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就是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层次。现代社会中,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动,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腐败现象的蔓延等,使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多新的挑战。理清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出和特征,有助于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治理;内涵;提出;特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对社会治理的过程提出了要求,即精细化。为此,准确的理解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与功能,有助于深化对社会治理议题的认识。
一、什么是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从字面来看,就是对社会的治理。
社会,在不同的学科中,它的概念是不同的。在社会学中,社会是指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社会是人们通过交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在现代社会学中,将社会的内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上的社会,是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有机整体,狭义上的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对的社会成员公共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人在结合为整体的同时,仍保持着对整体的独立性,因此每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时,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和混乱。
治理,是在社会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理理念。它是西方社会的公共管理学科下颇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从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来看,直接原因是西方的国家和市场在对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出现了失灵,都不能很好地对社会进行调控,也不能完成促进公民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目的,所以需要新的调控方式来弥补国家和市场的失灵,促进公民社会、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合作。所以治理是:“通行于规制空隙之间的那些制度安排,或许更重要的是当两个或更多规制出现重叠、冲突时,或者在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需要调解时才发挥作用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同时,“它所要创造的结构和秩序不能从外部强加;它之所以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社会的发展不是取决于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取决于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需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
社会治理,是将治理引入社会自治所形成的,受著名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的“公司治理”的深刻影响,其基本的命题逻辑建立在公司的行为是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公司治理的核心要旨是“私下解决”,这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最为理想的选择。目前对社会治理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周晓丽、党秀云在《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中认为,社会治理,就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为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公民权利的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从工具性的角度来认识社会治理。向德平、苏海《“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中认为,社会治理是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的指引下,建立一种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等多元主体协调互动的治理状态。从过程性的角度来认识社会治理,强调各行为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参与。
二、社会治理的提出
对于“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的运用,在认识上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是“社会管理”。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很多方面都借鉴苏联的模式,并根据国内的情况,对其加以改进,对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建立起政府全面管理的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无论农村的村民自治,还是城市的社区管理,党的领导作用获得认可、支持并逐步完善。确立现代化的社会管理体制基础。
党的十六大,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体制要进行创新。党的十七大,在社会管理的内容中增加了社会自治。党的十八大提出,从单位制、街居制向城乡社区治理的管理体制。
可见,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党不断对社会管理进行完善。
三、社会治理的特点
向德平、苏海在《“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中,将社会治理与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进行治理主体、目标、方法上的区分,总结出社会治理的特点。在治理主体上,强调多元。在治理目标上,强调效率、公平和利益共享。在治理方法上,強调多主体的共谋。夏远永在《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未来前瞻》中,归纳了在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社会治理是一项整体性的伟大工程;良序性,社会的稳定;民主性,多元治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法治性,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公正性,实现公共资源的公正配置;廉洁性,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总体来说,社会治理强调系统治理,注重党的领导,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协作。强调依法治理,法律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力量,也是社会团结的保障,在治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办事,树立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实现治理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5.
[2]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
[3]格里·斯托克,俞可平.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2.
[4]周晓丽,党秀云.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3,(10).
[5]向德平,苏海.“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12).
[6]夏远永.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未来前瞻[J].人民论坛,2015,(17).
作者简介:
陈佳(1984—),女,汉族,四川省广安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社会治理;内涵;提出;特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对社会治理的过程提出了要求,即精细化。为此,准确的理解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与功能,有助于深化对社会治理议题的认识。
一、什么是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从字面来看,就是对社会的治理。
社会,在不同的学科中,它的概念是不同的。在社会学中,社会是指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社会是人们通过交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在现代社会学中,将社会的内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上的社会,是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有机整体,狭义上的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对的社会成员公共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人在结合为整体的同时,仍保持着对整体的独立性,因此每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时,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和混乱。
治理,是在社会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理理念。它是西方社会的公共管理学科下颇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从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来看,直接原因是西方的国家和市场在对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出现了失灵,都不能很好地对社会进行调控,也不能完成促进公民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目的,所以需要新的调控方式来弥补国家和市场的失灵,促进公民社会、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合作。所以治理是:“通行于规制空隙之间的那些制度安排,或许更重要的是当两个或更多规制出现重叠、冲突时,或者在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需要调解时才发挥作用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同时,“它所要创造的结构和秩序不能从外部强加;它之所以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社会的发展不是取决于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取决于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需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
社会治理,是将治理引入社会自治所形成的,受著名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的“公司治理”的深刻影响,其基本的命题逻辑建立在公司的行为是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公司治理的核心要旨是“私下解决”,这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最为理想的选择。目前对社会治理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周晓丽、党秀云在《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中认为,社会治理,就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为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公民权利的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从工具性的角度来认识社会治理。向德平、苏海《“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中认为,社会治理是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的指引下,建立一种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等多元主体协调互动的治理状态。从过程性的角度来认识社会治理,强调各行为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参与。
二、社会治理的提出
对于“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的运用,在认识上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是“社会管理”。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很多方面都借鉴苏联的模式,并根据国内的情况,对其加以改进,对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建立起政府全面管理的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无论农村的村民自治,还是城市的社区管理,党的领导作用获得认可、支持并逐步完善。确立现代化的社会管理体制基础。
党的十六大,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体制要进行创新。党的十七大,在社会管理的内容中增加了社会自治。党的十八大提出,从单位制、街居制向城乡社区治理的管理体制。
可见,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党不断对社会管理进行完善。
三、社会治理的特点
向德平、苏海在《“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中,将社会治理与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进行治理主体、目标、方法上的区分,总结出社会治理的特点。在治理主体上,强调多元。在治理目标上,强调效率、公平和利益共享。在治理方法上,強调多主体的共谋。夏远永在《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未来前瞻》中,归纳了在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社会治理是一项整体性的伟大工程;良序性,社会的稳定;民主性,多元治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法治性,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公正性,实现公共资源的公正配置;廉洁性,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总体来说,社会治理强调系统治理,注重党的领导,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协作。强调依法治理,法律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力量,也是社会团结的保障,在治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办事,树立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实现治理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5.
[2]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
[3]格里·斯托克,俞可平.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2.
[4]周晓丽,党秀云.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3,(10).
[5]向德平,苏海.“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12).
[6]夏远永.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未来前瞻[J].人民论坛,2015,(17).
作者简介:
陈佳(1984—),女,汉族,四川省广安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