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偏离份额法的局限性,引入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运用偏离份额法的动态模型,对山东省2001-2006年17地市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各地市正确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一、引言
2001-2006年间,山东省经济高速增长,GDP由9438.31亿元增加到21846.7亿元。但是这种快速增长在地区之间并不平衡,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东西差距问题在山东省也得以显现,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2001年的22733元(威海市:25380元,菏泽市:2647元)扩大到2005年的41924元(威海市:47028元。菏泽市:5104元)。已经成为阻碍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针对传统偏离份额法的局限,试用其动态模型来探讨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山东省17地市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据此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出一定建议和对策。
二、理论模型
偏离份额法(Shifi-Share Analysis)由Daniel·B·Creamer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由E·S·邓恩和A·M·胡佛等作了进一步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学术界通用的用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该法是将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地区增长份额(N)、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和竞争力偏离份额(D)三个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其传统相对静态模型的应用,只考虑研究区间内基年和末年数据。忽视了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在研究区间内的波动变化。动态偏离份额法由THIRLWALL(1967)提出,通过建立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模型以减少对产业结构中激烈变化信息的忽略。Barff R.A.,KniCht(1988)对此模型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的方法。通过将研究时段细分为每年,然后逐年累加,使得各因子的分解结果能够避免由于产业结构在较长时段内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真实组成。计算公式如下:
Gij表示t0,t0,内j市i产业的增长总量。地区增长份额Nii,具体解释为t0时刻j市i产业按照全省GDP总
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ij,具体解释为t0时刻i市i产业按照全省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照全省GDP总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以全省为参照标准i市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竞争力偏离份额Dij,具体解释为t0时刻j市i产业按照该区域该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照全省同一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j市在发展i产业方面是否具有竞争优势。Dij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Dij<0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因而竞争力低,也可能是由于实际积累率低,致使增长速度缓慢。实际上,Dij包括了除产业结构以外的其它一切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某一地区Dij<0,并不表明其竞争力低于其他地区,而仅表明在经济增长因素中来自产业结构以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总偏离(P+D)j,表示j市GDP实际增加值与期望值之差,度量的是研究区间内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选取2001-2006年山东省17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代人公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总体分析
1 山东省各地市生产总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实际增长幅度差距巨大(青岛市:1784.14亿元,莱芜市:173.68亿元),其中增长幅度超过千亿的是:青岛、烟台、济南、淄博。
2 各地市经济增长实际水平和期望水平差距的区域差异较大,(P+D)j>0的地区包括淄博、枣庄、东营、烟台、德州、聊城、滨州7市,表明这些地区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额大于按全省比例增长量,经济发展态势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3 山东省整体上处于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A(第一产业)的阶段(济南、菏泽除外),且各地市第二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均为正值,第一、三产业均为负值,这说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第一、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二)区域分析
将影响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因素划分为四种不同组合深入进行分析。
1 烟台、东营、枣庄3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明显,产业结构优越,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且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这3市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
以烟台市为例,考察期间总偏离值为43.18亿元,GDP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1.84个百分点。逐年分析,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引起的,该产业的两类因素均具有优势。但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因素具有劣势,且竞争力因素波动较大,第三产业的两类因素均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78.52亿元、54.25亿元,第二产业处于优势,带来增长量为142.04亿元。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三大产业均处于优势,带来33.92亿元的增长量。
2 青岛、淄博、威海、莱芜4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明显,但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是一种“有助于增长的结构”,产业结构对该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
青岛市自2003年起GDP增长率逐渐低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总偏离值为-92.51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能说明其经济发展状况劣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研究中由于其基数较大。导致实际积累率低的具体状况是不能忽略的;逐年分析,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引起的,其结构因素具有优势,但竞争力因素波动较大,第一产业的两类因素均具有劣势,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因素优势明显,但结构因素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77.71亿元、77.55亿元,第二产业处于优势,带来182.05亿元的增长量。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虽然第三 产业竞争力因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带来11.89亿元的增长量,但第一、二产业来自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导致其最终D<0。另外,由于产业结构带来的增长额并不能完全弥补这部分损失,最终导致总偏离值为负值。
3 日照、德州、聊城、滨州、泰安、菏泽6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不显著,但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处于优势状态。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推动的。
以聊城市为例,考察期间总偏离值为71.79亿元,GDP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1.54个百分点,其中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显著,带来增长量95.68亿元,掩盖了其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损失23.89亿元。逐年分析,其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因素贡献最大,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因素优势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同时,第二产业结构因素具有优势,但第一产业结构因素处于劣势,第三产业结构因素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虽然第二产业带来了44.28亿元的增长量,但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53.72亿元、14.44亿元,最终导致P<0。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该地区第二、三产业竞争力因素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带来82.53亿元、21.01亿元的增长量,而第一产业竞争力因素处于劣势,损失7.87亿元。
4 济南、潍坊、济宁、临沂4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不显著。且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明两类因素均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利影响,所以这几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较为缓慢。
在分析中济南市P和D均出现小于零结果的原因是济南在2001-2006年间地区GDP增长速度低于全省GDP平均增长速度5.16个百分点,增长率列全省倒数第2位。虽然济南市产业结构为C(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A(第一产业)。是全省唯一一个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地区,但第三产业却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其两类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均不显著,波动较大,同时,其第一产业的两类因素也处于劣势。不过第二产业的结构因素还是呈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带来了117.79亿元的增长量。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情况的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也可以看到山东省在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上所作的努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竞争力因素均在经济增长中呈现出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地区GDP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经济呈现出良好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倾斜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同时,在具体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时不能一刀切,简单地判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没有实质意义,必须根据各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具体情况,借助各产业明细分析,将阻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分解、细化,准确判断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最终实现经济和谐发展。
关键词: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一、引言
2001-2006年间,山东省经济高速增长,GDP由9438.31亿元增加到21846.7亿元。但是这种快速增长在地区之间并不平衡,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东西差距问题在山东省也得以显现,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2001年的22733元(威海市:25380元,菏泽市:2647元)扩大到2005年的41924元(威海市:47028元。菏泽市:5104元)。已经成为阻碍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针对传统偏离份额法的局限,试用其动态模型来探讨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山东省17地市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据此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出一定建议和对策。
二、理论模型
偏离份额法(Shifi-Share Analysis)由Daniel·B·Creamer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由E·S·邓恩和A·M·胡佛等作了进一步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学术界通用的用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该法是将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地区增长份额(N)、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和竞争力偏离份额(D)三个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其传统相对静态模型的应用,只考虑研究区间内基年和末年数据。忽视了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在研究区间内的波动变化。动态偏离份额法由THIRLWALL(1967)提出,通过建立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模型以减少对产业结构中激烈变化信息的忽略。Barff R.A.,KniCht(1988)对此模型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的方法。通过将研究时段细分为每年,然后逐年累加,使得各因子的分解结果能够避免由于产业结构在较长时段内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真实组成。计算公式如下:
Gij表示t0,t0,内j市i产业的增长总量。地区增长份额Nii,具体解释为t0时刻j市i产业按照全省GDP总
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ij,具体解释为t0时刻i市i产业按照全省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照全省GDP总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以全省为参照标准i市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竞争力偏离份额Dij,具体解释为t0时刻j市i产业按照该区域该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照全省同一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j市在发展i产业方面是否具有竞争优势。Dij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Dij<0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因而竞争力低,也可能是由于实际积累率低,致使增长速度缓慢。实际上,Dij包括了除产业结构以外的其它一切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某一地区Dij<0,并不表明其竞争力低于其他地区,而仅表明在经济增长因素中来自产业结构以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总偏离(P+D)j,表示j市GDP实际增加值与期望值之差,度量的是研究区间内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选取2001-2006年山东省17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代人公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总体分析
1 山东省各地市生产总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实际增长幅度差距巨大(青岛市:1784.14亿元,莱芜市:173.68亿元),其中增长幅度超过千亿的是:青岛、烟台、济南、淄博。
2 各地市经济增长实际水平和期望水平差距的区域差异较大,(P+D)j>0的地区包括淄博、枣庄、东营、烟台、德州、聊城、滨州7市,表明这些地区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额大于按全省比例增长量,经济发展态势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3 山东省整体上处于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A(第一产业)的阶段(济南、菏泽除外),且各地市第二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均为正值,第一、三产业均为负值,这说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第一、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二)区域分析
将影响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因素划分为四种不同组合深入进行分析。
1 烟台、东营、枣庄3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明显,产业结构优越,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且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这3市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
以烟台市为例,考察期间总偏离值为43.18亿元,GDP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1.84个百分点。逐年分析,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引起的,该产业的两类因素均具有优势。但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因素具有劣势,且竞争力因素波动较大,第三产业的两类因素均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78.52亿元、54.25亿元,第二产业处于优势,带来增长量为142.04亿元。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三大产业均处于优势,带来33.92亿元的增长量。
2 青岛、淄博、威海、莱芜4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明显,但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是一种“有助于增长的结构”,产业结构对该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
青岛市自2003年起GDP增长率逐渐低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总偏离值为-92.51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能说明其经济发展状况劣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研究中由于其基数较大。导致实际积累率低的具体状况是不能忽略的;逐年分析,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引起的,其结构因素具有优势,但竞争力因素波动较大,第一产业的两类因素均具有劣势,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因素优势明显,但结构因素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77.71亿元、77.55亿元,第二产业处于优势,带来182.05亿元的增长量。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虽然第三 产业竞争力因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带来11.89亿元的增长量,但第一、二产业来自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导致其最终D<0。另外,由于产业结构带来的增长额并不能完全弥补这部分损失,最终导致总偏离值为负值。
3 日照、德州、聊城、滨州、泰安、菏泽6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不显著,但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处于优势状态。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推动的。
以聊城市为例,考察期间总偏离值为71.79亿元,GDP增长率高于全省GDP平均增长率1.54个百分点,其中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显著,带来增长量95.68亿元,掩盖了其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损失23.89亿元。逐年分析,其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因素贡献最大,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因素优势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同时,第二产业结构因素具有优势,但第一产业结构因素处于劣势,第三产业结构因素波动较大。综合分析,从产业结构的推动效应看,虽然第二产业带来了44.28亿元的增长量,但第一、三产业处于劣势。分别损失53.72亿元、14.44亿元,最终导致P<0。从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看,该地区第二、三产业竞争力因素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带来82.53亿元、21.01亿元的增长量,而第一产业竞争力因素处于劣势,损失7.87亿元。
4 济南、潍坊、济宁、临沂4市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不显著。且竞争力因素的推动效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明两类因素均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利影响,所以这几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较为缓慢。
在分析中济南市P和D均出现小于零结果的原因是济南在2001-2006年间地区GDP增长速度低于全省GDP平均增长速度5.16个百分点,增长率列全省倒数第2位。虽然济南市产业结构为C(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A(第一产业)。是全省唯一一个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地区,但第三产业却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其两类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均不显著,波动较大,同时,其第一产业的两类因素也处于劣势。不过第二产业的结构因素还是呈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带来了117.79亿元的增长量。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情况的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也可以看到山东省在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上所作的努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竞争力因素均在经济增长中呈现出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地区GDP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经济呈现出良好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倾斜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同时,在具体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时不能一刀切,简单地判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没有实质意义,必须根据各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具体情况,借助各产业明细分析,将阻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分解、细化,准确判断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最终实现经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