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根民族音乐之土跻身世界艺术之林”这是鲍元恺在自己的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首演的节目单上写下的感言。如果说15年前,对于一直秉承“植根民族音乐之土”创作理念的鲍元恺来说“跻身世界艺术之林”还只是一个梦想的话,那么15年后的今天他通过《炎黄风情》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的创作已经让这一梦想成真。《炎黄风情》的24首乐曲改编自冀、滇、陕、苏、川、晋等省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汉族民歌,根据不同的地域划分为6个系列:(一)燕赵故事:1.小白菜、2.小放牛、3.茉莉花、4.对花;(二)云岭素描:1.小河淌水、2.放马山歌、3.雨不撒花花不红、4.猜调;(三)黄土悲欢:1.女娃担水、2.夫妻逗趣、3.走绛州、4.蓝花花;(四)巴蜀山歌:1.槐花几时开、2.黄杨扁担、3.绣荷包、4.太阳出来喜洋洋;(五)江南雨丝:1.无锡景、2.杨柳青、3.拔根芦柴花、4.紫竹调;(六)太行春秋:1.走西口、2.闹元宵、3.爬山调、4.看秧歌。每首作品都像一幅充满浓郁民间特色和地方风味的风情画,既可以完整演奏又各自独立成篇。
自1991年5月由指挥家王钧时执棒天津交响乐团在天津音乐厅第一次奏响《炎黄风情》以来,15年间,这部作品在中国内地各大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累计上演400余场,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1996年2月2日,谭利华在北京音乐厅指挥北京交响乐团,陈澄雄在台北音乐厅指挥台湾省立交响乐团,海峡两岸同步演出《炎黄风情》,更是成为海内外文化界的一段佳话。今天,《炎黄风情》被公认为中国当代管弦乐作品“国内乐团上演频率最高”、“国外舞台展示加演最多”的作品,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并入选国家教育部选订的新课标中学音乐欣赏和高校作曲专业教材。
2006年12月8日、9日,由天津音乐学院、中国交响乐基金会、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人民音乐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题为“植根本土 跻身世界”的鲍元恺《炎黄风情》首演15周年音乐会、研讨会暨总谱首发式在天津举行。整个活动共分为两大部分:
12月8日晚是音乐会暨总谱首发仪式。演出开始前,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副总编杜晓十将他们加班印制出的《炎黄风情》的总谱赠送给了天津音乐学院的姚盛昌院长。音乐会上半场演出的是天津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以多种形式改编的《炎黄风情》选曲。首先双排键电子琴独奏《走西口》开场;接下来是以单排键电子琴四重奏与三弦、板胡、打击乐合作的形式演出的《紫竹调》《夫妻逗趣》等3首。此后,德国钢琴家亚力山大·碧乐岛独奏《爬山调》《女娃担水》等4首乐曲和以弹拨乐合奏形式呈现的《猜调》《茉莉花》等乐曲。下半场专程从外地赶回来的王钧时指挥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演出了《小河淌水》《蓝花花》《看秧歌》《杨柳青》等选曲。多种形式的演绎,使得在场的观众又一次领略了《炎黄风情》的艺术魅力。
9日的研讨会由姚盛昌院长主持,会上王安国、王世光、王钧时、段五一、卞祖善、石惟正、杨雁行、靳学东等多位京津专家学者畅谈了自己对《炎黄风情》的感受。
王安国教授从鲍元恺《炎黄风情》的“蓝花花”入选多套中学音乐教材切入,提出一部音乐作品的成功“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融入有非音乐专业人群参与的社会音乐生活,能够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纽带而进入国民教育课堂”。王世光则通过对《炎黄风情》结构、内涵和写作技巧的分析,指出“我们高雅艺术要想生存,就要搞好群众关系”。卞祖善认为,鲍元恺的民族化达到了“化”的深度,因此作品才做到“中西融合、雅俗共赏”;《炎黄风情》的乐队思维与管弦乐的语言完全是立体的,不只是编配意义上的工艺过程,而是从作曲家内心迸发出来的中国的气质、气派和豪情。鲍元恺教授是理所当然、名副其实的“管弦乐小品大师”。王钧时认为,这部作品的核心是一个“情”字,《小河淌水》的心理刻画,《看秧歌》的场景描写,《蓝花花》的戏剧张力,无不围绕“情”做文章。段五一引用80年代吕骥同志讲过的“高、深、远、广、严、勇”6个字来评价鲍元恺的这部作品。他说,《炎黄风情》15年来取得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一种令人深思的“鲍元恺现象”。德国钢琴家碧乐岛指出,西方的演奏家、指挥家都喜欢《炎黄风情》,因为它的音乐特别美丽。
相比北京学者的发言,与会的几位天津音乐学院的专家在谈起《炎黄风情》是带有更强的感情色彩。现任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的靳学东说,15年前,他作为演奏员参加了这部作品的首演。此后,更是一直关注着它的动向。论及《炎黄风情》的创作特色,他认为,鲍元恺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他不是通过民歌让人们了解交响乐,而是要人们通过交响乐了解中国民歌。天津院的老院长石惟正教授从声乐角度谈到,《炎黄风情》不仅提炼了民歌的音调,也用器乐化的语言深度诠释歌词的内涵,文字作为听众理解音乐的依据和载体,为其展开艺术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天津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杨雁行教授则从天津地域文化特色的角度谈起,认为《炎黄风情》的成功与天津重视民间文化的传统一脉相承。他把鲍元恺誉为“中国的格林卡”,并认为这次研讨会将在中国音乐史留下重要的一笔。
除了与会各位专家的发言,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的同学们还特意在研讨会之前采访了苏夏、于润洋、黄旭东、谭利华、李心草等多位见证了《炎黄风情》创作和一步步走向世界的专家。研讨会上,大家通过大屏幕录像观看了各位不能亲临现场的专家发表的对这部走过了15个年头的作品的感想。录像中,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于润洋教授谈到,中国的音乐文化建设,绝不能只靠演奏别人的作品;鲍元恺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老百姓喜欢,就坚持走自己的路,他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