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与操作性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b8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能“用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职业非教师莫属。教师不仅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更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当一个人处在教师职业状态时,其职业的教化功能会被成倍放大,教师的形象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影响不仅贯穿于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明星崇拜、粉丝偶像盛行的现代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气质风度和行为仪表的关注度远远胜过对老师学历文凭的关注。笔者在师范院校从事礼仪教学十几年,同时作为学校人事部门负责人从事新教师的招聘工作和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深感一个教师(含被称为准教师的师范生)具有美好职业形象和良好礼仪修养对他(她)的工作是多么重要。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从事《现代教师礼仪》的教学体会,谈谈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与操作性。
  一、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1.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中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对教育工作、教师培养十分重视。2010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可见,加强教师(师范生)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正是顺应了现代教师教育改革重视教师队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发展趋势。礼仪是构成教师形象很重要的内容,是教师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的综合表现。如果我们把课堂比作舞台,那么,教师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这个主角的整体形象必须是集容貌、服饰、语言、体态、手势、表情等造型于一体,必须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知识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并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这位教师的仪表装束和言谈举止,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为自己与教师的关系画上标签,是可亲可敬还是反感讨厌?这就是第一印象。实践证明,那些有着儒雅风度和规范礼仪、能以身作则又表里如一、既爱岗敬业又爱生如子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的肯定。因此,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水平高低,是决定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每一个教师都应时刻注意加强自身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有关部门特别是师范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应把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维护教师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多数教师已开始自觉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加强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中,仍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现象,表现在:个人形象过于随意;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公共场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有随意体罚学生或性侵学生等行为,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在学生家长中和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但一粒老鼠屎坏掉一锅粥的教训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为此,现代教师都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自觉地避免形象不佳、行为失范的现象,有效地维护教师整体的良好形象。
  4.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礼仪不仅体现个人文明修养程度,而且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构成社会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可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为人师表、行为楷模对社会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加强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源泉。
  二、现代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现代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仍存在很多缺失,一些青年教师不修边幅、不知礼守礼、不遵守社会公德、不坚守职业道德、不恪守家庭美德的现象仍频频发生。从客观原因上说是受社会上信仰迷茫、信念模糊、道德滑坡、金钱至上、人情冷漠、言行失范等不良行为的影响;此外,还有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礼仪修养教育的忽视。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礼仪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其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密切相关,事关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教师教育中,这一点我们是做得不够的。先不说随着高校扩招及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教师行业,他们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教师素质和教师礼仪培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现行的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轻礼仪修养等弊端的师范教育体制下,缺乏自觉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也就不可避免了。即使在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培训方面,也存在着重教学技能技法轻教师礼仪修养的问题。从主观原因方面分析则是我们的部分教师在认识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轻视性。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教师和师范生一直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条。殊不知,这是一个多么偏颇而又不切合实际的看法。笔者在与青年教师的交往中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教师这样抱怨:为什么我学历那么高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为什么我能力那么突出却得不到领导的重用?为什么我与单位同事总是格格不入?他们不知道这其实就是缺乏良好的礼仪修养所造成的,这一点恰恰印证了教师的鼻祖——孔子说过的名言:“不学礼,无以立。”他们不知道教养决定一个人的成功,细节决定一件事的成败,不懂得自己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厉害关系,没有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这一点也应引起我们重视。   三、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操作性
  礼仪“易学难工”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科书中所写的内容,教师们和学生们都能看得懂,但实际应用起来却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位。加上教师的形象塑造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礼节的运用有一个从不习惯做到自然运用的过程,不是一学即成、一蹴而就的。因此,加强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角色意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类学校应大张旗鼓地宣传加强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意义,不断提高教师对“外塑形象,内强素质”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教师礼仪课的教学和培训应从塑造教师个人形象入手,联系教师的切身利益,使每一个正在从事及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真正懂得,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响教师本身的事业发展及自我实现,更是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同时让广大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仪态,强化教师自觉塑造形象和知礼守礼的意识。
  2.明确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在优秀教材匮乏、授课时数不足、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下,要提高教师礼仪课的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需要对教学重点予以明确。笔者从事教师礼仪课的教学和培训多年,总结和概括出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六大重点教学内容:(1)提高素质美——具备崇高而全面的教师素质;(2)保持仪态美——培养谦虚而恭敬的教师风度;(3)注重仪表美——选择整洁而大方的教师装束;(4)推崇行为美——塑造优雅而得体的教师举止;(5)强调语言美——讲究文明而礼貌的教师语言;(6)提倡交际美——掌握规范而适度的教师礼节。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积极运用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实训室等教学场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师礼仪课的教学与培训。
  3.强化全民意识,营造良好环境。教师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不是单靠教师自身能完成的,还要强化全民意识,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因为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乐观情感。当全社会都来充分尊重和肯定教师职业,并通过政策倾斜维护及保障教师的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同时,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人文环境时,教师就会有很强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满意度,就会形成比较高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就会把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成为教师践行礼仪行为的内在动力,驱使教师更加自觉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好地去完成教育育人的神圣使命。此外,学校也要积极营造充满人文色彩、自然和谐、清洁优美、令人自律的良好礼仪环境。如在教室、楼梯、走廊等地方张贴文明礼貌用语、宣传标语等,在一些重要入口处安放一面镜子,让师生随时注意整理自己的仪表等。
  总而言之,人们对现代教师的形象要求既要优秀,更要优雅。因此,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现代教师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刘红斌.试论高师院校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J].学术月刊,2013,(4).
  [2]李兴国.田亚丽.教师礼仪[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3]张秉福.关于加强教师礼仪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
  [4]邓坚阳.程雯.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9,(4).
  [5]刘维俭.王传金.现代教师礼仪[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构建民族高校礼仪教育实践体系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韦茂斌(1972-),男(壮族),广西马山县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作家作品、地方文化研究,礼仪教学与培训。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巧用导入语,妙用过渡语,善用机智语,用艺术的语言去点缀课堂,语文课堂教学将会妙语升华,灿烂异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55-02  好的语言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启的知识之门,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灿烂,语言教学的巧妙运用显得更重
摘要:目的:了解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对地中海贫血(地贫)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该校医学生的医学素质,为教学和宣传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参考地贫的相关资料,根据双盲原则,自行设计问卷。现场匿名自填式对09级、10级所有专业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当场完成并回收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8份,有效问卷共192份,问卷有效率96%。结果:右江民族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对地贫平均知晓率为52.00%。结
摘要:现代教育所推崇的终身教育思想,其目的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养成终身阅读习惯。因此,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在课堂上挖掘语文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兴趣;网络文学;成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25-0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语文课堂上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
摘要:面对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环境,面对新的教育对象,我们需要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达到高校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观念;激发兴趣;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98-02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不断的更新。曾经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理念已跟不
摘要:科技和人才是武汉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武汉相对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其市场化后才能成为“第一推动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章围绕武汉高职院校如何合理地利用地方资源构建产学研体系,以更好地反哺社会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产学研;产学研机制;高职院校;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23
摘要:本文在对经济类学术型研究生发展趋势进行的基础上,基于河北大学研究生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提出了地方经济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24-02  近来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大,随着越来越多海归人才引入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
摘要:反思中国语文教育,我们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人文精神的内涵,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因素,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与感染力。  关键词:人文精神;内涵;情感;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46-02  回眸几十年来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在建构新的课程标准和寻求新的教育理念的呼喊声中,我们发现,中国
摘要:实验教学是工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借鉴美国大学理工科实验教学及管理的经验,针对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路,希望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26-03  我国高分子类专业
摘要:佛教究竟“最早”在何时传入中国,并不能像现代的某个中外文化交流协定签字日那样有案可查。不过,在阅读西汉时期的历史时,隐约可以找到佛教传入中国的证据。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一时期佛教造像空前兴盛。本文试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寺院雕塑入手,揭示印度佛教雕塑在中国的融合过程及对日后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雕塑;石窟;融合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
摘要:一个班级的好坏在于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上要讲究教育艺术。不战而取人之兵,乃上策也。班级工作针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有时采取惯用手段不奏效时,动用点兵家之策,往往会出奇制胜。本人结合教学经验,从实际出发,浅谈如何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15-02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