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阐述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下课堂有效教学的困境,进而提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的三点策略:一是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二是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发展;三是善用情境教学法,增强教学的生活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有效教学
初中地理课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设置的一门基础文化课程,是初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基本地理技能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基本的课程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同样也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基本建设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全球观等。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理论发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教育科学化运动,是学界对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这一争论的产物,而有效教学理论的问世直接丰富和发展了教育效能理论。对于有效教学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是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学生所获得的学习进展或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发展性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让不同层次的初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都能有所成长,能基本掌握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材知识。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获得了知识增长,教师也通过新的教学实践促进了自身发展。
二、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下课堂有效教学的困境
(一) 教师课堂教学观念落后
地理新课程标准认为,初中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这种基于“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对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一大冲击。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是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教学观,则不能在变化发展的教学改革中取得竞争的胜利。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地理教师并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学的束缚,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仍然较为落后。
(二) 教学设计偏离有效教学原则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由于考试政策的相关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往往与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原则不符。例如,教学内容设计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教学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的设计;教学目标以学习本身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成长目标,这就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进而影响了课堂有效教学。
(三) 课堂教学方法刻板
课堂教学方法是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其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简明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极容易忽略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也极大地阻碍了课堂趣味性,造成课堂氛围沉重,学生学习效率低。
三、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 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课堂角色,从过去的主导者逐步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从被动地听课向主动提问、主动参与课堂知识讨论转变。例如,在学习“世界居民”这一课程时,教师应意识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已具有海外旅游或游学的经历,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自己对世界居民的了解与认识,这种基于生活体验的认知远远比教材知识所介绍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接近生活。通过将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不仅增强了课堂生生互动,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地位,有助于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二) 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发展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关系到学生是朝应试方向发展或是朝素质成长方向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其次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学生认知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将教材内容有效转化为学习内容。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明显强于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学地图、统计图、示意图等知识的讲解,例如在学习“板块构造”时,教师应抓住地图表现力强这一特点,增添教材的可读性与亲切感,让学生在学习正文地理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信息面。
(三) 善用情境教学法,增强教学的生活性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教材,回归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事相结合,创造地理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解“让我们走进地理”时,可以创设身边的地理环境和怎样学习地理的情境,教师提出“地理之谜”,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日常生活来进行讨论,这就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在此情境中提出新的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这一系列的循环学习,学生也在情境中践行了“怎样学地理”。再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书本上虽然有很多平面图,但这种教材知识直观而简单,教师可在学习后让学生寻找山地、盆地、山脊、山谷等具体地形图的生活照片,下节课在多媒体上进行分享,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联系生活,回归生活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结束语
总之,初中地理教师务必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摒弃过分追求知识点记忆和应试的束缚,不断践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咏梅.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初中地理课堂构建的实践与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4):78-82
[2]曹亮亮.探究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12):180
[3]徐映映.浅谈地理学习动机的激发——对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13):228
[4]叶汝坤.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229-231
[5]查書平,胡峰训.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3):24-26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有效教学
初中地理课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设置的一门基础文化课程,是初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基本地理技能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基本的课程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同样也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基本建设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全球观等。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理论发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教育科学化运动,是学界对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这一争论的产物,而有效教学理论的问世直接丰富和发展了教育效能理论。对于有效教学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是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学生所获得的学习进展或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发展性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让不同层次的初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都能有所成长,能基本掌握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材知识。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获得了知识增长,教师也通过新的教学实践促进了自身发展。
二、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下课堂有效教学的困境
(一) 教师课堂教学观念落后
地理新课程标准认为,初中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这种基于“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对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一大冲击。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是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教学观,则不能在变化发展的教学改革中取得竞争的胜利。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地理教师并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学的束缚,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仍然较为落后。
(二) 教学设计偏离有效教学原则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由于考试政策的相关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往往与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原则不符。例如,教学内容设计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教学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的设计;教学目标以学习本身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成长目标,这就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进而影响了课堂有效教学。
(三) 课堂教学方法刻板
课堂教学方法是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其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简明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极容易忽略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也极大地阻碍了课堂趣味性,造成课堂氛围沉重,学生学习效率低。
三、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 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课堂角色,从过去的主导者逐步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从被动地听课向主动提问、主动参与课堂知识讨论转变。例如,在学习“世界居民”这一课程时,教师应意识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已具有海外旅游或游学的经历,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自己对世界居民的了解与认识,这种基于生活体验的认知远远比教材知识所介绍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接近生活。通过将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不仅增强了课堂生生互动,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地位,有助于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二) 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发展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关系到学生是朝应试方向发展或是朝素质成长方向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其次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学生认知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将教材内容有效转化为学习内容。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明显强于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学地图、统计图、示意图等知识的讲解,例如在学习“板块构造”时,教师应抓住地图表现力强这一特点,增添教材的可读性与亲切感,让学生在学习正文地理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信息面。
(三) 善用情境教学法,增强教学的生活性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教材,回归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事相结合,创造地理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解“让我们走进地理”时,可以创设身边的地理环境和怎样学习地理的情境,教师提出“地理之谜”,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日常生活来进行讨论,这就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在此情境中提出新的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这一系列的循环学习,学生也在情境中践行了“怎样学地理”。再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书本上虽然有很多平面图,但这种教材知识直观而简单,教师可在学习后让学生寻找山地、盆地、山脊、山谷等具体地形图的生活照片,下节课在多媒体上进行分享,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联系生活,回归生活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结束语
总之,初中地理教师务必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摒弃过分追求知识点记忆和应试的束缚,不断践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咏梅.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初中地理课堂构建的实践与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4):78-82
[2]曹亮亮.探究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12):180
[3]徐映映.浅谈地理学习动机的激发——对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13):228
[4]叶汝坤.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229-231
[5]查書平,胡峰训.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