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偏离份额法的局限性,引入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运用偏离份额法的动态模型,对山东省2001-2006年17地市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各地市正确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一、引言
  
  2001-2006年间,山东省经济高速增长,GDP由9438.31亿元增加到21846.7亿元。但是这种快速增长在地区之间并不平衡,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东西差距问题在山东省也得以显现,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2001年的22733元(威海市:25380元,菏泽市:2647元)扩大到2005年的41924元(威海市:47028元。菏泽市:5104元)。已经成为阻碍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针对传统偏离份额法的局限,试用其动态模型来探讨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山东省17地市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据此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出一定建议和对策。
  
  二、理论模型
  
  偏离份额法(Shifi-Share Analysis)由Daniel·B·Creamer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由E·S·邓恩和A·M·胡佛等作了进一步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学术界通用的用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该法是将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地区增长份额(N)、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和竞争力偏离份额(D)三个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其传统相对静态模型的应用,只考虑研究区间内基年和末年数据。忽视了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在研究区间内的波动变化。动态偏离份额法由THIRLWALL(1967)提出,通过建立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模型以减少对产业结构中激烈变化信息的忽略。Barff R.A.,KniCht(1988)对此模型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的方法。通过将研究时段细分为每年,然后逐年累加,使得各因子的分解结果能够避免由于产业结构在较长时段内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真实组成。计算公式如下:
  Gij表示t0,t0,内j市i产业的增长总量。地区增长份额Nii,具体解释为t0时刻j市i产业按照全省GDP总
  

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ij,具体解释为t0时刻i市i产业按照全省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照全省GDP总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以全省为参照标准i市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竞争力偏离份额Dij,具体解释为t0时刻j市i产业按照该区域该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照全省同一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j市在发展i产业方面是否具有竞争优势。Dij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Dij<0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因而竞争力低,也可能是由于实际积累率低,致使增长速度缓慢。实际上,Dij包括了除产业结构以外的其它一切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某一地区Dij<0,并不表明其竞争力低于其他地区,而仅表明在经济增长因素中来自产业结构以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总偏离(P+D)j,表示j市GDP实际增加值与期望值之差,度量的是研究区间内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选取2001-2006年山东省17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代人公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总体分析
  1 山东省各地市生产总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实际增长幅度差距巨大(青岛市:1784.14亿元,莱芜市:173.68亿元),其中增长幅度超过千亿的是:青岛、烟台、济南、淄博。
  2 各地市经济增长实际水平和期望水平差距的区域差异较大,(P+D)j>0的地区包括淄博、枣庄、东营、烟台、德州、聊城、滨州7市,表明这些地区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额大于按全省比例增长量,经济发展态势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3 山东省整体上处于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A(第一产业)的阶段(济南、菏泽除外),且各地市第二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均为正值,第一、三产业均为负值,这说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第一、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二)区域分析
  将影响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因素划分为四种不同组合深入进行分析。
  1 烟台、东营、枣庄3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明显,产业结构优越,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且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这3市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
  以烟台市为例,考察期间总偏离值为43.18亿元,GDP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1.84个百分点。逐年分析,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引起的,该产业的两类因素均具有优势。但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因素具有劣势,且竞争力因素波动较大,第三产业的两类因素均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78.52亿元、54.25亿元,第二产业处于优势,带来增长量为142.04亿元。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三大产业均处于优势,带来33.92亿元的增长量。
  2 青岛、淄博、威海、莱芜4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明显,但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是一种“有助于增长的结构”,产业结构对该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
  青岛市自2003年起GDP增长率逐渐低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总偏离值为-92.51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能说明其经济发展状况劣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研究中由于其基数较大。导致实际积累率低的具体状况是不能忽略的;逐年分析,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引起的,其结构因素具有优势,但竞争力因素波动较大,第一产业的两类因素均具有劣势,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因素优势明显,但结构因素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77.71亿元、77.55亿元,第二产业处于优势,带来182.05亿元的增长量。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虽然第三 产业竞争力因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带来11.89亿元的增长量,但第一、二产业来自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导致其最终D<0。另外,由于产业结构带来的增长额并不能完全弥补这部分损失,最终导致总偏离值为负值。
  3 日照、德州、聊城、滨州、泰安、菏泽6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不显著,但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处于优势状态。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推动的。
  以聊城市为例,考察期间总偏离值为71.79亿元,GDP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1.54个百分点,其中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显著,带来增长量95.68亿元,掩盖了其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损失23.89亿元。逐年分析,其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因素贡献最大,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因素优势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同时,第二产业结构因素具有优势,但第一产业结构因素处于劣势,第三产业结构因素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虽然第二产业带来了44.28亿元的增长量,但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53.72亿元、14.44亿元,最终导致P<0。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该地区第二、三产业竞争力因素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带来82.53亿元、21.01亿元的增长量,而第一产业竞争力因素处于劣势,损失7.87亿元。
  4 济南、潍坊、济宁、临沂4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不显著。且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明两类因素均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利影响,所以这几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较为缓慢。
  在分析中济南市P和D均出现小于零结果的原因是济南在2001-2006年间地区GDP增长速度低于全省GDP平均增长速度5.16个百分点,增长率列全省倒数第2位。虽然济南市产业结构为C(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A(第一产业)。是全省唯一一个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地区,但第三产业却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其两类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均不显著,波动较大,同时,其第一产业的两类因素也处于劣势。不过第二产业的结构因素还是呈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带来了117.79亿元的增长量。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情况的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也可以看到山东省在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上所作的努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竞争力因素均在经济增长中呈现出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地区GDP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经济呈现出良好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倾斜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同时,在具体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时不能一刀切,简单地判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没有实质意义,必须根据各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具体情况,借助各产业明细分析,将阻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分解、细化,准确判断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最终实现经济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的大幅度跃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想继续保持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五化联动”的发展道路。    一、内蒙古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5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信息化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遵循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建立相应的经验模型对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了定义和介绍,然后采用中国30个省份从1978年到2004年的数据对其进行估计,并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结果。上述对财政分权措施的分析只是从一个静态的角度着眼,仅是一种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但事实上,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能是一种偶然的结果或者说存在某种中
期刊
为了总结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经验,摸清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查找制约住房保障制度建设问题,研究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措施,我们对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四盟市开展住房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的基本情况及我们的几点建议。    一、西部四盟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四盟市政府积极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
期刊
央行称应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保障经济安全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日前表示,应当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加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只有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才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  在首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上,朱民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失衡引发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因此在货币体系构建上,需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债权人的地位为推进人民币成为国
期刊
一、引言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物流”概念和相关理论以来,在2001年8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起草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现代物流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河北省在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调研为基础,按照组建形式将奈曼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龙头企业组织模式、政府领办组织模式、农民自发组织模式,通过对奈曼旗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界定、特点、绩效的分析比较进行总结。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模式    一、奈曼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奈曼旗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发展农村经济、增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与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与FDI之间皆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农产品进口贸易 FDI协整分析 格兰杰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从改革开发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大量进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伴随经济迅速腾飞的是中国日益增加的进口
期刊
摘 要:中国对外经济的不平衡愈演愈烈,对国內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构成巨大威胁。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双顺差背后隐藏的是外国资本对本国资本的替代,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出口部门结构导致了这种替代。因此解决双顺差的根本在于减少不必要储蓄,提高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效率,并在长期力图培育高等要素,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关键词:经常项目顺差 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 资本替代 国际分工    一
期刊
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在边远落后地区,小额信贷这种金融信贷产品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而深受青睐。本文从地处边远的欠发达地区达茂旗的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来探索、思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课题。    一、小额信贷在达茂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实施效应    在达茂旗,小额信用贷款包括以下几类品种,一种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2002年开办并推广至
期刊
摘 要: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成了国民广泛关注的话题。医疗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政府、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材之间的系统关系,绕开各方利益主体推卸责任的借口——“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从体制变革入手,理顺四方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实现医疗保障系统的帕累托最优,降低医疗费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