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教育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创新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地位。随着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教育定位于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数学 兴趣 意识 培养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目前的教育来看,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我们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知识、处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从而使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爆发,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教师应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判断并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结果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能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验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变形,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有疑问才会去思考。有疑问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要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培养和发挥。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流畅力、变通力、精致力、敏觉力和独创力,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从自身认识经验中获得;二是由有经验者给予方法指导而获得;三是从教育教学的训练中获得。其中,以教育教学中的训练为最有效的方法,且主要应从以下入手:
1.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支撑点,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基点和起点。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空中楼阁地去创造一个创新教育,而是要通过对传统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以及运用有效方式向学生传授有效知识来实现。
2.多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不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甚至于被扼杀。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标新立异”。“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
总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我们的数学课堂抓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当前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下庄中学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数学 兴趣 意识 培养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目前的教育来看,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我们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知识、处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从而使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爆发,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教师应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判断并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结果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能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验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变形,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有疑问才会去思考。有疑问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要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培养和发挥。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流畅力、变通力、精致力、敏觉力和独创力,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从自身认识经验中获得;二是由有经验者给予方法指导而获得;三是从教育教学的训练中获得。其中,以教育教学中的训练为最有效的方法,且主要应从以下入手:
1.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支撑点,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基点和起点。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空中楼阁地去创造一个创新教育,而是要通过对传统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以及运用有效方式向学生传授有效知识来实现。
2.多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不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甚至于被扼杀。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标新立异”。“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
总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我们的数学课堂抓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当前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下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