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原始文化的复兴是现当代西方艺术的重要特征 , 代表了西方人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商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巨大冲击的精神反应。 高更是这一世界艺术潮流的突出先行者。
关键词:原始文化的复兴;高更;先行者
在现当代艺术的长廊中 , 原始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高更、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夏加尔… …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从原始文化或儿童天性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原始古风和稚拙的儿童式绘画在现当代艺术中别开生面 , 使人的耳目为之一新。 原始文化在艺术中蓬勃兴起 , 代表了西方人对资本主义工业化、 商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巨大冲击的一种精神反应。 在西方的文明发展史上 , 农业文化虽然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和近代人文主义初期的种种变化 , 但是其根基从来没有被摧毁过。 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商品生产和科技经济最终斩断了人与自然相连的脐带 , 挖掉了农业自然经济安身立命的基础 , 隔绝了人与人相互沟通的真正属人的关系。个体不仅成了在劫难逃的 “空中飞人” , 而且成了精神世界崩溃的文化工业的副产品。 一种旷古罕见的异化状态威胁着貌似自由的现代人。正如小孩遇到危难时喊爹叫娘一样 , 人类在本体存在行将灭顶之际 , 同样抓住原始文化以求更生。 在文明演变的历史中 , 不少哲人智者曾在社会危机时期从原始文化中挖掘应急的经验良方 , 或者寻求哪怕是一时一刻的精神寄托。这一次西方人面临的是人类亘古未遇的重大的历史转折 , 何去何从的问题已失去了传统理性的指导 , 原始文化、 特别是原始艺术成了西方人可依傍的一根救命索。寻找失落的世界 ,一直到洪荒远古 , 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家救危图存的挣扎 , 或曰再造文化的重大行动。艺术家的原始风格应该唤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反思: 既然人类从第一次扑朔迷离的原始文化中找到了文明的出路 , 当今人类艰难竭蹶 , 为什么不可以从原始先民的开拓精神中获得启发? 我认为 , 西方现当代艺术家在寻找人类童年世界的上下求索之际 , 已经向这个异化的社会摆开了另一个战场。 又一种张力在艺术与现代社会之间形成。让我们先从高更谈起。而且探索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原始遗风 , 也只得从这位先行者入手。
高更是上个世纪最杰出的原始风情艺术家 , 也是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中挖掘原始文化的先驱人物。 他与塞尚和凡高一样 , 在后印象派中留下过足迹。 但是象征韵味十足的原始情调 , 无疑是他永恒的艺术价值所在。高更的一生跌宕起伏 , 经历颇为曲折。 他生于 “六月革命” 后的巴黎。 父亲是一家报纸的总编辑 , 因担心革命形势对他不利 , 带领全家前往秘鲁。 母亲是南美洲的土著人 , 这对高更以后的人生选择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年幼时便随父母远渡重洋 , 浩瀚而神秘的大海 , 父亲死于航海途中 , 海葬仪式 , 秘鲁的异国风情 , 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一切都注定他以后与西方工业文化背道而驰 , 并无限地追求奇异的原始文化。
他是一个为艺术不顾一切的人。 想当画家 , 放弃了收入可观的股票生涯。 穷困潦倒 , 不得不靠贴海报糊口 , 后来又到巴拿马做过挖运河的工人。 坎坷的人生 , 并没有阻挡住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与众不同的家世 , 漂泊异域的经历 , 磨砺了他对奇特蛮荒的兴趣 , 对古埃及、古希腊、 波斯、 日本、 柬埔寨等异国文明的爱好 , 陶冶了他的艺术气质。
高更学画之时 , 深受塞尚、皮沙罗、马奈、德加、雷诺瓦等人的影响 , 但是逐渐就摆脱了对这些人的模仿。 他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到天真烂漫的儿童身上。 儿童的难以捉摸的动态和情绪如同对高更的挑战。他为儿女们所作的 《睡梦图》 ( 1882) 采用了神秘的符号和玩具 , 暗示儿童在梦境中无边无际的幻想。他曾经有一个温暖富裕的家庭 , 过着舒适惬意的城市生活 ,能使他汲取灵感的地方非常有限。 从童心中发现人类的原始天性 , 可以说是高更天资超脱之处。 但是真正使他进入原始世界的动因是生意的挫折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1882年 , 高更的股票行濒临倒闭。他索性改行 , 做了職业画家。但是不论在巴黎、 鲁昂 ,还是在哥本哈根 , 高更处处碰壁。 工商业繁华的大都市伤透了他的心。 他不止一次想上吊自杀。当时在画坛走红的是印象派。落魄的经历出奇地增长了他对印象派的反感。在他看来 , 印象派只追求肉眼所见 , 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大脑的神秘思维。 对印象派教条的藐视 , 促使他下决心走极端 , 从原始质朴的文化环境中去发现线条和色彩中所隐藏的奥妙。 1886年的布列塔尼之行 , 是他对文明社会的第一次逃遁 , 也是他对原始文化的第一次实地探索。 布列塔尼是法国原始遗迹丰富、 神秘气氛浓厚的地区。 在那里他初次尝到了原始纯真的甜头。 古老的原始气息 , 质朴的乡间风俗 , 美丽的农家姑娘和奇特的传统服饰 , 给他的创作注入了神奇的生命力。 他在这个时期的图画、 陶塑和木雕 , 显然比过去的作品要出色得多。 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喜爱布列塔尼 , 因为它充满了原始的野性。我的木屐叩击石砖发出的声音空洞、 深远而又清脆 , 那就是我画中所要寻找的音符。”他和贝尔纳共创的 “综合象征” 艺术 , 就是出自他两人在布列塔尼切磋和 “磨擦” 的结果。
高更真正的原始梦幻是他的马提尼克岛之行。 马提尼克是法国的属地。 热带的植物 , 土著的风情 , 黑女人的肤色与迷人的姿态 , 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他在这个岛上才感觉到了高更之为高更。 虽然这一阶段的风景和人物画过分地美化了西方人幻想中的这块 “人间乐园” (如 《采芒果》 ) , 但是高更关于自己在 “马提尼克获得了决定性的经验” 的看法大致上是中肯的。
看凡高的作品 , 让人体会到电光火石般的激情 , 感受到玉石俱焚的哀痛。看高更的作品 ,如同随赤松子云游 , 阅尽世界沧桑 , 悟得生命真谛。 前者透露出了来自天性的善 , 后者展示了返朴归真的美。 他们两人的作品 , 在人类文化史上竖起了两块丰碑 , 让那些矫揉造作者的作品黯然失色。他们的行藏 , 是近现代艺术连接处的界标 , 为浑浑噩噩的西方人提神醒脾。在现代主义艺术家当中 , 很少有人象他们两人那样 , 痴到为艺术甘愿献出一切的地步。 他们在追求原始纯真的方面毕竟开了先河,原始艺术的复兴就是从他们开始。
关键词:原始文化的复兴;高更;先行者
在现当代艺术的长廊中 , 原始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高更、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夏加尔… …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从原始文化或儿童天性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原始古风和稚拙的儿童式绘画在现当代艺术中别开生面 , 使人的耳目为之一新。 原始文化在艺术中蓬勃兴起 , 代表了西方人对资本主义工业化、 商业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巨大冲击的一种精神反应。 在西方的文明发展史上 , 农业文化虽然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和近代人文主义初期的种种变化 , 但是其根基从来没有被摧毁过。 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商品生产和科技经济最终斩断了人与自然相连的脐带 , 挖掉了农业自然经济安身立命的基础 , 隔绝了人与人相互沟通的真正属人的关系。个体不仅成了在劫难逃的 “空中飞人” , 而且成了精神世界崩溃的文化工业的副产品。 一种旷古罕见的异化状态威胁着貌似自由的现代人。正如小孩遇到危难时喊爹叫娘一样 , 人类在本体存在行将灭顶之际 , 同样抓住原始文化以求更生。 在文明演变的历史中 , 不少哲人智者曾在社会危机时期从原始文化中挖掘应急的经验良方 , 或者寻求哪怕是一时一刻的精神寄托。这一次西方人面临的是人类亘古未遇的重大的历史转折 , 何去何从的问题已失去了传统理性的指导 , 原始文化、 特别是原始艺术成了西方人可依傍的一根救命索。寻找失落的世界 ,一直到洪荒远古 , 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家救危图存的挣扎 , 或曰再造文化的重大行动。艺术家的原始风格应该唤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反思: 既然人类从第一次扑朔迷离的原始文化中找到了文明的出路 , 当今人类艰难竭蹶 , 为什么不可以从原始先民的开拓精神中获得启发? 我认为 , 西方现当代艺术家在寻找人类童年世界的上下求索之际 , 已经向这个异化的社会摆开了另一个战场。 又一种张力在艺术与现代社会之间形成。让我们先从高更谈起。而且探索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原始遗风 , 也只得从这位先行者入手。
高更是上个世纪最杰出的原始风情艺术家 , 也是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中挖掘原始文化的先驱人物。 他与塞尚和凡高一样 , 在后印象派中留下过足迹。 但是象征韵味十足的原始情调 , 无疑是他永恒的艺术价值所在。高更的一生跌宕起伏 , 经历颇为曲折。 他生于 “六月革命” 后的巴黎。 父亲是一家报纸的总编辑 , 因担心革命形势对他不利 , 带领全家前往秘鲁。 母亲是南美洲的土著人 , 这对高更以后的人生选择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年幼时便随父母远渡重洋 , 浩瀚而神秘的大海 , 父亲死于航海途中 , 海葬仪式 , 秘鲁的异国风情 , 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一切都注定他以后与西方工业文化背道而驰 , 并无限地追求奇异的原始文化。
他是一个为艺术不顾一切的人。 想当画家 , 放弃了收入可观的股票生涯。 穷困潦倒 , 不得不靠贴海报糊口 , 后来又到巴拿马做过挖运河的工人。 坎坷的人生 , 并没有阻挡住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与众不同的家世 , 漂泊异域的经历 , 磨砺了他对奇特蛮荒的兴趣 , 对古埃及、古希腊、 波斯、 日本、 柬埔寨等异国文明的爱好 , 陶冶了他的艺术气质。
高更学画之时 , 深受塞尚、皮沙罗、马奈、德加、雷诺瓦等人的影响 , 但是逐渐就摆脱了对这些人的模仿。 他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到天真烂漫的儿童身上。 儿童的难以捉摸的动态和情绪如同对高更的挑战。他为儿女们所作的 《睡梦图》 ( 1882) 采用了神秘的符号和玩具 , 暗示儿童在梦境中无边无际的幻想。他曾经有一个温暖富裕的家庭 , 过着舒适惬意的城市生活 ,能使他汲取灵感的地方非常有限。 从童心中发现人类的原始天性 , 可以说是高更天资超脱之处。 但是真正使他进入原始世界的动因是生意的挫折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1882年 , 高更的股票行濒临倒闭。他索性改行 , 做了職业画家。但是不论在巴黎、 鲁昂 ,还是在哥本哈根 , 高更处处碰壁。 工商业繁华的大都市伤透了他的心。 他不止一次想上吊自杀。当时在画坛走红的是印象派。落魄的经历出奇地增长了他对印象派的反感。在他看来 , 印象派只追求肉眼所见 , 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大脑的神秘思维。 对印象派教条的藐视 , 促使他下决心走极端 , 从原始质朴的文化环境中去发现线条和色彩中所隐藏的奥妙。 1886年的布列塔尼之行 , 是他对文明社会的第一次逃遁 , 也是他对原始文化的第一次实地探索。 布列塔尼是法国原始遗迹丰富、 神秘气氛浓厚的地区。 在那里他初次尝到了原始纯真的甜头。 古老的原始气息 , 质朴的乡间风俗 , 美丽的农家姑娘和奇特的传统服饰 , 给他的创作注入了神奇的生命力。 他在这个时期的图画、 陶塑和木雕 , 显然比过去的作品要出色得多。 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喜爱布列塔尼 , 因为它充满了原始的野性。我的木屐叩击石砖发出的声音空洞、 深远而又清脆 , 那就是我画中所要寻找的音符。”他和贝尔纳共创的 “综合象征” 艺术 , 就是出自他两人在布列塔尼切磋和 “磨擦” 的结果。
高更真正的原始梦幻是他的马提尼克岛之行。 马提尼克是法国的属地。 热带的植物 , 土著的风情 , 黑女人的肤色与迷人的姿态 , 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他在这个岛上才感觉到了高更之为高更。 虽然这一阶段的风景和人物画过分地美化了西方人幻想中的这块 “人间乐园” (如 《采芒果》 ) , 但是高更关于自己在 “马提尼克获得了决定性的经验” 的看法大致上是中肯的。
看凡高的作品 , 让人体会到电光火石般的激情 , 感受到玉石俱焚的哀痛。看高更的作品 ,如同随赤松子云游 , 阅尽世界沧桑 , 悟得生命真谛。 前者透露出了来自天性的善 , 后者展示了返朴归真的美。 他们两人的作品 , 在人类文化史上竖起了两块丰碑 , 让那些矫揉造作者的作品黯然失色。他们的行藏 , 是近现代艺术连接处的界标 , 为浑浑噩噩的西方人提神醒脾。在现代主义艺术家当中 , 很少有人象他们两人那样 , 痴到为艺术甘愿献出一切的地步。 他们在追求原始纯真的方面毕竟开了先河,原始艺术的复兴就是从他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