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教育意识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学科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以自己深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才能在物理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从而艺术性地完成素质教育渗透的任务。
【关键词】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因材施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为了适应科技进步、经济飞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突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以及课外动手动脑这些互相结合相互作用,缺一不可,这也是现代教育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所谓“授业无趣,必不乐学”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枯燥无味,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首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要使学生和自己有亲和力;其次,要将深奥的物理问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大家喜闻乐见的情境里,激起学习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由“海市蜃楼”的自然奇观,从而引出光的折射原理;讲在雪地上骑自行车,猛刹前闸容易摔到,引出惯性的概念等等;最后,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2.循序渐进,注重感性教学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这些内容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很枯燥的去背概念和规律,他们不仅印象不深刻,久而久之还会厌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的教具、多媒体课件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运用实验展示有关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同学们先在头脑中建立印象,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教师的启发、提问,从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才能对这些概念和规律记忆深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理解了还要会用,用就是要多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此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才会使物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多做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大部分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上物理课做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之前营造出生动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颇深。
教师不仅要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明确学生观察的重点,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做到边学边实验。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手边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具来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比如,在学习球面镜时拿吃饭的金属勺做凸面镜观察,看到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同学之间一人手握木尺松开,算出同学的反应时间;装满水的玻璃瓶中插入细管,用手挤压再松开,观察物体的形变等等。通过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较强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素质的基础。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应该因材施教,通过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使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智力方面,还体现在非智力方面,比如激发起一个人的兴趣,他就会专注于感兴趣的这件事,一个有坚韧毅力的人会不惧困难、勇往直前。作为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别引导,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教学、辅导。恰当地进行分层教学,能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极为有利。
5.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因而在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建立平等友爱的教学关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树立超前思维意识,敢于质疑。如鼓励学生课前先将定理、公式推导出来,对例题先进行独立分析、解答。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组织开放讨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使学生萌发独到的见解。如对物理课本中的“想想议议”,要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于他人的见解,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另外,还要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从而探索新知,开发潜能。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复习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接着提问:既然电流能产生磁物,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启发设想)?再提出:要验证磁场能否产生电流需要什么器材呢(学生自选器材)?然后发给每小组相关器材,让他们先讨论实验方案,再进行探索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实验结束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结果并试着上升为理论。由于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做实验,所以,他们非常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最后教师进行矫正、总结、评比,学生得到赞赏和鼓励,人人都有快乐感、成功感。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探究欲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创新意识。久之,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十分明显。
6.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革命,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必促进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把物理教学中的一些难以想象的,抽象的模型、构想变为直观的、可见地展示给学生。把物理过程中的“静”,变为“动”;“微观”变为“宏观”;“连续”变为可“定格”;难以解释的问题现象通过多媒体可以一目了然,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学生高尚思想品质的培养,鼓励他们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开发他们潜在的智力和想象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合格公民及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教育意识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学科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以自己深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才能在物理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从而艺术性地完成素质教育渗透的任务。
【关键词】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因材施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为了适应科技进步、经济飞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突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以及课外动手动脑这些互相结合相互作用,缺一不可,这也是现代教育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所谓“授业无趣,必不乐学”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枯燥无味,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首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要使学生和自己有亲和力;其次,要将深奥的物理问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大家喜闻乐见的情境里,激起学习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由“海市蜃楼”的自然奇观,从而引出光的折射原理;讲在雪地上骑自行车,猛刹前闸容易摔到,引出惯性的概念等等;最后,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2.循序渐进,注重感性教学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这些内容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很枯燥的去背概念和规律,他们不仅印象不深刻,久而久之还会厌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的教具、多媒体课件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运用实验展示有关物理现象和过程,让同学们先在头脑中建立印象,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教师的启发、提问,从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才能对这些概念和规律记忆深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理解了还要会用,用就是要多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此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才会使物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多做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大部分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上物理课做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之前营造出生动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颇深。
教师不仅要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明确学生观察的重点,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做到边学边实验。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手边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具来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比如,在学习球面镜时拿吃饭的金属勺做凸面镜观察,看到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同学之间一人手握木尺松开,算出同学的反应时间;装满水的玻璃瓶中插入细管,用手挤压再松开,观察物体的形变等等。通过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较强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素质的基础。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应该因材施教,通过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使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智力方面,还体现在非智力方面,比如激发起一个人的兴趣,他就会专注于感兴趣的这件事,一个有坚韧毅力的人会不惧困难、勇往直前。作为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别引导,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教学、辅导。恰当地进行分层教学,能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极为有利。
5.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因而在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建立平等友爱的教学关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树立超前思维意识,敢于质疑。如鼓励学生课前先将定理、公式推导出来,对例题先进行独立分析、解答。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组织开放讨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使学生萌发独到的见解。如对物理课本中的“想想议议”,要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于他人的见解,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另外,还要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从而探索新知,开发潜能。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复习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接着提问:既然电流能产生磁物,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启发设想)?再提出:要验证磁场能否产生电流需要什么器材呢(学生自选器材)?然后发给每小组相关器材,让他们先讨论实验方案,再进行探索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实验结束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结果并试着上升为理论。由于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做实验,所以,他们非常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最后教师进行矫正、总结、评比,学生得到赞赏和鼓励,人人都有快乐感、成功感。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探究欲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创新意识。久之,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十分明显。
6.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革命,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必促进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把物理教学中的一些难以想象的,抽象的模型、构想变为直观的、可见地展示给学生。把物理过程中的“静”,变为“动”;“微观”变为“宏观”;“连续”变为可“定格”;难以解释的问题现象通过多媒体可以一目了然,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学生高尚思想品质的培养,鼓励他们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开发他们潜在的智力和想象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合格公民及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