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左手定则实验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该知识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往往会辅之实验加以说明。然而在使用我校实验室配备的J2451型《左右手定则演示器》做该实验时,发现效果并不显著。若用它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略显平淡了。为此,笔者动手自制了一台《左手定则实验器》弥补上述实验的不足。该实验器材制作简单、废物利用、材料易取、效果显著,通过实际教学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现介绍与大家分享。
  J2451型演示器装置图
  自制实验器装置图
  如图所示,通过绝缘方座支架把方形线圈悬挂起来,并把线圈套入蹄形磁内。用低压电源给线圈通电,线圈就会因为受力而摆动起来。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线圈的摆动方向也随之改变。
  一、制作材料 20cm长度废旧钢锯条两根、3cm厚度发泡塑料板若干(木板、纸板均可)、老旧电器废天线一根、万能胶水一瓶、细砂纸一张。
  二、制作方法
  1.底座。把发泡塑料板裁剪、粘合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0cm×10cm×5cm的一面开口的矩形,开口面为一个长宽面。
  2.轨道。将钢锯条的锯齿面嵌合在底座开口面的两条长边内,钢锯条的另一面露出朝上并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可抹一些润滑油)。
  3.通电导体。抽出废天线的一节空心管作为通电导体。
  三、其他材料
  低压电源、导线、蹄形磁铁。
  四、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将蹄形磁铁立直平放入底座槽内,调节槽内深度使轨道面处在两磁极中间。将导体管轻放在磁极口所在的轨道上。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接口分别与两根钢锯条轨道相连。
  打开开关,发现导体管随即滚动起来,并且在导体管与轨道的连接处伴随火花。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再做实验,发现导体管的滚动方向也随即改变。
  五、注意事项
  1.调整底座水平,保证两轨道高度一样,沿轨道方向高度也一样,从而减小重力因素干扰。
  2.轨道面打磨光滑,较小摩擦干扰。
  3.导体管一定放置在蹄形磁铁两脚口所在的轨道上,此处磁场强、驱动力(安培力)大,前后滚动的距离充足。
  4.为获得较大驱动力,应选择大电流低压电源。
  5.通电后若导体滚动困难,可采取的措施有:给蹄形磁铁充磁、换大号的磁性更强的蹄形磁铁、多个蹄形磁铁并排放入槽内、调高电源电压增大导体中的电流、更换更加轻质的导体管。
  六、实验效果对比
  1.原实验以线圈作为通电导体,增加了学生对电流方向的理解难度;自制实验器以空心导管作为通电导体,电流方向一目了然。
  2.原实验通电后,线圈在空中来回摆动,增添学生对线圈运动方向的困惑;自制实验器通电后,导体管滚动方向明确。
  3.原实验,线圈的偏离角度较小,不宜观察;自制实验器不仅滚动效果显著,伴随的火花更能吸引学生眼球。
  七、心得体会
  由于各个学校教学实验仪器有限,很多实验因器材陈旧,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因此需要教师开发、改进、自制一些实验教具。本实验装置材料来源丰富,实验装置制作简单,用随处可见的废旧材料制作且实验效果显著,趣味性增强。若时间允许,教师则可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再比比谁做的实验效果更好,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情绪及学习主动性。通过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增强学生节约资源的绿色环保意识。平淡的实验通过小小的改动就能变得更加有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利器。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郭海宝,张波.完善自制实验 提高实验效果[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11).
  [3]史香川.自制电磁阻尼、电磁驱动实验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06).
  [4]马如宝.左手定则演示实验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01).
  [5]方模,徐纲.左手定则实验的改进[J].物理教师,1992(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习任务单在初中信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阐述:“学习任务单”对巩固教学内容的帮助及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学习任务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习任务单 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内容设计的中心思想,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整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技能,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摘 要: 课堂教学的问题化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一系列有效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发散的能力,使学生对课程内容透彻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教学活动,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其前提和关键是问题的设计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关键词: “问题化设计” 高中政治 教学应用  我所任教的高中《思想政治
摘 要: 在传统初中政治课程中,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一切以分数为目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如今在新课改的实施条件下,如何改善政治教学方法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理念的研究,提出具体有效的方法增强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政治 教学方法  一、探析如今初中政治的教学情况  1.传统模式缺乏新意。  从目前看,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有待改变。政
摘 要: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重视历史创新教育,传统的以书本的纯文字教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当前创新教学的需求,书本中的纯文字也在不断被各式各样的历史图片代表。历史图片不但可直观反映出真实的历史,而且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探究了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关键词: 历史图片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运用  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
摘 要: 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创设影视情境突出重点,合作探究掌握基础知识,创设角色情境解决疑难,引入竞争情境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高中历史课堂 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灌输实现知识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尤为突出,而学生主体地位被习惯性忽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
摘 要: 随着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政治的教学理念及目标提出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初中政治的教学要求,因此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法优化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思品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程 记忆方法 学习方法  初中思品课作为一门必须学习的理论课,一直以来都被学生认为是最为枯燥的课程,特别是
摘 要: 传统教育教学注重突出教师与教材的主体地位,一切活动都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可以说教师是课堂主宰者,教师通过教材传授系统知识与技能,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吸取知识,忽略了自身的学习需要,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是一门严肃却不失生动的学科,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历史将情景化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
摘 要: 地理实验教学是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出现的一种广泛适用于高中课堂的教学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通过借助实验设备和材料,以实验形式模拟地理现象,向学生展示某原理高度浓缩的认识和发现过程,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地理学习水平和自身科学素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开发地理实验,丰富课程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育者应对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