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归因理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有两个重要的主体—学生、教师。怎样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怎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模式。文章通过对韦纳归因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及具体运用。
【关键词】归因理论;教学实践;两个主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8-0234-01
人们在行为之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同的人对其产生的原因的解释或推论会有不同,这就是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因果性解释的过程。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即成败结果一评价一归因一情感一期望一行为或动机,归因起着关键作用,归因(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期望和行为。因此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行为的成败结果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归因。
1 归因理论概述
韦纳是当代最著名的归因理论家,他对归因理论的研究和概括把归因理论推向了研究的顶峰。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中,能力和努力是“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是“外在原因” 。又按“稳定性”维度对四种原因进行了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他认为稳定性和控制性分别对人的动机、情绪和行为起不同作用。他的研究为确定归因方式对动机的影响,对行为的影响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主体—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师教科所李春红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9期上撰文指出,为了引导学生做出适当归因,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了解学生的归因风格特点;②给学生适当的评价;③克服性别偏见;④提供适时适度的帮助指导;⑤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
我们常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要想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目前的归因风格,通过让学生暴露自己归因风格来展示自己對学业成败的解释。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归因的不合理之处,让学生意识到归因的不同,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 正确的归因,可以极大地挖掘和培养他们不曾开发的学习潜能和自信心。对待学生,要采取的是多鼓励、多表扬,从缺点中看到闪光点,保留和爱护他们身上优秀的东西,哪个学生都有可爱之处,个个都不同凡响。学生是好是坏,关键是你怎样看。就像我们看一个盒子,从不同的角度你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渗透“成功源于努力程度”的意识,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成功取决于你努力的程度。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丰硕的果实总是离不开汗水的浇灌”的思想;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就像世界上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要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要做得像别人那么好或比别人更好。要学生相信这句话: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教学内容和考题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出不切实际的归因,从而使学生或丧失自信心或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要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又使他们认识到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正确归因。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合理归因,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强化、积极归因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建立信心,让学生在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中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养成正确归因的思维方式。
3 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主体—老师
归因理论在教育方面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分析研究了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由于师生交往频繁,教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因此,学生的心理归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首先,“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教师的期望水平影响学生的能力感。教师的积极期望能促进学生进步,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其次,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心理归因有影响。在容易完成的任务中,教师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表扬,失败了却很少批评,会使学生将成功归因于“特别努力”,而不是能力。如果教师对在困难任务中失败的学生提出批评,则学生可能做出“能力强、不该失败”的归因。再次,教师的情绪影响学生归因。教师对学生成败的归因通过情绪反馈给学生,并作为归因线索引起学生情绪共鸣从而影响其归因。当学生从教师情绪反应中获得自己成功的信息,受到鼓舞,会作出积极归因。教师把失败归于学生能力差,并伴有同情和原谅的情绪反馈,反而促使学生作出自我努力不够的归因,产生羞愧,这既保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又促使其更加努力学习。
所以,教师应该学习用归因理论的模式,来分析学生和教学目标以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教师要善用回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使学生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春虹 . 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
[2] 李新宇. 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4
[3] 周小珠 . 浅谈归因理论与课堂教学 . 教育与职业2008 .3
[4]宫 丽 . 归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科学
【关键词】归因理论;教学实践;两个主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8-0234-01
人们在行为之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同的人对其产生的原因的解释或推论会有不同,这就是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因果性解释的过程。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即成败结果一评价一归因一情感一期望一行为或动机,归因起着关键作用,归因(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期望和行为。因此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行为的成败结果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归因。
1 归因理论概述
韦纳是当代最著名的归因理论家,他对归因理论的研究和概括把归因理论推向了研究的顶峰。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中,能力和努力是“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是“外在原因” 。又按“稳定性”维度对四种原因进行了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他认为稳定性和控制性分别对人的动机、情绪和行为起不同作用。他的研究为确定归因方式对动机的影响,对行为的影响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主体—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师教科所李春红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9期上撰文指出,为了引导学生做出适当归因,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了解学生的归因风格特点;②给学生适当的评价;③克服性别偏见;④提供适时适度的帮助指导;⑤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
我们常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要想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目前的归因风格,通过让学生暴露自己归因风格来展示自己對学业成败的解释。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归因的不合理之处,让学生意识到归因的不同,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 正确的归因,可以极大地挖掘和培养他们不曾开发的学习潜能和自信心。对待学生,要采取的是多鼓励、多表扬,从缺点中看到闪光点,保留和爱护他们身上优秀的东西,哪个学生都有可爱之处,个个都不同凡响。学生是好是坏,关键是你怎样看。就像我们看一个盒子,从不同的角度你就会有不同的发现;渗透“成功源于努力程度”的意识,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成功取决于你努力的程度。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丰硕的果实总是离不开汗水的浇灌”的思想;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就像世界上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要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要做得像别人那么好或比别人更好。要学生相信这句话: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教学内容和考题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出不切实际的归因,从而使学生或丧失自信心或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要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又使他们认识到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正确归因。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合理归因,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强化、积极归因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建立信心,让学生在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中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养成正确归因的思维方式。
3 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主体—老师
归因理论在教育方面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分析研究了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由于师生交往频繁,教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因此,学生的心理归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首先,“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教师的期望水平影响学生的能力感。教师的积极期望能促进学生进步,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其次,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心理归因有影响。在容易完成的任务中,教师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表扬,失败了却很少批评,会使学生将成功归因于“特别努力”,而不是能力。如果教师对在困难任务中失败的学生提出批评,则学生可能做出“能力强、不该失败”的归因。再次,教师的情绪影响学生归因。教师对学生成败的归因通过情绪反馈给学生,并作为归因线索引起学生情绪共鸣从而影响其归因。当学生从教师情绪反应中获得自己成功的信息,受到鼓舞,会作出积极归因。教师把失败归于学生能力差,并伴有同情和原谅的情绪反馈,反而促使学生作出自我努力不够的归因,产生羞愧,这既保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又促使其更加努力学习。
所以,教师应该学习用归因理论的模式,来分析学生和教学目标以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教师要善用回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使学生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春虹 . 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
[2] 李新宇. 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4
[3] 周小珠 . 浅谈归因理论与课堂教学 . 教育与职业2008 .3
[4]宫 丽 . 归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