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朱英诞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诗人,他生于乱世,甘于寂寞,自比为“大时代的小人物”,他的诗歌语言真实纯净,感情含蓄知性,营造出一种清新恬淡的意境。本文以其晚年创作的《自题思牗》为例,试从选题、意象、构思等角度分析朱英诞自题诗歌的艺术特色,论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于情感的个性追求。
关键词:朱英诞 自题诗 艺术特色 人生志趣
一.新鲜真实的诗歌本色
诗人朱英诞在自述文学渊源时曾说,“《桃花源记》那么鲜美的诗做了我的文学入门,我至今引为幸福”①,可见他自创作之初就有了诗歌要“新鲜”的诗学观念。新诗是即兴的,它注重把握当下,强调今日之感与昨日的不同,诗人因对当下的生活有了鲜活生动的诗意才要去创作。《自题思牗》就是诗人在这种心境下的产物。
“那多草地小园呢?/自己的,或是与邻居共之的,/那多草地花园,/依旧悠然存在?”诗歌开篇即抛出问题,自然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小园是什么呢?是公园还是自家的花园呢?园子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令人心向往之吗?接着继续说明,无论是自己的小园,或是和旁人共有的,可见那里并非奇花异草亦无所谓伊人,诗人所求只是一方宁静的园地罢了。这样的草地花园,如今依然存在吗?可见这“小园”无疑是存在于过去的,但诗人并不能够确定如今是否依旧了。
“我退而求诸一面窗,/渺小而亲切,/它应该不像家那么复杂:/宇宙,社会,各个个人,等等!”读到这里,我们知晓了答案,原来昔日的小园已不复存在,于是诗人只好“退而求诸一面窗”了。园子也许已成过往,但如果可以,请赐予一扇窗!这里仍然能够看出诗人内心对于“失去小园”的不甘和“重建小园”的执着追求。“窗户”取代了“小园”,二者相比,窗的意象更为雅致,却并不复杂,因此让人感到“渺小而亲切”;在这扇窗里,没有世俗生活的纷扰,没有宇宙、社会和芸芸众生的喧嚣。“不过是一面窗,/敞开,成一个长方的洞口,/把原来的墙壁的泥土砖块运出,/挂一片天空。”诗人所求的,只不过一面小小的窗,它应是长方形的,挂在墙壁中央,透过这扇窗,诗人可以看到室外的天空。而窗与室外的天空又象征着什么?“那儿坐一个人,拿一本/薄薄的小书:或者这也全无须有;/就让它偶然飘来一片悲哀的草虫吗,/不然,一缕花木的香味:它们来占有。”读到这里,我们才发现,原来令诗人心心念念的,是一方可以安心读书的天地:于窗边静坐,与青灯黄卷为伴——或者这也不需有,只要可以听得见草虫鸣、嗅得到花木香。此处应是化用了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清新恬然,寂寥悠远,只有在忘我的投入中,在“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静谧中才能感受得到,原来草虫也有它们的喜怒哀乐。于是诗人开始沉思,从草木虫鸣的生死盛衰想到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这只是一面窗,空洞的,/仿佛一个人苦思,在想什么:/想着,如思念什么,思念那/名洁的晨曦?昏黄的夕阳?”诗人最终陷入了哲理化的诗思之中,在斗转星移和季候变化的永恒里思念过往。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晚年,经历了沧桑岁月,看透了世事变迁,方能从容淡定地在清寂中回味人生,达到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悟透瞬间的永恒。
早在三十四年代,朱英诞就认为“每一首诗与另一首诗不同正如人事之在明日与今日不同是一样,首首诗的内容与形式虽相似而不相同,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诗的风格,也就是今日新的诗与已往任何别一方面不同的诗的性德。”②新诗是个性化的产物,是诗人对当下的把握;先有了新鲜真实的感情,才会有充沛鲜活的语言,即随兴所至,写本心、抒真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信马由缰、放纵恣肆,本诗由对“草地小园”的寻觅转入对“精神书斋”的渴望,由草木虫鸣的悄吟转入自然人生的思索,正是自我的情感体验与普遍人生经验的融汇。
正如王泽龙老师指出的,“我们在他的日常书写中,不仅能触摸到日常生活中幽深的情趣,更能感受到诗人独特新鲜的诗情与触动心灵的某一些共同的人生体验。这种日常新鲜诗情与真实体验,正是他寻求的真诗,最能体现朱英诞诗歌的本色之美”③。
二.古今互涉的真情实感
在朱英诞的诗歌创作中,他既接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也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继而达到了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特点。以题目《自题思牖》为例,在古代,“自题画像作品是中国画像题咏中的特殊种类,是作者对于自我的集中书写,自我客体化的审视角度促成了自题作品的特殊意义与内涵”④。本诗虽不是直接题写在个人肖像上,亦可视为诗人从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转向对内心的审视和发觉。在五十至七十年代这段时期里,当绝大多数作家或封笔或写顺应时势的作品之时,朱英诞却在书斋里继续写他的新诗,“不求发表,只是一种‘藏诸名山’的偶然愿望”⑤。因此,这首自题诗相当于自我的独白和宣言书,这是诗人避开外部环境写大格局、大趋势的诗歌写作方向,进而转向内心表达、以置身事外的姿态观照生活,并以此抒发个人的志趣和人生选择的一种自觉表现。
再来看题目中的“思牗”,“牖”即窗户。古代院落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
而“窗”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特殊的含义。早在六朝時期,最早的山水诗人们就已敏感地发现了‘窗’的审美意义并在他们的诗歌中初步描写了窗所独有的空间意味。“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吐纳世界景物”⑥,“窗的独特性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内外有别的关照视角,将此在的自我和外界连接起来,引领诗人的慧眼去发现外界的美,并在瞬间之内体悟生命的美感,同时也把诗人和世界分隔开来,在空间上留下只可远观而难以碰触的距离美”⑦。具体到这首诗,在寻觅“草地小园”而不得的时候,诗人直接说,“我退而求诸一面窗”,尽管这窗只是在原来的墙壁上打开一个缺口。在没有这扇窗之前,诗人的世界也许是寂寞的、孤苦的、封闭的,然而当打开了窗之后,诗人便可以通过窗口看到外面的天空,感受外界的光明。从这个角度说,窗是诗人观察外界的通道,更是诗人反省自身的参照;它不仅是现实的窗,更是心灵的“窗”。当窗外狂风怒号,诗人可以关闭这扇窗以求得内心的宁静,联系诗人经历,“关窗”可以说带有相当的主动性,也正是由于这种主动性的存在,诗人没有被政治风暴裹挟和倾覆。当窗外春暖花开,诗人便可以自在地打开窗,享受虫草的悄吟或花朵的芬芳了;它们充盈整个书斋/心房的时候,正是诗人坚守本心、乐于此道的最好回报。尽管陪伴他的只有草木虫鸣,然而这样的清幽寂寥较之前者,却更加显得恬淡而悠远了,似乎是在享受这“寂寞”带来的欢愉。 在另一首名为《窗口》的诗中,朱英诞更是直接抒发了胸臆:“窗,大敞着/贪爱六月的凉风默默,/更爱午后的寂寞。”因此可以说,“窗”是朱英诞观察世界、描摹万物、创造意境的视角,也是他静心慎独、思考人生、修养人格的生活方式,他从多维的视角去发现窗内窗外的万物,以“窗”的意象与平凡人生的多重组合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动荡时代里的内在精神和审美志趣。
三.内敛恬淡的人生志趣
有论者提出“朱英诞是陶潜风范的仰慕者,他在想象中过着一种山水行吟诗人的生活,在‘人淡如菊’的散淡清寂的日常生活背后體味自然人性的真意”⑧。在《自题思牖》这首诗中,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悠闲,由对“草地小园”的寻觅转入对“精神书斋”的渴望,由草木虫鸣的悄吟转入自然人生的思索,虽然有种隐约的清寂,但如果添一点冥想、一丝虫草的微吟、一刻冥想的晨曦和夕阳,即可消减寂寞。这种清寂是诗人乐于此道的表现:即远离大众生活,追求恬淡、归隐田园的人生志向。
结合朱英诞一生的经历来看,不难发现他诗歌的田园化倾向既是对诗歌风格的追求,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经历了时局的动荡和人事的变迁,在对社会现实失望后转向田园、转向书斋寄托理想是朱英诞的自然选择。与他的师辈周作人、废名等相比,朱英诞的“归隐”最为纯粹和彻底:他放弃去大学教书的机会,早早退休,将日常生活作为诗意栖居之地。然而他又是密切关注着时事的,这从当下已经发表的诗稿和家人的回忆中不难察觉,因此这样“身心俱隐”的人生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恐怕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这扇窗,是“退而求其次”才得到的。正如朱英诞所说,“诗是精神生活,把真实生活变化为更真实的生活,如果现代都市文明里不复有淳朴的善良存在,那么,至少我愿意诗是我的乡下”⑨。
在晚年自传《梅花依旧》里,朱英诞写道,“世事如流水逝去,我一直在后园里掘一口井”⑩,读后以为言有未尽,但朱英诞对于主动远离社会潮流的现状并未感到恐慌与不适,更多的是《自题思牖》中的淡然与豁达。他当然是寂寞的,然而他也能享受这寂寞:有些人种花聊以消遣,有些人种花志在卖钱;真种花者以种花为其生活。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这位“大时代的小人物”能够写出如此真实新鲜、清寂冲淡的诗歌吧。
参考文献
[1]朱英诞著,王泽龙主编:《朱英诞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2]王泽龙、任旭岚:《朱英诞新诗与宋诗理趣传统》,《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2期.
[3]倪贝贝:《朱英诞新诗理论初探》,《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
[4]朱纹:《诗人朱英诞》,《新文学史料》2012年第3期.
[5]程继龙:《朱英诞新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注 释
①朱英诞著,陈均编:《我的诗的故乡》,第100页,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②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第2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王泽龙:《论朱英诞的诗》,《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④翟敏:《清代自题画像中的自我书写》,《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17年第2期.
⑤陈均:《朱英诞琐记——从
关键词:朱英诞 自题诗 艺术特色 人生志趣
一.新鲜真实的诗歌本色
诗人朱英诞在自述文学渊源时曾说,“《桃花源记》那么鲜美的诗做了我的文学入门,我至今引为幸福”①,可见他自创作之初就有了诗歌要“新鲜”的诗学观念。新诗是即兴的,它注重把握当下,强调今日之感与昨日的不同,诗人因对当下的生活有了鲜活生动的诗意才要去创作。《自题思牗》就是诗人在这种心境下的产物。
“那多草地小园呢?/自己的,或是与邻居共之的,/那多草地花园,/依旧悠然存在?”诗歌开篇即抛出问题,自然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小园是什么呢?是公园还是自家的花园呢?园子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令人心向往之吗?接着继续说明,无论是自己的小园,或是和旁人共有的,可见那里并非奇花异草亦无所谓伊人,诗人所求只是一方宁静的园地罢了。这样的草地花园,如今依然存在吗?可见这“小园”无疑是存在于过去的,但诗人并不能够确定如今是否依旧了。
“我退而求诸一面窗,/渺小而亲切,/它应该不像家那么复杂:/宇宙,社会,各个个人,等等!”读到这里,我们知晓了答案,原来昔日的小园已不复存在,于是诗人只好“退而求诸一面窗”了。园子也许已成过往,但如果可以,请赐予一扇窗!这里仍然能够看出诗人内心对于“失去小园”的不甘和“重建小园”的执着追求。“窗户”取代了“小园”,二者相比,窗的意象更为雅致,却并不复杂,因此让人感到“渺小而亲切”;在这扇窗里,没有世俗生活的纷扰,没有宇宙、社会和芸芸众生的喧嚣。“不过是一面窗,/敞开,成一个长方的洞口,/把原来的墙壁的泥土砖块运出,/挂一片天空。”诗人所求的,只不过一面小小的窗,它应是长方形的,挂在墙壁中央,透过这扇窗,诗人可以看到室外的天空。而窗与室外的天空又象征着什么?“那儿坐一个人,拿一本/薄薄的小书:或者这也全无须有;/就让它偶然飘来一片悲哀的草虫吗,/不然,一缕花木的香味:它们来占有。”读到这里,我们才发现,原来令诗人心心念念的,是一方可以安心读书的天地:于窗边静坐,与青灯黄卷为伴——或者这也不需有,只要可以听得见草虫鸣、嗅得到花木香。此处应是化用了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清新恬然,寂寥悠远,只有在忘我的投入中,在“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静谧中才能感受得到,原来草虫也有它们的喜怒哀乐。于是诗人开始沉思,从草木虫鸣的生死盛衰想到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这只是一面窗,空洞的,/仿佛一个人苦思,在想什么:/想着,如思念什么,思念那/名洁的晨曦?昏黄的夕阳?”诗人最终陷入了哲理化的诗思之中,在斗转星移和季候变化的永恒里思念过往。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晚年,经历了沧桑岁月,看透了世事变迁,方能从容淡定地在清寂中回味人生,达到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悟透瞬间的永恒。
早在三十四年代,朱英诞就认为“每一首诗与另一首诗不同正如人事之在明日与今日不同是一样,首首诗的内容与形式虽相似而不相同,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诗的风格,也就是今日新的诗与已往任何别一方面不同的诗的性德。”②新诗是个性化的产物,是诗人对当下的把握;先有了新鲜真实的感情,才会有充沛鲜活的语言,即随兴所至,写本心、抒真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信马由缰、放纵恣肆,本诗由对“草地小园”的寻觅转入对“精神书斋”的渴望,由草木虫鸣的悄吟转入自然人生的思索,正是自我的情感体验与普遍人生经验的融汇。
正如王泽龙老师指出的,“我们在他的日常书写中,不仅能触摸到日常生活中幽深的情趣,更能感受到诗人独特新鲜的诗情与触动心灵的某一些共同的人生体验。这种日常新鲜诗情与真实体验,正是他寻求的真诗,最能体现朱英诞诗歌的本色之美”③。
二.古今互涉的真情实感
在朱英诞的诗歌创作中,他既接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也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继而达到了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特点。以题目《自题思牖》为例,在古代,“自题画像作品是中国画像题咏中的特殊种类,是作者对于自我的集中书写,自我客体化的审视角度促成了自题作品的特殊意义与内涵”④。本诗虽不是直接题写在个人肖像上,亦可视为诗人从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转向对内心的审视和发觉。在五十至七十年代这段时期里,当绝大多数作家或封笔或写顺应时势的作品之时,朱英诞却在书斋里继续写他的新诗,“不求发表,只是一种‘藏诸名山’的偶然愿望”⑤。因此,这首自题诗相当于自我的独白和宣言书,这是诗人避开外部环境写大格局、大趋势的诗歌写作方向,进而转向内心表达、以置身事外的姿态观照生活,并以此抒发个人的志趣和人生选择的一种自觉表现。
再来看题目中的“思牗”,“牖”即窗户。古代院落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
而“窗”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特殊的含义。早在六朝時期,最早的山水诗人们就已敏感地发现了‘窗’的审美意义并在他们的诗歌中初步描写了窗所独有的空间意味。“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吐纳世界景物”⑥,“窗的独特性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内外有别的关照视角,将此在的自我和外界连接起来,引领诗人的慧眼去发现外界的美,并在瞬间之内体悟生命的美感,同时也把诗人和世界分隔开来,在空间上留下只可远观而难以碰触的距离美”⑦。具体到这首诗,在寻觅“草地小园”而不得的时候,诗人直接说,“我退而求诸一面窗”,尽管这窗只是在原来的墙壁上打开一个缺口。在没有这扇窗之前,诗人的世界也许是寂寞的、孤苦的、封闭的,然而当打开了窗之后,诗人便可以通过窗口看到外面的天空,感受外界的光明。从这个角度说,窗是诗人观察外界的通道,更是诗人反省自身的参照;它不仅是现实的窗,更是心灵的“窗”。当窗外狂风怒号,诗人可以关闭这扇窗以求得内心的宁静,联系诗人经历,“关窗”可以说带有相当的主动性,也正是由于这种主动性的存在,诗人没有被政治风暴裹挟和倾覆。当窗外春暖花开,诗人便可以自在地打开窗,享受虫草的悄吟或花朵的芬芳了;它们充盈整个书斋/心房的时候,正是诗人坚守本心、乐于此道的最好回报。尽管陪伴他的只有草木虫鸣,然而这样的清幽寂寥较之前者,却更加显得恬淡而悠远了,似乎是在享受这“寂寞”带来的欢愉。 在另一首名为《窗口》的诗中,朱英诞更是直接抒发了胸臆:“窗,大敞着/贪爱六月的凉风默默,/更爱午后的寂寞。”因此可以说,“窗”是朱英诞观察世界、描摹万物、创造意境的视角,也是他静心慎独、思考人生、修养人格的生活方式,他从多维的视角去发现窗内窗外的万物,以“窗”的意象与平凡人生的多重组合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动荡时代里的内在精神和审美志趣。
三.内敛恬淡的人生志趣
有论者提出“朱英诞是陶潜风范的仰慕者,他在想象中过着一种山水行吟诗人的生活,在‘人淡如菊’的散淡清寂的日常生活背后體味自然人性的真意”⑧。在《自题思牖》这首诗中,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悠闲,由对“草地小园”的寻觅转入对“精神书斋”的渴望,由草木虫鸣的悄吟转入自然人生的思索,虽然有种隐约的清寂,但如果添一点冥想、一丝虫草的微吟、一刻冥想的晨曦和夕阳,即可消减寂寞。这种清寂是诗人乐于此道的表现:即远离大众生活,追求恬淡、归隐田园的人生志向。
结合朱英诞一生的经历来看,不难发现他诗歌的田园化倾向既是对诗歌风格的追求,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经历了时局的动荡和人事的变迁,在对社会现实失望后转向田园、转向书斋寄托理想是朱英诞的自然选择。与他的师辈周作人、废名等相比,朱英诞的“归隐”最为纯粹和彻底:他放弃去大学教书的机会,早早退休,将日常生活作为诗意栖居之地。然而他又是密切关注着时事的,这从当下已经发表的诗稿和家人的回忆中不难察觉,因此这样“身心俱隐”的人生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恐怕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这扇窗,是“退而求其次”才得到的。正如朱英诞所说,“诗是精神生活,把真实生活变化为更真实的生活,如果现代都市文明里不复有淳朴的善良存在,那么,至少我愿意诗是我的乡下”⑨。
在晚年自传《梅花依旧》里,朱英诞写道,“世事如流水逝去,我一直在后园里掘一口井”⑩,读后以为言有未尽,但朱英诞对于主动远离社会潮流的现状并未感到恐慌与不适,更多的是《自题思牖》中的淡然与豁达。他当然是寂寞的,然而他也能享受这寂寞:有些人种花聊以消遣,有些人种花志在卖钱;真种花者以种花为其生活。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这位“大时代的小人物”能够写出如此真实新鲜、清寂冲淡的诗歌吧。
参考文献
[1]朱英诞著,王泽龙主编:《朱英诞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2]王泽龙、任旭岚:《朱英诞新诗与宋诗理趣传统》,《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2期.
[3]倪贝贝:《朱英诞新诗理论初探》,《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
[4]朱纹:《诗人朱英诞》,《新文学史料》2012年第3期.
[5]程继龙:《朱英诞新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注 释
①朱英诞著,陈均编:《我的诗的故乡》,第100页,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②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第2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王泽龙:《论朱英诞的诗》,《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④翟敏:《清代自题画像中的自我书写》,《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17年第2期.
⑤陈均:《朱英诞琐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