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本校实行大类招生的现状,根据人才培养实践和教学经验,紧密围绕创新能力培养,设置“2+2”的学习模式,凝练专业特色,建立了该专业“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及进行了相应的系列课程设置。
关键词:课程体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622.3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现,为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确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按照“电气与信息融合、强弱电并重、软硬件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2010年起,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四个本科专业进行了电气信息大类招生。
一、电气信息类“平台+模块”的“2+2”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大类招生,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至关重要,坚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构建“平台+模块”的电气信息类大类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入学后的前2年为大类公共平台课,通过前2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把从原来4年前选专业推迟为2年前选专业。第3年起按各自专业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选学课程[1],即“2+2”模式。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更能合理的选择专业,可将分专业的矛盾后移;对学生培养而言,可提供更大的学科平台,使学生对专业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进行更理性的选择。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类等)、电气信息大类学科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构成。
二、电气信息类大类平台课的建设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必须优化专业基础课及大类平台课,为更好的开设专业课做保证
该课程体系有如下特点: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集合论与图论等课程纳入电气信息类大专业公共学科基础课程,保证学生具有更为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表中除了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自动化专业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外,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集合论与图论、网站开发技术等,是为了满足两年后选择计算机及通信专业而开设的基础课程。
三、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讲,控制类相关课程具有重要地位,另外,我校是以建筑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重点的院校,在建筑工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随着高科技在建筑行业的渗透,智能化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3C(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2],將建筑智能化的新技术引入专业教学,扩展专业方向,建筑智能化成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特色。
四、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建设分类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图1为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情况(不包括全校公共基础课)。
由图可知,整个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分为五类模块,每类模块由相应的课程系列组成,体现了“三电三控”的特点,“三电”即电工电子类中的电路、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和电机与拖动三门课程为电气和自动化专业的三大电,是电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三控”即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专业基础,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和楼宇控制三类控制领域。
数理类、电工电子类、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在大类平台中开设,即主要设置在前两年,体现了宽基础,兼顾了4个不同专业的基础需求。以自动化应用技术为主线,以建筑电气应用技术为辅线,控制的专业特点及建筑特色相结合,控制类及建筑电气类主要集中设置在专业分流后,充分体现了自动化专业以控制为主的专业特点和建筑特色。
五、结论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不是针对着特定行业、特定工程对象、特定职业岗位,而是针对着将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领域[3]。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应用型本科培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任重道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玉泉 马继伟 卢卫娜 林红举 张丽红.“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大类平台课建设” [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0期。
[2]陈锐 赵双元.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Vol.13 No.2 2011.
[43]谭志 曹红玉 张振江.“构建特色鲜明的自动化专业体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Vol.6, No.3,2011.
关键词:课程体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622.3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现,为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确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按照“电气与信息融合、强弱电并重、软硬件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2010年起,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四个本科专业进行了电气信息大类招生。
一、电气信息类“平台+模块”的“2+2”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大类招生,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至关重要,坚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构建“平台+模块”的电气信息类大类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入学后的前2年为大类公共平台课,通过前2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把从原来4年前选专业推迟为2年前选专业。第3年起按各自专业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选学课程[1],即“2+2”模式。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更能合理的选择专业,可将分专业的矛盾后移;对学生培养而言,可提供更大的学科平台,使学生对专业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进行更理性的选择。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类等)、电气信息大类学科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构成。
二、电气信息类大类平台课的建设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必须优化专业基础课及大类平台课,为更好的开设专业课做保证
该课程体系有如下特点: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集合论与图论等课程纳入电气信息类大专业公共学科基础课程,保证学生具有更为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表中除了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自动化专业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外,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集合论与图论、网站开发技术等,是为了满足两年后选择计算机及通信专业而开设的基础课程。
三、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讲,控制类相关课程具有重要地位,另外,我校是以建筑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重点的院校,在建筑工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随着高科技在建筑行业的渗透,智能化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3C(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2],將建筑智能化的新技术引入专业教学,扩展专业方向,建筑智能化成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特色。
四、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建设分类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图1为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情况(不包括全校公共基础课)。
由图可知,整个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分为五类模块,每类模块由相应的课程系列组成,体现了“三电三控”的特点,“三电”即电工电子类中的电路、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和电机与拖动三门课程为电气和自动化专业的三大电,是电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三控”即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专业基础,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和楼宇控制三类控制领域。
数理类、电工电子类、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在大类平台中开设,即主要设置在前两年,体现了宽基础,兼顾了4个不同专业的基础需求。以自动化应用技术为主线,以建筑电气应用技术为辅线,控制的专业特点及建筑特色相结合,控制类及建筑电气类主要集中设置在专业分流后,充分体现了自动化专业以控制为主的专业特点和建筑特色。
五、结论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不是针对着特定行业、特定工程对象、特定职业岗位,而是针对着将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领域[3]。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应用型本科培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任重道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玉泉 马继伟 卢卫娜 林红举 张丽红.“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大类平台课建设” [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0期。
[2]陈锐 赵双元.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Vol.13 No.2 2011.
[43]谭志 曹红玉 张振江.“构建特色鲜明的自动化专业体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Vol.6, No.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