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懂贾政苦,读懂已是中年人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看《红楼梦》,觉得贾政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他就是个妈宝男,啥事都听贾母的;放着好好的正妻不爱,偏宠阴毒的赵姨娘, 还动不动就打骂宝玉。近来重翻《红楼梦》,惊觉贾政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
  百善孝为先,是古代的教育手段。贾政是个读书人,自然对贾母孝敬有加。《红楼梦》第22回,贾政下朝要陪贾母吃饭、哄贾母开心。贾母看他在这里碍手碍脚的,就赶他走,岂料他非但没走,还赔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与儿子半点?”
  贾母便与他猜起了灯谜,“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个果名。”贾政已知是荔枝,故意亂猜,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才猜着了,也得了贾母的东西。后一个灯谜,他暗示宝玉将谜底告诉贾母,顺带送了贺彩上来,哄得贾母开心不已。
  《红楼梦》第9回,宝玉跟贾政请安,说要去上学。贾政口出恶言,“你不要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都羞死了,依我的话,玩你的去才是正经。看仔细站腌臜了我的地,靠腌臜了我的门。”可一听李贵说宝玉正在念第三本《诗经》,他笑了,忙吩咐李贵让宝玉先攻四书。
  贾政对宝玉在诗词方面的才华是认可和欣赏的,但对宝玉不求仕途的做法很是恼火。光耀门楣的重担落在贾政一个人的肩上,他自然希望宝玉早日懂事,能撑起这个家。正因为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才不想让孩子走弯路。
  《红楼梦》第18回,元妃省亲,贾政在许久未见的女儿面前也不忘告白一番:他作为荣国公府不能袭爵的次子,自幼苦读经书,本来要走科举之路光耀门楣,却在父去世时因为皇帝的“好意”没能正经科考,而是以“荫补入仕”。
  看似轻易得了官职,然而在当时的官场上,并非“科举正途”“进士出身”就意味着话语权极弱,被同僚鄙夷。宦海浮沉,君心难测,贾政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除了讨好皇帝,面对朝堂的钩心斗角,贾政还得明哲保身,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全家遭殃。
  贾政除了帮亲友处理鸡毛绿豆的琐碎事,比如帮妹夫林如海举荐贾雨村,还要顾及枕边人的脸色。第33回中,贾政因金钏儿之事教训宝玉,气得要打他甚至勒死他。王夫人哭道:“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既要勒死他,索性先勒死我,再勒死他!”贾政只能好生安慰老婆,还得顺着老婆,不敢大张旗鼓地教训宝玉。
  小时候,我们都羡慕贾宝玉;长大后,才发现我们活成了贾政。贾政少年时也曾意气风发、诗酒风流,眼见贾府外强中干、大厦将倾,不得不奔波劳苦,装点门面,支撑家族。
  作家胡淑芬说:“少年说,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了猥琐中年,我就杀死自己。可当他真变成了猥琐中年,当初那个少年早已死了。”当你读懂生活的真谛,就会懂得贾政的不易。凡间一场,度劫一关,跨过去就是坚强。
其他文献
17世纪初的荷兰是个不折不扣的欧洲大国,它打赢了前霸主西班牙,垄断了东印度和日本的贸易权,征服了巴西大部分领土,占领了加勒比海各岛屿,并且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中心阿姆斯特丹。  光明的未来让全欧洲的冒险者和他们的资金都不约而同地涌向这片热土,荷兰不可避免地发起了“高烧”,这种高烧的表现就是“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作为一种当时刚刚被引进欧洲的观赏性花朵,除了能在贵族少爷追女孩时派上点儿用场外
民国时期,山东济南城内有处著名景点珍珠泉,泉水从地下涌出时如同一串串珍珠,煞是好看。可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一句话就将珍珠泉封到了省政府内,以方便自己紧张工作之余,随时观赏,调剂心情。省政府门口每天荷枪实弹,戒备森严,慕名而来观泉的老百姓只能站在省政府门外,昂首张望,有时逗留久了,卫兵还会前来驱赶:办公重地,焉能喧哗?  山东省第一师范有位学生,生性是个愣头青,加上书读得有点儿多,成了书呆子。他坚持
1938年,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傅斯年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一封给学生的信。这封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而受关注的原因是傅斯年在信中痛骂自己小心眼,没有胸怀……  事情还得从他的学生杨向奎说起。杨向奎是著名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他在北大读书时,曾是傅斯年的学生。抗战爆发时,杨向奎从日本留学归来,赴甘肃任教。傅斯年对这位跑到大西北的学生十分挂念,可战火连绵,通联受阻,二人断了联系。  这一年,时任民国
秦可卿是贾蓉之妻、贾家的重孙媳,贾母认为她极妥当,“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公婆拿她“当自己女孩儿似的待”,她和贾蓉“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就连凤姐也和她相交甚厚,秦可卿这样的少奶奶生活表面上看似完美,细看却不是那么回事。  秦可卿的父亲官职很小、“宦囊羞涩”,她嫁入宁府,从门第上说算是高攀了。贾府是个人人“见人下菜碟”的地方,连本家的两个姑娘到府里玩两天,贾母还得特意吩咐一番,怕人们因为嫌贫爱
如今一些影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描写地下工作的镜头中频频出现枪战和打斗,甚至把地下工作者演绎为武林高手。这完全违反了隐蔽斗争的原则。当年党的地下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在政治上争取敌占区的人心,地下工作者多数在搞工运、农运、学运和秘密的统战,发动和组织群众拥护共产党。  而且地下党在从事隐蔽战线斗争时,从来不搞暗杀之类的恐怖袭击。因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革命斗争的目标是推翻整个反动统治而不是消灭个人,
“法礼之辩”(国家法律与忠孝礼节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古人,因为古代经常发生于法不容、于情可宥的案件(比如为亲人复仇)。历朝历代都曾召开“最高国务会议”,讨论“法礼之辩”,每次都争论激烈,难以统一意见。仅仅有唐一代,就有两则典型案例。  唐开元十九年(751年),监察御史杨汪奉命前往川中嶲州(今四川西昌),因有人举报嶲州都督张审素贪污军款。杨汪在路上被张审素的党羽劫持,张审素的党羽当着杨汪的面杀死
明孝宗弘治年间,有个叫满仓儿的女孩。她的父亲是彭城(今江苏徐州)的千户,按说,这个级别军官的工资并不是很低,应当足以养家糊口,但不知何故,他却弄得生活没法维持。满仓儿的父亲思来想去,打算把满仓儿卖掉。主意一定,他立即找到一个姓张的老妇,要她出面替自己卖掉满仓儿。  这张老太把满仓儿卖给了一个姓张的乐妇(歌妓)。此后,满仓儿被一卖再卖。先是张姓乐妇把她转卖给一名乐工(掌管音乐的官吏),继之,这名乐工
朱元璋出身穷苦,深知穷人无立锥之地的窘迫,因此他一当上皇帝,就把穷人的住房保障问题提上了日程。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让南京的官员在龙江找了一块闲置土地,盖了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圣旨颁布后,南京的官员很快就执行了。于是一个月后,朱元璋又给华亭县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让没有住房的百姓居住。华亭县的地方官也很快执行了。  试点成功,朱元
《三国志》,准确地说,应叫“四国志”。因为,当时在东北还有一国,其名为燕,存在了近五十年。它的国都名襄平,也就是今天的辽阳。它设有相国、将军,而且人数达几千人。国灭时,有户口4万,人30万,郡4个。  其开创者,名公孙度。  一  公孙度起家,和自己名字有关。当时,他所在的玄菟郡太守也姓公孙。公孙太守几代单传,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少爷,取名公孙豹,可惜公孙豹体质特差,长到18岁生了一场大病,一命呜呼了
一  公元705年,东都洛阳,一场好莱坞式的军事大片正在上演。  相王李旦率领司马袁恕己,兵分三路,捉拿宰相韦承庆、房融和司礼卿崔神庆。另一个宰相张柬之联合多名羽林将军,闯入奉宸府,杀掉了武则天的两个面首张昌宗和张易之,然后将他们的人头送进了女皇的集仙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武则天禅位,太子李旦登基,是为唐中宗。这就是著名的“神龙政变”。李氏夺回政权后,武则天和“二张”的旧部很快就遭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