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它既蕴涵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又有品德方面的修养,范围非常广泛。面对农村音乐教育师资紧缺,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模式,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设计新型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音乐世界中尽情地畅游。
关键词:农村; 音乐;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6-001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音乐课仍是不被重视的一门学科,属于“小三门”。这些山谷里的野百合渴望春天的阳光,期待音乐的春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农村音乐教育,直面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实施软着落
在广大的农村,家长教育子女还停留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把学好文化课的好坏作为评判学生成绩和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就迫使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教育放在了最底层,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但在执行中,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占用。与此同时,学校在管理上没有建立适当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消极对待。
二、师资配备低标准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音乐教师甚少。音乐课由语、数、外等“主课”教师兼教。还有的代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少数专职教师也随大流,不思进取,对音乐课标置若罔闻。久而久之,不但学生学不到知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和代课教师没什么区别。
三、办学管理轻关注
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如城镇,教学器材和设备的添置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在农村,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不是学音乐的料,学不学音乐,懂不懂音乐,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关系。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音乐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试想,家长都不赞成,学校和老师犯得着动真格吗?因此,音乐课也就沦为“鸡肋”了。
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着手解决农村学校的这些问题;如何转变思想观念,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培养与时俱进的新人,都是我们农村音乐教师应深入思考的。多年音乐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变:
四、调整理念,提高认识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我认为,用音乐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净化思想品质是行之有效的。一方面,作为学校要建立起健全的考评机制,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行动教育,把奖惩落到实处,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当中去。对外,要大力宣传艺术的重要性,让家长的思想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变反对为认可,变赞同为支持。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上好每节音乐课。不能像以前那样把音乐课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两节不专业的“唱歌课”。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抓住课程改革的锲机奋勇前进,才能为农村音乐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五、转变思想,立足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理清专职教师与代课教师的区别,知道自己站在课堂上是干什么的。立足点正确了,目标也就明确了。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吃透两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课时,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摒除满堂灌、满堂唱,提倡合作探究,多方面、多渠道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挥特长,让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我们教师要经常走出去,开展同行听课,评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放任自流,具备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我想,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六、激发兴趣,提升素养
歌德说过:“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人。”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音乐课绝不会是课程表上的装饰,应付检查的幌子,而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演奏家,而是培养学生喜爱音乐,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热爱音乐、亲近音乐。有了审美的愉悦体验,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需要。当他们发现美无处不在时,他们的自我修养也会不断提高,这对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它既蕴涵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又有品德方面的修养,范围非常广泛。面对农村音乐教育师资紧缺,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我们应该要敢于打破传统模式,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设计新型的教育模式,把“山穷水尽”变成“柳暗花明”。我坚信,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春天对这些山谷里的野百合来说不是奢望,他们一定会拥有自己明媚的春天。
关键词:农村; 音乐;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6-001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音乐课仍是不被重视的一门学科,属于“小三门”。这些山谷里的野百合渴望春天的阳光,期待音乐的春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农村音乐教育,直面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实施软着落
在广大的农村,家长教育子女还停留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把学好文化课的好坏作为评判学生成绩和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就迫使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教育放在了最底层,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但在执行中,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占用。与此同时,学校在管理上没有建立适当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消极对待。
二、师资配备低标准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音乐教师甚少。音乐课由语、数、外等“主课”教师兼教。还有的代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少数专职教师也随大流,不思进取,对音乐课标置若罔闻。久而久之,不但学生学不到知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和代课教师没什么区别。
三、办学管理轻关注
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如城镇,教学器材和设备的添置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在农村,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不是学音乐的料,学不学音乐,懂不懂音乐,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关系。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音乐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试想,家长都不赞成,学校和老师犯得着动真格吗?因此,音乐课也就沦为“鸡肋”了。
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着手解决农村学校的这些问题;如何转变思想观念,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培养与时俱进的新人,都是我们农村音乐教师应深入思考的。多年音乐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变:
四、调整理念,提高认识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我认为,用音乐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净化思想品质是行之有效的。一方面,作为学校要建立起健全的考评机制,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行动教育,把奖惩落到实处,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当中去。对外,要大力宣传艺术的重要性,让家长的思想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变反对为认可,变赞同为支持。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上好每节音乐课。不能像以前那样把音乐课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两节不专业的“唱歌课”。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抓住课程改革的锲机奋勇前进,才能为农村音乐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五、转变思想,立足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理清专职教师与代课教师的区别,知道自己站在课堂上是干什么的。立足点正确了,目标也就明确了。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吃透两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课时,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摒除满堂灌、满堂唱,提倡合作探究,多方面、多渠道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挥特长,让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我们教师要经常走出去,开展同行听课,评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把最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放任自流,具备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我想,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六、激发兴趣,提升素养
歌德说过:“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人。”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音乐课绝不会是课程表上的装饰,应付检查的幌子,而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演奏家,而是培养学生喜爱音乐,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热爱音乐、亲近音乐。有了审美的愉悦体验,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需要。当他们发现美无处不在时,他们的自我修养也会不断提高,这对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它既蕴涵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又有品德方面的修养,范围非常广泛。面对农村音乐教育师资紧缺,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我们应该要敢于打破传统模式,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设计新型的教育模式,把“山穷水尽”变成“柳暗花明”。我坚信,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春天对这些山谷里的野百合来说不是奢望,他们一定会拥有自己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