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的英语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也将为学生一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初中的课堂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矛盾与困境。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仅应当充分准备课堂上的知识和教学计划,还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具备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并根据初中英语课堂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特点;英语学习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英语学习心理
初中生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散发着生命的热情与光芒。他们天真活泼,对于任何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的内心里也存在着叛逆的一面。成人与儿童的心理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总是显得困难重重。其实,这与人生的经历和生理发育密不可分。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很多时候,学生的一些在教师眼中不可理喻的行为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而且在教师激励学生动机的时候,也能够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更加适合的策略。
1、初中阶段学生的人格发展
在人格发展方面,笔者十分赞同在心理学界较有代表性的埃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他的学说也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而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意义上的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人格发展的各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一阶段都从它的前一个阶段中开始发展起来,然后又并存于后继各阶段之中。后期阶段的成功依赖于早期阶段危机解决的程度,而后期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个体的终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并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其中包括: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以及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初中生正处于第五个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地选择和抉择,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他们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既面临初中高中的繁重学业,又对自身和未来充满憧憬和疑惑。在学生寻找同一感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失败、挫折和困难,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有时会对自己的境遇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从而内心浮躁起来,叛逆的性格开始显现。这个时候,也是师生冲突发生的高危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叛逆行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学习和考虑的问题。教师要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形成适合自己的自我同一性。相反的,片面地否定学生行为,简单粗暴地对学生的人生探索加以束缚的教师,是非常失职的。
2、初中生学习外语的心理及容易产生的问题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在小學开设了英语课或其他外语课,因此学习外语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事。然而正如笔者前面在英语和语文课堂比较中谈到的,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的过程并不相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往往充满了困难和艰辛。对于许多对外语没有特殊兴趣的中学生,尤其是男生来说,学习外语是一件头疼的事,学困生不但可能因此影响考试成绩,还有可能把学习的焦虑传递给其他学生。探讨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困生的学习障碍主要可以分成心理障碍和知识障碍两种。心理障碍由语言焦虑感产生。语言焦虑感是指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运用英语时, 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无法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产生紧张、害怕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思想负担重、顾虑多,因此产生心理压力,进而造成学习效率低等不良后果。知识障碍也可以称为知识缺陷,体现在没有记住所学的单词、短语或句型,听不懂录音带上的或老师讲的英语, 用英语表达思想时显得力不从心等。知识缺陷会导致学习者对学习英语束手无策,想要提高英语也无从下手的感受,因此可能进一步增加学习外语的语言焦虑。以上两类学习障碍可能造成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心理。如知识障碍较多的学生,即使想要提高英语也无从下手,甚至受到其他同学的嘲讽,从而形成了自暴自弃的心理;还有一些学困生积极的将提高英语付诸行动,但急于求成,一旦发现短时间内不能提高英语,就垂头丧气,甚至逃避现实;此外,一些理科成绩优秀但总成绩被英语拖后腿的学生可有可能陷入矛盾的心理状态,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强,另一方面又在学习英语时受到挫折,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惑。这些常见的英语学习不良心理很容易被掩盖在日常教学的忙碌之中,但教师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找到适合个人情况的解决办法。
二、初中外语课堂的目的及特点
由上文对初中英语课程特点与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更具有针对性的,英语课堂管理的概念:英语课堂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英语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创设英语文化氛围,结合具体课堂情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从而实现预定的英语教学目标。可见,英语课堂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若想更好的实现这种互动,就需要了解英语课堂的特征。
初中英语课堂的特征根据其定义可以从学生、教师和课堂情景三个角度总结总结如下:
1)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学习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具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和课后学习中都容易出现倦怠现象。
正如前文作提到过的,初中生正处于寻找自我人生同一性(12-18岁)的过程中,而当今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使得许多学生遇到同一性延迟的问题。这虽然不是消极的问题,但在学生寻找同一感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失败、挫折和困难,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有时会对自己的境遇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从而内心浮躁起来,开始显现出叛逆的性格,这就使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充满困难与挑战。此外,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形式运算能力的萌芽已经显现在初中生身上。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以更加逻辑化和理性的思维来对待知识。
学习英语这样一门第二语言,比起学习语文或其它用母语授课学科,学生的认知负担比更大。英语课上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学生需要不断做到母语思维向英语思维的转换,精神比较紧张,因而容易产生倦怠感。初中英语课堂的这一特点需要英语教师在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当在组织教学时能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引起学生的兴趣,仔细解释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如果有学生出现学习倦怠,教师应当及早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劝导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和学生的冲突时应当正确认识学生所处的年龄层次的特点,理性而冷静地处理问题。
2)英语课堂要求教师在驾驭两种语言的同时还要具备多种素质,流畅地组织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初中英语教师在具备灵活而得体的课堂管理能力,掌握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之外,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并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因为语言是一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其教学方法也随着教育理论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英语教师也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贮备和提高教学水平。此外,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英语课上教师要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初中学生的基础还不允许教师使用全英语教学,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语法,教师需要使用汉语讲解。此外,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需要教师一心多用,既把握课堂节奏,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初中英语教师从容课堂管理的前提是教师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关键在于把握初中生的兴趣所在,引导他们走入英语学习的轨道。
3)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多,活动频繁,因此氛围活跃,并充满了异域文化氛围。
初中课程比起高中简单许多,因此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各种灵活的教授方式,也非常适合开展公开课。然而,活动越是丰富,课堂秩序的保证就显得越发重要,如果没有事先约定好的规则和纪律,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那么课堂效果会被大大减弱。此外,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不但要求学生能掌握英语知识技能,还能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和历史。这就意味着英语课堂不但要成为传授英语知识的场所,还要能够尽可能地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形成这种氛围,不单要靠教师的学识,还要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形成和谐而生动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结构主义[M],商务印书馆,北京,198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刘君栓,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J].山东外语教学,2005.4
[4]杨明,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分析与化解[J].外语教学研究,2007.8
[5]王来喜主编,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春.2006.8
[6]皮连生、杨心德、吴红耘,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1997.5
[7]应云天,外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7
作者简介:杨小扬(1985.2--),女,哈尔滨人,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英语教学论方向研究生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特点;英语学习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英语学习心理
初中生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散发着生命的热情与光芒。他们天真活泼,对于任何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的内心里也存在着叛逆的一面。成人与儿童的心理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总是显得困难重重。其实,这与人生的经历和生理发育密不可分。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很多时候,学生的一些在教师眼中不可理喻的行为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而且在教师激励学生动机的时候,也能够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更加适合的策略。
1、初中阶段学生的人格发展
在人格发展方面,笔者十分赞同在心理学界较有代表性的埃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他的学说也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而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意义上的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人格发展的各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一阶段都从它的前一个阶段中开始发展起来,然后又并存于后继各阶段之中。后期阶段的成功依赖于早期阶段危机解决的程度,而后期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个体的终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并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其中包括: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以及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初中生正处于第五个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地选择和抉择,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他们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既面临初中高中的繁重学业,又对自身和未来充满憧憬和疑惑。在学生寻找同一感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失败、挫折和困难,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有时会对自己的境遇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从而内心浮躁起来,叛逆的性格开始显现。这个时候,也是师生冲突发生的高危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叛逆行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学习和考虑的问题。教师要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形成适合自己的自我同一性。相反的,片面地否定学生行为,简单粗暴地对学生的人生探索加以束缚的教师,是非常失职的。
2、初中生学习外语的心理及容易产生的问题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在小學开设了英语课或其他外语课,因此学习外语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是陌生的事。然而正如笔者前面在英语和语文课堂比较中谈到的,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的过程并不相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往往充满了困难和艰辛。对于许多对外语没有特殊兴趣的中学生,尤其是男生来说,学习外语是一件头疼的事,学困生不但可能因此影响考试成绩,还有可能把学习的焦虑传递给其他学生。探讨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困生的学习障碍主要可以分成心理障碍和知识障碍两种。心理障碍由语言焦虑感产生。语言焦虑感是指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运用英语时, 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无法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产生紧张、害怕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思想负担重、顾虑多,因此产生心理压力,进而造成学习效率低等不良后果。知识障碍也可以称为知识缺陷,体现在没有记住所学的单词、短语或句型,听不懂录音带上的或老师讲的英语, 用英语表达思想时显得力不从心等。知识缺陷会导致学习者对学习英语束手无策,想要提高英语也无从下手的感受,因此可能进一步增加学习外语的语言焦虑。以上两类学习障碍可能造成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心理。如知识障碍较多的学生,即使想要提高英语也无从下手,甚至受到其他同学的嘲讽,从而形成了自暴自弃的心理;还有一些学困生积极的将提高英语付诸行动,但急于求成,一旦发现短时间内不能提高英语,就垂头丧气,甚至逃避现实;此外,一些理科成绩优秀但总成绩被英语拖后腿的学生可有可能陷入矛盾的心理状态,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强,另一方面又在学习英语时受到挫折,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惑。这些常见的英语学习不良心理很容易被掩盖在日常教学的忙碌之中,但教师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找到适合个人情况的解决办法。
二、初中外语课堂的目的及特点
由上文对初中英语课程特点与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更具有针对性的,英语课堂管理的概念:英语课堂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英语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创设英语文化氛围,结合具体课堂情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从而实现预定的英语教学目标。可见,英语课堂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若想更好的实现这种互动,就需要了解英语课堂的特征。
初中英语课堂的特征根据其定义可以从学生、教师和课堂情景三个角度总结总结如下:
1)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学习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具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和课后学习中都容易出现倦怠现象。
正如前文作提到过的,初中生正处于寻找自我人生同一性(12-18岁)的过程中,而当今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使得许多学生遇到同一性延迟的问题。这虽然不是消极的问题,但在学生寻找同一感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失败、挫折和困难,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有时会对自己的境遇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从而内心浮躁起来,开始显现出叛逆的性格,这就使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充满困难与挑战。此外,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形式运算能力的萌芽已经显现在初中生身上。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以更加逻辑化和理性的思维来对待知识。
学习英语这样一门第二语言,比起学习语文或其它用母语授课学科,学生的认知负担比更大。英语课上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学生需要不断做到母语思维向英语思维的转换,精神比较紧张,因而容易产生倦怠感。初中英语课堂的这一特点需要英语教师在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当在组织教学时能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引起学生的兴趣,仔细解释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如果有学生出现学习倦怠,教师应当及早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劝导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和学生的冲突时应当正确认识学生所处的年龄层次的特点,理性而冷静地处理问题。
2)英语课堂要求教师在驾驭两种语言的同时还要具备多种素质,流畅地组织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初中英语教师在具备灵活而得体的课堂管理能力,掌握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之外,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并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因为语言是一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其教学方法也随着教育理论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英语教师也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贮备和提高教学水平。此外,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英语课上教师要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初中学生的基础还不允许教师使用全英语教学,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语法,教师需要使用汉语讲解。此外,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需要教师一心多用,既把握课堂节奏,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初中英语教师从容课堂管理的前提是教师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关键在于把握初中生的兴趣所在,引导他们走入英语学习的轨道。
3)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多,活动频繁,因此氛围活跃,并充满了异域文化氛围。
初中课程比起高中简单许多,因此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各种灵活的教授方式,也非常适合开展公开课。然而,活动越是丰富,课堂秩序的保证就显得越发重要,如果没有事先约定好的规则和纪律,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那么课堂效果会被大大减弱。此外,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不但要求学生能掌握英语知识技能,还能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和历史。这就意味着英语课堂不但要成为传授英语知识的场所,还要能够尽可能地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形成这种氛围,不单要靠教师的学识,还要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形成和谐而生动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结构主义[M],商务印书馆,北京,198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刘君栓,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J].山东外语教学,2005.4
[4]杨明,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分析与化解[J].外语教学研究,2007.8
[5]王来喜主编,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春.2006.8
[6]皮连生、杨心德、吴红耘,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1997.5
[7]应云天,外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7
作者简介:杨小扬(1985.2--),女,哈尔滨人,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英语教学论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