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今天重新提出"我们"的价值观?现在讲的"我们"跟以前讲的"我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非常强调群体的,有的学者称之为"群体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建构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能讲"我们"或"大我",不能讲"我".有时候讲到"我",也只是一个卑微的、必须不断"斗私批修"的"小我".
那么,如何重塑“我们”的价值观?前面很多专家讲到要增进认同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社区的认同感,这是重塑“我们”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一个目前鱼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但这也是重塑“我们”价值观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尚未完成现代性转变的情况下。从杭州的实践来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增进公民参与。通过综合考评搭建了一个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平台。早在2000年的时候,杭州市就开展了让人民群众来评议政府工作的活动,叫“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发动社会上九大层面的近15000名代表,对党政机关各个部门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进行投票,每年评出满意单位和不满意单位。2005年,又把满意、不满意评选和以往对各单位工作目标的考核、领导考评结合起来,实施了综合考核评价。在这个综合考评当中,社会评价占了50%的权重,这个权重非常大,体现了综合考评“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的核心价值。将收到的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都在上万条。对这些建议、意见,组织专人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形成一个年度社会评价意见报告,为市委、市政府下一年度的施政提供民意依据,开发布;真研究,同时,把上万条具体意见分解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并向社会公要求他们认积极整改,对其中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必须列为重点整改目标,向社会公示,年底时还要把整改结果在媒体和网站上公布,让老百姓再评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评价-整改-反馈”循环往复的绩效持续改进机制,让参与者觉得这种参与是有结果、有反馈、有价值的,从而吸引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对政府的监督中来,促使政府积极回应民众诉求,不断改进工作,及时有效地去解决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