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乐教学通过学生对乐器的学习、了解、掌握,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速度、节奏,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表现力、创造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喜欢上器乐教学,并且长期坚持下来取得一定的收获,从创造学习的动力、激发学习的持久力这两个方面做了一点实践与思考。
器乐学习动力持久力美国的音乐教育家詹姆士•墨塞尔曾说:器乐教学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音乐教改的课题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表现力、创造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器乐教学,并且长期坚持下来取得一定的收获,这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思索的问题。现就器乐教学的相关问题,谈几点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创造学习的动力
新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因此,在进行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兴趣这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喜欢上器乐学习、乐于参与器乐演奏,在循序渐进中发掘、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在中低年级口风琴的教学过程中,我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及到提高”的教学规律,通过“评星”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第二节的复习课上,我采用小组上台演奏的形式,给小组评星,非常优秀5颗星、比较优秀4颗星……每人累计50颗星,就可以获得“班级器乐小明星”证书,如果累计到150颗星,就可以拿到一张学校器乐团的“入团资格证书”,就有机会成为学校器乐团的成员。学校器乐团的团员定期进行排练、器乐汇报演出、器乐比赛,同学们之间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非常多,一批又一批特长生的涌现,给了学生们无限的动力。因此,大量学生都希望能够参与到器乐团的活动中来。通过评星这个活动,给学生们制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对学生们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只要他们认真努力都能够达到。所以,在日常的器乐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在无形中也带动了整体的学习氛围。
二、激发学习的持久力
学生在器乐学习中只有动力是不够的,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持久力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上课前,教师应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准备,声情并茂的范奏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五年级教授《雨花石》一课时,我采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张张革命英雄们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这时老师深情的吹奏起《雨花石》的旋律,学生们深受感染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通过实践,我渐渐摸索出在器乐教学时,应该避免枯燥的说教,多示范、多让学生聆听大师级的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找出差距并不断提高演奏的技巧。比如,在教授《多瑙河之波》这首乐曲时,我反复播放视频,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感受乐曲的情绪、旋律的变化起伏,通过对比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解决。看到问题一个一个被解决掉,学生们心中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这就促使他们不断地去聆听、练习、提高。同时,器乐练习的乐曲最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并且熟悉的乐曲或歌曲,听着熟悉的乐曲,孩子们既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又能增加學生学好器乐的信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孩子们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器乐学习上也表现地不尽相同。有的同学接受的快,有的同学接受的稍慢,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多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在演奏形式上采用独奏、小组合作、齐奏等,这样既能让表现突出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又给个别同学提供了一次共同学习的空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当器乐学习已经成为每个学生不可缺少的技能时,那么它的生命力必定是持久的、旺盛的。
(二)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学生们学习了乐器,但如果没有展示的空间与平台,那么他们就会感觉所学的技能没有用武之地,也就会渐渐对器乐学习失去兴趣。因此,要用心开发、挖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1.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成立各种器乐团,团员每周活动2~3次。这样既延续了课堂器乐教学,又为学生继续学习、提高开辟了新空间。
2.开展校园器乐比赛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班班发动。在班级、年级、校级的比赛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并且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积极开展社区表演活动,与社区协作,开展“六•一节”“庆祝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庆典活动,举行学生器乐汇演,这将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信心。
4.努力创设省、市、区级展示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努力把学生推向更广阔的展示舞台。通过创建的各种平台,不但让学生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功,更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坚定信心,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一个良好的器乐学习氛围。
这是笔者在器乐教学道路上进行的探索,还十分不成熟。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同仁一道,不断加大研究力度,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器乐学习动力持久力美国的音乐教育家詹姆士•墨塞尔曾说:器乐教学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音乐教改的课题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表现力、创造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器乐教学,并且长期坚持下来取得一定的收获,这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思索的问题。现就器乐教学的相关问题,谈几点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创造学习的动力
新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因此,在进行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兴趣这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喜欢上器乐学习、乐于参与器乐演奏,在循序渐进中发掘、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在中低年级口风琴的教学过程中,我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及到提高”的教学规律,通过“评星”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第二节的复习课上,我采用小组上台演奏的形式,给小组评星,非常优秀5颗星、比较优秀4颗星……每人累计50颗星,就可以获得“班级器乐小明星”证书,如果累计到150颗星,就可以拿到一张学校器乐团的“入团资格证书”,就有机会成为学校器乐团的成员。学校器乐团的团员定期进行排练、器乐汇报演出、器乐比赛,同学们之间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非常多,一批又一批特长生的涌现,给了学生们无限的动力。因此,大量学生都希望能够参与到器乐团的活动中来。通过评星这个活动,给学生们制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对学生们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只要他们认真努力都能够达到。所以,在日常的器乐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在无形中也带动了整体的学习氛围。
二、激发学习的持久力
学生在器乐学习中只有动力是不够的,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持久力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上课前,教师应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准备,声情并茂的范奏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五年级教授《雨花石》一课时,我采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张张革命英雄们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这时老师深情的吹奏起《雨花石》的旋律,学生们深受感染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通过实践,我渐渐摸索出在器乐教学时,应该避免枯燥的说教,多示范、多让学生聆听大师级的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找出差距并不断提高演奏的技巧。比如,在教授《多瑙河之波》这首乐曲时,我反复播放视频,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感受乐曲的情绪、旋律的变化起伏,通过对比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解决。看到问题一个一个被解决掉,学生们心中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这就促使他们不断地去聆听、练习、提高。同时,器乐练习的乐曲最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并且熟悉的乐曲或歌曲,听着熟悉的乐曲,孩子们既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又能增加學生学好器乐的信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孩子们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器乐学习上也表现地不尽相同。有的同学接受的快,有的同学接受的稍慢,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多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在演奏形式上采用独奏、小组合作、齐奏等,这样既能让表现突出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又给个别同学提供了一次共同学习的空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当器乐学习已经成为每个学生不可缺少的技能时,那么它的生命力必定是持久的、旺盛的。
(二)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学生们学习了乐器,但如果没有展示的空间与平台,那么他们就会感觉所学的技能没有用武之地,也就会渐渐对器乐学习失去兴趣。因此,要用心开发、挖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1.充分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成立各种器乐团,团员每周活动2~3次。这样既延续了课堂器乐教学,又为学生继续学习、提高开辟了新空间。
2.开展校园器乐比赛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班班发动。在班级、年级、校级的比赛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并且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积极开展社区表演活动,与社区协作,开展“六•一节”“庆祝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庆典活动,举行学生器乐汇演,这将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信心。
4.努力创设省、市、区级展示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努力把学生推向更广阔的展示舞台。通过创建的各种平台,不但让学生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功,更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坚定信心,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一个良好的器乐学习氛围。
这是笔者在器乐教学道路上进行的探索,还十分不成熟。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同仁一道,不断加大研究力度,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