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树立文化自信的今天,传统纹样的研究与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课题,且其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鱼纹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纹样之一,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鱼纹的出现与当时人类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在传统纹样中鱼纹最为普遍,其质朴形象以及美好寓意使得它在今天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传统元素。本文以传统鱼纹为研究对象,探索鱼纹的起源及发展,通过对鱼纹的造型、色彩及其所包含的寓意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取、利用鱼纹的基本形态,研究适合手工皮具设计与制作的表现手法,并把鱼纹当作重要的传统纹样代表之一运用在皮具设计中。
关键词:纹样;设计;鱼纹;吉祥寓意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提倡重视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发展,研究中华民族中的优秀文化,发掘传统文化价值成为大势。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更加注重文化与设计的融合发展,在发扬中华文化的同时强调设计的内涵和寓意。
设计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在它所蕴含的文化中,由于设计工作进程中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设计活动可以创造出符合新时代、新精神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不失新意,最终发展成历史的一部分。我国历史纹样形式多样、变化各异、种类繁多,鱼纹经历了数千年的锤炼,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凝结和审美的反映。优秀的文化能够支撑设计不断发展、源远流长。
1 传统文化鱼纹的发展
1.1 鱼纹的产生
我国鱼纹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中,当时纹样的发展尚在雏形阶段,鱼纹形象并不像如今的纹样那样精美。河姆渡文化鱼藻纹陶盘所呈现的鱼纹多半较为简单质朴,受手工艺技术所限,刻画在器皿上的鱼纹也较为粗糙[1]。
新石器中鱼纹最典型、形象较为完备的是仰韶文化彩陶,也就是在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件器皿内部所描绘的鱼纹极具抽象美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借鱼纹形象所组成的人面图案,以圆形为人脸,三角形画作耳朵以及身体,整体形象左右对称。纹样色彩表现以黑色为主,以彩陶本身的砖红色为底,颜色对比强烈且具有平衡美感。人面鱼纹彩陶盆表现出简洁大方的样式,饱含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一般来说,器皿上的图案纹样其实就是当时人类生活状况在物质上的反映,鱼纹与人面形象的结合表明了当时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2]。
1.2 鱼纹在配饰中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几乎都是各大流域,鱼是流域内最为常见的动物,因而在我国早期纹饰中鱼纹最为普遍。良渚文化时期的黄玉鱼纹配饰,带着厚重的历史印记,工艺制作精美,鱼身的花纹表现形式多为阴刻,线条十分流畅,凸显了良渚文化的特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生活用品中鱼纹出现在人们所使用的铜镜中。鱼纹铜镜起源于唐代,到金代被广泛采用[3]。与人面鱼纹彩陶盆中表现出的抽象形象截然不同,铜镜上所雕刻的鱼惟妙惟肖,铜镜硕大圆润,弧线优美,铜镜的底纹以海浪为主,海浪之上的鱼纹形态逼真,鱼鳞的雕刻工艺精湛,图案活灵活现。
鱼纹在唐宋代时期还是朝廷官员身上的一种配饰纹饰,这种配饰即鱼袋,由皮革包裹木胎制作而成。与众不同的是,鱼袋中装有鱼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4]。鱼符最早起源于隋代,鱼袋的形象最早出现于《步辇图》中吐鲁番丞相禄东赞与秦叔宝身上[5],鱼袋的出现与鲤鱼密切相关,源于唐朝对鲤鱼极度崇拜,使其具有神话色彩。
鱼袋上鱼的形象简洁,鱼符以鲤鱼为基本形状,鱼头稍尖而鱼肚稍宽,用三角形作鱼尾,鱼符的铸造材料使用金、银、铜,这与官员的等级身份有关。
2 传统鱼纹的文化寓意
2.1 阶级身份的象征
象征着身份地位的配饰被称作“鱼袋”,出现于唐宋时期,鱼袋中装有鱼符,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兵符。《大唐六典》中记载:“太子用玉质鱼符,亲王用金质鱼符,官员用铜质鱼符。”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材质的鱼符代表不同的阶级,体现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规定严格。
2.2 和谐美满的寓意
正如铜镜背后装饰的鱼纹,两条鱼儿嬉戏追逐首尾相接,预示着和谐友爱、相处愉悦,类似这样的双鱼图案中,鱼儿多为一大一小,表示着阴阳雌雄,象征着夫妻生活幸福和顺。而且鱼的生殖力强,意味着家庭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是成双成对、家族顺遂、和谐美满的吉祥寓意。
2.3 农业时代的丰收期盼
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不期盼吉祥如意、顺心遂意,鱼纹成为承载人们心意的重要载体之一。早在《史记·周本纪》中就有记载“周有鸟、鱼之瑞”,鱼在古人的心中是一种祥瑞、吉祥的征兆,鱼与“余”同音,预示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含义[6],也代表劳动人民对于丰收、富贵的期盼。
2.4 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在中国传统神话中就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据说鲤鱼只要跃过龙门就能够幻化成真龙,于是鲤鱼不竭余力地向着龙门跳跃,这个故事表明人们只要经过不懈努力与奋斗,最终就能心想事成、飞黄腾达,这里的鱼寄托的是人们对于平步青云、仕途有望、生活美满幸福的期望。
3 鱼在当下的时代寓意
传统纹样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永流传,主要在于其在不失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的前提下,与当今人们的审美、时代的寓意相结合。随着时间的流转,人们的生活環境、生活面貌以及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美的事物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追求。鱼纹作为流传至今的传统纹样,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含义。
从鱼的形象来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很多人的眼中它们是自由而畅快的,它们随心所欲、无所谓束缚地在水中畅游。正如庄子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鱼代表的是不拘一格、自由畅快的心境[6],这也是每个人在想到“鱼”这一形象时的憧憬,其形象能与人达到理想的情感交流[7]。
鱼在绘画课上是必选题,从简单的几笔刻画到稍复杂,从寥寥几笔的勾勒到细节满满、刻画得栩栩如生,简单的几何线条组成的鱼的形象看似没有太多的技法,但是包含着纯真又朴实的心意,在造型创作的过程中会添加很多的想象因素,每件作品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对于人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越来越渴望回归本真,正如传统鱼纹所包含的和谐美满的寓意,自由畅快的生活成为城市繁忙生活中的人们的向往。 4 鱼纹在手工皮具中的表现方法
传统鱼纹是发展较为成熟的纹样,是我国文明的产物。在当今的设计中应用传统纹样时,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复制粘贴,只会让设计变得呆板、直白、不够生动。从古至今,人们将鱼纹运用在各种器皿、首饰、家具以及服饰中,我们可以借鉴已有的优秀经验助力新作品的完成。
4.1 材料选择
手工皮具的制作材料选择较为多样、皮料种类繁多,材料决定着纹样设计的方式[8]。皮料有牛皮、猪皮、羊皮、鞣制皮等,以及一些皮胚、成品皮、成品革等,有光面平滑类型的,还有机械制造肌理类型的压花皮,比如仿造鳄鱼皮纹、蜥蜴纹、蟒蛇纹、水波纹等等。
对于手工作业来说,植鞣革无疑是最为合适的选择,植鞣革是牛皮的一种,其独有的性质是皮面整洁光滑、皮质紧致且紧密度较高、坚韧又耐用,一般都比较硬,且非常耐用。制作时毛糙的边缘容易处理,背部肉面较为光滑,处理起来也十分方便,非常适合用于手工制作。再者,植鞣革具有吸水吸油的特性,随着人们的使用,皮面颜色会越来越深。
第一种制作手法是把原色植鞣革染色。植鞣革有着可染、可塑的特性,手工染色的时候不用刻意染均匀,这可以给皮面制造不一样的手工肌理,而且手工染色可以随意地稀释染色剂或者调配颜色,可选择性很高,塑造造型时只需打湿皮面用夹子固定好造型即可。第二种制作手法是用镂空叠加的方式制作出皮具设计选取好的鱼纹,并且不至于太过平面,创造出些许立体的效果以及空间上的改变。
手包内部装有拉链,外部装有吸扣,使用方便、放置安全,不会轻易滑出。挎包所用的青铜色锁扣,锁定牢固并且能防止误开,经久耐用[9]。
4.2 表现方式
鱼纹图案的表现选择镂空雕刻,其思维源于民间传统艺术剪纸。手工雕刻或者激光雕刻都可以作为其技术手段,并运用到皮革之上。镂空效果是为了能更好地表现鱼纹不一样的颜色效果,并且给鱼纹图案增加空间层次感。
纯原色的皮料可以进行手工染色,手工染色的好处在于可以染出想要的颜色和质感,比工厂染色成品皮更加随意和灵活。认真制作的手工作品连手工缝线都可以做到整齐美观,能表现出工艺制作精良的视觉效果。
图案实现的手法为以剪纸为灵感的镂空手法,用刻刀、剪刀等在皮面做出各种图形,并且要把两三层皮叠加起来缝合在一起,因此这一部分的材料要稍微薄一些,更便于制作。镂空的部分透出下层不一样的图案以及底层的颜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图案。在制作过程中,皮料的颜色皆是由手工染色而成的,手工染色更具有主观性、随意性,染料可以通过稀释改变染料纯度,染色时可一层一层地涂抹,为皮面增添颜色渐变的效果以及肌理。这样的两种手段在空间和颜色的视觉上使整个包富有了一定的层次感,细节也更加丰富。
4.3 图案选取
动物形图案因种类繁多,造型奇特且多变,动物本身就带有不一样的脾性和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与喜好。从古至今,鱼都是悠闲自得、闲适安静的形象代表,鱼纹图案的造型设计既可以以实物为参照做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也可以进行个人的想象与创作,将实物形态转化成抽象图案[10],为皮具的装饰性图案设计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赋予其多样化的视觉感受和风格特征。
对鱼纹进行再创作,以鱼纹为基础对图案进行概括和变形。笔者选取了三角形作为鱼这一设计中心图案的基础造型,身上的鱼鳞为椭圆形、直线、弧线等等。图案的应用分别为包身的纯装饰部位、包盖的装饰以及包的整体造型的设计,并且包袋的主料展开皆为一个完整的鱼形图案,图案整体效果设计左右对称,传达出和谐、对称美的美学艺术观点,具有抽象理性的感觉。一系列的变形与改变,让鱼纹的造型创意与皮具的设计紧密结合。
4.4 款式选择
手工皮具选择几何廓形,如在近几年十分受欢迎的小箱体式的斜挎包或手提包中,这种设计带有一定的突破性,把人们印象中质地柔软的包体变得有棱有角,显得帅气又干练。
包的外轮廓型为六边形、圆形、半圆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形体,几何图形是几何学在艺术设计领域内的造型设计表现,具有较强的简洁、抽象、理性等艺术审美特征。近年来,几何形包体活跃于设计领域,在行业内很受欢迎,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几何形体利用率高,使用较为方便,而且在视觉感受上效果稳定[11]。几何轮廓的选择与几何造型的鱼纹图案设计相结合,风格更为统一。
5 结语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时代的发展,在如今的社会场合中,皮具成了越来越不可短缺的一部分,如皮包。如今,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人們的审美需求也有所改变,因而在选择上更加注重包所表达的内容,比如是否能够很好地表达穿戴者的个性,是否与服装风格相匹配,是否与当天的心情相适应,或者是否与出门目的地相关等等,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包的选材范围更加广泛、颜色更加鲜艳丰富、搭配更加多变、外形更加生动活泼。
传统图案与现代的结合既要具备基本功能又不失时尚感。本文选取了鱼纹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鱼纹及其在配饰上的发展的研究,研究了市场上的皮包鱼纹图案的装饰手法和表现手段,并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图案的创作与构想,旨在使图案与皮包完美结合,凸显个性又富有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朱建波.陶瓷鱼纹装饰的起源与构图方式研究[J].陶瓷研究,2020(5):42-44.
[2] 袁广阔.仰韶文化鱼纹研究[J].中原文化研究,2018(1):60-64.
[3] 李秀莲.浅谈金代鱼纹铜镜[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2):7-9.
[4] 王佳.唐代鱼袋制度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7-8.
[5] 高移东.鱼符、鱼袋研究[J].文博学刊,2020(2):35-44.
[6] 张尤佳.鱼纹对服饰品设计的启发[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7:6-7.
[7]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74.
[8] 骞海青.浅谈包袋的装饰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30.
[9] 姜沃飞.包袋制作工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3-78.
[10] 王立新.箱包艺术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8-71.
[11] 苏洁.服饰品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79-88.
作者简介:王雨佳(1996—),女,山西孝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时尚艺术设计。
关键词:纹样;设计;鱼纹;吉祥寓意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提倡重视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发展,研究中华民族中的优秀文化,发掘传统文化价值成为大势。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更加注重文化与设计的融合发展,在发扬中华文化的同时强调设计的内涵和寓意。
设计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在它所蕴含的文化中,由于设计工作进程中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设计活动可以创造出符合新时代、新精神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不失新意,最终发展成历史的一部分。我国历史纹样形式多样、变化各异、种类繁多,鱼纹经历了数千年的锤炼,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凝结和审美的反映。优秀的文化能够支撑设计不断发展、源远流长。
1 传统文化鱼纹的发展
1.1 鱼纹的产生
我国鱼纹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中,当时纹样的发展尚在雏形阶段,鱼纹形象并不像如今的纹样那样精美。河姆渡文化鱼藻纹陶盘所呈现的鱼纹多半较为简单质朴,受手工艺技术所限,刻画在器皿上的鱼纹也较为粗糙[1]。
新石器中鱼纹最典型、形象较为完备的是仰韶文化彩陶,也就是在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件器皿内部所描绘的鱼纹极具抽象美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借鱼纹形象所组成的人面图案,以圆形为人脸,三角形画作耳朵以及身体,整体形象左右对称。纹样色彩表现以黑色为主,以彩陶本身的砖红色为底,颜色对比强烈且具有平衡美感。人面鱼纹彩陶盆表现出简洁大方的样式,饱含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一般来说,器皿上的图案纹样其实就是当时人类生活状况在物质上的反映,鱼纹与人面形象的结合表明了当时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2]。
1.2 鱼纹在配饰中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几乎都是各大流域,鱼是流域内最为常见的动物,因而在我国早期纹饰中鱼纹最为普遍。良渚文化时期的黄玉鱼纹配饰,带着厚重的历史印记,工艺制作精美,鱼身的花纹表现形式多为阴刻,线条十分流畅,凸显了良渚文化的特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生活用品中鱼纹出现在人们所使用的铜镜中。鱼纹铜镜起源于唐代,到金代被广泛采用[3]。与人面鱼纹彩陶盆中表现出的抽象形象截然不同,铜镜上所雕刻的鱼惟妙惟肖,铜镜硕大圆润,弧线优美,铜镜的底纹以海浪为主,海浪之上的鱼纹形态逼真,鱼鳞的雕刻工艺精湛,图案活灵活现。
鱼纹在唐宋代时期还是朝廷官员身上的一种配饰纹饰,这种配饰即鱼袋,由皮革包裹木胎制作而成。与众不同的是,鱼袋中装有鱼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4]。鱼符最早起源于隋代,鱼袋的形象最早出现于《步辇图》中吐鲁番丞相禄东赞与秦叔宝身上[5],鱼袋的出现与鲤鱼密切相关,源于唐朝对鲤鱼极度崇拜,使其具有神话色彩。
鱼袋上鱼的形象简洁,鱼符以鲤鱼为基本形状,鱼头稍尖而鱼肚稍宽,用三角形作鱼尾,鱼符的铸造材料使用金、银、铜,这与官员的等级身份有关。
2 传统鱼纹的文化寓意
2.1 阶级身份的象征
象征着身份地位的配饰被称作“鱼袋”,出现于唐宋时期,鱼袋中装有鱼符,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兵符。《大唐六典》中记载:“太子用玉质鱼符,亲王用金质鱼符,官员用铜质鱼符。”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材质的鱼符代表不同的阶级,体现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规定严格。
2.2 和谐美满的寓意
正如铜镜背后装饰的鱼纹,两条鱼儿嬉戏追逐首尾相接,预示着和谐友爱、相处愉悦,类似这样的双鱼图案中,鱼儿多为一大一小,表示着阴阳雌雄,象征着夫妻生活幸福和顺。而且鱼的生殖力强,意味着家庭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是成双成对、家族顺遂、和谐美满的吉祥寓意。
2.3 农业时代的丰收期盼
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不期盼吉祥如意、顺心遂意,鱼纹成为承载人们心意的重要载体之一。早在《史记·周本纪》中就有记载“周有鸟、鱼之瑞”,鱼在古人的心中是一种祥瑞、吉祥的征兆,鱼与“余”同音,预示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含义[6],也代表劳动人民对于丰收、富贵的期盼。
2.4 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在中国传统神话中就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据说鲤鱼只要跃过龙门就能够幻化成真龙,于是鲤鱼不竭余力地向着龙门跳跃,这个故事表明人们只要经过不懈努力与奋斗,最终就能心想事成、飞黄腾达,这里的鱼寄托的是人们对于平步青云、仕途有望、生活美满幸福的期望。
3 鱼在当下的时代寓意
传统纹样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永流传,主要在于其在不失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的前提下,与当今人们的审美、时代的寓意相结合。随着时间的流转,人们的生活環境、生活面貌以及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美的事物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追求。鱼纹作为流传至今的传统纹样,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含义。
从鱼的形象来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很多人的眼中它们是自由而畅快的,它们随心所欲、无所谓束缚地在水中畅游。正如庄子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鱼代表的是不拘一格、自由畅快的心境[6],这也是每个人在想到“鱼”这一形象时的憧憬,其形象能与人达到理想的情感交流[7]。
鱼在绘画课上是必选题,从简单的几笔刻画到稍复杂,从寥寥几笔的勾勒到细节满满、刻画得栩栩如生,简单的几何线条组成的鱼的形象看似没有太多的技法,但是包含着纯真又朴实的心意,在造型创作的过程中会添加很多的想象因素,每件作品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对于人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越来越渴望回归本真,正如传统鱼纹所包含的和谐美满的寓意,自由畅快的生活成为城市繁忙生活中的人们的向往。 4 鱼纹在手工皮具中的表现方法
传统鱼纹是发展较为成熟的纹样,是我国文明的产物。在当今的设计中应用传统纹样时,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复制粘贴,只会让设计变得呆板、直白、不够生动。从古至今,人们将鱼纹运用在各种器皿、首饰、家具以及服饰中,我们可以借鉴已有的优秀经验助力新作品的完成。
4.1 材料选择
手工皮具的制作材料选择较为多样、皮料种类繁多,材料决定着纹样设计的方式[8]。皮料有牛皮、猪皮、羊皮、鞣制皮等,以及一些皮胚、成品皮、成品革等,有光面平滑类型的,还有机械制造肌理类型的压花皮,比如仿造鳄鱼皮纹、蜥蜴纹、蟒蛇纹、水波纹等等。
对于手工作业来说,植鞣革无疑是最为合适的选择,植鞣革是牛皮的一种,其独有的性质是皮面整洁光滑、皮质紧致且紧密度较高、坚韧又耐用,一般都比较硬,且非常耐用。制作时毛糙的边缘容易处理,背部肉面较为光滑,处理起来也十分方便,非常适合用于手工制作。再者,植鞣革具有吸水吸油的特性,随着人们的使用,皮面颜色会越来越深。
第一种制作手法是把原色植鞣革染色。植鞣革有着可染、可塑的特性,手工染色的时候不用刻意染均匀,这可以给皮面制造不一样的手工肌理,而且手工染色可以随意地稀释染色剂或者调配颜色,可选择性很高,塑造造型时只需打湿皮面用夹子固定好造型即可。第二种制作手法是用镂空叠加的方式制作出皮具设计选取好的鱼纹,并且不至于太过平面,创造出些许立体的效果以及空间上的改变。
手包内部装有拉链,外部装有吸扣,使用方便、放置安全,不会轻易滑出。挎包所用的青铜色锁扣,锁定牢固并且能防止误开,经久耐用[9]。
4.2 表现方式
鱼纹图案的表现选择镂空雕刻,其思维源于民间传统艺术剪纸。手工雕刻或者激光雕刻都可以作为其技术手段,并运用到皮革之上。镂空效果是为了能更好地表现鱼纹不一样的颜色效果,并且给鱼纹图案增加空间层次感。
纯原色的皮料可以进行手工染色,手工染色的好处在于可以染出想要的颜色和质感,比工厂染色成品皮更加随意和灵活。认真制作的手工作品连手工缝线都可以做到整齐美观,能表现出工艺制作精良的视觉效果。
图案实现的手法为以剪纸为灵感的镂空手法,用刻刀、剪刀等在皮面做出各种图形,并且要把两三层皮叠加起来缝合在一起,因此这一部分的材料要稍微薄一些,更便于制作。镂空的部分透出下层不一样的图案以及底层的颜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图案。在制作过程中,皮料的颜色皆是由手工染色而成的,手工染色更具有主观性、随意性,染料可以通过稀释改变染料纯度,染色时可一层一层地涂抹,为皮面增添颜色渐变的效果以及肌理。这样的两种手段在空间和颜色的视觉上使整个包富有了一定的层次感,细节也更加丰富。
4.3 图案选取
动物形图案因种类繁多,造型奇特且多变,动物本身就带有不一样的脾性和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与喜好。从古至今,鱼都是悠闲自得、闲适安静的形象代表,鱼纹图案的造型设计既可以以实物为参照做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也可以进行个人的想象与创作,将实物形态转化成抽象图案[10],为皮具的装饰性图案设计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赋予其多样化的视觉感受和风格特征。
对鱼纹进行再创作,以鱼纹为基础对图案进行概括和变形。笔者选取了三角形作为鱼这一设计中心图案的基础造型,身上的鱼鳞为椭圆形、直线、弧线等等。图案的应用分别为包身的纯装饰部位、包盖的装饰以及包的整体造型的设计,并且包袋的主料展开皆为一个完整的鱼形图案,图案整体效果设计左右对称,传达出和谐、对称美的美学艺术观点,具有抽象理性的感觉。一系列的变形与改变,让鱼纹的造型创意与皮具的设计紧密结合。
4.4 款式选择
手工皮具选择几何廓形,如在近几年十分受欢迎的小箱体式的斜挎包或手提包中,这种设计带有一定的突破性,把人们印象中质地柔软的包体变得有棱有角,显得帅气又干练。
包的外轮廓型为六边形、圆形、半圆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形体,几何图形是几何学在艺术设计领域内的造型设计表现,具有较强的简洁、抽象、理性等艺术审美特征。近年来,几何形包体活跃于设计领域,在行业内很受欢迎,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几何形体利用率高,使用较为方便,而且在视觉感受上效果稳定[11]。几何轮廓的选择与几何造型的鱼纹图案设计相结合,风格更为统一。
5 结语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时代的发展,在如今的社会场合中,皮具成了越来越不可短缺的一部分,如皮包。如今,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人們的审美需求也有所改变,因而在选择上更加注重包所表达的内容,比如是否能够很好地表达穿戴者的个性,是否与服装风格相匹配,是否与当天的心情相适应,或者是否与出门目的地相关等等,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包的选材范围更加广泛、颜色更加鲜艳丰富、搭配更加多变、外形更加生动活泼。
传统图案与现代的结合既要具备基本功能又不失时尚感。本文选取了鱼纹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鱼纹及其在配饰上的发展的研究,研究了市场上的皮包鱼纹图案的装饰手法和表现手段,并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图案的创作与构想,旨在使图案与皮包完美结合,凸显个性又富有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朱建波.陶瓷鱼纹装饰的起源与构图方式研究[J].陶瓷研究,2020(5):42-44.
[2] 袁广阔.仰韶文化鱼纹研究[J].中原文化研究,2018(1):60-64.
[3] 李秀莲.浅谈金代鱼纹铜镜[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0(2):7-9.
[4] 王佳.唐代鱼袋制度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7-8.
[5] 高移东.鱼符、鱼袋研究[J].文博学刊,2020(2):35-44.
[6] 张尤佳.鱼纹对服饰品设计的启发[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7:6-7.
[7]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74.
[8] 骞海青.浅谈包袋的装饰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30.
[9] 姜沃飞.包袋制作工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3-78.
[10] 王立新.箱包艺术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8-71.
[11] 苏洁.服饰品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79-88.
作者简介:王雨佳(1996—),女,山西孝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时尚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