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酒(外二题)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 静 广西藤县人,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广西日报》《红豆》等报刊。曾获“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第二届冯梦龙杯“新三言”全国短篇小说大赛、广西第十届小小说年度作品奖等赛事奖项。
  烧 酒
  上河村三宝,烧酒、鱼生和米粉。上河村人人能饮,人人好饮。高兴要饮,悲伤要饮,红事要饮,白事也要饮。上河村的酒坊,村头一个,村尾一个。上河村的天空,终日酒香弥漫。
  村尾的酒坊,今天连烟酒都带着笑声,因为小主人江福英考上了重点大学。老爹江昌平平时的弯腰驼背、唯唯诺诺全不见了踪影,这会儿也学着村主任昂首挺胸,背着手走路了。村头的竹棚里,一帮人甩着扑克,玩得不亦乐乎,江昌平目不斜视地走过。
  “老平,几时请饮?”
  上河村人就是这样,谁家有喜事,只要你说出办酒的日子,那天一大早必有一帮人不请自来。他们的分工基本已经固定,甚而熟能生巧,一到主家就能立即上岗,买菜做菜洗碗布台一应杂事,一律不用主家插手。贺客也不用一一通知,人们早已口口相传,到了那天自然备上红包拖家带口来吃酒席。烧酒落肚,平时有多大的嫌隙都放下了,猜码划拳,“哥俩好啊”叫得山响。
  江昌平扭头,是潘醒光。这人平时见了他可是眼高于天的,这么热情,可还是头一回。也难怪人家鼻孔出气,人家婆娘争气,生了六个,愣是没一个杂色的,清一色带把。反观自己,生了六个女,招弟盼弟引弟来弟要弟求弟的名字全用上了,直到第七胎,才求来了儿子。为了儿子好养活,不得不取个女孩的名字,乍一听,还是个女子。所以江昌平在潘醒光面前一直是自觉低一等,没有底气的。这会儿见潘醒光这么热情,马上反应过来,只有一个儿子怎么了?只有一个儿子也成才了!他潘醒光倒是六个儿子,哪个读上了高中?立马昂着头,神清气爽地应道:
  “还没定呢!定了日子一定告诉大家!”
  六個女婿颇给江昌平长脸,做鱼生的鱼是花大价钱买的野生鲮鱼,每一碟肉菜都堆得冒尖儿,贺客吃得酣畅淋漓,把江昌平一家连带着几个女婿都赞个不停,仿佛他们以前从没有欺负或者看轻过他们一家。
  酒酣耳热之际,潘醒光忽然叫道:“老江,你这酒有点辣啊!”
  上河村米酒的醇厚绵软名扬四方,多少外县外省的酒客慕名而来,多少同道中人以喝到纯正的上河米酒为荣,潘醒光这样说,江昌平就知道,恐怕是心里不痛快了,马上扬声说:“那就不喝了,我叫厨房再上盘鱼生!”
  升学酒热热闹闹地吃了三天,全村老少抹着油腻腻的嘴巴,见了江昌平热情得像见了多年未见的亲人。江昌平自觉自己在村里的地位提升了不少。
  办完酒席,江昌平就拎着烧酒带儿子走亲戚,把早些年帮助过他家的人都谢了一遍。江昌平说:我们趁机把人情都还清了,你才好轻轻松松去上学。江福英天天跟着父亲起早摸黑,东奔西跑,累极了,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到蔫头耷脑,别人的奉承话都听得累了,好不容易这天父亲说,今天最后一个了,江福英顿时觉得空气都顺畅起来。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江福英又被父亲喊起床。
  “不是谢完了吗?”江福英嘟哝着揉眼睛。
  “昨晚我想了一下,还有一个。等下我们就进城找他。”
  “我们家有亲戚在城里?”
  “去了就知道了。”
  江昌平带着江福英在城里七拐八拐,问了好多人,才敲响一家暗红的大门。
  “找谁啊?”一个老头迟疑地打开门,似乎不相信有人会来找他。
  江昌平仔细地看着老头,迟疑地说:“郝乡长,是你吧?”
  老头马上变了脸色,气汹汹地说:“不是!”“嘭”地关门。
  “哎!我是上河村的江昌平啊!郝……老弟,你不记得我了吗?那年我带过烧酒来,和你喝得两个人都进了医院,你忘了吗?”江昌平急忙喊。
  “是你啊!”老头猛地打开门,“快进来快进来!”
  屋里灰蒙蒙的,两个老头各拽了一张看不出颜色的小凳,在脱漆的圆桌前坐下来,很快你一杯我一杯地干起来。
  江昌平说:“记得不,当年我婆娘生孩子大出血,要不是你刚好来我们村检查,你让司机送我婆娘去医院,就是一尸两命啊!”
  老头摆摆手:“多少年的事了!”
  “多少年我都记得呢!如今这个你救下的小崽子出息了,考上重点大学了,我带他来感谢你。”
  “日子过得真快啊!都这么大了!”老头看着江福英感慨地说,“年轻好啊,前途无量,不像我们老家伙,越活越没有劲头了……出来后,我就成孤家寡人了。”
  “我不是公家人,不懂公家事,反正你肯救一个老百姓,你就是好人!”江昌平斩钉截铁地说,“来!干!”
  两人再次推杯换盏,没多久都晕晕乎乎了,老头说:“老哥……你这酒……有点辣!我的心……烧得有点痛……”
  江昌平就“呵呵”地傻笑:“我家的酒……好酒!”
  鱼 生
  正午的太阳明晃晃的,照得水面像铺了无数的小镜子。老岩在抓鱼。他看见黑影在眼前一晃而过,立马饿狼一般扑上去,抓住了鱼尾,鱼扭着腰狠命一挣,老岩便脱了手,眼睁睁看着鱼摇头晃脑游远,留下一汪被搅混的河水。
  老岩心里陡然升起不安,烦躁地洗了手脚上岸,湿手往干衣服一抓,两边屁股各留下一只五指爪,张牙龇齿,互不相让。
  老岩卷了一支“大炮筒”,开始吞云吐雾。村里已经没什么人烧“大炮筒”了,可是老岩喜欢。老岩猛吸了一口,烟雾从鼻孔间缓缓喷出,又和着暴烈的阳光吸进鼻孔,“二进宫”的烟尤其辛辣,老岩猛地咳嗽起来,而且一咳不止,眼流鼻涕都流出来了。
  如果翠兰还在身边,会舀来一碗粥水,然后一边帮他顺背一边恶狠狠地骂道:“咳死你!”
  老岩想起第一次见翠兰的情景。在镇上那间叫作“回味鱼生”的饭馆,三婶带着一个姑娘进来了,姑娘唇红齿白,显得很嫩,老岩第一想法就是:又糟蹋钱了。这么漂亮的姑娘,还读过高中,哪会看得上自己?这一餐又是白吃的了。这也怪不得老岩妄自菲薄,老岩天生不是读书的料,一年级读了三年,读到所有人都服了气,公认他的脑袋是花岗岩做的,于是给他起名“老岩”。既然不抱希望,老岩也就不用顾及对方的印象,完全放开了自己,自由发挥。服务员端上一盘鱼生,老岩一看就说:“你这是什么鱼啊?换了!”服务员一听就知道遇上行家了,急忙道歉说“上错了”。 上河村濒临北流河,村人视鱼生为上品,但凡红白喜事宴请,两盘鱼生摆上来,用米醋一刷,滚上炒花生碎、紫苏末、洋葱条……再喝一口本村自酿的米酒,那叫一个过瘾!神仙都不换!没有鸡肉乡亲们不会说你,如果没有鱼生,那是要被非议的,甚至还会让客人以“不尊敬”为由拂袖而去。每年农历七月十四,镇上称为“鬼节”,为了避免被“鬼”碰到沾染晦气,都是悄悄地过。而上河村的七月十四是“鱼生节”,从农历七月十二开始,家家户户放下农活专心做鱼生,热热闹闹,大吃三天。做鱼生最好的鱼是野生鲮鱼,野生鲮鱼肉质细嫩,弹性好,味道鲜美,容易被米醋和米酒腌熟。从小耳闻目染,老岩的眼睛毒得很,一眼看出饭店用的鱼并不是野生鲮鱼。   姑娘眼睛一亮,和老岩从鱼生聊到人生,顿觉遇到了同道中人。两盘鱼生痛痛快快地吃过,姑娘也痛痛快快地跟老岩结婚了。那段日子真是美好!翠兰喜欢吃鱼生,老岩就天天做给她吃,也不知道是不是鱼生吃多了,翠兰胎胎生的都是女,日子就不那么美好了,尤其是老岩的母亲从脸色不好到指桑骂槐,到争吵,到三女断奶以后翠兰干脆去了广东打工不愿意回家,到这几年闹离婚,日子就像滑铁卢,一天比一天过得糟心。老岩已经记不起多久没见过翠兰了,也记不起翠兰在这个家的最后一点痕迹是何时消失的了。
  那些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日子,可不就像口中吐出的烟雾袅袅而去,抓也抓不住,老岩怏怏地想。
  这已经是翠兰第三次起诉离婚了。第一次,老岩坚决不同意,他怎么能同意呢?大女十岁,三女五岁,正是需要妈妈的时候。法官也认为二人感情还没有破裂,没离成。第二次是两年前,翠兰态度坚决地说二人感情早已经破裂,她已经多年不回那个家了,过年也不回。法官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又生下了第四个女?翠兰哑口无言,最后在法官的好劝歹劝下又没有离成。后天是第三次上法庭了,这次还能留住她吗?
  老岩丢掉烟屁股,重新踏入河里。
  法院还是那个法院,法官还是那个法官,可老岩还是觉得有一些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翠兰比两年前又憔悴了一些。拖了那么多年,对谁都没有好处,散就散吧!老岩突然想。
  他递上手中的罐子,翠兰触电一般把手别在身后,警惕地说:“这是什么?你别干无用的事了,这次我一定要离。”
  老岩无奈地说:“放心,这次我放你走。这是你最爱吃的鱼生。”
  “我不要。”翠兰说着径直走进法院大厅。
  因为老岩的放手,一切就很简单了,双方议定细节,签字,离婚证就到了手。一切都像做梦一般,老岩像没有魂的行尸走肉,直到走出法院门口才回过神来。从此以后两人真的没有关系了,老岩看着翠兰的背影,有点想哭。
  翠兰突然转过身,说:“老岩,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不喜欢吃鱼生,从来都不。”
  “啊?”老岩一愣,脑子就像那汪浑浊的河水,许多鱼游过,却连一条尾巴都没抓住。
  “现在鱼生是我最讨厌的东西,它就像我们的婚姻,半生不熟。我曾经以爱为酒,以忍让为醋,都没法腌熟它,因为,缺了你的那一半份额。”翠兰看着老岩痴痴愣愣的样子,叹了一口气,“听我一句劝,以后不要做鱼生了。”
  “不做……鱼生了?”
  老岩想问为什么,可是翠兰已经走远了,那娉娉婷婷的背影就像河里的鱼。
  米 粉
  “在你心里,我还没有一扎米粉重要!”吴飞强气呼呼地用力一摔水勺,白色的米浆溅了吴保根一头一脸。吴飞强七扭八歪地穿过一张张晒着粉张的簸箕,迅速跑远了。
  “如果不是你固执,咱家早像梁旺家那样发了,哪会连儿子上大学都没有钱!”木英丢给吴保根两个白色卫生球。
  “钱钱钱!都钻进钱窿里去了!”吴保根吼道。
  “你高尚!你自己想办法,我不管了!”木英气哼哼地丢下正在转动的石磨,干瘦的身子迅速蹿出门口。
  白色的米浆不解人间愁苦,依旧兢兢业业地从石磨里潺潺地流出,吴保根突然觉得那两行长长的浆线就像多年前他那两行悲伤的眼泪,也无心做米粉了,一脚踢开碍路的米桶。
  屋边的大公鸡忽然仰起脖子大叫:“喔喔喔——”吴保根一步跨出屋外,飞起一脚,大公鸡扑棱着翅膀惊惶地跑了。吴保根背着手,慢慢地走上屋后的山岭。
  山岭上埋葬着爹,小小的土包前又长了一圈青草。吴保根用脚一拨一压,坐下来。双手抖得厉害,一个小小的“大炮筒” 却久久卷不好,吴保根发狠了,折、折、折!点燃,狠狠地吸一大口,霎时“咳咳咳”地狂咳起来。这种用自种烟叶晒干切碎的土烟丝劲儿十分足,可不像市场卖的烟仔,漂亮是漂亮了,一点味都没有。前几天梁旺在村头木根底发烟,发到吴保根,说:“老根你今日有口福了,四块钱一支的呀!”吴保根抽了一口,嘟囔了一句:“淡过水。”旁边正在甩扑克的李家二小子说:“根叔,你就不懂了,现在的人抽的是健康。”梁旺趾高气扬地说:“不错了。现在稍微有点钱的人谁不讲究养生?还抽那些土烟丝呀,好快会没了的呀!”
  “啊呸!你才好快没了呢!”吴保根想到这狠狠地骂了一句,从口中甩出“大炮筒”,丢在脚下,狠狠地踩上去,脚尖用力地旋了几圈,仿佛在旋梁旺那张讨厌的脸。
  八月的朝阳在晨雾中被高高的天堂山分割成一线一线的,像红色的米粉,撒向宽阔而温柔的北流河。上河村面向北流河,背靠天堂山。北流河捞之不尽的鱼孕育了上河村人对鱼生的热爱,天堂山甘甜清冽的泉水成就了上河村米粉的美名。天堂山水浇灌的稻米特别香,天堂山水做的米粉特别甜。米粉细细的,用红竹篾扎成小小的一捆捆,每捆也就一两左右,可煮可炒,入口爽脆有韧性。尤其用腌过鱼生的酸醋捞米粉,更是人间绝味!也不知在哪一年哪一代,上河村米粉成为朝廷贡品。每年粮食打下来,粉做得最好的吴、梁、李三家作坊一大早就驴叫磨欢,烟雾腾腾,太阳一出,一箕箕白白嫩嫩的粉张被摆放在一排排竹竿上,冒着热气,映着蓝天绿树,仿佛裁下的白云……
  三家姓氏经商量后立下祖训:必须用纯正的天堂山水、天堂山米做上河米粉,任何时候都不能砸了“上河米粉”的招牌。这个祖训传了一代又一代,其间,不是没有人忤逆过,可是都被自家長辈和其他两家压制住了。可是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心就渐渐散了、变了,祖训越来越守不住了。先是李姓后人嫌从天堂山拉水管接水成本高,改用北流河水做粉,米也不用天堂山水浇灌的米了——近年来,村里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基本没有米卖给米粉厂了。接着梁家后人嫌手工做米粉产量低,买了机器代替。机器不好掌握火候、时间,白白的粉张这里一个洞那里一块疤,易断易碎,真的是砸了上河村米粉的招牌。可是,用机器每天可以做七百多斤米粉,手工只能做七十多斤,那收入,何止天差地别!才几年工夫,梁旺家就修起了全村最豪华的房子,出入小车,有人没人喇叭按得山响,生怕别人不知道。   老伴和儿女多次劝吴保根也贷些款用机器做米粉,可是吴保根总是一口拒绝,逼急了还吼上两句,以前他一急老伴儿女就不出声了,可是吴飞强考上大学却筹不够学费直接导致今天老伴儿子集体倒戈。
  “爹啊,我该怎么办?”吴保根踢了踢地上的一堆烟屁股,又卷了一支“大炮筒”,“……爹,要说当年我不怪你,那是假的。”
  历史惊人的相似,当年吴保根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可是家里根本供不起。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有个大老板想在上河村建米粉厂,慕名找到吴保根的爹,想让他当大师傅。吴保根的爹说,家有祖训,不能砸了招牌,并掷地有声地说:“上河村的米粉永远不会用大机器做,你就死了这份心吧!”大老板并没有死心,不知怎么知道了吴保根没钱上高中,专门送了一沓钱来,吴保根的爹见了钱却像见了仇人,一扬手扔出去,钞票撒了一地。吴保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读书梦随着那声“老古董”扬长而去。
  家里黑灯瞎火,大群的鸡在院子里乱跳,一边寻着笼子歇下,一边又不甘心饿着肚子,折腾个不休。蒸粉的灶早已冷了,石磨上还挂着一滴米浆,欲滴不滴,像忧伤的泪珠。儿子不知跑哪去了,木英躺在床上生闷气,想喊人,才想起两个女儿去外婆家了。吴保根闷闷的,也没心思弄吃的,在黑暗中枯坐了一会,也不开灯,直接向床边走去。他想跟木英说说心里话,只要木英出声,他就说出自己的打算:娘病了这么多年,這边的亲戚早就借遍了,再也不好意思开口了,最好能回娘家,先借钱给飞强上了大学,然后贷款买一台蒸粉机,这样每天可以做二三百斤粉了,慢慢等有钱了再买磨浆机、再增添轧粉机……可是木英一听到吴保根进来,马上翻身背着他,明显还在气头上,吴保根也就没了兴趣,闷闷地躺下了。
  吴保根是在吴飞强亢奋的叫声中醒过来的,睁开眼,天还没全亮呢!
  “爹!解决了!全解决了!”吴飞强的眼睛在晨曦中异常明亮,“老师说了,读大学可以贷款,祖训还得守。”
  “啊?”吴保根脑子还混沌着。
  木英喜笑颜开,一骨碌偏身下床:“我去做早饭!”
  天亮了,大鸡小鸡扑腾着,锅盆的声音交叠着,吴保根麻利地卷起一支“大炮筒”,脚步轻快地向后山走去。朝阳下,爹佝偻的背影仿佛挺直了很多,吴飞强不禁想起老师的话:“有些东西的坚守,不能单靠个人的力量。”
  他不想告诉爹,今天上县城,他不单单要办下助学贷款,还要去文化单位打听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事情,还要去工商局了解商标注册的事情。爹老了,有些担子该由自己接过来了。
  “吱呀”一声,吴家古老的石磨欢快地旋转起来了。
其他文献
大中路  街道清冷的岁末  一个中年男人正被困在梯上  清洗挂钟上的灰  骑楼叠在他身后像绿得发冷的阳光  大中路售卖广州的各种前世  这是其中最不繁复的一种  你是被猫逐入异梦的蝴蝶  犹豫着要不要去清点旧货签下  显示各种时刻的机械挂钟、石英表……  如果不是那猫再度伸出爪子  撕破这短暂的恍惚  像满室热水瓶乍然碎裂——  你从脚下入骨的凉意里惊起:  满墙正被逸出的时刻  哪一个属于这座云
期刊
1  天空看起来很温暖,可空气是潮湿的,即使太阳出来,雨仍然像漏斗里的水,滴个不停。行人身上包裹的衣物有肉眼看不到的湿润,逐渐消散在空气里的谈话似乎含着特殊的气味,和封闭的衣橱味道一模一样。  阿茶的衣橱里都是衣服,一摞叠着一摞,从小时候开始,一件都没扔过。母亲曾告诉她,只有死掉,衣服才能被丢到垃圾场。阿茶打开衣柜挑衣服,便会想,我还没死呢。衣橱,似乎装下她来到这世上所有的时间。阿茶对付恐惧的方法
期刊
南巫擅于用“感觉化”的细节营造充滿“幻意”之美的诗歌情境,她的写作多是基于都市的日常经验,欲望、梦幻、时间等要素混融在她的语句中,形成都市诗人的精神逻辑。在历史经验与未来境遇无从考察的当下,她不厌其烦地记录着一个个事件或场景,以个人体验充当着纷繁芜杂的城市经验的价值标尺。看她的组诗《吉塘路咖啡馆》,其间充满了微小的事件、场景以及感觉化的细节,诗人以此作为思维延长的一根触须,去探秘消费时代自我主体的
期刊
瑶山屯 不是瑶寨  全屯人 只一个张姓  全屯人 都是汉族  瑶山屯 地处隘口  以前曾是 人马过往之地  以前 有五十多户人家  现在 仅存七户  其中六戶 是贫困户  只有一户人家 有四个小孩 夫妻智力偏低  余下的 皆为老人  屯中央有一潭水 死了  几个旱鸭子 默不作声  好多间木质的房子 陈旧 松垮 空荡  环顾四周 不见一幢楼房  缺水 缺地 缺人气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对我说  狗
期刊
致敬墙角那一辆廿八寸单车  曾经它带着我的梦想从沙土路  踩向布山之北就算  泥屋颓圮农田危急  瓦房深处仍有我一段羞涩的秘密  致敬衣架上这一顶旧军帽  顺着春水拂去它经年的  征尘 当一个少年热血沸腾  当书生变成士兵就像爱情  盛开就像水遇到了泥  致敬身边的父母大人  面朝黄土背朝天三十余年  一朝深居城市又三十来载  仍一年四季催唤返乡 我深知  这是粗茶淡饭后的依依不舍  我不知它是血
期刊
刘 军 20世纪70年代生,笔名楚些。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散文批评家,现居开封。曾策划全国农民散文专辑、河南青年散文专辑、女性散文专辑、小众公号河南散文专辑等,曾任孙犁散文奖双年奖、何景明文学奖评委。  如果把大自然比作一座宫殿,那么从宏观层面来看,它拥有一种至上的、难以辨明的秩序感,它的威严、慈悲、严酷、温和不过是这种秩序感下的不同面孔而已。人类虽非盲人,但某种意义上与摸象者相似。比
期刊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乡村就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很多写作者只要下笔,就是返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这种乡土意义上的精神底色,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诸多乡村元素所构成和折射的传统。乡村作为随时间流逝积淀而成的精神资源,它本身就可能是诗歌美学的一部分,在诗人笔下,它既可能是物,也可能是词,这词与物之间的关系,需要以乡村作为一种现代性装置,将诗人和时代、传统、未来串联起来,构成当下社会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乡村诗学
期刊
“在短篇小说极可能领先一步式微的这个小说苍老年代”(唐诺语),朱山坡通过一组短篇,讲述了“蛋镇电影院”往事,这些来源于真实的虚构之地的故事——年岁越长,我越笃信虚构万物必源于真实。写短篇,关于小镇,小说家需要双倍的勇气。小说读者(尤其是短篇小说读者),会不会跟某一时期的蛋镇电影院观众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后不知何时又悄然潜回呢?  这不是一个歌颂小镇的年代。在我出生的地方(跟小说里的蛋镇及书写者朱山
期刊
钟 欣 1989年大暑生于广西钟山,有小说发表在《民族文学》《广西文学》《湖南文学》《椰城》《红豆》等刊。现居黄姚。  一  黎诚打电话给我,叫我出去吃饭。九路饭店,我们一起在那儿吃过好幾次。  我说,现在?  他说,对,马上过来。  那时候,我正半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我已经在家里憋了整整一天,早就想找机会出去了。赵小扬是不愿意跟我一起出去的,吃晚饭的时候,我就问过她,要不要出去散散步。她说,不行,
期刊
陈永忠 1974年生,侗族,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二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有小说作品发表于《民族文学》《壹读》《绿洲》《贵州作家》等刊物。出版散文集《云在山间》。  风,在耳边呜呜地叫,像个晕了头的醉汉,满街上乱窜。后来,它遇上了另一个酒疯子毛毛雨。毛毛雨蹒跚着,跟风抱在一起,没头没脑地扑向黑夜。偶尔,有一两个路人,脖子缩在伞下,急匆匆走过,好像整个城市就只有我不怕冷、不怕黑似的,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