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属于文学作品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课程标准》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目标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等。这就为古代诗歌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1. 让学生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艺术特性
诗歌是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其主要特征有:内容凝练、语言精练、形象鲜明、节奏优美。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准确把握这些诗歌的艺术特性,可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中高度概括性最强的文学样式,其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正因为古典诗歌的高度概括性,加之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久远,语言表达的形式也不相同,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凭借诗人的文字,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去咀嚼、品味诗歌的情感态度。例如:马致远著名的小曲《天净沙·秋思》,诗人没有用过多的语言,仅九种意象组合在一起,短短28个字高度凝练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难以体味到诗人漂泊羁旅的断肠之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去品味诗歌的精髓,去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其次,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诗歌不仅有“诗”,还有“歌”,也就是它不只是供人阅读的,还是供人诵读和歌唱的,富于音乐美。专家考证认为诗歌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号子”,即在劳动中的团结合作、统一协调的口号。为了统一动作合力干一件事情,他们必须保持步调一致,而“劳动号子”便起到了这一作用。所以朴实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艺术便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了。又如唐朝之后形成的格律诗,其在押韵、平仄、对仗方面要求非常严格,这三者的使用必然能使诗歌富有的节奏感、韵律感。再如词,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这些都决定了诗歌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就要特别强调诵读,在反复的吟唱中体味节奏与韵律,去感受诗歌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加深对诗意的领悟。
当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古代诗歌的艺术特性时,并掌握了相应地阅读方法,我们的学生就会如鱼得水,可以在古代诗歌的海洋自由徜徉。
2. 鼓励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多元、多层面解读
就诗歌内容而言,每一首诗歌中塑造的文学形象、主题思想往往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来推测诗人的创造意图,从多个角度去解读诗歌意蕴,从而更深刻更全面的把握诗歌。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诗,为悼念亡妻而作;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开端“锦瑟”即所咏之物;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借诗抒发自己的抑郁之不得志之情。此诗解读的角度不同,其意蕴也不同。但不管对诗歌有多少种解读,教师都应该强调要尊重文本,脱离文本的阅读是无源之水,没有鲜活力。
另外,学生对诗歌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内容上的多角度解读,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多层面鉴赏诗歌。古代诗歌除了从内容上品读之外,还可从语言(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风格等)、文体、章法、构思、文化等多层面去解读。如选修教材中,鲍照的《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以平地倒水,水流方向不一比喻人生贵贱不齐,且命运无法更改。从中学生即可解读到诗人出身寒门,备遭压抑的痛苦之情、愤懑之气;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以门阀制度来选拔任用人才的历史文化制度。
3. 尊重学生新鲜的个性阅读感受
《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重视作品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鉴赏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新鲜的个性阅读感受。
那么什么是“个性阅读”呢?所谓的“个性阅读”就是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依据文本学生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个人色彩。在传统诗歌教学中,由于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因为缺乏创造性思维活动,缺少情感体验的实践,对诗歌的解读也比较单一。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时,教师首先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具有发散性、新颖性、独特性,能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去阅读与理解诗歌,才能够获得新颖的、独特的感受。
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课堂讨论、辩论是两种能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形式。利用课堂讨论、辩论,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已的看法,可以激起学生展现自我的热情。面对学生独特的观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
从以上三方面着手进行古代诗歌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陈建伟主编)
[2] 《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巢宗祺主编)
[3] 《语文有效教学》(郑桂华著)
1. 让学生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艺术特性
诗歌是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其主要特征有:内容凝练、语言精练、形象鲜明、节奏优美。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准确把握这些诗歌的艺术特性,可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中高度概括性最强的文学样式,其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正因为古典诗歌的高度概括性,加之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久远,语言表达的形式也不相同,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凭借诗人的文字,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去咀嚼、品味诗歌的情感态度。例如:马致远著名的小曲《天净沙·秋思》,诗人没有用过多的语言,仅九种意象组合在一起,短短28个字高度凝练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难以体味到诗人漂泊羁旅的断肠之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去品味诗歌的精髓,去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其次,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诗歌不仅有“诗”,还有“歌”,也就是它不只是供人阅读的,还是供人诵读和歌唱的,富于音乐美。专家考证认为诗歌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号子”,即在劳动中的团结合作、统一协调的口号。为了统一动作合力干一件事情,他们必须保持步调一致,而“劳动号子”便起到了这一作用。所以朴实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艺术便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了。又如唐朝之后形成的格律诗,其在押韵、平仄、对仗方面要求非常严格,这三者的使用必然能使诗歌富有的节奏感、韵律感。再如词,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这些都决定了诗歌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就要特别强调诵读,在反复的吟唱中体味节奏与韵律,去感受诗歌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加深对诗意的领悟。
当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古代诗歌的艺术特性时,并掌握了相应地阅读方法,我们的学生就会如鱼得水,可以在古代诗歌的海洋自由徜徉。
2. 鼓励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多元、多层面解读
就诗歌内容而言,每一首诗歌中塑造的文学形象、主题思想往往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来推测诗人的创造意图,从多个角度去解读诗歌意蕴,从而更深刻更全面的把握诗歌。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诗,为悼念亡妻而作;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开端“锦瑟”即所咏之物;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借诗抒发自己的抑郁之不得志之情。此诗解读的角度不同,其意蕴也不同。但不管对诗歌有多少种解读,教师都应该强调要尊重文本,脱离文本的阅读是无源之水,没有鲜活力。
另外,学生对诗歌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内容上的多角度解读,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多层面鉴赏诗歌。古代诗歌除了从内容上品读之外,还可从语言(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风格等)、文体、章法、构思、文化等多层面去解读。如选修教材中,鲍照的《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以平地倒水,水流方向不一比喻人生贵贱不齐,且命运无法更改。从中学生即可解读到诗人出身寒门,备遭压抑的痛苦之情、愤懑之气;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以门阀制度来选拔任用人才的历史文化制度。
3. 尊重学生新鲜的个性阅读感受
《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重视作品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鉴赏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新鲜的个性阅读感受。
那么什么是“个性阅读”呢?所谓的“个性阅读”就是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依据文本学生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个人色彩。在传统诗歌教学中,由于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因为缺乏创造性思维活动,缺少情感体验的实践,对诗歌的解读也比较单一。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时,教师首先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具有发散性、新颖性、独特性,能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去阅读与理解诗歌,才能够获得新颖的、独特的感受。
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课堂讨论、辩论是两种能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形式。利用课堂讨论、辩论,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已的看法,可以激起学生展现自我的热情。面对学生独特的观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
从以上三方面着手进行古代诗歌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陈建伟主编)
[2] 《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巢宗祺主编)
[3] 《语文有效教学》(郑桂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