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对话,解读心灵深处的爱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从妈妈生病,爸爸悉心呵护这一平实朴素的日常小事入手,描写父母之间平凡普通的生活点滴,揭示作者对真爱的理解和感悟。文字朴素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让学生理解“爱如茉莉”这一主题,是课文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为此,我展开三重对话,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追问心灵深处的真爱到底为何物。
  一、对话茉莉,挖掘真髓
  阅读教学是一个三方对话的过程,其中文本是基础,教师和学生则是对话主体。针对文本中的关键字眼,教师要多加引导,让学生从中找到文本的精髓。
  《爱如茉莉》,单看题目便能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风,仿佛有淡淡的芬芳扑鼻而来,茉莉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一种花,将爱与茉莉联系起来,这是文章的独特之处。如何让学生体会题眼所表达的魅力,并以此领悟父母之间那平淡的真爱?我从“茉莉”二字入手,对话茉莉,挖掘茉莉的外在美,解读其意蕴。
  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从文本中找到有关茉莉的两处细节描写:(1)“‘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2)“泪眼蒙眬中,那丛丛簇簇的茉莉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娜娜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而且萦萦不去。”
  在这两个细节描写中,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妈妈从来没有说过“爱”这个字眼?为什么我会闻到茉莉的幽香?茉莉的美到底体现在哪里?
  我出示图片,学生看那茉莉的确开得小而文弱,并不起眼,平凡得一如微尘,正如文中所言的“平淡无奇”,但它却洁白纯净,有缕缕幽香,能够钻进人的心中,萦萦不去。如何才能感受到茉莉的美?这样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我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人对你的好,就像这茉莉一样平凡普通,几乎让自己忽略不计?”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有的说,妈妈对自己的爱,就像这茉莉,为自己做饭洗衣,辅导功课,点点滴滴都是爱在开放。也有的学生说,老师对学生的爱,也是那么平凡普通,每天批改作业,讲课备课,解决同学的矛盾,看似不起眼,却开放着爱的花朵。由此学生体会到,茉莉的美,只有心中有爱,懂得真爱的人,才能够欣赏得到,也只有那些心有茉莉的人,才能够将真爱撒播世间,撒播给另一个人。
  通过对茉莉外形和精髓的挖掘,学生理解了文眼的含义,并由此对真爱有了更广泛的认识,拓宽了语文思维。
  二、对话人物,感悟真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与文本对话,并不意味着简单地读课文,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积蓄释放出来,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在世界,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与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从中感悟文本的情感,将其内化。
  在《爱如茉莉》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爸爸关爱妈妈的细节,再找出妈妈关爱爸爸的细节,仔细品读,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
  学生从文本中找到这个句子:“虚弱的妈妈为了不让爸爸担心,所以交代我不要把住院的事情告诉给他,要爸爸出差回来先把饺子吃完。”在这里有个字眼是“虚弱”,用得让人感动,说明妈妈对爸爸的关心是简单的,也是忘我的,不管她有多么虚弱,她心里牵挂的依然是爸爸。
  爸爸“在得知消息后,没有吃我煮出的饺子,直奔医院照顾妈妈”。这里的“直奔”用得更传神,学生由此想象到这样的画面:爸爸风尘仆仆的,还来不及休息吃饭,便一路奔跑,脸上的焦急神情可想而知,甚至能看到他满脸的汗水。从这两处细节,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爱,虽然没有玫瑰的浪漫,却真切而踏实。
  在照顾住院的妈妈这个情节,课文从侧面写爸爸的爱时有个细节——爸爸叮嘱“我”带一束茉莉花给妈妈,这足以证明他很细心地爱着妈妈,他了解妈妈爱什么。正面描写中,“爸爸紧紧握着妈妈的手,不知不觉睡着了”,“紧紧握着”代表爸爸生怕失去妈妈,同时也代表着爸爸对妈妈的鼓励,要她别怕别担心。而妈妈呢?看着爸爸睡着了,不忍心叫醒他,一直保持一个姿势,以至于手臂都麻了。这样的细节传达出爸爸妈妈之间那相互体谅,相互依靠的爱。
  通过对话人物,学生在品味细节,品读词语的同时,不知不觉走入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为下一步的升华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话作者,探寻真谛
  阅读教学不仅是文本对话的双边过程,也是与作者对话的互动过程。在《爱如茉莉》中,作者透过文本传递自己对情感的领悟,其中有一个过渡,一开始妈妈说爱就如那平淡无奇的茉莉,“我”差点笑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而到了文章的结尾,作者却发出感慨:“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为何要反复用“爱如茉莉”来表达呢?其中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此时,学生也正如作者一样,循着来路探寻下去,发现正如文中所说,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不惊天动地,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浪漫的誓言,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牵挂和关爱,虽然微小,却能够像茉莉的幽香那样,浸润人的心田,由此可以知道,真爱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也不需要浪漫的表达,需要的是真心,需要用心地经营,真诚地给予,而这正是作者所要传达的爱的真谛。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德国教育家第思多惠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而这种“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是学生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作为教师,更有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趣中读、在读中思、在思中辨、在辨中乐,从而快乐学习语文,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语文,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  一、激发学习期待,激活潜能 ——“我要读” 
[摘 要]诗文的教学既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又应抓住契机,凸显语用,不可一读而过。教师可从几下几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咀嚼词语,凸显语用;从学生的质疑出发,挖掘信息,直指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拓展阅读,广泛涉猎;从学生的积累出发,说写结合,深入感悟。  [关键词]思辨 词语 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71
《珍珠鸟》是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文中以人与鸟的相处为线索,从害怕到敢于面对,再到和谐共存、相知相伴,达到会心会意的美好境界,由此探讨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再继续深挖,也可推知人与人的关系,可见冯骥才名为写鸟,实为传情达意。他用爱的眼睛,将目光聚焦信赖,追问信赖,实践信赖,实现了人与文的和谐统一,人与鸟的和谐共存。  这篇文章收录在苏教版小学课本中,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学生要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言语灵性只有在采用恩戈麦方式的时候最容易被释放出来。我认为,和小学生最匹配的学习方式是儿童嬉乐模式。下面,我就“儿童嬉乐型”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遵循陌生化原则,提升表达的惊奇度  “妈妈,我不想写日记。”  “为什么?难道你不想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  “我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不就行啦,何必那么麻烦?”  孩子们一开始并不惧怕表达,也不缺乏表达的冲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作业仅仅看做是教学过程的延续和补充,作业设计缺少多样性、选择性、层次性、趣味性,习惯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机械重复、形式单调、“题海战”等现象较严重。那么,如何随着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作业,板块推进课堂教学呢?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板块一: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作业需将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三性”合一,做到既有的放矢,又信马由缰;兴趣为上,
[摘 要]“适当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以别具一格的“记者见面会”的形式展开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氛围活跃,学生思维灵活,十分有效地落实了“适当合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适当合作 记者见面会 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66  “适当合作”是我市2014年新课堂教学改革“指导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内在情感,挖掘蕴含的价值,从而产生独特体验,让课堂情智共生。教学《船长》时,本着“打造个性语文、创生情智课堂”的理念,我以“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为主线贯穿课堂,引导学生个性研读,真切感受人格魅力,展示智慧、深情、动听的语文课堂。  一、初读,触摸语言的生命之美  周一贯老师说阅读的底线是“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
[摘 要]一次失败的作文教学,带来深刻的反思与大胆的尝试。教师可结合苏教版教材及主题单元的文本特点,将习作的训练点进行分解,创设情境,随文练笔;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灵沟通,激发学生“言爱”的欲望,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关键词]因课设练 情动辞发 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85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文章。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  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想比较轻松地突破难点,实现语言“入境”,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儿童的已有认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长句,学用关联词。2.厘清课文形象之间的主
当以超越的眼光解读课文时,我们常常发现每一篇课文总有一个时空的局限。如果我们被文本框定,就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教师和文本的双重权威形成的专断,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把教材当作例子,穿越时空,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语文教学要学会分享,而不能在灌输中形成专断。分享,思维才会产生“核能裂变”;专断,思维会成一潭死水。  [案例举隅]  《读书莫放“拦路虎”》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