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科学素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品质;科学方法;科学能力
科学素养是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它是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和应用科学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良好的科学品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能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宗旨,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必备的基础。突出对科学探究、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教育要求,鲜明地体现出综合考虑科学、技术、社会与学生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努力让所有学生经过课程学习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必备的和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具备较多理论知识,了解科学事实,掌握一定科学规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科学素养的培养将无从谈起,他也就失去获取科学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用素材:课本、教师参考书、阅读材料等印刷材料以及教学光盘、自制课件等视听教材,紧密联系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和化学密切相关的环境、能源、材料、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以及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以及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在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让学生领略化学家风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品德
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分支,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化学史就是化学家的历史”,化学史不仅记录了化学知识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也记录了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足迹。它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分,是科学精神最集中的载体,是人类研究自然规律的成果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作为教师,把化学史贯穿于教学中,使知识本身不限于结论,还可追溯它的来源和演变,并揭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的思维模式。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展示历史上优秀化学家的杰出成就与思维方式,以及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现实世界大胆的怀疑和批判的求实精神,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开拓的创新精神,为追求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通过化学史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发愤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化学史教学中,笔者尝试改变枯燥的叙述和罗列,充分的挖掘史实中所蕴藏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化学家的故事生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打动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思考,同时限于课本中化学史内容受篇幅限制,一些化学史实叙述简单,在教学中还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把化学史实按发展过程,以及化学家所做的贡献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价。还让学生搜集资料办手抄报、写小论文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
三、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探索和拟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创设类似的科学研究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形成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在科学知识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认识的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教学中,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探索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在科学研究中所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猜想和假设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从探究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当然,在具体操作时不必要求太高。
高中化学新教材提供了很多可以作为实验设计和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例如:实验设计:利用生活中物质设计原电池;如何验证某酸是弱酸;如何证明某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如何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等等。实验探究:温度、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如何做“变蛋”;如何做豆腐;如何识别“假金元宝”等等。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时代的需要,是21世纪科学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能力,这也就达到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承印.化学的历程.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孙丙欣.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2003,5.
[4]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品质;科学方法;科学能力
科学素养是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它是人们在认识物质世界和应用科学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良好的科学品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能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宗旨,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必备的基础。突出对科学探究、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教育要求,鲜明地体现出综合考虑科学、技术、社会与学生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努力让所有学生经过课程学习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必备的和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具备较多理论知识,了解科学事实,掌握一定科学规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科学素养的培养将无从谈起,他也就失去获取科学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用素材:课本、教师参考书、阅读材料等印刷材料以及教学光盘、自制课件等视听教材,紧密联系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和化学密切相关的环境、能源、材料、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以及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以及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在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让学生领略化学家风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品德
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分支,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化学史就是化学家的历史”,化学史不仅记录了化学知识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也记录了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足迹。它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分,是科学精神最集中的载体,是人类研究自然规律的成果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作为教师,把化学史贯穿于教学中,使知识本身不限于结论,还可追溯它的来源和演变,并揭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的思维模式。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展示历史上优秀化学家的杰出成就与思维方式,以及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现实世界大胆的怀疑和批判的求实精神,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开拓的创新精神,为追求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通过化学史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发愤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化学史教学中,笔者尝试改变枯燥的叙述和罗列,充分的挖掘史实中所蕴藏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化学家的故事生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打动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思考,同时限于课本中化学史内容受篇幅限制,一些化学史实叙述简单,在教学中还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把化学史实按发展过程,以及化学家所做的贡献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价。还让学生搜集资料办手抄报、写小论文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
三、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探索和拟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创设类似的科学研究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形成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在科学知识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认识的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教学中,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探索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在科学研究中所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猜想和假设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从探究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当然,在具体操作时不必要求太高。
高中化学新教材提供了很多可以作为实验设计和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例如:实验设计:利用生活中物质设计原电池;如何验证某酸是弱酸;如何证明某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如何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等等。实验探究:温度、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如何做“变蛋”;如何做豆腐;如何识别“假金元宝”等等。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时代的需要,是21世纪科学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能力,这也就达到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承印.化学的历程.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孙丙欣.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2003,5.
[4]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