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和确立渗透德育的目标意识;要善于挖掘作品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要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学生;思想教育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在各项活动中显得何等重要。语文教学要切实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凭借课堂教学这个阵地,“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始终不渝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从教材入手,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
学校教育阶段,初中正是学生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理想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拿典型的教材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熏陶的同时,进而接受思想道德的洗礼。如我在讲授《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这一课时,课前设置了这样的导语:“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风流人物,他们如璀璨的群星点缀苍穹、光耀人间,他们是时代的精英,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他们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将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一层!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样,就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转到了这一人物身上,之后,再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作者情感态度的感知,学生自然会循着文章的思路去阅读,去探究。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明白了崇高的理想常常会赋予那些致力于人格完美、道德高尚,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爱心的人。而我们学习这些文章,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为祖国、为民族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二、从情感入手,培养学生与家庭、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德
中学生个性张扬、崇尚自我,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虽说生活中有不少的缺憾,但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当的情感宣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热爱家庭,关注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奉献,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七年级上册)这篇散文时,我先让学生明确作者的感情思路,即围绕“背影”这一线索依次叙写家庭的变故,父子的离别,收信后的感伤,由此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真实情愫,进而扩展到《慈母情深》《父母的心》《养母》《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金色花》等文章的学习,学生切实感悟到了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个人只有把自己放置于自然社会这一大环境中,也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美德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投身于自我教育实践。
三、从阅读入手,以丰富的民族文化铸造学生完美的心灵
在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具体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适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首先,让学生阅读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类书籍。从童话故事中认识真、善、美,从历史故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名人故事中了解名人的成功事迹,学习他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品质,以他们为榜样,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以陶冶。
其次,让学生阅读古典文化中富有传承作用的经典之作。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丰厚而博大,精深而奥妙,单是诗词歌赋就已使我们享用不尽,更不用说那些教化人心向善的流传千古的美文佳作了,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仍然符合我们现时的学校教育。介于这一点,我参与了校本课程《民族地区经典诵读及其课程化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并利用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我相信坚持下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定然会胜过传统的口头说教。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意志的锻炼和培养。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意志品质相比于过去有所提高,但自制力不强,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缺乏毅力,有时甚至会应付了事,因此我们要对他们加强意志品质的教育,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从而更好地完成对学生一生的教育工作。
当然,课堂教学仅是思想教育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言,还必须调动一切教育手段,落实制度措施,完善思想教育体系,力求教学每一点、每一步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语文课;学生;思想教育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在各项活动中显得何等重要。语文教学要切实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凭借课堂教学这个阵地,“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始终不渝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从教材入手,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
学校教育阶段,初中正是学生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理想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拿典型的教材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熏陶的同时,进而接受思想道德的洗礼。如我在讲授《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这一课时,课前设置了这样的导语:“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风流人物,他们如璀璨的群星点缀苍穹、光耀人间,他们是时代的精英,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他们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将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一层!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样,就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转到了这一人物身上,之后,再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作者情感态度的感知,学生自然会循着文章的思路去阅读,去探究。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明白了崇高的理想常常会赋予那些致力于人格完美、道德高尚,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爱心的人。而我们学习这些文章,就是要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为祖国、为民族而读书的崇高理想,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二、从情感入手,培养学生与家庭、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德
中学生个性张扬、崇尚自我,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虽说生活中有不少的缺憾,但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当的情感宣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热爱家庭,关注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奉献,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七年级上册)这篇散文时,我先让学生明确作者的感情思路,即围绕“背影”这一线索依次叙写家庭的变故,父子的离别,收信后的感伤,由此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真实情愫,进而扩展到《慈母情深》《父母的心》《养母》《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金色花》等文章的学习,学生切实感悟到了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个人只有把自己放置于自然社会这一大环境中,也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美德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投身于自我教育实践。
三、从阅读入手,以丰富的民族文化铸造学生完美的心灵
在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具体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适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首先,让学生阅读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类书籍。从童话故事中认识真、善、美,从历史故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名人故事中了解名人的成功事迹,学习他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品质,以他们为榜样,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以陶冶。
其次,让学生阅读古典文化中富有传承作用的经典之作。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丰厚而博大,精深而奥妙,单是诗词歌赋就已使我们享用不尽,更不用说那些教化人心向善的流传千古的美文佳作了,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仍然符合我们现时的学校教育。介于这一点,我参与了校本课程《民族地区经典诵读及其课程化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并利用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我相信坚持下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定然会胜过传统的口头说教。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意志的锻炼和培养。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意志品质相比于过去有所提高,但自制力不强,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缺乏毅力,有时甚至会应付了事,因此我们要对他们加强意志品质的教育,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从而更好地完成对学生一生的教育工作。
当然,课堂教学仅是思想教育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言,还必须调动一切教育手段,落实制度措施,完善思想教育体系,力求教学每一点、每一步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