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茶”“以学生为本”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课程 改革 数学 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已刻不容缓。根据自己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实施兴趣教学,搞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巧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在课堂导入时巧设情景,将学生带人情景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只小鸟,想不想看呀?”“想看。”“小鸟送给我们五封信,每封信都有3道题,答对了,就有一只小鸟飞出来,怎么样!同学们赶快抢答吧!”我出示口算卡片(几道连加、连减复习题),学生每答对3道题就会有一只“小鸟”飞出来,我把“小鸟”贴在黑板上……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师生演示,动手操作,诱发兴趣。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我校提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每堂课必须要动手。如我在教学“2 3”这一节时,先投影了两只小燕儿,再投影三只从远处飞来的小燕儿,然后抽拉活动片,化静为动,形象具体。这时问:“一共有几只小燕儿?”学生有了现场观察,思维非常活跃,因而脱口而出:“2 3等于5只。”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经过割补平移后,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获得了成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所以我们要想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从所担学科的特点出发,鼓励学生每堂课都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和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真正做到“课进行,趣更浓”。
3.巧设问题,启发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方面精心设计疑问,抓住学生“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时机进行启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刚今年已经12岁了,可他只过了4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感到困惑,迫切需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求知的积极性高涨,我很容易的进行了这一节新课的教学。当学生对平年、闰年的知识有所了解后,我随机又问:几月几日是小刚的生日?一年十二个月中,哪个月的天数较特殊?这组问题步步深入,引发学生开阔思路,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4.练习巩固,激发兴趣。数学技能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像跳绳、踢毽子一样,是通过“练”才能掌握的。单调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在组织课堂练习时,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抢答、开火车、打手势、找朋友、夺智慧星等;实践证明,这些大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训练,能促进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得主动,可课堂练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灵活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能让学生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进而有效的促进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如在教《认识东南西北》这一节时,我结合实际提出了三个问题:1、指出你的东南西北各坐的是哪位同学?2、指出你的教室外东南西北都有什么?3、指出你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这样的设计融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让学生把目光转向生活,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其次,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真实的。例如,在《年月日》一课教学时,课一开始我就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学生1:一年有十二个月。
学生2:每月的天数可能是28天、29天、30天、31天。
学生3: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教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1: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
学生2:为什么7、8两个月都是31天?
学生3:什么是闰年?
年月日的知识,学生们虽然多少都知道一些,但却是零散的、模糊的,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一边查资料,一边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向他们寻求教法,最后确定了以上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概括、尝试和质疑。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把真实的想法都说了出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这一主体,教师要善于创设充满生机的教学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课程 改革 数学 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已刻不容缓。根据自己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实施兴趣教学,搞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巧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在课堂导入时巧设情景,将学生带人情景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只小鸟,想不想看呀?”“想看。”“小鸟送给我们五封信,每封信都有3道题,答对了,就有一只小鸟飞出来,怎么样!同学们赶快抢答吧!”我出示口算卡片(几道连加、连减复习题),学生每答对3道题就会有一只“小鸟”飞出来,我把“小鸟”贴在黑板上……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师生演示,动手操作,诱发兴趣。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我校提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每堂课必须要动手。如我在教学“2 3”这一节时,先投影了两只小燕儿,再投影三只从远处飞来的小燕儿,然后抽拉活动片,化静为动,形象具体。这时问:“一共有几只小燕儿?”学生有了现场观察,思维非常活跃,因而脱口而出:“2 3等于5只。”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经过割补平移后,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获得了成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所以我们要想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从所担学科的特点出发,鼓励学生每堂课都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和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真正做到“课进行,趣更浓”。
3.巧设问题,启发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方面精心设计疑问,抓住学生“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时机进行启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刚今年已经12岁了,可他只过了4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感到困惑,迫切需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求知的积极性高涨,我很容易的进行了这一节新课的教学。当学生对平年、闰年的知识有所了解后,我随机又问:几月几日是小刚的生日?一年十二个月中,哪个月的天数较特殊?这组问题步步深入,引发学生开阔思路,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4.练习巩固,激发兴趣。数学技能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像跳绳、踢毽子一样,是通过“练”才能掌握的。单调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在组织课堂练习时,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抢答、开火车、打手势、找朋友、夺智慧星等;实践证明,这些大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训练,能促进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得主动,可课堂练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灵活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能让学生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进而有效的促进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如在教《认识东南西北》这一节时,我结合实际提出了三个问题:1、指出你的东南西北各坐的是哪位同学?2、指出你的教室外东南西北都有什么?3、指出你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这样的设计融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让学生把目光转向生活,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其次,学生的思维应该是真实的。例如,在《年月日》一课教学时,课一开始我就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学生1:一年有十二个月。
学生2:每月的天数可能是28天、29天、30天、31天。
学生3: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教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1: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
学生2:为什么7、8两个月都是31天?
学生3:什么是闰年?
年月日的知识,学生们虽然多少都知道一些,但却是零散的、模糊的,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一边查资料,一边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向他们寻求教法,最后确定了以上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概括、尝试和质疑。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把真实的想法都说了出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这一主体,教师要善于创设充满生机的教学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