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瓦西里耶维奇·阿尔希波夫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008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人,他不是炎黄子孙,却把一腔热血洒向华夏大地;他长着西洋的面孔,却把大好年华献给东方热土。
  在新中国发展的荣耀史册上,他的名字永远不会被遗忘!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阿尔希波夫,1907年5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卡卢加。1928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同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峥嵘岁月自此开始。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满怀热情,投身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无奈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战争后满目疮痍。1950年,苏联援华专家组雪中送炭,支援我国建设。阿尔希波夫正是专家组总负责人,担任我政务院经济总顾问。在他的主持下,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正式开工,一五计划顺利进行。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看看他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点点滴滴!
  镜头1
  1950年,北京
  我国5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不会忘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热火朝天的日子,全国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天南海北,地上地下,处处都在建设。工人们斗志昂扬,任凭风吹日晒,昼夜苦干,一心为着祖国的富强。和他们并肩战斗的苏联专家们也是披星戴月,满手油垢,挥汗如雨,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休息。
  阿尔希波夫是专家中担负最沉重担子的人,也是最忙碌的人。他虽然不守在炉前,也不直接操纵机床,但他掌管的是所有在华苏联专家的全面情况,劳心又劳神。
  为了保证各种项目的顺利实施,阿尔希波夫和中苏专家们几乎跑遍了所有工地,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每一个细节他都会过问,都会调查,都会研究。哪儿有重点援建项目,哪儿就有阿尔希波夫的足迹,哪儿就有频频传扬的捷报:
  从1953年起,全国各地六个现代化纺织厂相继投产;鞍钢新建的大型现代化轧钢厂、第一个无缝钢管厂、自动化薄板厂开工生产;我国制造的首批飞机升上了蓝天;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移交生产;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天堑变通途……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派来我国的技术专家前后多达一千余人。指挥如此庞大的专家队伍,过问那么繁多的工程项目,谈何容易?然而阿尔希波夫兢兢业业,从无一句怨言。反而使人觉得他工作越多越忙越累,他显得生活更有乐趣。就如他自己所言:“我们来中国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也不是为了夸夸其谈,而是为了工作,工作!”
  镜头2
  1951 年初,满洲里
  苏联方面决定“调阿尔希波夫回国,另有重用”。中方对此感到很突然。周恩来专门通过苏联使馆多方挽留。但苏联政府已经决定让阿尔希波夫出任有色冶金工业部第一副部长。为此,苏方于1 月17 日致函周恩来,表达歉意。阿尔希波夫就要离开北京时,周恩来设宴送行,并亲自把一枚“中苏友谊章”佩在他的胸前。
  中苏边境上,勤务人员把行李从中国车厢搬到苏联车厢上去,中国列车员彬彬有礼地走到阿尔希波夫夫妇面前,关切地提醒了一句:“请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东西忘在了车厢里?”
  “啊,对了,我是忘了一件东西。”阿尔希波夫低沉地自言自语,但他没有返回车厢。
  “什么东西,我去取。”快手快脚的苏联翻译立刻准备回车厢。
  “不用了,不用了,你取不回来。”阿尔希波夫的眼睛湿润了。
  “他把自己的心,一半留在中国了。”妻子叶卡捷琳娜轻轻地说了一句。
  “最了解我的,还是我的叶卡捷琳娜。”阿尔希波夫抚爱地吻了吻妻子,挽着她的手臂,慢慢向苏联领土走去。
  镜头3
  1984年12月 北京
  1984年苏共中央决定派阿尔希波夫作为苏联驻华大使馆的客人访问中国。当时前苏联方面就阿尔希波夫此次访华征求中方意见。中国外交部答复说,我们不欢迎阿尔希波夫作为苏联大使馆的客人来访;我们只欢迎他作为中国政府的客人来中国访问。这一消息出乎苏方意料,而阿尔希波夫则感到欣喜若狂,他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仍然是老朋友。
  代表团访华,受到陈云、彭真等老朋友的亲切会见,并同他的老朋友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签署了中苏两国的贸易协定,为改善中苏关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戈尔巴乔夫访华同邓小平就恢复两党关系进行会谈做了准备。
  20世纪90年代,阿尔希波夫以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团成员和民间团体领导人的身份多次访华,受到中国同志亲人般的欢迎和接待。人们一般不称其名,而尊称为阿老。苏联人获得中国人发自内心尊敬的人并不是很多,但阿老是其中之一。
  1992年,他当选为俄中友好协会名譽主席。1996年,为表彰他50多年始终如一致力于维护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感谢他对中国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在庆祝他80华诞的时刻,我会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称号。同年,大连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1998年2月28日阿尔希波夫逝世,被安葬在莫斯科特洛耶库洛夫墓地,墓碑上刻着中苏友谊勋章。
  2009年11月在中国深圳举行的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阿尔希波夫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排名无可争议的为第一位。阿尔希波夫的入选理由是:阿尔希波夫在华工作期间,为帮助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作出巨大贡献,为维护中苏两国人民友谊,改善中苏关系作出不懈努力。
  这是他的故事,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永远属于两国人民的故事!
其他文献
他,出生于政治世家,身上流淌着炎黄血脉;  他,见证了中泰建交,友好种子在心间生根发芽;  他,践行着初心承诺,毕生致力于中泰友好事业。  这位把“中泰一家亲”放在心坎上、落实到行动中的铁杆朋友就是泰中友协会长—功·塔帕朗西先生。  功·塔帕朗西1945年9月14日生于曼谷,祖籍廣东澄海,是泰国前总理差猜·春哈旺的外甥。 1974年进入政界,先后担任泰国总理府、科技部、旅游部、工业部、卫生部等6任
期刊
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我同中国的交往已经超过了40年。40余年弹指一挥间,回想来路,感慨良多。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中国用针灸麻醉成功进行外科手术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世界。我作为一名医生很受触动,开始学习针灸的同时,也开始关心中国的事情。1976年6月,我终于实现访问中国的夙愿。虽然已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我还是被当时中国那异乎寻常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友声记录了这期间重要的35年民间外交走过的历程,与时代脉搏同跳动,与时代脚步共奋进。  我在《友声》投的第一篇稿,是我第一次出国去加拿大进修回来写的出访感想。那次出访是与当时还是副处长的李建平(后来曾任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一起去的,李建平在飞机上跟我讲友协工作的重要性。来到加拿大里贾那后戴尔教授接待我们,戴尔教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照,让我们既体会到加拿大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期刊
“我获奖无数,但习近平主席给我的奖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我不仅要把这一奖项保存在我的家里,更要把它保存在我的心里”。  “今天,我与中国的友谊得到习主席的认可,我十分激动,这种心情一如63年前我第一次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中国时一样。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我生活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这种热情都不曾消退。”  说话者是一位黎巴嫩老人,雖然88岁,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作为黎巴嫩著名企业家和金融家、阿拉伯农工商会
期刊
二十年前我初到秘鲁,那时感觉秘鲁与中国真的好远好远。不仅是路途遥远,当时的通讯也非常不方便,在秘鲁打个国际长途电话都是一件奢侈的事。那时只能靠书信与家人联系,一封信差不多七天才能收到。利马唐人街上中国杂货店里进口的中国商品也少得可怜,只有少量調味品。  现在我在秘鲁的感觉,祖国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秘鲁市场上中国商品无处不在;有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来到秘鲁;春节、中秋节、生肖等中国文化元素这些年越来
期刊
库尔特·卡斯特先生对华友好,热爱中国文化,目前担任美因茨-威斯巴登德中友协理事会主席和德中友协联合会主席。  卡斯特先生1946年出生于德国巴特克罗伊茨纳赫市。1986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德国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机构之一“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简称莱法州)音乐山庄基金会”(简称音乐山庄)的创建工作。1993年在他担任干事长期间,音乐山庄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建立“中德青年音乐家交流”机制,每年组派一
期刊
尊敬的雷吉斯主席,  尊敬的中国省市人大领导、美国州议会领袖,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这秋末冬初、寒意渐增的季节,特别是在中美关系面临重重挑战的困难时刻,各位能够继续保持对中美关系的信心和热忱,相聚拉斯维加斯,共商中美省州立法交流合作,令我十分感动。感谢雷吉斯主席及美国州立法领袖基金会工作团队为本届论坛顺利成功举办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更要感谢中方各省以及美方各州所有來宾为出席论
期刊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2018年10月26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日中友好文化交流促进协会共同主办“和平是福”中国名家绘画暨日本的水墨及艺术展在全国对外友协和平宫开幕。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副会长宋敬武、日本原官房长官、日中友好文化交流促进协会会长河村建夫、日本众议院农林水产委员会委员长伊东良孝等领导和嘉宾,日本著名水墨艺术家、日本文化厅文化交流使海老原路严、能乐师
期刊
11月13日,宋敬武副会长会见并宴请冰中文协新任主席阿納森以及冰岛驻华大使古士贤。  宋敬武副会长对阿森纳主席当选表示祝贺,并请其转达对前任主席,特别是老朋友赫尔加松的问候。阿纳森主席表示,他本人从事对华科技领域合作,10月当选冰中文协主席,履新后将为促进冰中友好与合作做出新的贡献。古士贤大使邀请宋敬武副会长出席将于本月举办的冰岛一百周年招待会。  双方还就推动中冰民间友好,发展在高科技、北极圈、
期刊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相较国内其他省会(首府)城市,银川市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有国土面积9025.38平方公里,人口222万(2017年数据)。  作为国家“一路一带”重要节点城市,银川市主动融入世界,加强与外界的交往交流。银川市是宁夏开展国际友城工作较早、也较有成效的地级市。截止目前,银川市与外界正式缔结国际友城13对,签署友城备忘录9对。多年来,银川市遵循友好、合作、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