她因为助纣为虐遭受良心的谴责,她知道“我这是真正地害了一回人啦!”
如果说小娥的反抗是肉欲的,感性的话,那么白灵的反抗则是理性的,深远的。这个伴随着百灵鸟的叫声出生的女子,注定了她与白鹿原其他女性不同的命运。白灵是村里第一个进私塾读书的女子。读完私塾后,她以死相逼换取了去县城上学的权利。对于爱情,她不相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动而果断地结束了一段本不属于自己的婚姻。
白灵是一位具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这不仅表现在她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上,更在于她对理想的不懈努力上,她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先入国民党,再投共产党,因为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而改变,她独立地思考,冷静地分析。为了自己的理想,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作者单位:贵州织金县第四中学。
一﹑埋在地下的花儿
小说开篇提到:“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娶过七房女人。”然而前面六个都是一闪而逝的,白嘉轩对她们仅存的只有肉体上的记忆。
西原上巩家村巩增荣的头生女儿,刚过十六岁生日,就嫁给了白嘉轩,一年后死于难产;二房女人是庞家村殷实人家庞修瑞的奶干女儿,模样俊秀眼睛忽灵儿,但一年不足死于痨病;第三个女人是樊家寨殷实人家的十六岁女儿,丰满早熟,但一年就瘦成了一根干枯的包谷杆子,最后吐血而死;第四个女人是靠近米家堡村的,这个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从早到晚做他应该做的事儿,几乎不说一句话,没过多久也死了。这四房女人的死,犹如春过之后,落在泥土里的花瓣。办完父亲秉德老汉的丧事后。白嘉轩又娶了第五个女子,半年后,这个女人精神恍惚,半疯半颠,最后在洗衣服时溺死在池子里;第六房女人是美若游仙的胡氏,在百日解禁后,与白嘉轩干柴烈火的度过三天之后,梦里梦见前面死去的五个女子,从此日益沉郁寡欢,日渐黑瘦,流产后卧床不起,不久也死去了。
这便是白嘉轩的前六次婚姻,短短几年间,白嘉轩娶进六个青春灿烂的少女,抬出六具同样僵硬的尸体,六个如花的生命就这样的消逝了。很多人在感叹白嘉轩命运的不济,可很少人同情这六位美丽女子的悲惨命运。而这些生命价值在白家也只能转化为物质估算着,“女人花费的粮食﹑棉花﹑骡子和银元顶的起百个家当”。
假如没有遇到仙草,白嘉轩肯定还要继续娶妻。对于娶妻白嘉轩已经恐惧,他找到了长贵,“你给我在山里随便买一个,只要能给我白家传宗接代就行了……”此时的白嘉轩只在乎白家的香火怎样得以延续,对于女人他已麻木,他要的是能生孩子的机器。而长贵则在谈笑中,一句“你把五女引走吧!”订了自己女儿仙草的终身大事。因为长贵曾受过白家的恩惠,所以仙草便成了自己父亲报恩礼物。这也就有了白嘉轩的第七次婚姻。在新婚之夜,仙草有过反抗,但望着失落的丈夫,她最后还是选择了服从。“哪怕我明早起来就死了也心甘”,她几乎在用生命来挑战命运,这里的仙草是刚强和坚决的,然而她反抗仅仅是为了换取丈夫的开心,她反抗的前提是服从的。
从前六次婚姻的失败到第七次婚姻的成功,白嘉轩占有了六个女人。而这六个女人则如同是从同一模具中浇铸出来的一般。她们有着太多的共性:美丽﹑善良﹑勤劳,是传统的“三从四德”式的好女人。仙草以前的六个女人,在《白鹿原》中用墨极少,她们都没有自己姓名,而白嘉轩对于她们除了床笫之欢和肉体留恋外,没有了别的记忆。我们用白赵氏的一句话来概括:“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死了五个我准备再给你娶五个”。她们(包括仙草和白赵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在她们的眼中,男人是天。女人,作为‘人’的意义是不存在的,她只是作为一个性别的符号而存在着。
仙草对白家是有功之臣,那是因为她接二连三地为白家生下三个儿子。白嘉轩赤裸裸的表达了妻子只有为他传宗接代才能赢得的赞赏:“你给白家立功了,白家几辈子都是单崩儿。我有三个儿子了,鹿子霖——俩,那女人这两年不见生,大概腰干了?”这里仙草的功劳成了白嘉轩炫耀的资本,而仙草得到的只是些许的赞扬,这样她也很开心,她知道作为一个女人她应该满足了。仙草操劳了一辈子,却为了陪伴丈夫而染上了瘟疫。仙草死了,带着二寸薄板离开了她深爱的这个家,她是中国传统好女人的代表,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而这丝毫也不能改变她对男性的依附。
抬进白家的八位女性,不管是匆匆了其一生的六位短命的白嘉轩媳妇,还是为白家传宗接代立过汗马功劳的吴仙草和白赵氏,应该说是中华民族妇女“美”的代表,她们恪守传统的妇道,做着传统道德与宗法制度规定她们应该做的事,但最终还是属于黄土,埋没于地下,这是一群依附于男人而生存的女性。
二﹑折断翅膀的蝴蝶
《诗经·氓》中给我们描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弃妇,而在《白鹿原》中,鹿兆鹏的媳妇——鹿冷氏也是这样一个形象。鹿家和冷家定亲本来只是两家人利益的相互依存,而儿女则成了这依存中的砝码,他们没有自我选择对象的权利,有的只是服从。鹿冷氏是这种文化下的牺牲品,鹿兆鹏的抛弃让他成为“活寡妇”,然而她并没有服从直至生命的结束,而是最后以发疯这一种变相的方式来反抗。
由希望到盼望,由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再到绝望,一个女性承受这么多已是奇迹。但任何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何况她这样一个年轻的女性。发疯成了鹿冷氏发泄内心欲望的惟一途径。只有这样她不用在意自己的言行,不用考虑别人的想法,不用在乎传统礼教,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无顾忌的做出放松自己的事情。在她的“疯言疯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我有男人跟没男人一样守活寡。我没男人我守活寡还能掐个贞节牌,我有男人守活寡图个啥?”独守空房的她无力控制自我,只能借助发疯来成全自己,以发疯来表示对丈夫和家庭的不满,可悲而无法的选择。这是对传统好女子形象的颠覆,也是她独有的反抗形式。她渴望幸福,但幸福没有临幸她。“麦草事件”是她对公公非礼的嘲讽又是她自己走向无底深渊的转折。公公送她一句“你才是吃草的畜生”,使她彻底的毁灭了。鹿冷氏的发疯是她自我解脱的表现,同时也是她内心觉醒的体现,虽说她的这种觉醒是在无意识状态下的,但相比白嘉轩那几位早夭的媳妇,她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和鹿冷氏一样在生命尽头觉醒的还有白孝文的妻子大姐儿。这位引导白孝文成为一个“男人”的女性,也没有逃离被抛弃的命运,她是被丈夫与夫家都抛弃了的女人,在大灾之年饿死。对于白孝文而言,她只是“纺线织布缝衣做饭要娃”的工具;对白家而言,她是儿子的媳妇,因为儿子败家,所以她要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妇道约束。而大姐儿临死时质问白嘉轩道“爸,我进咱屋多年了,勤咧懒咧瞎咧好咧你都看见。我想过这想过那,独独没想过我会饿死……”表明了她对不公平命运的反驳,虽然这个呻吟很微弱,但她觉醒了。她以一个传统好女人要求自己,但得到的却是传统的戕害。她的质问,道出了几千年女性的悲哀,也正说明了她生命意识的觉醒。 三、叛逆的精灵
如果以“好女人”和“坏女人”来评定《白鹿原》中的女性的话,前面提到的女性无疑是传统的好女人,她们与白鹿原的礼教构成了和谐的社会氛围。而小娥的出现则把这种和谐打破了,她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是完全背离传统的。
小娥是美丽的,“小女人正在窗前梳理头发,黑黝黝的头发从肩头拢到胸前,像一条闪光的黑缎。小女人举着木梳从头顶拢梳得时候,宽宽的衣袖就倒将到肩胛处,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人”所要的只是生活的公平和爱情的满足。生活是会作弄人的,她生在那个时代就决定了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小娥的身份只是郭举人的妾,她有一个可以做爷爷的“名义”丈夫,这让她一出场就注定了悲剧。在郭家她除了做饭,为郭举人夫妇提尿盆外,还是男人返老还童的“泡枣”工具。
黑娃的出现,更进一步激发了她对屈辱命运反抗的意志和愿望。她在和黑娃偷偷相会中自然产生和黑娃厮守的美好愿望,“我看咱俩偷空跑了,跑的远远的地方,哪怕讨吃要喝我都不嫌,只要有你兄弟日夜跟我在一搭……”
然而,“仁义白鹿村”是绝对容不下她这个犯了“七出”的女人。在人们的心中她是堕落,不正经的代名词。所以,她进不了祠堂叩拜祖宗,甚至偌大一个白鹿村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只能住在村外的寒窑,但这些她都不在乎。她不嫌窑洞破烂,家境贫寒,对黑娃说:“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愿”,只要过一个正常女人的生活,虽说这只是短暂的幸福和欢愉。农运失败后,黑娃逃亡在外,小娥失去了她的精神支柱。她不相信命运,为了救黑娃,她不得不去求鹿子霖,鹿子霖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她成为了鹿子霖泄欲的工具。她没权、没钱,求情的惟一贿赂方式只有性,而正是性让田小娥的形象更为鲜明。小娥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人,纵然她被鹿子霖所利用,在她看来这种报复是有利于自己的。小娥是善良的,白孝文受到祠堂族规枣刺的刷打,她因为助纣为虐遭受良心的谴责,她知道“我这是真正地害了一回人啦!”
如果说小娥的反抗是肉欲的,感性的话,那么白灵的反抗则是理性的,深远的。这个伴随着百灵鸟的叫声出生的女子,注定了她与白鹿原其他女性不同的命运。白灵是村里第一个进私塾读书的女子。读完私塾后,她以死相逼换取了去县城上学的权利。对于爱情,她不相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动而果断地结束了一段本不属于自己的婚姻。
白灵是一位具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这不仅表现在她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上,更在于她对理想的不懈努力上,她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先入国民党,再投共产党,因为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而改变,她独立地思考,冷静地分析。为了自己的理想,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作者单位:贵州织金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