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美术作品作为民间文化观念的一种直观表现形式,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造型的艺术设计原理只是反映出各个地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地理位置的特色,而真实存在的艺术作品才是最直接的感官冲击,给人留下强烈且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是劳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艺术,是以满足民间生活,美化民间生活环境为目的创造出来的美术,劳动人民用最简单的工具和随处可见的材料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期盼,
一、造型的艺术特征
民间美术造型的象征性特征是民间美术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造型的特征性长期受到民间民俗的影响,所以象性文化一直遍及古今,比如谐音取义,符号化等多种表现手法。民间美术造型大多数是用常见的动物、植物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比如:在民间的刺绣中常常绣一对鸳鸯来表达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年夜饭上总有一道菜叫年年有“鱼”,家里门口的匾额上雕刻蝙蝠寓意五福临门,还有万事如意、鲤鱼跳龙门等等,这些吉祥的祝福在民间美术作品总比比皆是,而且也被运用在年画、风筝、刺绣、等不同的民间美术中。
民间美术的造型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把民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劳动生产、节日风俗等交叉进美术作品中,使得民间生活与民间美术作品紧紧相连,从民间美术作品中不仅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样也体现出民间艺人朴素纯真的审美情趣。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不仅仅是意象性的造型,还是特殊意义上的感性形象,这些艺术品的感性形象是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延续性和集体性,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集体认同。
二、造型的思维观念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劳动人民创作的,以丰富民间活动和满足民间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而创造的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相对于宫廷美术而言,没有宫廷美术的端庄,隆重,但是宫廷美术的设计和建造者却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所以宫廷美术也是民间艺人的作品,它与民间美术息息相关。
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受过教育和文化修养的熏陶,但是他们却有着生活艰辛的体验,他们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存下去的期盼,他们不但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和不公平的对待还要受到天气自然灾害等,但是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期待,当他们把这种饱满的情绪表达到作品上,立刻给作品注入新的活力。比如窗花、风筝、剪纸,这些最平常的民间美術作品却把他们对第二年的期待和愿望表现的淋淋尽致。其实老百姓们并不了解什么艺术的创造思维和表达方式,他们只是把敏感的捕捉了事物的外在特征,再联系生活和想象,将客观事物输入他们的情感欲望,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加强烈的表达他们的真心感受。再比如民间风俗画的题材中大多数是去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有节日庆祝活动,社会风俗场景,现实生活中劳动的场景,但是再现在风俗画中又是另一番感受,而且这种以现实生活为主的年画出自民间艺人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表现了周围的生活和风土人情,深受人们所喜爱。
三、造型的色彩搭配
民间美术作品是劳动人民从日常生活、自然环境中得到的灵感,作品的颜色自然也是从大自然中而来,大自然中都是纯度比较高的颜色,但越是纯度高、色彩鲜艳,越是让人感到视觉上的冲击,给人一种火热的激情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中国的民间年画是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充分表达了民众对于向往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看到民间年画的色彩都是欢天喜地,颜色对比强烈的,而且不但热情鲜艳还充满吉祥祝愿。民间年画给人总体的色彩印象几乎是鲜艳夺目、对比强烈,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而这些纯度高的颜色便显出吉祥喜庆的欢乐氛围。
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总是保持着一种尊重和崇尚,因此再进行色彩的设计过程中也是推崇古为今用的设计理念,但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对各种各样的图案和色彩进行创新优化,比如民间刺绣就是通过浓淡相宜的色彩设计在整个作品中表现出和谐、协调、统一的设色法,作品的色彩是最重要的视觉传达要素,起着先声夺人的视觉效果,正确的运用色彩让传统文化得以继承,设计者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当下人们的审美取向,一方面要做到充分的容纳传统文化色彩设计精华,另一方面又要立足于新刺绣饰品的发展,把当代设计元素和现代色彩溶于其中。
四、造型的生活之美
民间美术是人们满足生存的造物艺术,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求,要生存就必须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需要与大自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从而进行生产劳动,创造出生活中需要的各种产品。这种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是人类成为高级物种后为生存,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这是人类存在的普遍特征。
广大劳动人民为了生存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而且这样的生产工具所用到的材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并且人们并没有仅仅满足工具的实用性,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考虑美观。日复一日的更新与创作把一个普通的劳动工具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艺术品,让工具不但具有了实用性还具有了美观性。民间美术把人视为主体,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从而在创造艺术品的同时也注重人的内心情感,所以很多美术作品的造型和选题都是为了求得平安顺遂,阖家欢乐。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就在这样不断的变化与革新中产生了不可分离的关系,民间美术的创造是一种真诚、美好的艺术创造,这种艺术创造就是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才使得民间美术的创造遍及了生活的各个角落。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邓福星.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中国民间美术造型 .左汉中.湖南美术出版社
[3]也谈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闫小荣 .姜凤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4]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唐家路.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是劳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艺术,是以满足民间生活,美化民间生活环境为目的创造出来的美术,劳动人民用最简单的工具和随处可见的材料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期盼,
一、造型的艺术特征
民间美术造型的象征性特征是民间美术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造型的特征性长期受到民间民俗的影响,所以象性文化一直遍及古今,比如谐音取义,符号化等多种表现手法。民间美术造型大多数是用常见的动物、植物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比如:在民间的刺绣中常常绣一对鸳鸯来表达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年夜饭上总有一道菜叫年年有“鱼”,家里门口的匾额上雕刻蝙蝠寓意五福临门,还有万事如意、鲤鱼跳龙门等等,这些吉祥的祝福在民间美术作品总比比皆是,而且也被运用在年画、风筝、刺绣、等不同的民间美术中。
民间美术的造型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把民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劳动生产、节日风俗等交叉进美术作品中,使得民间生活与民间美术作品紧紧相连,从民间美术作品中不仅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样也体现出民间艺人朴素纯真的审美情趣。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不仅仅是意象性的造型,还是特殊意义上的感性形象,这些艺术品的感性形象是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延续性和集体性,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集体认同。
二、造型的思维观念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劳动人民创作的,以丰富民间活动和满足民间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而创造的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相对于宫廷美术而言,没有宫廷美术的端庄,隆重,但是宫廷美术的设计和建造者却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所以宫廷美术也是民间艺人的作品,它与民间美术息息相关。
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受过教育和文化修养的熏陶,但是他们却有着生活艰辛的体验,他们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存下去的期盼,他们不但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和不公平的对待还要受到天气自然灾害等,但是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期待,当他们把这种饱满的情绪表达到作品上,立刻给作品注入新的活力。比如窗花、风筝、剪纸,这些最平常的民间美術作品却把他们对第二年的期待和愿望表现的淋淋尽致。其实老百姓们并不了解什么艺术的创造思维和表达方式,他们只是把敏感的捕捉了事物的外在特征,再联系生活和想象,将客观事物输入他们的情感欲望,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加强烈的表达他们的真心感受。再比如民间风俗画的题材中大多数是去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有节日庆祝活动,社会风俗场景,现实生活中劳动的场景,但是再现在风俗画中又是另一番感受,而且这种以现实生活为主的年画出自民间艺人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表现了周围的生活和风土人情,深受人们所喜爱。
三、造型的色彩搭配
民间美术作品是劳动人民从日常生活、自然环境中得到的灵感,作品的颜色自然也是从大自然中而来,大自然中都是纯度比较高的颜色,但越是纯度高、色彩鲜艳,越是让人感到视觉上的冲击,给人一种火热的激情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中国的民间年画是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充分表达了民众对于向往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看到民间年画的色彩都是欢天喜地,颜色对比强烈的,而且不但热情鲜艳还充满吉祥祝愿。民间年画给人总体的色彩印象几乎是鲜艳夺目、对比强烈,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而这些纯度高的颜色便显出吉祥喜庆的欢乐氛围。
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总是保持着一种尊重和崇尚,因此再进行色彩的设计过程中也是推崇古为今用的设计理念,但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对各种各样的图案和色彩进行创新优化,比如民间刺绣就是通过浓淡相宜的色彩设计在整个作品中表现出和谐、协调、统一的设色法,作品的色彩是最重要的视觉传达要素,起着先声夺人的视觉效果,正确的运用色彩让传统文化得以继承,设计者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当下人们的审美取向,一方面要做到充分的容纳传统文化色彩设计精华,另一方面又要立足于新刺绣饰品的发展,把当代设计元素和现代色彩溶于其中。
四、造型的生活之美
民间美术是人们满足生存的造物艺术,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求,要生存就必须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需要与大自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从而进行生产劳动,创造出生活中需要的各种产品。这种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是人类成为高级物种后为生存,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这是人类存在的普遍特征。
广大劳动人民为了生存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而且这样的生产工具所用到的材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并且人们并没有仅仅满足工具的实用性,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考虑美观。日复一日的更新与创作把一个普通的劳动工具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艺术品,让工具不但具有了实用性还具有了美观性。民间美术把人视为主体,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从而在创造艺术品的同时也注重人的内心情感,所以很多美术作品的造型和选题都是为了求得平安顺遂,阖家欢乐。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就在这样不断的变化与革新中产生了不可分离的关系,民间美术的创造是一种真诚、美好的艺术创造,这种艺术创造就是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才使得民间美术的创造遍及了生活的各个角落。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邓福星.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中国民间美术造型 .左汉中.湖南美术出版社
[3]也谈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闫小荣 .姜凤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4]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唐家路.湖北美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